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通信器件
icon
搜索文档
航天电器(002025):2025年半年报点评:2Q25营收同比增长12%,原材料价格、减值影响利润率
民生证券· 2025-08-22 15:39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内特种连接器龙头 正在由单一元器件向互连一体化、驱动控制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升级 [4] - 公司快速推进商飞、商业航天、数据中心等重点方向产品开发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5.03亿元、6.94亿元 对应PE分别为65x/46x/34x [4][5] 财务表现 - 1H25实现营收29.3亿元 YOY +0.5% 归母净利润0.9亿元 YOY -77.5% 扣非净利润0.7亿元 YOY -79.7% [1] - 2Q25营收14.7亿元 同比增长12.3% 环比增长0.2% 归母净利润0.4亿元 同比减少74.9% 环比减少13.8% [1] - 1H25毛利率同比下滑15.6ppt至31.9% 净利率同比下滑11.2ppt至3.9% [1] - 2Q25毛利率同比下滑24.0ppt至32.4% 净利率同比下滑10.6ppt至3.6% [1] 分业务表现 - 连接器及互连一体化产品:营收20.6亿元 YOY +10.0% 毛利率同比下滑19.32ppt至28.4% [2] - 电机与控制组件:营收6.6亿元 YOY -12.5% 毛利率同比下滑5.33ppt至37.5% [2] - 继电器:营收1.0亿元 YOY -27.7% 毛利率同比下滑18.54ppt至47.6% [2] - 光通信器件:营收0.6亿元 YOY -26.5% 毛利率同比提升1.12ppt至23.8% [2] 子公司表现 - 苏州华旃:营收8.3亿元 YOY +18.5% 净利润0.04亿元 YOY -81.1% [2] - 林泉电机:营收6.1亿元 YOY -13.3% 净利润0.45亿元 YOY -49.0% [2] 费用与现金流 - 1H25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3.7ppt至23.0% 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9ppt至2.4% 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2.0ppt至9.2% 研发费用率同比减少1.4ppt至11.3% [3] - 2Q25末应收账款及票据53.0亿元 较年初增加8.4% 存货21.7亿元 较年初增加17.3% [3] - 1H2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1亿元 去年同期为-5.8亿元 [3] - 1H25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6亿元 其中信用减值损失1.4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0.14亿元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2.65亿元 YOY +4.8% 2026年62.61亿元 YOY +18.9% 2027年71.76亿元 YOY +14.6% [5][1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59亿元 YOY +3.5% 2026年5.03亿元 YOY +39.9% 2027年6.94亿元 YOY +38.0% [5][11]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79元 2026年1.10元 2027年1.52元 [5][11]
航天电器(002025):上半年业绩承压,订单饱满,战新产业取得突破
国金证券· 2025-08-22 14: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7 1/9 0/11 2亿 对应PE为33/26/21倍 [5]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航天防务连接器龙头 立足军品且积极拓展民品 新域新质领域取得突破 [4][5] - 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受产品降价和验收周期延长影响 但订单饱满显示长期增长潜力 [4][16]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下滑 但研发投入持续聚焦高端产品布局 [4][21] 业绩表现 - 25H1营收29 34亿(同比+0 4%) 归母净利润0 86亿(同比-77 4%) [3][15] - 25Q2营收14 69亿(同比+12 3% 环比+0 2%) 归母净利润0 4亿(同比-74 9% 环比-13 8%) [3][15] - 连接器业务营收20 65亿(同比+9 96%) 电机营收6 6亿(同比-12 47%) 继电器营收0 99亿(同比-27 68%) [4] 经营状况 - 毛利率31 9%(同比-15 6pct) 净利率3 0%(同比-10 2pct) 主因贵金属原材料涨价及折旧增加 [4][21] - 研发费用率11 3%(同比-1 4pct) 聚焦高速互连 光电传输 伺服电机等高端产品研发 [4] - 合同负债1 61亿(较Q1末+25 45%) 存货21 71亿(较Q1末+22 64%) 显示订单饱满 [4][34] - 在建工程1 16亿(较Q1末+94 96%) 产能建设积极推进 [4][28] 子公司表现 - 苏州华旃营收8 29亿(同比+18 5%) 净利润445万(同比-81 1%) [18] - 航天林泉营收6 11亿(同比-13 2%) 净利润4501万(同比-49 0%) [18] 财务预测 - 预计25年营收60 86亿(同比+21 13%) 26年73 18亿(同比+20 24%) 27年84 75亿(同比+15 80%) [10] - 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7 14亿(同比+105 70%) 26年9 06亿(同比+26 85%) 27年11 16亿(同比+23 25%) [10] - 预计25年ROE 9 99% 26年11 25% 27年12 18% [10]
航天电器半年报“爆雷”:净利暴跌77%,核心业务毛利率骤降15%!
金融界· 2025-08-22 08: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9.35亿元,同比微增0.47%,但净利润同比暴跌77.49%至8669.52万元,扣非净利润降幅达79.69% [1]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6.62%骤降至31.06%,同比下滑15.56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12亿元,但同比改善46.11% [4] 成本压力分析 - 营业成本同比激增28.6%至19.98亿元,远超营收增速 [2] - 贵金属(如铜、银等)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单位制造成本攀升,同时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及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料工费占比上升 [2] - 固定资产折旧额同比增加约3000万元,进一步侵蚀利润 [4] 业务表现分化 - 连接器及互连一体化产品营收占比超70%,毛利率从47.73%暴跌至28.41%,下滑幅度达19.32个百分点 [2] - 电机与控制组件、继电器、光通信器件三大业务营收分别下滑12.47%、27.68%和26.5% [2] - 继电器业务营收仅1.8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000万元,成为拖累业绩的重灾区 [2] 子公司业绩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净利润同比下滑81.11%,贵州航天林泉电机净利润下滑48.99%,均远超母公司整体降幅 [3] 行业周期性风险 - 客户产品验收周期延长导致防务产业收入确认未达预期 [4] - 军工订单从签订到交付、验收往往需要1-2年,收入确认存在不确定性 [4] 战略转型与技术创新 - 围绕新域新质装备、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3个重点新项目获得研制配套机会及批量订货 [5] - 战略新兴产业订货同比增长超30% [5] - 苏州、贵阳等基地自动化产线改造完成,生产效率提升约20% [5] 机构投资者动向 - 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基金等四名股东二季度合计增持831.64万股,全国社保基金403组合、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基金新进前十大股东 [5] - 中国人寿分红险产品减持14万股 [5] 市场展望 - 动态市盈率(TTM)为26.9倍,处于近五年中位数水平 [7] - 乐观观点认为贵金属价格回落及军工行业"十四五"规划进入后半程,订单交付节奏有望加快 [7] - 悲观观点担忧价格战与成本压力或持续至2026年,公司毛利率短期内难以回升至40%以上 [7]
天孚通信股价下跌2.11% 股东减持990万股
金融界· 2025-08-16 00:5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5时26分,天孚通信股价为107.8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32元,跌幅为2.11% [1] - 当日开盘价为109.20元,最高触及111.67元,最低下探105.84元 [1] - 成交量为36.43万手,成交金额达39.32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通信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5G通信等领域 [1] - 公司是光模块产业链上游核心供应商,在高速光引擎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1] 股东减持 - 股东朱国栋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9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7% [1] - 转让价格为88.55元/股,交易金额8.77亿元 [1] - 减持后其持股比例从8.26%降至6.99% [1]
天孚通信股价跌近6% 主力资金五日净流入5.85亿元
金融界· 2025-08-15 02:11
股价表现 - 截至8月14日收盘,天孚通信股价报110.1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7.01元,跌幅5.98% [1] - 当日成交量为350739手,成交金额达39.37亿元,振幅为4.21% [1] 行业与主营业务 - 天孚通信属于通信设备行业 [1] - 主营业务为光通信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纤到户、数据中心、5G通信等领域 [1] 资金流向 - 8月14日天孚通信主力资金净流出2.9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34%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累计净流入5.8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68% [1]
杰普特20250723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公司 杰普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上半年经营情况**:多个业务领域收入显著增长,工业激光器渗透率提升,替代 IPG 和通快份额;作为锂电行业主要激光器供应商,参与 C 公司扩产项目获大量订单;被动元件设备和苹果设备有增量;二季度单季度收入和利润创新高,传统业务占主导 [3] 2. **未来三年增长潜力** - **消费级激光器**:海外 DIY 需求高,6 月下旬密集出货,大客户加单 50%,7 月订单预计达 5 - 6 千万,年化出货 6 - 7 亿;新客户拓展顺利,高端 MOPA 激光器渗透率低 [4][5] - **软板激光盲孔设备**:2018 年开始研发,每年投入 1000 - 2000 万,今年取得突破,与国内龙头及台系客户合作,为海外 GPU 大厂定制设备,预计明年贡献订单 [2][5] - **光通信器件业务**:以数据中心光连接产品为核心,获北美 V 客户认证,下半年起量,预计 2025 年收入约 1 亿,未来几年有望增长至数亿;惠州和泰国工厂预计三季度末建成 [2][4] - **折叠屏及 AR/MR 设备**:独家供应核心客户折叠屏 Face ID Meta Lens 检测设备,明年大批量出货,市场空间 20 - 30 亿;独家服务该客户 AR/MR 产品光学视觉及对焦设备,乐观预计明年见 AI 产品初步定型及第二代 MR 订单 [2][5] - **锂电池行业**:2021 年以来致力于国产替代,今年开始兑现业绩 [5] 3. **激光器国产替代情况**:国产激光器替代进口需求显著增长,C 公司上半年扩产 50 条生产线,公司全覆盖提供激光器,订单增速快、市占率高;预计四季度 C 公司继续扩产,配合其进行新型电池激光工艺验证,存量产品有旧改升级需求 [4][6][7] 4. **二三线电池厂商情况**:二三线电池厂商逐步切换到国产激光器,公司对锂电池行业订单增长期待高;有望下半年送样北美最头部硅光晶圆代工厂,明年实现订单突破 [8] 5. **下半年业绩预期**:通常下半年业绩好于上半年,四季度是激光器销售旺季,苹果产业链新产品交付集中在三四季度验收,即使不考虑新业务,下半年业绩也较好 [9] 6. **消费级激光器市场情况** - **竞争优势及盈利能力**:定价策略比工业级稍低,对净利率和现金流有高要求;2014 年开始渗透市场,形成独立品牌和成本管控体系,有信心以高市占率赚取合理利润 [10][11] - **产品改变**:从工业级到消费级,除体积变化,还需调整硬件结构以契合价格敏感趋势,规模化放量后价格和成本有下降空间 [12] - **客户拓展**:2023 年识别市场潜在需求,在结构、成本和散热方面布局,通过规模化管理降低成本;目前以传统产品为主,配合客户调整散热和激光参数;主要客户是对价格敏感的雕刻机玩家,如 X 兔 [12] 7. **光通信业务情况** - **FAU 器件**:广泛应用于 800G 和 1.6T 光模块,是存量增长市场,可用于 CPU 及其他光模块;竞争对手众多,公司通过无人化实现差异化,提升自动化率,计划多元化布局产品 [14] - **收入预期**:2025 年预计收入约 1 亿,明后年有望从小几个亿增长到几个亿,得益于新客户导入、团队完善和扩产计划 [4][15] - **产能规划**:惠州和泰国工厂预计三季度末建成;正在进行扩产,完成与 Sanko 和 YESCAN 等公司的认证或培训 [15][16] 8. **其他业务情况** - **MMC 产品**:尚未大规模进入市场,良率和直通率问题待解决,市场接受度不高 [17] - **硅光检测设备**:与英特尔及新加坡宇视光科合作提供第一代设备,价格约 200 - 300 万;需求预计明后年旺盛,下半年进行客户认证及送样,订单情况待观察;主要竞争对手来自海外,面向北美硅光晶圆代工厂 [19][20][21] - **打孔设备**:涉及保密项目,单价和市场规模无法准确预测,存量市场有替代空间,增量市场有新需求,国内设备端取得较好突破 [22] - **MPU 领域**:北美主要客户是数据中心方案解决商,产能无法满足订单需求,在泰国建厂并增加人力 [24] - **MPO 业务**:年初相关人员扩展到约 100 人,人均产量几十万单位,明年计划扩展到 300 人以上;使用康宁光纤,插芯物料依赖三扣;业务扩展国内外同步进行 [25][28] 9. **利润率预期**:短期内与同行业有差距,原因包括规模、直通率和人员效率等;长期通过量的提升和工艺改进,有望对齐同行业水平 [26] 10. **海外建厂计划**:泰国建厂针对 MPO 业务,新加坡进行激光器扩产;新加坡项目得益于当地政策,公司在当地有研发团队子公司 [27] 11. **半年度收入增量**:半年度收入增量约 3 亿,主要来自工业激光器(新能源领域)、被动元器件及消费级激光器,半年报未发布,不便拆分具体比例 [31] 12. **激光器订单增长原因**:激光器价格下降,消费市场开始接受;下游客户对激光技术理解和需求提升,去年达到拐点,今年订单量增长 [32] 13. **产品销售情况**:消费级产品上半年销售少,6 月下旬开始密集发售,搭载客户新产品 [33] 14. **订单量及延续性**:当前单月订单量约 5 - 6 千万,全年化订单量预计 6 - 7 亿;订单延续性强,新产品有优势,未来需求预计增长 [34] 15. **激光器成本比例**:激光器成本占客户总成本约一半,新款比旧款价格贵 [35] 16. **折叠屏检测设备**:2018 年与苹果合作研发二合一检测设备,2025 年小批量供货,2026 年大批量供货;计划独家供应全线手机新的屏下 Face ID 和 Meta Lens 超透镜模组检测设备;预计 2026 年折叠屏销量占全线手机销量 10%,对应设备采购额二三十亿 [36][37] 17. **扩产计划目的**:应对新业务,如 MPO 业务;应对潜在关税风险;惠州生产基地服务国内及无关税影响区域客户 [38] 18. **MR 预期**:目前有小批量订单,2026 年预期不明确;若有新产品发布,交付周期短;价值量可能上修,相比 2023 年 8000 万有所增加 [39] 19. **锂电池领域情况** - **订单展望及交付**:大客户今年有扩产和订单增量,全年情况未详细说明,C 客户占比较高但维度未明确 [40] - **C 客户订单**:2025 年 C 客户累计订单约 3 亿,公司独家供应,交付率高;预计四季度在方壳电池领域扩产 [41] - **二三线市场设备**:2025 年与先导签订战略协议,累计订单约 3000 万;欣旺达和亿纬因成本压力大,积极推动激光器替代工作 [42] 20. **新拓展领域预期** - **光模块**:类比光模块与 MPO 价值关系约 7:1,预计 2026 年光模块业务规模 100 - 200 亿美元,MPO 需求 30 - 40 亿美元,对应国内市场约两三百亿 [42] - **消费级市场**:目前渗透率低,今年开始产生实质订单;以中高端设备核心部件计算,市场销售额可能对应百亿级别,但变量多难以确定 [42][4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与英伟达或博通等公司暂无直接合作计划,宇树光科希望通过晶圆代工厂合作伙伴实现检测设备业务突破,再向其他头部客户延展 [30] 2. MPO 项目由公司自身团队负责,FAU 项目采用控股模式,通过现金及公司股权逐步收回控股子公司股权,实现不同阶段收入与利润目标 [18]
2025年浙江省嘉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面向“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嘉兴智造创新强市建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7 09:18
新质生产力行业概述 -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 - 发展方向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载体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 嘉兴市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GDP达7569.53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 - 三次产业结构为2.0∶49.5∶48.5,呈现"二三一"格局 [4] - 工业增加值3388.07亿元,同比增长6.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2% [6] 工业经济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20.15亿元,增长7.1%,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 [6] - 重工业增加值1934.20亿元增长7.7%,轻工业985.94亿元增长6.3% [6] - 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9.8%、17.7%、8.5% [7] 新兴产业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4%、9.3%、8.1% [7] - 2024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79家,总量突破4500家 [9] - 累计建成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5家,其中国家级12家 [9] 产业政策体系 - 构建"1+N"政策体系,出台低空经济、氢能产业、人工智能等专项政策 [11] - 氢能产业目标到2027年产值达200亿元,推广氢能车辆1500辆 [11] - 人工智能目标到2027年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算力规模达100EFlops [11] 现代化产业体系 - 构建"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形成7条完整度超90%的优势产业链 [14] - R&D投入强度提升至3.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8% [14] - 重点推进工业空间集约利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三大工程 [14] 产业空间布局 - 规划"一核引领、三廊提升、一体发展"市域空间格局 [16] - G60科创走廊重点培育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产业 [18] - 杭州湾北岸制造走廊集聚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 [18] 重点产业集群 - 化工新材料领域有桐昆集团(全球最大涤纶长丝制造商)、卫星化学等企业 [24] - 智能光伏领域有福莱特(光伏玻璃)、昱能科技(微型逆变器)等企业 [24] - 高端装备领域有恒锋工具(精密刀具)、双环传动(高精度齿轮)等企业 [24] 未来发展趋势 - 重点攻关钙钛矿光伏、碳化硅功率器件等37项"卡脖子"技术 [26] - 推动80%规上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达85% [27] - 深化"上海研发+嘉兴转化"模式,目标2027年技术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年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