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散

搜索文档
投资的第一性原理是风险控制
雪球· 2025-08-03 13:33
市场行情分析 - 周四市场暴跌后周五指数继续下跌 市场在7月30日左右已触及2024年10月首日高点附近 呈现过山车式行情 [2] - 全球股市已连续3年上涨(2023-2025) 美股出现涨不动迹象 若发生全球风险事件可能引发全球股市同步共振下跌 [8] 估值水平 - 红利低波和港股红利低波指数当前股息率处于最近5年最低的5%分位 [5] - 美股恐惧贪婪指数显示美股估值处于高位 多数指数估值不便宜 黄金价格触及历史高点 [8][12] 投资策略 - 风险控制三大核心手段:风险分散 止损 波动率控制 [4] - 三分法投资理念:通过时间分散 资产分散 市场分散实现风险控制 [12][13][16] - 时间分散:采用定投或结合估值策略(低估多买 高估少买) [12] - 资产分散:配置股债商品三角组合 当前环境下需做细分分散(长债转短债 黄金转豆粕原油 高估值转低估值成长消费标的) [12] - 市场分散:适当配置海外资产如美债对冲地域风险 [13] 投资理念 - 牛市氛围中更需强调分散配置 历史证明集中投资在熊市风险极大 [10] - 投资底层逻辑是"先活下去" 需经历完整牛熊周期才能理解风险控制重要性 [11] - 投资目标是获取稳定现金流 通过配置中低估值 低相关性资产实现稳健收益 [14]
【财经分析】巴西稳固对华大豆出口主导地位 结构重塑与风险分散成核心议题
新华财经· 2025-07-27 20:51
巴西大豆出口现状 - 6月巴西对华大豆出口1062万吨,占中国当月大豆进口总量的86.6%,同比增长9.2% [2] - 上半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3186万吨,美国对华出口1615万吨,两国合计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98%以上 [2] - 巴西大豆出口优势源于结构性供给能力增强,而非单纯机会主义 [2] 出口竞争力分析 - 2024/2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1.475亿吨,虽同比减少4%但仍保持历史次高水平 [3] - 雷亚尔兑美元汇率贬值至5.58,提升巴西大豆价格竞争力 [3] -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提早收割及中国港口延迟清关形成"跨月效应",推高6月出口数据 [3] 市场格局变化 - 上半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同比下降7.5%,美国对华出口增长33% [4] - 巴西面临中长期价格波动、贸易政策调整与气候极端化等风险 [5] - 巴西正推动与东盟国家植物检疫标准协调,减少非关税壁垒 [5] 战略转型方向 - 巴西处于"全球供应枢纽"向"稳定战略出口国"转型关键期 [6] - 需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效率、深化多边合作、强化出口产品附加值 [6] - 中巴将加强产地溯源机制与绿色认证合作 [5] 区域贸易拓展 - 2025年前5个月巴西对荷兰大豆出口同比增长11%,对越南增长6% [5] - 稳定中国市场同时推进与东亚国家长期农贸协定成为核心任务 [5]
8月1日起,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需上报!关注跟踪现货黄金的黄金基金ETF(518800)投资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16:43
行业监管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 将贵金属和宝石全产业链纳入反洗钱监管,提交大额交易报告的起点金额由5万元提升至10万元 [1] - 数量庞大的贵金属、宝石经营门店也应被纳入监管范围 [1] 市场环境分析 - 中东局势有所缓和,但区域和贸易冲突风险仍然存在 [1] - 海外市场情绪较好,已完全修复"对等关税"以来的跌幅 [1] - 美股主要股指在Q2结束时创下年内新高,但涨幅集中于头部标的,罗素2000仍比前高低11% [1] 投资机会 - 黄金和铂金价格之比能够反映地缘政治风险,并作为股市回报的领先指标 [1] - 黄金基金ETF(518800)跟踪黄金现货(Au99.99合约),直接关联国内高纯度实物黄金交易价格 [2] - 黄金基金ETF价格走势与国际金价及人民币汇率高度相关,适合资产保值、风险分散或对冲通胀压力的投资者 [2]
险资频频举牌港股公司有四大逻辑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14
险资举牌港股的核心逻辑 - 上半年险资合计举牌17次 其中14次标的为港股上市公司 63%保险机构计划2025年加大港股投资规模 [1] - 截至一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近35万亿元 险资举牌港股背后存在四大核心逻辑 [1] 估值优势 - 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20% 沪深300仅涨0 03% 恒指市盈率10 7倍低于沪深300的13 1倍 [1] - AH股溢价指数6月30日报129 94 显示H股较A股折价29 94% 凸显港股估值洼地特征 [1] - 低利率环境下港股高股息优势显著 国有大行H股股息率约5% 部分能源股超8% 成为长期资金压舱石 [2] 优质资产供给 - 腾讯 美团 小米等科技龙头构筑港股科技集群 深入产业互联网和AI大模型等战略领域 [3] - 安踏 李宁通过全球化提升品牌溢价 海底捞等成为餐饮出海标杆 新式茶饮探索全球增长点 [3] 资产配置策略 - 港股国际化程度高 与A股波动不同步 动态平衡两地持仓可降低组合波动提升风险收益 [3] - 香港成熟金融基础设施助力险资全球化布局 通过港股通投资亚洲新兴市场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3] 会计准则适配 - IFRS 9及IFRS 17实施背景下 高股息港股计入FVOCI账户可平滑业绩波动并获取稳定收益 [4] - 将股票资产计入FVOCI账户可使股息直接算作收益 避免FVTPL账户导致的利润表波动 [4]
信用衍生品“加持”科创债发行 市场呼吁加快完善制度释放增信潜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01:58
科创债与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 - 科创债融资渠道持续拓宽,信用衍生品作为"风险减震器"与"信心放大器"的作用加快显现,但当前在资本缓释、定价机制、法律适用等方面仍存在制度短板 [1] - 在信用风险居高不下、定价成本难以覆盖的背景下,信用衍生品正成为破解科创债融资难题的关键一环,通过市场化机制打通发行与投资两端,提升融资效率 [2] - 信用衍生品为持债机构提供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可通过买入相应衍生品对冲信用利差变化带来的估值风险,显著降低净值波动 [3] 信用衍生品交易实践案例 - 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先后完成以科技型企业为参考实体的信用衍生品交易,标志着债市"科技板"风险分散机制加快落地 [4] - 交通银行通过CDS为参考实体提供信用风险保护,成为银行间市场首批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衍生品交易 [4] - 浦发银行首笔以科技型企业发行的科创债券为标的信用衍生品交易落地,名义本金3000万元 [4] - 西科控股完成首期3亿元PPN发行,票面利率仅为2.5%,关键引入浙商银行全额创设的CRMW作为增信手段 [5] 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上海清算所为单名CDS、CRMA、CDS指数等银行间合约类信用衍生品交易提供集中清算服务,建立健全风险分散分担机制 [5]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科技板"功能模块已在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正式上线,多家机构已完成多笔与科创债挂钩的信用衍生品交易 [5]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信用衍生品在资本缓释效应不足方面表现突出,商业银行购买信用衍生品后往往需计入交易账户,无法有效降低信用风险资本占用 [6] - 信用衍生品定价估值方法有待完善,CRMW普遍采取双边结算,需要承担交易对手方的违约风险,国际上成熟的定价估值方法难以直接适用 [6] - 信用衍生品法律适用仍模糊,截至目前尚无因触发信用事件而实际履约赔付的案例,法律实务经验几乎为零 [7]
手里有定期存款的注意!下半年这5件事,越早准备越安心!
搜狐财经· 2025-06-15 16:07
存款管理 - 建议将存款分散存放在多家银行,避免单一银行风险,同时采用定期、活期和低风险理财产品组合的方式管理资金 [1] - 存款产品应多元化,包括定存、货币基金和智能存款,以分散风险并提高资金流动性 [1] 紧急备用金规划 - 需预留3到6个月的生活费作为紧急备用金,存放在活期或货币基金账户中,确保资金随取随用 [3] - 剩余资金可采用阶梯存款安排,按3个月、6个月、1年等不同期限分散存放,以提高资金使用的灵活性 [3] 资产增值策略 - 存款虽能保本但无法增值,建议将部分资金投入稳健投资产品如国债、养老理财和债券型基金,以应对通货膨胀 [3] - 对于有能力的投资者,可考虑蓝筹股或指数基金的长线定投,但需咨询专业人士以避免盲目投资 [5] 防诈骗意识 - 2023年全国金融诈骗案中,中老年人占比超过50%,需警惕高收益理财、区块链存钱翻倍等骗局 [5] - 避免轻信陌生电话或微信群推荐的理财产品,大额操作需家人知情或银行工作人员核实 [5] 财务安排与传承 - 建议将重要账户、资产分布和理财安排列成清单,交由信任的亲属或律师保管,确保财务安全 [7] - 条件允许时可设定授权委托人或遗嘱备案,以保障财务接力的有序性和合法性 [7]
俄政府已动用最后储备,普京转向中俄能源合作求援,中国会接吗?
搜狐财经· 2025-06-14 16:53
俄罗斯财政状况 - 俄罗斯财政储备在两个月内从十万亿卢布降至六万亿卢布,下降速度极快[1] - 俄罗斯平均每天军事支出超过4亿美元(约30亿人民币),弹药消耗巨大[3] - 俄罗斯能源企业一季度净利润从1.445万亿卢布暴跌至7895亿卢布,同比接近腰斩[20] 能源出口困境 - 欧洲客户正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能源出口渠道收窄[5] - 国际机构预测俄罗斯2023年GDP增长仅0.3%,标普将其主权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5][7] - "欧佩克+"持续增产,加剧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压力[17] 中俄能源合作动向 - 俄能源部长频繁访华,重点推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设计年供气量500亿立方米[9][11][13] - 中方要求提高人民币结算比例,并确保运输基建配套完善[11] -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量自2017年以来增长两倍,双方清关流程持续优化[23] 合作条件与挑战 - 俄方提出浮动价格机制并要求中方承诺最低采购量,存在强买强卖倾向[13] - 中方坚持多元化进口战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来源[13] - 中俄能源贸易90%已实现本币结算,但需平衡价格合理性与供应稳定性[25][27] 宏观经济压力 - 俄罗斯面临20%基准利率压制,债务年增长率达14%[21] - 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被西方冻结,加剧流动性危机[21] - 设备老化与技术升级停滞可能长期削弱能源行业竞争力[23]
黄金基金ETF(518800)昨日净流入0.71亿,短期调整不改长期配置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10:32
全球黄金市场动态 - 4月全球黄金ETF持有量增加115吨至3561吨 连续第五个月净流入 持仓达2022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 亚洲需求主导实物及纸质黄金市场 [1] - 黄金现货(Au99.99合约)进入阶段性调整期 需消化前期大幅上涨及对恐慌情绪的过度定价 [1] - 长期来看黄金上涨动力充足 在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下具备较好的风险分散功能 建议逢低配置 [1] 黄金价格驱动因素 - 美国与多国关税谈判取得进展导致市场避险需求下降 是当前贵金属回调的主因 [1] - 美国滞胀预期升温 1年期通胀预期达7.3% [1]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美联储降息预期(预计下半年降息3-4次)支撑黄金长期配置价值 [1] - 全球贸易格局重塑及美元长期走弱前景利好黄金避险属性 [1] 黄金投资工具 - 黄金基金ETF(代码518800)跟踪黄金现货(Au99.99合约)指数 该指数由上海黄金交易所发行 代表国内高纯度(99.99%)实物黄金交易价格 [1] - 该指数直接关联实物黄金市场 反映黄金现货市场价格实时变动 不涉及成分股或行业配置 为投资者提供透明高效的价格参照体系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黄金ETF联接A(000218)和国泰黄金ETF联接C(004253) [2]
四年,印度央行的黄金储备占比翻了一番
华尔街见闻· 2025-05-06 12:08
5月6日,印度央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短短四年时间,印度央行持有的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实现了近100%的增长。 在全球央行购金大潮中,印度央行的黄金储备增长势头同样迅猛。 央行周一在半年度外汇储备报告中指出,按美元价值计算,截至2025年3月底,黄金在印度外汇储备总额中的占比已升至 11.70%,较2024年9月底的9.32%明显增长,相比2021年3月底的5.87%更是翻了一番。 报告还显示,截至3月底,印度央行共持有879.59吨黄金,较去年9月底的854.73吨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央行持 有的879.59吨黄金中, 其中511.99公吨为国内持有,348.62吨黄金被安全保管在英格兰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18.98吨黄金以黄金存款的 形式持有。 据报道指出,这表明印度央行正谨慎地平衡国内外黄金储备配置,确保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可获取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 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央行通常持有黄金储备是为了实现资产多元化、增强金融稳定性并降低风险 ...
巴菲特对黄金判断的局限性
雪球· 2025-04-24 15:53
巴菲特对黄金的传统观点 - 巴菲特认为黄金没有生产能力,不能自我繁殖,实际用途有限,主要在工业和珠宝领域 [3] - 1998年巴菲特指出,当时所有开采出的黄金可填满67英尺立方空间,其价值相当于买下全部美国耕地加10家埃克森美孚公司,剩余1万亿美元 [3] - 巴菲特将黄金比作"不会下蛋的母鸡",强调其需支付保管费用且无法产生现金流,而股票资产如同"持续下蛋的母鸡" [4] - 2013年巴菲特表态即使黄金跌至800美元/盎司也不会购买,坚持认为好公司股票回报优于黄金 [4] 黄金货币属性的战略价值 - 全球央行2024年购金量达1045吨,中国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至2292.33吨,新兴市场黄金储备占比从8.9%向发达市场26.9%靠拢 [5] - 美国政府债务达36.1万亿美元(GDP占比120%),2024年利息支出8817亿美元首超国防预算,美元指数2025年下跌8.53%,推动黄金作为"超主权储备"需求 [5] - 黄金非信用依赖属性成为对冲货币体系坍塌风险的核心工具,其功能超越商品供需逻辑 [5] 恐惧驱动的投资再定义 - 2024年黄金在美联储加息周期逆势上涨25%,2025年初至今涨幅26.7%,超越标普500(-10.18%)和纳斯达克(-15.66%) [7] - 2025年亚洲地区黄金ETF需求占比达5%,主权基金和保险公司将黄金纳入资产组合以应对地缘冲突和贸易壁垒等结构性风险 [7] - COMEX黄金非商业净多持仓达425.9吨,ETF周度净流入31.7吨,形成"政策风险→资金流入→价格上涨"正向循环 [10] 非生产性资产的现代价值 - 2025年数据显示黄金与标普500周度相关性-0.03,与纳斯达克相关性0.01,显著低于股债相关性(标普500与10年期美债相关性0.18) [15] - 全球黄金ETF资产管理规模3772亿美元,2025年初至4月第三周净流入324吨,机构通过黄金实现反周期对冲 [15] - 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期黄金涨幅达1781%,远超股债表现,2024年全球M2增速8.2%背景下黄金年矿产增量仅1.5% [16] 货币体系重构下的黄金定位 - 2025年COMEX黄金期权波动率22.14%持续高于标普500期权的18.7%,反映市场对其货币属性的溢价定价 [17] - 黄金在信用货币体系危机中作为"终极支付手段"的价值重估,其定价逻辑涵盖主权储备配置和去美元化需求 [17] - 当前黄金核心价值已从商品升级为"货币体系稳定器",其战略意义超越传统生产性资产框架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