人纤维蛋白原

搜索文档
博雅生物(300294):公司简评报告:采浆量稳健增长,高浓度静丙获批上市
东海证券· 2025-09-03 17: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采浆量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在营20个浆站采集量达320.39吨 同比增长7.2% 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6] - 高浓度静丙获批上市 10%静丙于2025年5月获批 成为国内第三家拥有该产品的企业 [6] - 人凝血因子VIII快速放量 2025H1实现收入1.2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89.91% [6] - 坚定聚焦主业 2025年7月公开挂牌转让所持博雅欣和80%股权 [6] - 国际拓展成果显著 静丙获得多米尼加共和国注册证书 静丙和纤原取得土耳其GMP证书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0.08亿元 同比增长12.51% 归母净利润2.25亿元 同比下降28.68% [6] - 血制品业务营收8.52亿元 同比增长7.90% 其中母公司血制品收入7.29亿元 同比下降7.73% [6] - 销售毛利率53.01% 同比下降14.02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22.37% 同比下降12.88个百分点 [6]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9.29/22.48/26.0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9/5.49/6.65亿元 [6] - 对应EPS分别为0.89/1.09/1.32元 PE分别为29.34/24.01/19.82倍 [3][6] 业务板块表现 - 人血白蛋白收入2.49亿元 同比增长6.68% [6] - 人纤维蛋白原收入2.16亿元 同比增长3.84% [6]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入1.95亿元 同比下降11.42% [6] - 生化药业务收入0.87亿元 同比下降14.36% [6] - 化学药业务收入745万元 同比增长55.91% [6] 研发进展 -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已进入专业审评阶段 [6] - 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跻身国内前三 [6] 并购整合 - 绿十字血制品2025H1贡献收入1.23亿元 净利润1933万元 [6] - 利润端下滑部分受并购绿十字产生的评估增值摊销影响 [6]
卫光生物:上半年研发费用增长14%,创新驱动、产能扩容打造血制品先锋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9: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扣非净利润1.06亿元 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物业出租收入达7367.47万元 同比增长28.02% 园区创业空间去化率约80% 入驻企业60余家 [7] 产能扩张战略 - 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亿元 其中12亿元投向智能产业基地项目 项目总投资23.08亿元 建设周期4.5年 [2] - 基地建成后年处理血浆能力达1200吨 较现有650吨产能实现近翻倍增长 可生产十余类血液制品 [2] - 作为华南唯一国有血液制品上市企业 项目获光明区政府支持 预计吸引生物医药人才并推动区域发展 [3] 研发创新进展 - 研发费用达2383.45万元 同比增长14.22% 聚焦新产品产业化与工艺升级 [4] - 已上市产品11个品种23种规格 包括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因子Ⅷ等 位列行业前列 [3] - 四代静丙完成Ⅲ期临床受试者入组 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启动Ⅲ期临床 多个产品完成临床前研究 [4] - 检测中心获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技术能力达国际标准 [5][6] 行业地位与整合趋势 - 血液制品行业面临需求与价格双降背景 公司成为少数利润稳健企业之一 [1] - 国内五家国有企业产能占全国36% 采浆量占39% 行业整合加速推进 [1] - 全国在建产能超5000吨 规划产能数千吨 行业处于规模扩张与质量效益转型关键期 [2] 产业平台生态构建 - 卫光生命科学园获"2025年中国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优秀案例"及"生态式园区标杆"称号 [7] - 园区建设动物实验平台、CDMO公共技术平台、mRNA疫苗等公共服务平台 [7] - 设立三支专项产业基金 投资汉腾生物、新阳唯康等入驻企业 聚焦合成生物、AI制药等四大方向 [8] - 通过"房东+股东"模式实现产业孵化与资本赋能联动 构建平台化产业生态 [8]
上海莱士:上半年实现营收39.52亿元 坚定“拓浆”和“脱浆”齐步走发展战略
中证网· 2025-09-01 09:55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收39.52亿元,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 [1] - 人纤维蛋白原销售数量同比增长29.70%,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 [1] - 人凝血因子Ⅷ销售数量同比增长34.40% [1] 行业动态与战略 - 凝血因子类产品市场在政策与临床需求驱动下快速成长 [1] - 供给增加及政策影响给血液制品行业带来挑战 [1] - 公司推进"拓浆"和"脱浆"齐步走发展战略 [2] 血浆资源与规模扩张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同比增长近12% [1] - 完成南岳生物并购,浆站覆盖面和整体规模提升 [1] - 血浆供应规模稳健扩张,为中长期产品释放提供保障 [1] 研发进展 - 创新药SR604注射液进入Ⅱb期临床试验阶段 [2] - SR604针对血管性血友病预防治疗的临床试验申请获药监局受理 [2] - 持续投入凝血类、免疫球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2] 产品与市场定位 - 凝血因子类产品成为增长新引擎 [1] - 通过适应症拓展和创新驱动提升盈利能力 [2] - 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生物制药企业 [2]
上海莱士2025年半年报:经营现金流改善明显,资金储备34.89亿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8-30 16:09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9.52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 归母扣非净利润10.40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39亿元 同比大幅改善 期末资金储备34.89亿元 现金充沛 [1] 业务发展 - 完成南岳生物并购 构建6个血液制品生产基地 覆盖上海/合肥/郑州/温州/南宁/衡阳 [1] - 拥有55家单采血浆站 分布于全国11个省(自治区) 采浆量同比增长近12% [1] - 人纤维蛋白原销售数量同比增长29.70% 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2] - 人凝血因子Ⅷ销售数量同比增长34.40% [2] 研发进展 - 创新药SR604注射液进入Ⅱb期临床试验阶段 [2] - SR604针对血管性血友病预防治疗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2] 行业趋势 - 血液制品具有临床不可替代性和需求刚性 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1] - 凝血因子类产品在政策与临床需求双重驱动下快速成长 [2]
利润“失血”28%!博雅生物剥离副业忙自救,能否熬过血液制品转型关?
华夏时报· 2025-08-30 09: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08亿元 同比增长12.51% [1][2] - 归母净利润2.25亿元 同比下降28.68% [1][2] - 毛利率53.01% 较上年同期下滑14.02个百分点 [1][2] 利润下滑原因 - 绿十字评估增值存货转销及资产折旧摊销影响净利润5226万元 [2] - 白蛋白及静丙产品受市场供需变化导致价格下降及成本上升 [2] - 生化药业务受集采影响收入同比下降14.36% [4] - 出售博雅欣和80%股权较首次挂牌价折价25.8% 形成前期增资损失 [5] 浆站布局与采浆能力 - 截至2025年初浆站数量增至21个 分布在7个省自治区 [2] - 2024年采浆量达630.6吨 同比增长10.4% [7] - 绿十字中国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56.98吨 同比增长9.5% [7] - 每新增浆站可带来年均15-20吨血浆采集量 [2] 产品市场动态 - 静丙集采价较历史价格下降约12.59% [3] - 进口白蛋白国内市场占有率攀升至69% 三级医院超70% [8] - 核心产品白蛋白 静丙 纤原实现产销平衡 [4] - 凝血因子产品Ⅷ因子迅速上量 PCC基本实现满产满销 [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一季度血液制品四巨头净利润跌幅均超20% [3] - 生物药集采平均降幅达30%-50% 部分品种超50% [4] - 区域联盟集采形成隐形集采压力 广东河南等地要求报市场最低价 [3] 研发与产能建设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471.89万元 占营业收入4.44% [9] - 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正式获批上市 预计提升吨浆产值约15% [8] - 智能工厂建设项目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预计2027年投产后自动化率提升至90% [9] 战略转型举措 - 聚焦血液制品主业 非血液制品业务仅剩新百药业一家子公司 [1] - 先后转让天安药业 复大医药 博雅欣和等非核心资产 [1][5] - 血液制品主业收入占比从56%跃升至98%以上 [6] - 通过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布局基因治疗 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 [9]
上海莱士2025上半年净利润10.30亿元 创新药领域持续加大投入
全景网· 2025-08-29 22:50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39.52亿元同比下降7.0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下降17.0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7.39亿元同比大幅改善 [1] 产品与市场 - 人纤维蛋白原销售数量同比增长29.70%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1] - 人凝血因子Ⅷ销售数量同比增长34.40%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1] - 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生产销售包括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 [2] 上游资源与产能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同比增长近12%血浆供应规模稳健扩张 [1] - 2025年6月完成南岳生物并购浆站覆盖面与整体规模提升 [1] - 浆源管理能力和规模优势巩固为新产品投产奠定基础 [1] 研发进展 - 创新药SR604注射液进入Ⅱb期临床试验研究阶段 [2] - SR604针对血管性血友病预防治疗适应症申请获药监局受理 [2] - 持续拓展凝血类/免疫球蛋白等产品适应症范围 [2]
利润“失血”28%!博雅生物并购绿十字、剥离副业忙自救,集采围堵下能否熬过血液制品转型关?
华夏时报· 2025-08-29 19:4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08亿元 同比增长12.51% [1][2] - 归母净利润2.25亿元 同比下降28.68% [1][2] - 毛利率53.01% 较上年同期下滑14.02个百分点 [1][2] 业务板块分析 - 血液制品业务营收7.29亿元 同比下降7.73% 主要因白蛋白及静丙价格下降和销量减少 [5] - 生化药业务营收0.87亿元 同比下降14.36% 受缩宫素注射液和肝素钠注射液集采影响 [5][6] - 化学药业务营收745万元 同比增长55.91% 主要因西他沙星销售增长 [5] - 绿十字(中国)自2024年11月并表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3亿元 [5] 浆站布局与采浆量 - 浆站数量增至21个 分布在7个省(自治区) [2] - 2024年采浆量630.6吨 同比增长10.4% [10] - 绿十字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56.98吨 同比增长9.5% [11] - 每新增浆站可带来年均15-20吨血浆采集量 [2] 产品价格与市场 - 静丙集采价较历史价格下降约12.59% [4] - 进口白蛋白国内市场占有率攀升至69% 三级医院超70% [11] - 核心产品白蛋白、静丙、纤原实现产销平衡 [6] - 凝血因子Ⅷ产品上量迅速 PCC基本实现满产满销 [6]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471.89万元 同比增长2.12% 占营收4.44% [13] - 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正式获批上市 预计提升吨浆产值约15% [12] - 参设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 重点布局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领域 [13] 资产剥离与战略调整 - 转让天安药业股权、复大医药股权、博雅欣和股权 [1][7] - 非血液制品业务仅剩新百药业一家子公司 [1] - 博雅欣和80%股权转让较首次挂牌价折价25.8% 回笼资金1.58亿元 [7] - 血液制品主业收入占比从56%跃升至98%以上 [9] 行业环境 - 2025年一季度血液制品四巨头净利润跌幅均超20% [4] - 生物药集采平均降幅达30%-50% 竞争充分品种超50% [6] - 区域联盟议价形成"隐形集采压力" 广东河南等地要求报出市场最低价 [4] - 重组技术突破威胁传统血制品 植物源重组白蛋白成本或降至10元/克以下 [11]
利润“失血”28%!博雅生物并购绿十字、剥离副业忙自救 集采围堵下能否熬过血液制品转型关?
华夏时报· 2025-08-29 19:3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08亿元,同比增长12.51% [2] - 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28.68% [2] - 毛利率53.01%,同比下滑14.02个百分点 [2] - 净利润下降主因绿十字评估增值存货转销及折旧摊销等合计影响5226万元 [3] - 生化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36%,受缩宫素及肝素钠注射液集采影响 [5] 业务板块分析 - 血液制品业务收入7.29亿元,同比下降7.73% [5] - 白蛋白及静丙因市场供需变化导致销量价格双降 [5] - 凝血因子Ⅷ产品快速上量,PCC基本实现满产满销 [6] - 化学药业务收入744.97万元,同比增长55.91% [5] - 绿十字(中国)自2024年11月起并表,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33万元 [5][9]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一季度血液制品四巨头净利润跌幅均超20% [4] - 进口白蛋白国内市场占有率69%,三级医院超70% [9] - 静丙集采价较历史价格下降约12.59% [4] - 生物药集采平均降幅达30%-50% [5] - 行业采浆量增长缓慢,浆站资源成为核心优势 [7] 战略转型举措 - 聚焦血液制品主业,非血液制品业务仅剩新百药业 [2] - 2023年以来累计出售复大医药、天安药业等非核心资产 [6] - 2025年7月折价25.8%出售博雅欣和80%股权,回笼资金1.58亿元 [6] - 血液制品主业收入占比从56%跃升至98%以上 [7] 浆站布局与产能建设 - 浆站数量增至21个,分布在7个省(自治区) [3] - 2024年采浆量630.6吨,同比增长10.4% [8] - 内蒙古达拉特旗浆站获批成为新增长点 [3] - 绿十字采浆量56.98吨,同比增长9.5% [9] - 智能工厂进入机电安装阶段,预计2027年投产 [10] 产品研发与创新 - 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获批上市,成为国内第三家拥有该产品的企业 [10] - 预计新产品可提升吨浆产值约15% [10] - 研发投入4471.89万元,同比增长2.12%,占营收4.44% [10] - 参设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布局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前沿领域 [10] 历史业绩波动 - 2022-2024年营收从27.59亿元降至17.35亿元 [7] - 2023年计提2.98亿元商誉减值致净利润骤降 [7] - 2024年净利润反弹至3.97亿元,同比增长67.18% [7][8] - 扣非净利润增速110.77%,主业改善显著 [7]
博雅生物(300294):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上半年收入稳健增长,10%静丙获批上市
开源证券· 2025-08-27 14: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27.35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5.0/21.1/18.3倍 [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08亿元(同比+12.51%) 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28.68%) 扣非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36.05%) [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72亿元(同比+5.50%) 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47.63%) 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51.90%) [4] - 分业务表现:母公司华润博雅收入7.29亿元(同比-7.73%) 绿十字收入1.23亿元 欣和药业收入745万元(同比+55.91%) [5] - 血制品毛利率普遍下降:人血白蛋白毛利率57.78%(同比-5.38pct)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毛利率52.21%(同比-13.38pct) 人纤维蛋白原毛利率65.84%(同比-5.58pct) 人凝血因子Ⅷ毛利率27.14%(同比-36.22pct) [5] 产品结构 - 人血白蛋白收入2.49亿元(同比+6.68%)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入1.95亿元(同比-11.42%) 人纤维蛋白原收入2.16亿元(同比+3.84%) 人凝血因子Ⅷ收入1.25亿元(同比+189.91%) [5] 研发与国际化 - 10%静丙成功获批上市 成为国内第三家拥有该产品的企业 [6] - 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跻身国内前三 [6] - 静丙获得多米尼加共和国《药品注册证书》 静丙和纤原取得土耳其GMP证书 [6] 浆站与采浆量 - 拥有21家单采血浆站(在营20个) 2025年上半年原料血浆采集量320.39吨(同比+7.2%) [6] - 华润博雅生物采浆量263.41吨(同比+6.7%) 绿十字采浆量56.98吨(同比+9.5%) 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1/6.53/7.55亿元 对应EPS为1.09/1.29/1.50元 [4][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14/23.83/27.85亿元 同比增长16.1%/18.3%/16.9% [7] - 毛利率预计从2025年62.3%提升至2027年68.1% 净利率稳定在27%左右 [7]
博雅生物(300294) - 2025年8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5 21:0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合并报表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加1.12亿元,同比增长12.51% [2] - 核心产品白蛋白、静丙、纤原均实现产销平衡,库存保持合理水平 [4] - 凝血因子产品Ⅷ因子上量迅速,PCC基本实现满产满销 [4] 血浆采集与产能 - 2025年上半年整体采浆量320.39吨,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0] - 母公司采浆量263.41吨(同比增长6.7%),绿十字采浆量56.98吨(同比增长9.5%) [10] - 智能工厂建设进入全专业施工阶段,为未来产能提升奠定基础 [2] 产品研发与创新 - 10%静丙获批上市,成为国内第三家拥有该产品的企业 [2][3] - 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皮丙)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研发进程跻身国内前三 [2][5] - 皮丙相比静脉注射具有副作用少、患者接受度高、疗效稳定及便捷性等优势 [6] 国际市场拓展 - 静丙获得多米尼加共和国《药品注册证书》 [2][15] - 静丙、纤原取得土耳其GMP证书 [2][15] - 静丙于2024年1月获得巴基斯坦药品注册批件 [15] - 国际化战略分步骤推进,从非法规市场逐步过渡到欧美市场 [15] 市场营销与集采应对 - 血液制品集采价格降幅相对温和,但品种纳入集采将趋于常态 [13][14] - 公司实施精细化招商模式,强化KA建设、学术推广和慢病管理 [14] - 白蛋白价格略有下调,人纤维蛋白原价格受供给关系变化压力 [3] 战略聚焦与业务调整 - 公司明确聚焦血液制品主业,非血液制品业务逐步剥离 [16] - 2025年7月转让博雅欣和80%股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6] - 与绿十字销售协同,强化凝血因子类产品市场地位 [8][9] 行业与政策环境 - 血液制品行业受“四同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及集采落地影响,市场空间压缩 [3] - 新设浆站需县、市、省三级审批,存在不确定性 [11] - 重组白蛋白与人源性白蛋白在免疫原性、生产成本和供应稳定性方面存在差异,人源性更具优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