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icon
搜索文档
最高检:今年前三季度共起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7316人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11:00
最高检:今年前三季度共起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7316人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11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7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食品药 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保健品、牛肉、中药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并披露了检察机关 今年前9个月办理相关案件的数据。 2025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危害食品安全犯罪1025件1693人,起诉3762件7316人;批准逮 捕危害药品安全犯罪279件443人,起诉1354件2668人。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建议行政执法 机关移送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71件495人,监督侦查机关立案182件213人。 这批典型案例办理具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坚持全链条打击,全面惩处涉案的生产、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如,上海市检察机关在办 理杨某等人通过网店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案时,发现上游犯罪线索,及时引导公安机关追查原料供应 商、包材生产人员、物流发货人员、下游批发商、零售商等,彻底摧毁犯罪产业链。 二是坚持检察综合履职,推动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管机制。一方面,刑事检察部门协同公益诉讼检察 部门同步调查是否侵犯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损 ...
最高检发布依法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11-05 10:39
央视网消息:11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7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 及保健品、牛肉、中药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并披露了检察机关今年前9个月办理相关案 件的数据。 2025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危害食品安全犯罪1025件1693人,起诉3762件7316人;批准逮 捕危害药品安全犯罪279件443人,起诉1354件2668人。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建议行政执法 机关移送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71件495人,监督侦查机关立案182件213人。 这批典型案例办理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坚持全链条打击,全面惩处涉案的生产、运输、批发、零售 等各个环节。如,上海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杨某等人通过网店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案时,发现上游犯罪 线索,及时引导公安机关追查原料供应商、包材生产人员、物流发货人员、下游批发商、零售商等,彻 底摧毁犯罪产业链。二是坚持检察综合履职,推动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管机制。一方面,刑事检察部 门协同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同步调查是否侵犯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益,符合公益诉讼起诉 条件的,依法开展立案调查,一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 ...
卫光生物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7.91亿行业第五,净利润1.58亿行业第五
新浪证券· 2025-10-30 20: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86年4月7日,于2017年6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血液制品领域的重要企业,专注于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及药物研发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 - 生物制品 - 血液制品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91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5位,行业平均数为21.55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人血白蛋白收入1.93亿元占比37.32%,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入1.87亿元占比36.16%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58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5位,行业平均数为4.67亿元 [2] - 华安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13.47亿元、14.97亿元、16.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9亿元、3.45亿元、3.96亿元 [5] - 中邮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12.88亿元、14.15亿元、15.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亿元、3.17亿元、3.69亿元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0.56%,高于行业平均28.01%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2.47%,低于行业平均44.76%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深圳市光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4] - 董事长张战2024年薪酬为124.42万元,同比增加2.16万元 [4] - 总经理郭采平2024年薪酬为124.42万元,同比增加3.38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25万,较上期减少0.70% [5] 业务亮点与发展前景 - 华安证券指出公司2024年营收、利润双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亮眼,费用管控效果显著,采浆量持续提升 [5] - 中邮证券指出公司采浆量稳步提升,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生命科学园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6] - 物业出租业务收入7367.47万元,占比14.22% [2]
博晖创新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29亿行业第六,净利润亏损排名倒数第二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45
博晖创新控股股东为杜江涛,实际控制人为杜江涛、郝虹。董事长兼总经理沈治卫,1978年生,本科学 历,曾任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团总经理助理等职。其薪酬2024年为180.47万,2023年为159.54万,同比 增加20.93万。 博晖创新成立于2001年7月12日,于2012年5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 市。该公司是国内临床检验和血液制品领域的企业,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有一定优势。 博晖创新的主营业务为临床检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产品系统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血液制品 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 - 生物制品 - 血液制品,涉及抗流感、肝炎治疗、猴痘概 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六,净利润第六 2025年三季度,博晖创新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在行业7家公司中排名第6。行业第一名上海莱士营收 60.91亿元,第二名天坛生物营收44.65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1.55亿元,中位数为14.74亿元。主营业务构成 中,人血白蛋白1.67亿元占比41.45%,静注人免疫球蛋白7731.43万元占比19.14%等。当期净利润为 - 6145.71万 ...
兰州高新区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生物医药领跑产业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6:06
生物医药产业 - 产业为兰州高新区首位产业 集聚企业210余家 全产业营业收入近240亿元 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49位 [2] - 人用疫苗与血液制品领域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口服三价轮状病毒疫苗等三大产品年产值达13亿元 国内市场占有率约70% 国药集团兰州生物的人血白蛋白等产品年产值达23亿元 [2] - 兽用疫苗领域 中农威特与中牧股份研发的口蹄疫疫苗占据全国60%市场份额 [2] - 中药与医疗器械板块 陇神戎发元胡止痛滴丸等年销售额近10亿元 西脉医疗人工心脏瓣膜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 兰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肉毒毒素占据全国75%以上市场份额 医美基地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6亿元 [2] 智能制造产业 - 产业集聚海默科技 耐驰泵业等5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 年产值突破70亿元 [3] - 海默科技水下多相流量计技术实力获全球客户认可 耐驰泵业多螺杆泵应用于化工 能源等关键领域 [3] - 兰州真空设备公司真空热处理炉 真空镀膜设备及航天510所的卫星装备制造等在细分赛道占据重要地位 [3] 新材料产业 - 产业集聚企业40多家 年产值近100亿元 在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等领域涌现国际领先成果 [4] - 兰州中科聚润新材料公司聚四氟乙烯类润滑材料涵盖近百个品种 部分产品成功替代进口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4] - 兰州西脉记忆合金公司记忆合金内固定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兰州金川科技园公司高纯金属材料为高端制造业提供支撑 [4] 数字经济产业 - 产业已建成3个国家级平台 3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3家省级创新示范平台 集聚260家企业 软件信息企业占全省70% 年营收突破60亿元 [5] - 中电万维公司深耕智慧城市建设 安徽问天量子公司专注量子信息技术研发 [5] - 甘肃紫光智能交通公司 万桥信息公司在智能交通 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力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5] 整体产业体系与发展规划 - 兰州高新区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为首位产业 智能制造 新材料 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 - 下一步将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推动从产业集聚向产业引领跨越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5]
回购增持带不动上海莱士股价
北京商报· 2025-09-23 00:31
股价表现与市场信心维护措施 - 公司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 9月22日收盘价报6.75元/股[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5.72% 同期大盘累计涨幅达33.1%[2] - 控股股东海盈康完成"顶格"增持 累计增持7293.53万股(占总股本1.1%) 增持金额达5亿元[2] - 公司高管团队计划6个月内增持股份 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600万元[3] - 股份回购计划已执行4.7亿元 累计回购6832.2万股(占总股本1.03%) 成交价区间6.62-7.09元/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9.52亿元 同比下降7.06%[5] - 归属净利润10.3亿元 同比下降17%[5] - 扣非净利润10.4亿元 同比下降7.84%[5] - 收入下降主要因白蛋白和静丙产品受政策与供求关系影响[5] - 凝血因子类产品快速增长 人纤维蛋白原销量增29.7% 人凝血因子Ⅷ销量增34.4%[5]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中国最大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主营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2] - 正通过增加浆站数量与拓展产品线寻求增长[6] - 2024年底曾筹划与海尔生物吸收合并重组 但于今年初终止[1][6] - 高管增持决策基于对拓浆脱浆战略发展规划的坚定信心[4]
回购、增持齐上阵,上海莱士股价表现仍疲软
北京商报· 2025-09-22 19:58
股价表现与股东增持回购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下跌5.72% 同期大盘上涨33.1% 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至6.75元/股[3] - 控股股东海盈康完成顶格增持 累计增持7293.53万股(占总股本1.1%) 耗资5亿元 持股比例达29.9%[3] - 管理层计划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600万元 公司已回购6832.2万股(占总股本1.03%) 耗资4.7亿元 回购计划规模为2.5-5亿元[4][5]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9.52亿元 同比下降7.06% 归属净利润10.3亿元 同比下降17% 扣非净利润10.4亿元 同比下降7.84%[7] - 收入下降主因白蛋白和静丙产品受政策与供求关系影响 凝血因子类产品快速增长 人纤维蛋白原销量增29.7% 人凝血因子Ⅷ销量增34.4%[7] 战略发展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中国最大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主营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产品[3] - 通过拓浆脱浆战略增加浆站数量与拓展产品线 行业地位稳固但面临市场竞争与政策压力[7][8] - 此前与海尔生物吸收合并计划于年初终止[8]
海尔系大健康企业的近忧和远虑
北京商报· 2025-09-04 19:45
公司战略转型 - 海尔集团通过资本运作和战略转型在大健康产业已拥有上海莱士、海尔生物、盈康生命3家A股公司 构建横跨血液制品、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的大健康产业版图 [1] - 海尔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思路主要围绕产业生态构建与战略协同展开 通过并购整合与自主孵化相结合的方式切入生物医疗、智慧医疗、生命科学等细分领域 形成从研发、制造到服务的全链条布局 [10] - 海尔曾筹划由海尔生物吸收合并上海莱士以实现协同效应 但该并购最终未能成功 [11] 财务业绩表现 - 上海莱士上半年营业收入39.52亿元同比下降7.06% 归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17% 为2022年以来中报净利最低水平 [3] -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业务毛利率下滑至37.74% 同比下降3.14个百分点 [3] - 海尔生物上半年营业收入11.96亿元同比下降2.27% 归属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滑39.09% 已连续四年出现中报净利下滑 [4] - 盈康生命上半年营业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2.4% 归属净利润6182.72万元同比增长12.82% 为三家企业中净利规模最低 [4] 商誉风险状况 - 上海莱士账面商誉余额83.08亿元 较上年同期50.73亿元大幅增加 主要因并购南岳生物形成32.35亿元商誉 [6] - 盈康生命账面商誉余额10.12亿元 较上年同期6.93亿元明显增加 [7] - 海尔生物账面商誉余额7.59亿元 [7] - 上海莱士商誉主要来自控股合并郑州莱士、同路生物、广西莱士、浙江海康以及南岳生物 [6] 行业竞争环境 - 血液制品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国内企业不断整合扩张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产品价格面临压力 [9] - 海尔生物主营的低温存储设备市场呈现下行趋势 公司通过布局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等新产业应对 新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47% 同比增长7.27% [9] - 盈康生命聚焦打造预诊治康全产业链生态平台 提供以肿瘤为特色的医疗服务以及关键场景、关键设备的研发创新 [10]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4
东海证券· 2025-09-04 11:41
博雅生物公司研究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08亿元 同比增长12.51% 归母净利润2.25亿元 同比下降28.68% 扣非归母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下降36.05% [5]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4.72亿元 同比增长5.50% 归母净利润0.86亿元 同比下降47.63% 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 同比下降51.90% [5] - 血制品业务实现营收8.52亿元 同比增长7.90% 其中母公司血制品收入7.29亿元 同比下降7.73% 净利润2.64亿元 同比下降17.30% [6] - 人凝血因子VIII产品实现收入1.2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89.91% 人血白蛋白收入2.49亿元 增长6.68% 人纤维蛋白原收入2.16亿元 增长3.84%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入1.95亿元 下降11.42% [6] - 采浆量达到320.39吨 同比增长7.2% 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其中母公司采浆量263.41吨 增长6.7% 绿十字采浆量56.98吨 增长9.5% [7] - 10%静丙产品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 成为国内第三家拥有该产品的企业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已进入专业审评阶段 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9.29/22.48/26.0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9/5.49/6.65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89/1.09/1.32元 [8] 人民币汇率专题研究 - 2025年8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最高触及7.12 中间价一度触及7.10重要关口 [10] - 本轮升值主要受市场自身驱动影响 测算显示逆周期因子贡献度仅占26% [10] - 美元情绪指数自2025年3月起下跌至历史相对低位35处徘徊 新兴市场货币被动升值 [11] - 中国股市估值修复带动风险资产吸引力提升 FPI资本流入强化人民币升值逻辑 [11] - 贸易结汇和套保意愿回暖 公司纳税和中报分红购汇需求支撑结汇盘 [11] - 6-7月外资抛售约4200亿元人民币债券 其中同业存单净流出2400亿元 但未引起人民币贬值 [12] - 外资减持债券后未立即汇兑获利 可能继续留在中国市场择机增持股市风险资产 [12] - 同业存单过去十二个月净流入已基本消耗殆尽 外资减持浪潮接近尾声 [12] 安井食品公司研究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04亿元 同比增长0.80% 归母净利润6.76亿元 同比下降15.79% [15]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0.05亿元 增长5.69% 归母净利润2.81亿元 下降22.74% [15] - 调制食品实现营收37.59亿元 下降1.94% 占总收入比重49.4% 下降1.8个百分点 [16] - 菜肴制品营收24.16亿元 增长9.40% 其中第二季度营收15.80亿元 大幅增长26.10% 受益于小龙虾销量及平均售价增加 [16] - 面米制品营收12.41亿元 下降3.89% 第二季度营收5.83亿元 下降10.72% [16] - 特通直营渠道营收5.55亿元 增长7.22% 新零售及电商渠道营收5.83亿元 增长20.92% [17] - 毛利率为20.52% 下降3.39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毛利率18.00% 下降3.29个百分点 [18] - 销售净利率8.88% 下降1.94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净利率7.03% 下降2.87个百分点 [1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4/15.93/17.91亿元 对应EPS为4.30/4.78/5.38元 [19]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44点 跌幅1.16% 收于3813点 深成指回落0.65% 创业板上涨0.95% [22] - 大单资金净流出超325亿元 量能明显缩小 日线指标明显走弱 [22] - 光伏设备板块逆市上涨1.21% 大单资金净流入超26亿元 贵金属 游戏 电池板块也逆市收红 [24] - 军工装备 军工电子 小金属 证券 多元金融 软件开发等板块跌幅均超3% [24] - 光伏设备板块自2022年8月最大跌幅超过74% 2024年9月波段底后震荡盘升 目前仍处相对低位 [25] - 科创50指数下跌1.64% 大单资金净流出约24亿元 日线KDJ死叉成立 [26]
博雅生物(300294):公司简评报告:采浆量稳健增长,高浓度静丙获批上市
东海证券· 2025-09-03 17: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采浆量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在营20个浆站采集量达320.39吨 同比增长7.2% 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6] - 高浓度静丙获批上市 10%静丙于2025年5月获批 成为国内第三家拥有该产品的企业 [6] - 人凝血因子VIII快速放量 2025H1实现收入1.2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89.91% [6] - 坚定聚焦主业 2025年7月公开挂牌转让所持博雅欣和80%股权 [6] - 国际拓展成果显著 静丙获得多米尼加共和国注册证书 静丙和纤原取得土耳其GMP证书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0.08亿元 同比增长12.51% 归母净利润2.25亿元 同比下降28.68% [6] - 血制品业务营收8.52亿元 同比增长7.90% 其中母公司血制品收入7.29亿元 同比下降7.73% [6] - 销售毛利率53.01% 同比下降14.02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22.37% 同比下降12.88个百分点 [6]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9.29/22.48/26.0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9/5.49/6.65亿元 [6] - 对应EPS分别为0.89/1.09/1.32元 PE分别为29.34/24.01/19.82倍 [3][6] 业务板块表现 - 人血白蛋白收入2.49亿元 同比增长6.68% [6] - 人纤维蛋白原收入2.16亿元 同比增长3.84% [6]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入1.95亿元 同比下降11.42% [6] - 生化药业务收入0.87亿元 同比下降14.36% [6] - 化学药业务收入745万元 同比增长55.91% [6] 研发进展 -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已进入专业审评阶段 [6] - 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跻身国内前三 [6] 并购整合 - 绿十字血制品2025H1贡献收入1.23亿元 净利润1933万元 [6] - 利润端下滑部分受并购绿十字产生的评估增值摊销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