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基金
搜索文档
跑柜台的年轻人:LOF折价套利的江湖往事
集思录· 2025-11-05 04:04
LOF基金套利机会 - 2005年前后LOF基金场内交易价格经常低于基金净值1%到2%甚至更多,形成无风险套利空间[1] - 套利操作需在场内折价买入后通过柜台按基金净值赎回,锁定价差收益,每日收益可达几千至上万元[1] - 套利者需手工计算折价率、交易成本和赎回周期,并与营业部客户经理维护关系以保证操作效率[2] 套利市场演变 - 随着市场成熟,LOF基金折溢价空间收窄,券商开通场内赎回功能,手工套利的"黄金时代"结束[2] - 当前套利已进入"拖拉机账户"、"量化模型"和"T+0套利"的自动化阶段[2] 分级基金套利案例 - 2019年银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级基金取消限购但暂停直销平台跨系统转托管,存在套利漏洞[5][6] - 投资者通过先在直销平台申购,再转至代销平台场外转场内拆分卖出实现套利[6] - 基金公司最终调整非直销销售机构场外大额申购限额并暂停场内份额分拆业务[8] 其他低风险投资机会 - 历史低风险机会包括市值申购新股、90元以下可转债、折价30-40%封闭式基金、79元以下30年期国债等[3][4] - 分级基金A份额在股市崩盘时存在套利机会,假设分级体系不会全面崩盘[21] - 可转债线下申购曾存在超额申购机会,假设只要拿得出钱就无人监管[21] 套利机会特性 - 低风险投资机会具有时代性,规则改变后机会消失,如现金打新改为市值打新、分级基金品种消亡等[15] - 套利隐含特定假设,如垃圾债刚兑假设不会让小额投资人受损,AH溢价超150%时满仓港股假设中国经济不崩溃[21] - 跨境套利需要打通境内境外渠道,如跨境套利XOP和162411[19]
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20:05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6.25万亿元,首次突破3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这是自2024年以来第11次创下历史新高 [3] 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表现 - 开放式基金是推动总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截至2025年8月底资产净值为32.53万亿元 [3] - 开放式基金规模、份额和数量较7月底分别增加1.20万亿元、1834.11亿份和117只 [3] - 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为3.72万亿元,其规模、份额和数量均较7月底有所回落 [3] 各类型基金规模及变动 - 截至2025年8月底,股票基金规模为5.55万亿元,混合基金规模为4.16万亿元,债券基金规模为7.21万亿元,货币基金规模为14.81万亿元,QDII基金规模为0.80万亿元 [3] - 2025年8月,股票基金规模增长超6200亿元,混合基金规模增长超3300亿元,货币基金规模增长超1900亿元 [1] - 2025年8月,债券基金规模下降超280亿元 [1] - 除债券基金外,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均较7月底实现增长 [3]
If AGD Can Rise To A +13.6% Premium, What Should AOD Trade At?
Seeking Alpha· 2025-09-22 23:56
Thank you for reading my article. My goal is to give you observations and actionable ideas in Closed-End funds while educating you on how these unique and opportunistic funds work.CEFs can be one of the most exhilarating and yet most frustrating security classes to invest in, and it's important that you have someone who can be a level head during up and down periods of the market. I hope to be that voice of calm when necessary. ~ Douglas Albo If you'd like to learn more about my services, please go to t ...
基金赎回全攻略:记住3个到账时间、避开4个费用坑、掌握4个技巧
搜狐财经· 2025-09-15 09:02
基金赎回到账时间规则 - 货币基金赎回时间通常为T+0至T+1 可实现快速赎回并立即用于支付 [2][3] - 股票基金赎回需经历净值计算和清算交收环节 到账时间为T+1至T+3 市场大幅波动可能导致延迟清算 [4] - 债券基金流动性介于货币基金与股票基金之间 纯债基金通常T+1到账 含可转债基金可能延长至T+2 [6][7] 影响赎回到账时间的因素 - 交易截止时间以交易日15:00为分界线 此前提交按当日净值确认且资金次日到账 此后提交则顺延至下一交易日 [6][12] - 赎回申请遇法定节假日时到账时间将顺延至节后首个交易日 建议重大节日前3天避免赎回非货币基金 [10][13] - 不同销售渠道清算效率存在差异 银行渠道可能比基金公司直销晚1天 第三方平台如支付宝到账效率更高 [11][13] 大额赎回的特殊处理 - 单日赎回申请超过基金规模10%时可能触发延迟支付条款 资金分批次到账以保障剩余持有人利益 [14] - 大额赎回前需联系基金公司确认是否触发延迟规则 或选择分批赎回降低影响 [15] 赎回策略与费用优化 - 情绪化赎回可能导致错失市场反弹收益 2022年沪深300指数单日暴跌5%后次日反弹3.2% [16][21] - 分批赎回可平滑市场波动影响 将10万元资金分为3-5份每月赎回2万元可降低风险 [18] - 赎回费按持有期限递减 持有不足7天收取1.5%惩罚性费率 持有满1年多数基金免赎回费 [19][22] - 短期资金宜选C类基金(持有满30天免赎回费) 长期资金宜选A类基金(持有满2年费用更低) [19] 特殊产品赎回限制 - 封闭式基金需等待合同约定的开放期才能赎回 提前赎回可能收取高额违约金 [22] - 定期开放基金开放期通常仅持续3-5个工作日 需注意开放时间安排 [22] - 部分基金要求单笔赎回后剩余份额不得低于100份 否则需一次性全部赎回 [22]
基金分类和区别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17 14:59
基金分类与投资对象 - 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征,收益受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和企业基本面影响 [2] - 债券基金主要投资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等,收益稳定风险较低,但受利率变动和信用风险影响 [2] -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无风险货币市场工具,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和稳定收益性特征 [2] - 混合基金投资股票、债券和其他资产组合,风险收益介于股票和债券基金之间,资产配置比例可灵活调整 [2] 基金运作方式与交易渠道 - 开放式基金规模不固定,投资者可随时申购赎回,基金规模随投资者需求变化 [3] - 封闭式基金规模固定,存续期内不可申购赎回,份额只能在证券市场交易,价格可能出现溢价或折价 [3] - 场内基金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需通过证券账户买卖,价格实时变动 [3] - 场外基金通过银行、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平台交易,以当天净值为准,价格未知 [3] 基金费用结构 - 主动管理型基金管理费较高,因需复杂投资决策和资产配置 [4] - 被动指数型基金管理费较低,主要跟踪指数无需过多主动操作 [4] - 托管费为保障基金安全收取,因基金类型和规模而异 [4] - 交易手续费包括申购费和赎回费,部分基金设置阶梯式赎回费率鼓励长期持有 [4]
截至6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34.39万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14:22
行业总体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 [1] - 2025年6月底全行业基金资产净值为343,925.94亿元,较5月底的337,406.65亿元增加6,519.29亿元 [2] - 2025年6月底全行业基金数量为12,905只,较5月底的12,772只增加133只 [2] - 2025年6月底全行业基金份额为308,895.55亿份,较5月底的306,892.18亿份增加2,003.37亿份 [2] 开放式基金 - 开放式基金是行业主体,2025年6月底资产净值为306,215.74亿元,占行业总规模的89.0% [2] - 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较5月底的299,821.03亿元增加6,394.71亿元 [2] - 开放式基金数量为11,573只,较5月底的11,436只增加137只 [2] - 开放式基金份额为274,428.59亿份,较5月底的272,498.39亿份增加1,930.20亿份 [2] 封闭式基金 - 封闭式基金2025年6月底资产净值为37,710.20亿元,较5月底的37,585.62亿元增加124.58亿元 [2] - 封闭式基金数量为1,332只,较5月底的1,336只减少4只 [2] - 封闭式基金份额为34,466.96亿份,较5月底的34,393.79亿份增加73.17亿份 [2] 股票基金 - 股票基金2025年6月底资产净值为47,299.62亿元,较5月底的45,816.15亿元增加1,483.47亿元 [2] - 股票基金数量为3,002只,较5月底的2,939只增加63只 [2] - 股票基金份额为34,489.76亿份,较5月底的34,591.54亿份减少101.78亿份 [2] 混合基金 - 混合基金2025年6月底资产净值为36,889.43亿元,较5月底的35,676.12亿元增加1,213.31亿元 [2] - 混合基金数量为5,191只,较5月底的5,142只增加49只 [2] - 混合基金份额为30,371.88亿份,较5月底的30,274.72亿份增加97.16亿份 [2] 债券基金 - 债券基金2025年6月底资产净值为72,876.75亿元,较5月底的67,798.05亿元增加5,078.70亿元 [2] - 债券基金数量为2,690只,较5月底的2,667只增加23只 [2] - 债券基金份额为61,452.72亿份,较5月底的57,916.50亿份增加3,536.22亿份 [2] 货币基金 - 货币基金2025年6月底资产净值为142,312.21亿元,较5月底的143,987.93亿元减少1,675.72亿元 [2] - 货币基金数量保持稳定,6月底与5月底均为371只 [2] - 货币基金份额为142,376.72亿份,较5月底的144,022.28亿份减少1,645.56亿份 [2] QDII基金 - QDII基金2025年6月底资产净值为6,837.73亿元,较5月底的6,542.78亿元增加294.95亿元 [2] - QDII基金数量为319只,较5月底的317只增加2只 [2] - QDII基金份额为5,737.51亿份,较5月底的5,693.35亿份增加44.16亿份 [2] 行业参与机构 -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 [4] - 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4]
我在投资上犯过的错
雪球· 2025-08-03 13:33
投资历程回顾 - 1992年因情绪化决策错失股市黄金十年 30元认购证黑市价曾达1万元(相当于现今100万) 但第二批认购证中签的上海石化因5元股价+3元认购成本导致长期亏损[3][4] - 2008年受奥运行情舆论误导 清仓年化收益率10%的分离债(青啤债/江铜债价格仅50-60元)转投封基 导致20%亏损(同期华夏大盘跌65.95%)[6][7][8] - 2012年过度依赖历史规律 在打新资金释放日满仓分级B(杠杆效应)首次盈利创纪录 但第二次遭遇黑天鹅回吐全部收益[10][11] 市场特征演变 - 早期股票认购证制度存在暴利机会 1991年30元认购证成本相当于当时月工资30%[3] - 2008年分离债市场存在特殊结构 可转债拆分为高溢价期权与深度折价债券(到期收益率超10%)[7] - 2012年前打新机制需冻结资金 历史数据显示资金释放日与市场上涨存在强相关性(3000亿阈值)[10] 投资教训总结 - 单次失败不应成为放弃领域的理由 上海石化案例显示长期持有也可能亏损[5] - 社会舆论与重大事件(如奥运会)易形成市场认知偏差 需保持独立判断[9] - 历史规律存在失效风险 分级B杠杆操作放大收益同时加剧波动[11]
第一桶金的来源与积累之难
集思录· 2025-06-29 22:22
本金积累路径 - 多数人通过打工储蓄积累本金 包括极端节省生活成本如住远郊毛坯房 控制月消费在900元以下等[2][5][8] - 部分群体通过房产置换实现资本增值 如2005年购入小户型后置换三房 资产从60万增长至100万[9] - 高收入群体通过3倍社平工资加速积累 15年积累现金资本达300+万[5] - 早期资本市场参与者通过封闭式基金等工具实现资产增值 如2014年60万本金在牛市中突破100万[9] 消费观念差异 - 保守型投资者坚持极简消费 如使用红米手机 月消费控制在2000元以内[3][5] - 享乐型投资者注重消费体验 选择四星级酒店和便捷出行 年消费达6k[12] - 阶段性消费变化明显 资产270万后从2000元手机升级至4000-5000元机型[8] 投资策略演变 - 从单一品种(封闭式基金)向多元化发展 包括QDII 可转债 外汇等十余种工具[2][9] - 套利策略被视为普通人最佳投资方式 包括分级基金套利 港股打新等[7][11] - 风险控制意识增强 经历2015年股灾后注重分散投资和负债率管理(控制在50%以内)[9] 时代特征对比 - 2003-2013年期间房产投资回报显著 60平小房增值至70万[9] - 当前经济环境下打工攒钱难度加大 需要更高效的投资策略[7] - 年轻一代存在高收入高消费特征 与老一辈储蓄理念形成对比[3][12] 关键财务数据 - 典型资产积累案例 从50万目标发展到270万金融资产[8] - 房产投资案例 首套房30万首付 置换后资产增值40万[9] - 消费对比数据 保守派5年手机支出6k vs 享乐派单次换机支出6k[3][12]
重磅数据,创新高!
天天基金网· 2025-05-28 13:44
公募基金市场数据 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4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3.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79% [1][3] - 4月公募基金规模单月增长近9000亿元,份额增加8413.69亿份,环比涨幅2.86% [3][5] - 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是规模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单月分别增长6648亿元、1402亿元、1120亿元 [1][7][8] 规模变化趋势 - 2024年12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2.83万亿元,2025年1月回落至31.93万亿元,2月回升至32.23万亿元,3月微跌至32.22万亿元,4月突破33万亿元 [5] - 开放式基金规模增长9240.87亿元,封闭式基金规模减少255.83亿元 [9] 各类型基金表现 - **货币基金**:单月规模增长6648.39亿元,总规模达13.99万亿元 [8][9] - **债券基金**:规模增长1401.82亿元至6.56万亿元,份额增加716.83亿份 [8][9] - **股票基金**:规模增长1120.44亿元至4.58万亿元,份额增加1093.9亿份 [9] - **QDII基金**:规模增长82.94亿元至6440.24亿元,份额增加230.89亿份 [9][10] - **混合基金**:规模缩水12.73亿元至3.58万亿元,但份额增加26.46亿份 [9][10] - **封闭式基金**:规模减少255.83亿元至3.76万亿元,份额减少304.4亿份 [10] 机构数量 - 截至2025年4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包括148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3]
公募基金规模 首破33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04:31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4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12万亿元首次突破33万亿元 [1] - 较3月底增长8985.04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增长1120.44亿元债券型基金增长1401.82亿元货币型基金增长6648.39亿元 [2] - 2024年9月底首次突破32万亿元达32.07万亿元12月底达32.83万亿元2025年1月底回落2月底重回32万亿元之上 [2] 基金类型结构变化 - 固收类基金成为增长主力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合计增长超8000亿元占4月总增量的89% [3] - 2024年9月权益类基金主导增长股票基金规模从3.29万亿元增至4.27万亿元混合基金规模从3.3万亿元增至3.75万亿元 [3] - 2025年2月增量主要来自货币型基金3月规模基本持平4月固收类贡献超8000亿元增量 [3] 市场动态与资金偏好 - 2024年9月A股港股快速反弹权益类基金净值增长叠加增量资金通过ETF和主动权益产品入市 [4] - 2025年市场呈震荡格局资金风险偏好下降转向固收类产品 [4] - 当前市场存在AI赋能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5] 行业机构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含148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资管机构 [2] 未来展望 - 经济预期转向积极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丰富将吸引增量资金 [5] - 在AI应用核心卡位标的和供需优势公司推动下公募基金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