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保护工具

搜索文档
信用衍生品“加持”科创债发行 市场呼吁加快完善制度释放增信潜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01:58
科创债与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 - 科创债融资渠道持续拓宽,信用衍生品作为"风险减震器"与"信心放大器"的作用加快显现,但当前在资本缓释、定价机制、法律适用等方面仍存在制度短板 [1] - 在信用风险居高不下、定价成本难以覆盖的背景下,信用衍生品正成为破解科创债融资难题的关键一环,通过市场化机制打通发行与投资两端,提升融资效率 [2] - 信用衍生品为持债机构提供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可通过买入相应衍生品对冲信用利差变化带来的估值风险,显著降低净值波动 [3] 信用衍生品交易实践案例 - 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先后完成以科技型企业为参考实体的信用衍生品交易,标志着债市"科技板"风险分散机制加快落地 [4] - 交通银行通过CDS为参考实体提供信用风险保护,成为银行间市场首批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衍生品交易 [4] - 浦发银行首笔以科技型企业发行的科创债券为标的信用衍生品交易落地,名义本金3000万元 [4] - 西科控股完成首期3亿元PPN发行,票面利率仅为2.5%,关键引入浙商银行全额创设的CRMW作为增信手段 [5] 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上海清算所为单名CDS、CRMA、CDS指数等银行间合约类信用衍生品交易提供集中清算服务,建立健全风险分散分担机制 [5]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科技板"功能模块已在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正式上线,多家机构已完成多笔与科创债挂钩的信用衍生品交易 [5]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信用衍生品在资本缓释效应不足方面表现突出,商业银行购买信用衍生品后往往需计入交易账户,无法有效降低信用风险资本占用 [6] - 信用衍生品定价估值方法有待完善,CRMW普遍采取双边结算,需要承担交易对手方的违约风险,国际上成熟的定价估值方法难以直接适用 [6] - 信用衍生品法律适用仍模糊,截至目前尚无因触发信用事件而实际履约赔付的案例,法律实务经验几乎为零 [7]
筑牢业务发展安全屏障 券商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04:35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 券商科创债业务迎来发展机遇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与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1] - 券商需强化风险管控并实现差异化竞争以发力相关业务 [1] 业务高质量发展与风险管控 - 科创债业务快速发展对券商投行业务管理提出更高风险识别与管控要求 [2] - 国泰海通围绕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特点强化无形资产和研发投入核查 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 [2] - 申万宏源证券针对不同科创企业特性审慎评估潜在风险 通过信用保护工具等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 [2] - 国联民生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 债权与股权业务部门深度联动推进科创企业发债落地 [2] 风险管理措施 - 国联民生为科创企业制定细分风险评估模型 建立差异化信评体系 [3] - 引入第三方技术尽调 定期压力测试 增加风险缓释工具等控制措施实现全流程风险管控 [3] 差异化竞争策略 - 申万宏源证券采取"精准分层+技术赋能"策略 聚焦硬科技龙头与国企科改项目 提供定制服务 [4] - 联合交易所 科技园区打造"科创债生态平台" 创新结构化产品 深化"投行+PE"联动 [4] - 国联民生多方向战略布局 深挖存量价值与开拓增量业务 构建生态体系优化业务环境 [4]
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推出十项政策举措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快讯· 2025-05-09 11:01
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支持民营企业政策 - 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推出十项重磅政策举措支持天津市民营企业发展 [1] - 政策重点包括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范围 [1] - 人民银行总行新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债券 [1]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 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要求主承销商摸排客户并开展政策宣传 [1] - 鼓励通过信用保护工具、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信用违约互换合约、担保等业务进行多元化增信 [1] - 希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积极参与以增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资金实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