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

搜索文档
瑞幸董事长卷入财务争议,关联中概股泰邦生物私有化
新浪财经· 2025-08-03 08:53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日前,泰邦生物前任董事长周凡在微信朋友圈发布长文,直指大钲资本实控人、现任瑞幸咖啡董事长黎 辉。 周凡发布的朋友圈内容显示,其指称"继深陷瑞幸财务欺诈丑闻之后,大钲资本及实控人黎辉再次陷入 误导投资人、严重侵害股东利益的漩涡。" 该长文的结尾表述,"原管理团队对私有化项目跟投时所获得的配股变成无效,加之将对外融资文件所 确认的管理团队股权比例表述进行推翻,严重违反各种法律法规。" 7月26日,经山海新财经向周凡确认,该长文内容确为周凡本人发布。 该长文的起因是,现任泰邦生物董事长黎辉日前要求召开股东会,单方面注销前任董事长兼CEO、大钲 资本合伙人周凡所管理的泰邦高管团队持股平台在几年前公司私有化时所获的"天价"股权。 周凡表示,泰邦生物私有化之时让原管理团队跟投是为了向银行贷款做杠杆收购更有说服力。这部分股 权涉及上百名员工。同时,私有化跟投之时进行了一次性的股权划拨,把原管理团队的股权集中放到一 个海外平台。现在泰邦生物是想通过股权注销、另设新公司的方式"腾挪"这部分股权,意在跟他争控制 权。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泰邦生物现今管理层在未完全明确股权归属和落地的情况下让原持 ...
疫苗ETF(159643)涨超1.7%,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医药行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0:46
疫苗ETF表现 - 疫苗ETF(159643)涨幅超过1.7% [1] - 该ETF跟踪疫苗生科指数(980015),覆盖沪深市场疫苗研发、生产及相关生物科技服务的上市公司 [1] 疫苗行业动态 - 渠道库存改善,PCV13、二倍体狂苗、MCV4等重磅疫苗品种有望恢复或持续放量 [1] - 部分企业业绩增长受疫苗品种放量带动 [1] 血制品行业 - 2024年行业采浆量增长稳健,为后续增长提供支持 [1] - 浆站拓展及并购整合趋势值得关注 [1] 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 IO多抗、ADC及GLP-1等领域中国资产验证国际化竞争力 [1] - 新技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国家政策鼓励创新药发展 [1] 投资产品信息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A(017185)和C(017186) [1]
中国血制品必将出现一个巨头
36氪· 2025-06-30 14:28
行业整合与竞争格局 - 中国血制品行业近五年发生多起重大并购,包括华润48亿元收购博雅生物、海尔125亿元控股上海莱士、天坛生物13亿元吞并中原瑞德等,行业进入深度整合时代 [1] - 行业形成国药系、海尔系、华润系与华兰生物四大阵营鼎立格局,2024年前四名企业合计采浆量超7300吨,占全国总量近60% [2][4] - 行业集中度从2019年前五名不足50%提升至2024年超70%,马太效应显著 [4] 政策与资源壁垒 - 2001年起国家暂停新批血制品企业许可,2012年浆站审批政策收紧,全国血制品企业锐减至2021年的28家 [2] - 牌照与浆站双重稀缺性迫使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国资与民营资本围绕血浆资源展开激烈争夺 [2] - 2024年正常经营的血制品企业不足30家,超半数因缺乏新浆站资质陷入发展困局 [4] 企业资源与规模效应 - 国药系拥有154个浆站,2025年采浆量突破4000吨占全国40%,天坛生物2024年采浆量2781吨(同比+15%) [3] - 海尔系控股上海莱士后浆站增至53个,采浆量近1800吨 [3] - 华润系采浆量从467吨提升至630吨,计划整合丹霞生物17个浆站 [3] - 华兰生物2024年采浆量1586.37吨,单站效率行业第一 [4] 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 - 国内血制品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600亿元,但需求缺口达4000吨 [5] - 我国白蛋白人均使用量不足美加日的1/5,免疫球蛋白不足1/4,凝血因子不足1/50 [6] - 国际企业可从血浆提取22种产品,国内龙头上海莱士仅能生产12种 [6] - 天坛生物拥有14个血制品品种,中小企业平均仅5-6个 [5] 研发与重组技术突破 - 华润通过收购绿十字中国获得重组VIII因子技术,切入百亿级血友病市场 [8] - 华兰生物2024年研发费用3.33亿元(同比+18.63%),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进入临床 [8] - 天坛生物2025年提交两款重磅产品上市申请,包括国内首个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10] - 上海莱士推进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临床,整合南岳生物凝血因子生产线 [10]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将从"血浆驱动"转向"资源+研发"双轨战略 [9] - 政策向"研发能力强、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倾斜 [8] - 未来三年剩余优质标的将被瓜分,可能复刻全球寡头垄断格局 [4] - 中国或将诞生首家跻身全球TOP5的血制品超级巨头 [8]
医药行业并购潮涌 龙头企业积极补短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6 00:09
医药行业并购整合趋势 - 中国医药行业在政策与市场需求驱动下经历深度整合,国药集团近期收购派林生物和山东药玻成为典型案例 [1] - 国资央企如国药集团、华润医药、通用集团通过横向资源整合与纵向产业链延伸构建全链条竞争优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 - 医药行业并购呈现三大趋势:产业链整合升级、跨境布局延伸、创新生态构建转型 [7] 国药集团的战略布局 - 国药集团通过收购派林生物和山东药玻打造"血浆采集—制品生产—终端销售"闭环模式,强化上游包材控制和血制品市场份额 [3] - 收购派林生物后,国药集团旗下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2024年合计采浆量4181吨,占全国31.2%,未来通过浆站扩容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 [4] - 收购山东药玻(模制瓶市占率超85%,2024年营收51.25亿元)强化上游关键包材控制,保障生物医药供应链安全 [5][6] 其他央企并购动态 - 华润医药2025年斥资62亿元收购天士力医药28%股份,丰富产品管线并形成院内院外销售网络 [6] - 华润医药2024年收购绿十字香港布局血制品领域,结合博雅生物资源实现原料自给率提升 [6] - 通用集团2024年控股重药控股并战略投资东软医疗,形成"流通+设备"协同布局 [6] 细分领域竞争格局 - 血制品行业因2001年牌照冻结,现有企业牌照和浆站成为稀缺资源,2024年全国采浆量13400吨(同比增10.9%) [4] - 药用玻璃作为关键医疗耗材,山东药玻连续12年业绩增长,2024年净利润9.43亿元 [5] - 国药集团通过整合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有望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 [5]
血制品并购大变局:中国生物拟46亿元豪赌派林生物,新霸主能否解开同业竞争死结
华夏时报· 2025-06-19 11:05
控制权变更与战略布局 - 中国生物拟以约46亿元收购胜帮英豪持有的派林生物21.03%股份,交易价格按2023年收购本金38.44亿元及年化9%单利利息计算,若完成交易,公司实控人将由陕西省国资委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2][5] - 派林生物上市以来经历五次控制权更迭,从三九系、振兴集团到浙民投、胜帮英豪,最终可能由中国生物接手,反映出血制品行业资本混战的长期性[6][7] - 中国生物旗下天坛生物2024年采浆量占国内20%,收购派林生物可整合其在东北、华南的浆站资源,形成协同效应[5][13] 业绩表现与经营动态 - 2020-2024年派林生物业绩波动明显:2020年营收10.50亿元(+14.67%)、净利1.86亿元(+15.90%);2021年营收19.72亿元(+87.80%)、净利3.91亿元(+110.29%);2022年营收24.05亿元(+21.98%)、净利5.87亿元(+50.14%);2023年营收23.29亿元(-3.18%)、净利6.12亿元(+4.25%);2024年营收26.55亿元(+14.00%)、净利7.45亿元(+21.76%)[8][9][10] - 2025年Q1业绩显著下滑:营收3.75亿元(-14.00%)、净利0.89亿元(-26.95%),主要因产能扩增停产导致供应量下降[10][11] - 公司正推进产能扩张:哈尔滨派斯菲科年产能提升至1600吨,广东双林预计2025年中投产至1500吨,合计产能超3000吨[11] 行业竞争格局与并购趋势 - 血制品行业高度集中且政策壁垒高:2001年后不再批准新企业,现存不足30家,浆站实行"一对一"设立且区域独家,浆站资源成为核心竞争要素[13] - 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华润医药控股博雅生物(2021)、海尔并购上海莱士(2024)、国药拟控股卫光生物(2024)、博雅生物收购绿十字中国(新增4个浆站)、天坛生物1.85亿美元收购中原瑞德(新增5个浆站)、上海莱士拟42亿元收购南岳生物(2025)[14] - 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存在产品结构重叠风险,未来整合路径将影响行业竞争逻辑[5][15] 公司治理与战略分歧 - 2019年浙民投增持至30%股份结束控制权争夺,2020年主导收购派斯菲科形成南北布局,2021年更名派林生物聚焦血制品主业[6] - 2023年付绍兰与浙民投因战略分歧(主业聚焦vs资本多元化)导致胜帮英豪接手,陕煤集团背景的李昊出任董事长[7] - 胜帮英豪入主后董事会改组引发争端,最终形成"董事长+联席董事长"架构,但权责模糊可能埋下隐患[7][8]
派林生物45亿被收编,“国家队”主导血制品整合潮
观察者网· 2025-06-13 16:44
收购交易 - 国药集团旗下中国生物以超45亿元收购派林生物21.03%股权 溢价高达32% [1] - 交易完成后派林生物实控人由陕西省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2] - 派林生物拥有38个血浆站 年采浆量超1400吨 将纳入国药体系 [1][2] 行业整合 - 国家2001年冻结新血制品企业审批 现存不到30家的稀缺牌照成为巨头争夺的战略资源 [1] - 华润医药入主博雅生物 海尔收购上海莱士 陕煤接盘派林生物 国资主导行业整合进入白热化阶段 [1] - 国药集团此次收购意在打造采浆量近4000吨的"血制品航母" 改写行业竞争格局 [1] 公司历史 - 派林生物前身三九生化1996年登陆A股 2017年浙民投以30亿元要约收购并更名为双林生物 [4] - 2020年并购哈尔滨派斯菲科作价超30亿元扩充浆站资源 但与创始人团队战略冲突导致治理瘫痪 [4] - 2023年陕煤集团旗下胜帮英豪以38.44亿元接盘 再度引发与原管理层对簿公堂 [4] 经营表现 - 2021-2024年净利润从3.91亿元增至7.45亿元 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骤降14%和26.95% [5] - 业绩下滑主因是子公司派斯菲科停产扩产导致的供应链中断 [5] - 2024年5月因治理缺陷遭监管处罚 多名高管收到警示函 [5] 未来展望 - 国药集团作为血液制品国家队 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央企信用背书 或将终结派林生物的"易主魔咒" [5] - 如何平衡资本诉求与产业规律 在保障战略定力的同时激活经营活力 是并购后的关键考题 [5]
中国血王之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6-12 14:50
控制权变更与整合预期 - 派林生物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将21.03%股份全现金转让给中国生物,交易对价38.44亿元,对应股价24.96元/股,较市价溢价47%,市盈率32倍[1][3] - 中国生物控股后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将构成同业竞争,市场预期两者可能整合,合并后收入规模达86.87亿元,接近上海莱士81.76亿元[1][7] - 整合后中国生物旗下采浆站将达123家(天坛85家+派林38家),采浆量4181吨(天坛2781吨+派林1400吨),占全国1.34万吨采浆量的31%[7] 行业竞争格局 - 天坛生物当前采浆量2781吨居行业第一,上海莱士1600吨,派林生物1400吨,华兰生物1586吨[2][7] - 上海莱士收入依赖进口白蛋白(占40%),而天坛生物若整合派林生物后收入规模将超越上海莱士[7][15] - 中国生物子公司武汉生物还持有卫光生物7.25%股份,未来可能推动三者整合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8][9] 行业供给端动态 - 2001年后国内未新增血制品企业,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如上海莱士收购南岳生物获9家采浆站,博雅生物收购绿十字中国获4家采浆站[16] - 国内采浆量1.34万吨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1.4万吨最低需求,白蛋白60%批签发依赖进口(奥克特珐玛等四家外资巨头)[17][18] - 京津冀集采中进口白蛋白中标价361-374元,低于国产412-485元,关税政策或缩小价差但短期对国产供给影响有限[20] 技术创新方向 - 国内企业探索非人源血浆技术,如禾元生物水稻提取重组白蛋白(纯度99.9999%)、安睿特生物酵母表达重组白蛋白已在俄罗斯上市[21] - 行业长期需突破血浆依赖,创新技术或解决"血浆困局"[22] 公司治理挑战 - 派林生物二股东同智科技(持股10.99%)实控人付绍兰曾与陕西国资爆发控制权冲突,现担任联席董事长,国药集团入主后需处理此关系[10][11][12][13][14]
再现大交易!国资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6-10 17:5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中国生物拟协议收购胜帮英豪持有的派林生物21.03%股份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3][5] - 交易定价采用固定利息模式 中国生物支付38.44亿元本金加年化单利9%的利息 不足一年按日计算 [5] - 以停牌前16.96元/股计算 胜帮英豪所持股份市值约34亿元 通过此交易将获得超过20%投资收益 [6] 同业竞争问题 - 中国生物旗下已有血制品上市公司天坛生物 控股比例约50% 收购派林生物后将面临两家上市公司同业竞争挑战 [8][10] - 天坛生物2024年采浆量占国内行业20% 派林生物主营业务与之高度重合 [10] - 目前公告未对同业竞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需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 [10][11] 公司历史股权变动 - 2017年浙民投通过激烈交锋取得ST生化控股权 2021年公司收购派斯菲科100%股权并募资16亿元 [14][15] - 2023年胜帮英豪从浙民投接手控股权 随后与董事长付绍兰派系爆发控制权争夺 最终以"董事长+联席董事长"模式暂时和解 [17][18] 行业特征 - 血制品行业监管严格 准入门槛高 稀缺牌照成为资本争夺焦点 [12] - 派林生物产品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 属于国家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 [10] 市场反应 - 高溢价易主未获市场认可 公告次日股价高开低走收出长阴线 [6]
派林生物拟易主中国生物,整合预期再起?
第一财经· 2025-06-10 12:10
血制品行业竞争格局重构 - 血制品行业竞争格局面临重构 [1] - 行业壁垒高、浆站资源稀缺、政策严格监管 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正常经营企业不足30家 [5] - 行业频繁有新资本进驻 2021年11月华润医药控股博雅生物 2024年6月海尔集团并购上海莱士控制权 [6] 派林生物控制权变更 - 6月10日派林生物股票恢复交易 盘中股价涨幅超3% [2] - 中国生物拟现金收购胜帮英豪所持派林生物21.03%股份 转让价格为38.44亿元本金加年化单利9%利息 [4]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 - 派林生物从地方国资控股变为央企控股 [4] - 这是继2023年10月后派林生物控制权再次变更 历史上已多次易主 [4] 中国生物行业布局 - 中国生物已执掌天坛生物 2024年天坛生物营收60.31亿元 派林生物营收26.55亿元 [4] - 天坛生物是A股营收第二大血制品企业 [4] - 中国生物入主派林生物后将面临与天坛生物同业竞争问题 两者是否进一步整合值得关注 [4] 行业并购整合 - 2021年派林生物曾并购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5] - 华润医药和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业通过并购进入血制品行业 [6]
派林生物易主敲定中国生物 血制品集中度提升再下一城
华尔街见闻· 2025-06-09 23:15
控股权变更 - 派林生物控股股东胜帮英豪计划将持有的21.03%股份全部转让给中国生物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将从陕西国资变为国药集团 [2] 交易细节 - 中国生物拟以全现金支付38.44亿元交易款 [3] - 交易定价为24.96元/股 较公告前收盘价16.96元/股溢价47% [3] - 以2024年归母净利润7.45亿元测算 交易对应市盈率达32倍 [3] 行业估值对比 - 交易市盈率显著高于天坛生物 上海莱士 华兰生物等同行25倍左右的PE水平 仅低于博雅生物的36倍 [4] 血制品行业特性 - 行业具有稀缺性 2001年后未批准新血制品企业 且单采血浆站只能供应单一生产单位 [5] - 行业普遍通过收购扩张 例如海尔集团125亿元收购上海莱士 [5] 同业竞争与整合预期 - 中国生物控股后将面临旗下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的同业竞争问题 [6] - 市场预期中国生物可能将派林生物装入天坛生物完成整合 [8] - 天坛生物作为上市公司直接收购效率较低 中国生物作为非上市公司操作更高效 [8] 行业格局影响 - 天坛生物现有85家采浆站 年采浆量2781吨 派林生物有38家采浆站 年采浆量1400吨 [8] - 整合后中国生物旗下采浆站将达123家 年采浆量超4000吨 大幅领先上海莱士1600吨 华兰生物1586吨等竞争对手 [8] - 整合将巩固天坛生物的行业龙头地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