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电气设备行业专题报告:固态产业加速趋势明显,增量环节纲举目张
长江证券· 2025-05-23 1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对锂电板块担忧量利贝塔不足,但2025年应跳出传统框架,看到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的积极变化,包括半固态GWh量产、全固态容量突破,骨架膜受益聚合物路线进展,锂金属负极形成产业共识,设备端关注辊压路线映射,继续看好锂电板块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芯:半固态GWh量产,全固态容量突破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GWh级量产,技术方案倾向复合电解质路线,如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续航达1000公里,规划12GWh产线;贝特瑞发布“贝安·FLEX系列”半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具备量产能力 [4][16] - 全固态电池容量突破60 - 70Ah并落地装车,国轩高科金石电池迭代升级,离子电导率提升60%,首条全固态实验线贯通,设计产能0.2GWh,产品开始路测;贝特瑞“贝安·GUARD系列”做好产能储备 [4][18] 材料:电解质量产拐点,关注骨架膜&锂金属负极 - 固态电解质产能布局积极,聚合物&氧化物路线受益量产拐点,硫化物路线千吨级产线规划落地,如屹锂科技、瑞固新材等有产能规划和客户合作 [5][21] - 大孔径骨架膜技术路线认可度提升,星源材质、长阳科技有相关产品和产能储备,解决界面接触等难题 [23][24] - 硅基负极具备产业化落地条件,头部客户完成样测验证,处于导入阶段,部分产品性能提升,贝特瑞开发高性能三维骨架结构材料 [25] - 锂金属负极凝聚行业共识,结构化设计取得突破,宁德时代、贝特瑞、国轩高科、德福科技等有技术进展 [5][28] 设备:成膜工艺系增量制程,受益固态放量 - 粘结剂纤维化+极片辊压是固态电池增量生产制程,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辊压设备用量大、价值量弹性大,纳科诺尔、宏工科技有相关设备研发和进展 [6][28]
贝特瑞,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新品
DT新材料· 2025-05-14 23:50
在" 贝安GUARD系列"全固态电池体系 中,贝 特瑞推出 超高镍型正极和富锂锰型正极材料 ,匹配 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对固态电解质层,开发的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超过 10mS/cm ,而应用 于极片层的硫化物材料,颗粒度可控制在 500nm以下 ;同时,贝特瑞也开发了 行业内 首款匹配全 固态电池锂碳复合负极使用的高性能三维骨架结构材料 ,具备低体积膨胀、长循环寿命、高输出功 率密度。 【DT新材料】 获悉,5月13日, 全球电池负极材料龙头 贝特瑞 举办"未来能量引擎"新品发布会, 说明 : 本文 部分素材来自于贝特瑞官网及网络公开信息,由作者重新编写,系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 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dtmaterial (微信) 15355132586 正式发布其针对 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贝安" , 方案包括半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和全固 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在 "贝安·FLEX系列"半固态电池体系 中, 高镍正极材料相比同等镍含量三元材料电阻降低6%;硅 基负极材料克容量可达2,300mAh/g。电解质采用聚合物与氧化物复合方 ...
福建「中伟半导」完成天使轮融资,厦门高新投出手|36氪首发
36氪· 2025-05-06 11:42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获厦门高新投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计划明年进行数千万元A轮融资 [1] - 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固态电池核心电解质材料高纯硫化锂设备与厂房建设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21年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级超高纯金属 高纯化合物 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 [1] - 产品包括全固态电池材料及半导体级超高纯金属材料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制导反导 航空航天 高端医疗检测和红外芯片材料等行业 [1] - 公司高纯硫化锂量产达10吨 约可供40万辆车装车 未来预计产量100吨 [1]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国务院提出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占比力争达45% [1] - 固态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方向 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 2030年量产化应用 续航里程提升2倍 成本降低25% [1] - 超高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红外芯片 太阳能发电 高端医疗设备等高潜力发展方向 [3] 公司竞争优势 - 技术团队来自四川峨半所 掌握20多种超高纯金属及化合物提纯工艺 有"两弹""神舟"项目技术传承优势 [3] - 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科技型中小企业 拥有发明专利4个 实用型专利14个 [3] - 产业链一体化 整合上游矿产资源 具备技术 产品及市场优势 [4]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公司合作客户超过30家 包含行业龙头企业 [2] - 超高纯红外芯片材料已获多家军工单位和科研院所验证 明年将放量供货 [3] - 未来将引入国外技术团队 拓展国际市场 [4] 投资人观点 - 厦门高新投看好公司"材料-工艺-装备"三位一体的技术护城河 以高纯材料支撑国防军工 新能源等高景气赛道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