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钢
搜索文档
新钢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72.25亿行业第十三,净利润3.73亿行业第八
新浪财经· 2025-11-01 00:4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10日,于1996年12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位于江西省新余市 [1] - 公司是区域板材龙头,构建了完善的精品钢材产品体系,在高端电工钢领域研发能力强 [1] - 主营业务为钢铁冶炼、钢材轧制及延伸加工及其产品的制造与销售 [1] -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72.25亿元,在行业17家公司中排名第13位,行业平均营收为598.3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73亿元,行业排名第8位,行业平均净利润为8.08亿元 [2]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与行业盈利同步改善,季度盈利环比大幅增长 [5]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和环比均实现扭亏为盈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4.41%,低于去年同期的49.09%,且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63.37%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96%,高于去年同期的-0.50%,但低于行业平均的5.68% [3] 高端产品与运营 - 高端重点产品占比提升,热卷高端品种销量增幅达97.6% [5][6] - 优钢和硅钢销量增幅均超过20%,中厚板销量增幅为18.4% [5][6] - 优棒品种率提升至70% [5][6] 股东结构与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82万户,较上期减少11.78%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24万股,较上期增加13.35%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8385.02万股,较上期增加4987.82万股 [5] - 多家基金产品新进或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5]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刘建荣拥有丰富的钢铁企业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及公司治理经验 [4] - 总经理廖鹏2024年薪酬为109.61万元,较2023年的101.23万元增加8.38万元 [4] 券商观点与预测 - 国盛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亿元、9.5亿元、11.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 光大证券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7.27%至3.53亿元,新增2026-2027年预测分别为4.74亿元、7.54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6]
新钢股份(600782):季度盈利环比大增,产品结构持续改善
国盛证券· 2025-10-30 11: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为区域板材龙头,并入宝武集团后管理能力和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有望在短期低迷后持续修复 [3] - 受益于宝武集团内部资源专业化整合、钢材毛利同比增加、行业供给端反内卷政策加码及消费驱动的需求改善,公司净利率显著改善,后续行业盈利及公司销售毛利有望持续好转 [2] - 公司已确立“精品硅钢和高品质厚板全球双一流示范企业”战略定位,产品结构高端化,高端品种材销量全面提升,控股股东增持彰显信心 [3] - 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8亿元、9.5亿元、11.7亿元,近三年估值中枢水平对应市值约172亿元,估值有明显修复空间 [3]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72.25亿元,同比减少12.6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7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113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加149.46%,环比增加152.43%;扣非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加122.6%,环比增加1526.7% [2]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18%、3.06%、3.42%、5.27%;销售净利率分别为5.86%、0.18%、1.19%、2.61% [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95.09亿元,2026年426.20亿元,2027年440.38亿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75亿元,2026年9.52亿元,2027年11.67亿元 [5][10] 运营与战略 - 2025年前三季度完成钢材产量673.67万吨,同比下降9.16%;完成销量678.28万吨,同比下降8.15% [3] - 集中资源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优化产品结构,热卷高端品种增幅97.6%,优钢、硅钢增幅超20%,中厚板增幅18.4%,优棒品种率增至70% [3] - 中厚板、优钢卷、连退卷、硅钢卷终端用户同比提升10% [3] - 控股股东新钢集团累计增持公司A股股份40,319,5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27%,累计增持金额152,936,530元 [3] 行业与估值 - 2025年前三季度中钢协CSPI钢材价格指数均值为93.76,同比下降9.19% [2] - 1-8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837亿元,去年同期利润总额为-169.7亿元,行业盈利同步改善 [2]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公司总市值127.62亿元,收盘价4.01元 [6] - 预计2025年市盈率18.9倍,2026年13.4倍,2027年10.9倍;市净率维持在0.5倍 [5][10]
新钢股份20250918
2025-09-18 22:41
**新钢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经营策略分析** **一 公司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74亿元 同比增加1.52亿元[4] - 资产负债率14.8% 较行业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4] - 受一季度高炉大修及环保投入增加影响 净利润较去年四季度仍有差距[2][6] - 环保贷款压力及折旧费用增加限制利润弹性释放[2][6] - 经营现金流下降主因应收票据上升及收款政策(50%欠款+50%票据)影响[13] **二 产销量与行业政策响应** - 铁产量457万-473万吨 同比减少24万-64万吨[4] - 产量同比下降13.93% 销量同比下降12.04% 响应行业减量政策[2][6] -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线及铁水流向 以边际利润最大化排产[2][6] - 设备运行顺畅 二季度及三季度产量较一季度提升[8] **三 成本控制与物流优化** - 物流成本通过提升海运比例、争取铁路优惠 上半年降低运费超1亿元[6] - 焦煤采购长协与市场比例五五开 灵活应对价格波动[15] - 与宝武集团协同实现原料、辅料统一采购 提升成本优势[8][16] **四 产品结构优化与市场拓展** - 高端产品销量显著增长:热卷高端品种增97.6% 优钢/硅钢增超20% 中厚板增18.4%[9] - 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合金耐酸钢、集装箱板等) 下游覆盖汽车、管线工程、集装箱制造[9] - 关停效益差的长材生产线 加大板材生产[3][17] - 终端用户比例达66.7% 超目标6个百分点[5] 重点开拓中东市场[2][5] **五 资金管理与未来规划** - 持有现金约20-30亿元 计划用于偿还贷款、原材料采购及技改项目[12] - 投资收益主要来自长期理财 因央行降息收益下降[11] - 分红比例超90% 承诺保持高分红趋势[18] - 集团已增持1.27% 未来无明确增持计划[18] **六 三季度及下半年展望** - 七八月利润及毛利显著提升[4] 预计三季度盈利优于二季度[3][17] - 行业需求结构变化:房地产疲软 新能源基建及机械领域强劲[17] - 硅钢产品毛利率保持正向 后续趋势取决于行业需求及内部增效项目[21][22] **七 其他关键事项** - 超级厂房改造项目持续进行 对成本端产生影响[9] - 市值管理遵循监管要求 反对内卷 按效益调整生产规模[19][20]
半年报看板|“反内卷”行业之钢铁:行业自律下利润边际改善
新华财经· 2025-09-04 22:29
行业整体表现 - 钢铁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通过行业自律减量与成本管控实现利润边际改善 [1] - 反内卷成为跨行业共识 光伏、锂电、汽车等新兴产业强调技术升级与效率优先 [1] - 钢铁行业反内卷路径清晰 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1] 宝钢股份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13.7亿元同比下降7.3% 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7.4% [1] - 经营性现金流166.47亿元同比大增190% 盈利能力保持行业前列 [1] - 公司将聚焦中高端产品 中高端钢材竞争力相对较强 [1] 新钢股份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5.12亿元同比下降18.33%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公司成立产销研专项攻关团队 高端品种材销量全面提升 [1] - 热卷高端品种增幅97.6% 优钢硅钢增幅超20% 中厚板增幅18.4% 优棒品种率增至70% [1]
进一步深化转型升级 新钢股份今年上半年业绩实现同比扭亏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3 11: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12亿元,同比下降18.3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547.2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产销量同比下降、钢铁需求整体较弱及钢价同比下跌影响 [1] 行业环境与挑战 - 钢铁行业下游需求端持续疲软,行业供给维持相对高位,钢材价格呈现震荡态势 [2] - 行业整体盈利修复速度缓慢,处于受上下游挤压状态 [2] - 钢铁生产高度依赖铁矿石、焦煤、焦炭等原燃料,行业整体议价能力不足 [2] - 焦煤、焦炭供应受安全、环保政策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面临持续成本控制压力 [2] 降本增效措施 - 主动调减产量规模规避市场跌价风险,将"规模极致"优化为"效率极致" [2] - 第二季度开始集约高效生产,提高高炉利用系数等指标,各生产工序效率明显提升 [2] - 严格执行"双回归、两公开",公开招标比例持续提升,通过竞争机制实现采购降本 [2] - 开展铁前专项降本攻关,锚定铁水成本与宝钢股份四大基地对标 [2] - 优化配煤配矿、提高烧结矿利用价等措施攻克铁水成本痛点 [2] - 借助中国宝武全球采购平台优势优化采购节奏,坚持低库存策略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3] 高端化转型与产品结构 - 积极推动产品由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聚焦高强度、高韧性、抗疲劳、耐腐蚀等高端高附加值产品 [4] - 成立产销研专项攻关团队,热卷高端品种销量增幅97.6%,优钢和硅钢增幅超20%,中厚板增幅18.4% [4] - 优棒品种率增至70%,多项国内首发产品填补市场空白 [4] - 通过多轮大型技术改造推动工艺装备升级换代,形成年产1000万吨粗钢的规模优势 [4] - 确立"精品硅钢和高品质厚板全球双一流示范企业"战略定位,拟全部退出低端贸易业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