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电梯

搜索文档
潮鸣街道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杭州日报· 2025-07-11 11:13
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进展 - 拱墅区潮鸣街道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总量突破200台大关,达到202台 [1][2] - 所巷社区树园26幢84号电梯作为第200台交付案例,历时一年多完成,从2023年6月启动至2024年6月26日启用 [1] - 知足弄社区潮鸣苑27幢1单元电梯于2024年10月22日启动工程,2024年6月26日作为第202台投入使用 [2] 基层治理与协调机制 - 街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十余场恳谈会协调居民矛盾,典型案例中白天勘察论证、夜间召开协调会 [1] - 加梯工程涉及管线迁移、施工安全等复杂问题,街道和社区全程跟进协调 [2] - 所巷社区当前有2台电梯在建、1台进入联审阶段,计划年底前完成交付 [2] 社会效益与居民反馈 - 加装电梯显著改善高龄居民生活品质,案例中八旬老人通过电动轮椅实现"下楼自由" [1] - 居民代表在验收时向街道赠送锦旗表达感谢,反映工程切实解决"悬空生活"问题 [1] - 使用者反馈电梯运行平稳,形容此前上下楼"像爬山",现可"抬脚就走" [2] 未来规划与政策优化 - 街道计划深度融合老旧小区改造,优化审批流程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以持续破解加梯难题 [2] - 目标将每台电梯打造为"幸福天梯",强调工程是对居民的庄严承诺而非机械安装 [2]
住宅电梯更新鼓励售后不低于5年
北京商报· 2025-06-12 00:40
政策要求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更新电梯选配的驱动主机、控制系统等重要部件安全性能指标要求 [1] - 要求对原有电梯导轨等质量安全性能较高、有继续利用价值的零部件能留尽留,既节约成本又缩短工期 [1] 电梯制造单位责任 -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电梯制造单位落实生产主体责任,提供质量过硬、价格合理、售后优质的电梯产品 [3] - 制造单位为更新电梯选配的驱动主机、控制系统、门系统等部件,其安全性能指标不得低于现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专项要求 [3] - 要求超载运行试验时能够全过程无故障运行,确保具有足够的安全裕量和耐用性 [3] 更新方案实施 - 电梯制造单位签订合同前需对住宅老旧电梯进行现场勘测,制定更新方案 [3] - 原有电梯的导轨、铸铁对重块、轿架、层门等质量安全性能较高的零部件应当能留尽留、能用尽用 [3] - 对经评估安全性能不符合要求的部件需留存勘测证明材料,对产权人不同意保留的部件需留存相关见证件 [3] 售后服务要求 - 鼓励电梯生产单位提供整机质保和长期全包维保不低于5年的售后服务 [3] 监督检验要求 -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严格执行《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 [4] - 保留旧部件的电梯更新需实施安装监督检验 [4]
江苏徐州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住宅老旧电梯问题现状 - 截至去年底全国有约90万台电梯使用时间超过15年,故障率高且运行可靠性差[1] - 江苏徐州军缘新城小区居民因电梯故障问题有5-6年未使用电梯,高层住户受影响更严重[1] - 单部老旧电梯更换费用接近20万元,资金筹措是最大难题[1]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统筹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更新换新[1] - 政策新增老旧电梯为重点支持领域,使用15年以上住宅电梯可获每部15万元国债补贴[1] 地方实施进展 - 徐州市鼓楼区铜沛街道采用"国债补贴+维修基金+业主自筹"模式,业主户均自筹约600元[2] - 铜沛街道首批50部电梯更新已完成,另有120部正在审批中[2] - 徐州市已为近600部电梯更新申请国债支持[3] 基层执行措施 - 街道组织摸排15年以上老旧电梯数量并开展政策宣传[1] - 业委会组织居民参与招投标流程、品牌比选和施工方案研究[2] - 向电梯厂家争取延长维保和质保年限[2]
5月1日起实施,“好房子”将提升“硬指标”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08:57
住宅新规核心内容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提出"好房子"建设标准 [1][3] - 新规主要提升新建住宅的"硬指标",包括层高、电梯配置、隔声性能等 [14] 层高标准 - 新规将住宅层高从"宜为2.8米"调整为"不低于3米",提高20厘米 [4] - 室内净高标准:卧室、起居室不低于2.6米,厨房卫生间不低于2.2米 [4] - 提高层高有利于改善采光通风,适应个性化装修需求,为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等设备提供安装空间 [4][5] - 层高增加可解决吊顶设计受限问题,适配更多提升居住舒适性的装修方案 [5] 楼板厚度标准 - 新规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实心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00mm,此前无针对性标准 [8] - 楼板厚度影响建筑隔音和荷载能力,过薄会导致隔音效果差、施工纠纷等问题 [8] 隔声性能要求 - 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之间墙、楼板的隔声性能要求从"不应大于75分贝"提升为"不应大于65分贝" [9] - 对电梯、水泵等设备传至室内的噪声做具体限值:卧室不超过30分贝,起居室不超过40分贝 [9] 电梯配置标准 - 4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至少配置一台电梯,此前标准为7层 [10] - 低层住宅配备电梯有助于提升适老化、智能化需求,改善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10] - 原装电梯相比加装电梯可减少邻里纠纷,提高出行便利性 [12] - 新规要求住宅建筑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电梯轿厢,保障乘梯安全和救援时效 [12][13] 好房子的"软实力" - 好房子不仅需要硬件达标,还需要良好的物业管理水平支撑 [14][16] - 社区治理水平是衡量房子好坏的关键因素,包括公区环境维护、设备安全运行、居民反馈处理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