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大学专业爆红
投资界· 2025-08-23 16:04
城市进化论 . 探寻城市路径,揭秘经济逻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7)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进化论 ,作者淡忠奎 打响人才卡位战。 作者 | 淡忠奎 来源 | 城市进化论 (ID: urban_evolution) 专业更迭往往映射社会需求、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一场围绕"高精尖"人才的卡位战已然打响。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2025年度共申报 2 3 9种专业,拟新增869个专业点,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拟新增专业点120个,是本次 申报中拟新增专业点最多的专业,低空经济相关专业点更高达1 3 0个。 在此之前,教育部还通过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绿色通道",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6所 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今年4月,这一本科专业正式进入最新的《普通高等学 校本科专业目录(2 0 2 5年)》。 算上首批6所高校,低空经济相关的136个专业点分布在全国28个省份、6 2个城市。这场 事关未来的潜在人才竞争,哪些地方走在前面? ...
120所高校拟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培养低空经济人才
央广网· 2025-08-23 00:39
他表示:"省域经济这块,需求目前还是蛮大的,因为前期几乎是没有的。我们是地方大学,承载 着这个地方人才培养的任务,所以政府提出了,在产业发展背景下需要专业人才去配套。我们就有两个 博士点,一个硕士点支撑了这个交叉学科的发展。" 南京邮电大学也是拟增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专业负责人、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邹玉龙告诉记者,学校增设这个专业有很好的基础。 央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总台记者管昕 钱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从申报的专业类型来看,2025年 度申报的专业中,低空技术与工程拟新增数量最多,共有120所高校。 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通过载人、载货及其 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把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低空经济正以惊人 的速度崛起。目前,已有6所高校首批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更多高校拟增设该专业,将如何助力 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大学是拟新增低空技术 ...
又一个“最火专业”来了,西部大省正在抢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3:40
每经记者|淡忠奎 每经编辑|刘艳美 专业更迭往往映射社会需求、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一场围绕"高精尖"人才的卡位战已然打响。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2025年度共申报239种专业,拟新增869个专业点,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拟新增专业 点120个,是本次申报中拟新增专业点最多的专业,低空经济相关专业点更高达130个。 在此之前,教育部还通过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绿色通道",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今年4月,这一本科专业正式进入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 算上首批6所高校,低空经济相关的136个专业点分布在全国28个省份、62个城市。这场事关未来的潜在人才竞争,哪些地方走在前面?又将如何影响低空经 济区域格局? "最火专业" 去年9月,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指出,要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急需的适配度,聚焦科技前 沿和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布局新兴专业,扩大急需紧 ...
120所高校集体申报一个新专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2:52
记者丨 王峰 编辑丨陈洁 2025年,各大名校将上新哪些本科新专业?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 据统计,本次申报专 业共239种、863个。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985名校均有"新品上架"。 其中, 低空技术与工程数量最多,申报高校多达120所。 低空经济正处于爆发前夜,此次大量 申报,意味着低空人才将在几年后批量进入行业,有助于推动低空经济从供给到需求的突破。 低空技术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等新工科专业集中上新的同时,多所理工科特色的 985名校都申报了文科新专业。 特别是运动训练、足球运动、人工智能教育、体育旅游、智能体育工程、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等教育学专业大量申报。实际上,教育业长期稳居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类,且呈现 复苏趋势,人才结构性缺口较大。 就业是新增专业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方面,新动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旧 动能通过转型也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两者叠加推动高校专业设置调整。 "这符合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一开始大家可能蜂拥而上,若发展速度未达预期,短期投资 者便会选择离开,这是很 ...
下一个最火专业是什么?“双一流”高校新专业释放明确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9:4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2025年,各大名校将上新哪些本科新专业?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据统计,本次申报专业共239 种、863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85名校均有"新品 上架"。 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数量最多,申报高校多达120所。低空经济正处于爆发前夜,此次大量申报,意 味着低空人才将在几年后批量进入行业,有助于推动低空经济从供给到需求的突破。 低空技术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等新工科专业集中上新的同时,多所理工科特色的985名校 都申报了文科新专业。 特别是运动训练、足球运动、人工智能教育、体育旅游、智能体育工程、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等教育学 专业大量申报。实际上,教育业长期稳居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类,且呈现复苏趋势,人才结 构性缺口较大。 就业是新增专业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新动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旧动能通过转 型也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两者叠加推动高校专业设置调整。 下一个最火专业 低空技术与工程接过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接力棒,有望成为未来几年最热门的本科新 ...
120所高校拟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第一财经· 2025-08-17 21:25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拟新增120个专业点 位居2025年度高校本科专业申报数量首位 [3] - 低空经济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定义为由民用航空器低空飞行活动衍生的经济形态 涵盖研发制造 商业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 [3] - 国家发改委新设低空经济发展司统筹推进产业发展 市场需求推动高校加速培养复合型人才 [3] 高校专业结构调整趋势 -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新增56个专业点位居第二 运动训练专业新增42个专业点位列第三 [4] - 2020-2024年高校撤销专业数量前五分别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60个) 公共事业管理(138个) 信息与计算科学(123个) 市场营销(104个) 产品设计(93个) [5] - 多所双一流高校2024年5月密集成立新学院 聚焦人工智能 空天技术 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 专业调整对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5]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 高校专业优化调整频率加快 通过裁撤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实现存量资源优化配置 [5] - 教育资金重点投入国民经济亟需专业和高精尖人才培养 避免追求"大而全"的学科建设模式 [5]
培养低空经济人才!120所高校拟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第一财经· 2025-08-17 15:46
高校专业的优化和调整,对应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近年来我国专业优化调整频率加 快,各大高校纷纷加快调整优化学部、院系专业设置。例如,今年5月以来,多所"双一流"高校密集宣 布成立新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空天技术、量子科技、AI+、信息传播等领域。 当前,低空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低空经济"是指由民用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活动衍生 出的经济形态,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商业运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把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被作为"新增长引擎"写入政府工 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对发展低空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新设了 低空经济发展司,统筹推进低空经济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推动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随着市场对低空经济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布局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相关的复合型人 才,是提升低空经济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之外,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点新增数量达到56个,位居第二。运动训练专业点新增数 ...
高校密集调整院系专业设置,近五年撤销本科专业TOP5都有谁
第一财经· 2025-08-09 17:18
高校专业调整背景 - 高校专业设置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增加新专业同时裁撤不适应专业非常重要[1]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提出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优化专业设置[4] 高校专业调整动态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度申报低空技术与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4个新专业,申请撤销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等6个已停招专业[2] - 湘潭大学2024年申报运动训练专业,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预备案电子信息材料专业[2] - 东北师范大学2025年度拟撤销财政学等7个本科专业,拟新申报数据科学等4个本科专业[3] 新增专业趋势 - 2025年申报增设数量排名靠前的专业包括低空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工程等,拟增设数量均超过10个[3] - 多所"双一流"高校密集成立新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空天技术、量子科技、AI+、信息传播等领域[3] - 教育部支持高校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相关专业[4] 撤销专业情况 - 2020-2024年高校撤销专业数量前五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60个)、公共事业管理(138个)、信息与计算科学(123个)、市场营销(104个)、产品设计(93个)[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因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需求渐行渐远,部分学校选择停办该专业并单独开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5] 专业调整影响与应对 - 高校需加快存量资源优化配置,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国民经济发展亟需的专业和高精尖人才培养上[6] - 专业被撤销后教师分流方式包括:分流到相近专业、讲授公共基础课、转岗行政或教辅岗位、跳槽到其他学校[6][7] - 部分高校制定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建立保障措施帮助相关教师完成教职转换[7]
9月首开“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 瞄准新经济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7-01 12:00
低空经济政策与市场发展 - 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强调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亮相,标志着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1] - 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空域,以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 [1] - 赛迪顾问预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 [5] 低空经济产业链与人才需求 - 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无人机、低空交通管理、智慧物流等领域,信息技术嵌入各个环节 [5] - 2024年12月23日教育部公示6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北京邮电大学是其中之一 [1] - 北京邮电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将于2024年9月招生,首批计划录取60人,成为全国首批布局低空经济人才培育的专业 [5] 北京邮电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 - 北邮"低空技术与工程"是交叉工程类专业,由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共同建设 [4] - 专业特别强化低空领域无人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研发能力,培养学生在低空信息传输、无人机远程监控等方面技能 [4] - 专业定位为覆盖通信、计算、控制、机械的完整技术生态,培养信息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化等交叉型复合人才 [4] - 该专业是关系国家战略发展的急需专业,利用北邮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结合信息通信技术特色 [4]
一觉醒来,专业没了
36氪· 2025-06-20 17:05
高等教育专业调整趋势 - 2024年度全国高校共撤销专业点1428个,停招专业2220个,调整规模远超新增专业数量[4] - 撤销学科门类中工学占比32.84%,管理学18.73%,理学13.99%,艺术学12.67%,文学9.26%[6] - 2020-2024年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撤销160个居首,公共事业管理撤销138个次之[8] 传统专业困境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公务员岗位多专业开放、企业需求专业化而失去竞争力[14] - 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因基建完成导致需求萎缩,出现"985本硕月薪三千"现象[16][1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被诟病"编程不如计算机,管理不如商学院"[8] 新兴专业崛起 -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成为高校增设热门[16] - 部分高校新增"老年医学与健康管理""国际邮轮管理""咖啡科学与工程"等垂直领域专业[23] - 文科专业通过添加"智能+""数字+"实现升级转型[16]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 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毕业生40%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5] - 产品设计专业演变为UI/UX设计、CMF设计等细分方向[18] - 算法研究等AI核心岗位普遍要求研究生学历但人才供需比偏低[16] 就业市场变化特征 - AI催生AI训练师、AI咨询顾问等新岗位但企业面临用工荒[14] - 产品设计毕业生实际从事游戏主播、平面设计等跨领域工作比例高[21] - 建筑行业出现大规模转行潮,从业者转向新媒体、教育培训等领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