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电池

搜索文档
国轩高科: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鑫椤锂电· 2025-08-01 15:58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国轩高科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1] - 金石电池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 [1] - 全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重要方向 [1] 公司研发动态 - 国轩高科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正加速推进 [1]
国轩高科: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快讯· 2025-07-24 16:31
国轩高科电池技术进展 - 金石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1] - 公司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1]
固态产业加速趋势明显,增量环节纲举目张
长江证券· 2025-05-23 1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对锂电板块担忧量利贝塔不足,但2025年应跳出传统框架,看到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积极变化,包括半固态GWh量产、全固态容量突破,骨架膜受益聚合物路线进展,锂金属负极形成产业共识,设备端关注辊压路线映射,继续看好锂电板块 [2] 报告各部分总结 电芯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GWh级量产,技术方案倾向复合电解质路线,如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续航达1000公里,规划12GWh产线;贝特瑞发布“贝安·FLEX系列”半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具备量产能力 [5][15] - 全固态电池容量突破60 - 70Ah并落地装车,国轩高科金石电池迭代升级,离子电导率提升60%,首条全固态实验线贯通,设计产能0.2GWh;贝特瑞“贝安·GUARD系列”做好产能储备 [5][17] 材料 - 固态电解质产能布局积极,聚合物&氧化物路线受益量产拐点,硫化物路线千吨级产线规划落地,如屹锂科技、瑞固新材等有产能规划和客户合作 [6][20] - 大孔径骨架膜技术路线认可度提升,星源材质、长阳科技有相关产品和产能储备 [22][23] - 硅基负极具备产业化落地条件,头部终端客户完成样测和验证,部分产品性能提升,贝特瑞开发高性能三维骨架结构材料 [24] - 锂金属负极凝聚行业共识,结构化设计取得突破,宁德时代、贝特瑞、国轩高科、德福科技等有技术进展 [6][27] 设备 - 粘结剂纤维化+极片辊压是固态电池增量生产制程,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辊压设备用量大、价值量弹性大,纳科诺尔、宏工科技有相关设备研发和进展 [7][27]
电气设备行业专题报告:固态产业加速趋势明显,增量环节纲举目张
长江证券· 2025-05-23 1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对锂电板块担忧量利贝塔不足,但2025年应跳出传统框架,看到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的积极变化,包括半固态GWh量产、全固态容量突破,骨架膜受益聚合物路线进展,锂金属负极形成产业共识,设备端关注辊压路线映射,继续看好锂电板块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芯:半固态GWh量产,全固态容量突破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GWh级量产,技术方案倾向复合电解质路线,如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续航达1000公里,规划12GWh产线;贝特瑞发布“贝安·FLEX系列”半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具备量产能力 [4][16] - 全固态电池容量突破60 - 70Ah并落地装车,国轩高科金石电池迭代升级,离子电导率提升60%,首条全固态实验线贯通,设计产能0.2GWh,产品开始路测;贝特瑞“贝安·GUARD系列”做好产能储备 [4][18] 材料:电解质量产拐点,关注骨架膜&锂金属负极 - 固态电解质产能布局积极,聚合物&氧化物路线受益量产拐点,硫化物路线千吨级产线规划落地,如屹锂科技、瑞固新材等有产能规划和客户合作 [5][21] - 大孔径骨架膜技术路线认可度提升,星源材质、长阳科技有相关产品和产能储备,解决界面接触等难题 [23][24] - 硅基负极具备产业化落地条件,头部客户完成样测验证,处于导入阶段,部分产品性能提升,贝特瑞开发高性能三维骨架结构材料 [25] - 锂金属负极凝聚行业共识,结构化设计取得突破,宁德时代、贝特瑞、国轩高科、德福科技等有技术进展 [5][28] 设备:成膜工艺系增量制程,受益固态放量 - 粘结剂纤维化+极片辊压是固态电池增量生产制程,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辊压设备用量大、价值量弹性大,纳科诺尔、宏工科技有相关设备研发和进展 [6][28]
宝马固态电池已上路?宁王上市港股接连大涨,这个低位板块爆了
金融界· 2025-05-21 11:48
行业动态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旨在支持海外产能建设 尤其是匈牙利工厂项目 加速全球战略布局 这种模式可能引领内地电池企业港股上市潮 [1] -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 宝马电动汽车已开始测试搭载美国Solid Power研发的硫化物电解质棱柱电池的全固态电池 [1] -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实现装车测试 能量密度达350Wh/kg 循环寿命超3000次 成本有望低于传统液态电池 [1] -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 已获多家主流车企认可 12GWh产线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1] 市场表现 - 电池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PE-TTM为24.98 位于十年期14.48%分位数 [2]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首日大涨16% 次日继续走高 带动电池ETF(SH561910)单日涨幅超1.8% [3] - 2025年一季度中证电池指数成分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 宁德时代单季净利润达139.6亿元 同比增幅超30% [5] - 电解液 铁锂等环节产能利用率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回升至80%以上 行业库存周期或已进入上行拐点 [5] 投资策略 - 技术突破是电池板块主要驱动力 固态电池技术将成为竞争关键 [6] - 电池ETF(561910)布局宁德时代 阳光电源 亿纬锂能 国轩高科等龙头 "固态电池"概念股占比近40% 适合产业突破期配置 [6]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5月20日)
乘联分会· 2025-05-20 16:29
国内新闻 - 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8.9%,充电桩产量增长43.1% [4] - 别克昂科威家族6个月内实现10万辆销售增速,累计下线达180万辆,限时售价16.99-19.99万元 [5] - 方程豹汽车18个月达成10万台交付,成为新势力品牌中突破10万台交付用时最快TOP3 [6] - 广汽昊铂尊享移动服务车试运营启动,为昊铂HL车主提供不限次数上门服务,覆盖北京和广州 [7] - 奇瑞成立智能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2.8亿元,深化新能源及智能出行领域布局 [8][9]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轻量化科技新公司,注册资本5.5亿元,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研发 [10] -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获主流车企认可,能量密度达350Wh/kg,单体电池容量提升150%至70Ah [11] - 国芯科技与安波福合作推进汽车核心芯片国产化,涵盖MCU、DSP、传感器芯片等领域 [12] 国外新闻 - 北美Q2汽车产量预计减少12.6万辆,受关税影响 [13] - 加拿大安大略省未来四年新增7300万加元资金支持汽车及电池产业,过去五年吸引近500亿加元投资 [14] - 塔塔汽车在印度部署首批10座超级充电站,计划建设500座,目标2027年充电桩达40万根 [15] - Waymo获准扩大在旧金山湾区的自动驾驶服务范围,覆盖圣何塞等地 [16] 商用车 - 全球首款商用车专用钠离子动力电池通过强检测试,单体容量200Ah,快充寿命超8000次 [18][19] - 北汽福田向尼日利亚交付300辆Truck Mate微卡,拓展非洲市场 [20] - 飞碟汽车发布新能源全系产品,包括续航超600公里的冰力士冷藏旗舰等车型 [21] - 苏州金龙自动驾驶巴士上线阳澄数谷示范线,累计商业运行里程超百万公里 [22]
电池能量密度“竞赛”日趋白热化
证券日报· 2025-05-20 00:15
新能源汽车电池能量密度竞赛 - 国轩高科发布6款电池新品,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 [1] - 国轩高科规划建设年产能12GWh的准固态电池产线,搭载该电池的样车累计行驶里程已超1万公里 [1] -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性能提升,单体容量已提升150% [1] 行业技术进展 - 德尔股份固态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达260Wh/kg,下一代产品目标为400Wh/kg [2] - 赣锋锂业二代混合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420Wh/kg,循环寿命超700次,已开发出500Wh/kg样品 [2] - 固态电池相比液态电池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优势,可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2] 安全性突破 -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采用纳米级防弹衣设计,可承受3mm钢针穿刺不起火、不爆炸 [2] - 德尔股份固态电池样品已通过针刺、加热、过充电等第三方安全性实验 [3] 商业化挑战 - 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面临生产成本较高的制约因素 [3] - 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固态电池成本有望接近传统液态锂电池 [3]
国轩高科(002074) - 002074国轩高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19:2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投资者电话交流会 [2] - 参与投资者约 300 人 [2] - 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9 日 15:00 - 16:00 [2] - 地点为电话交流会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汪泉、首席科学家朱星宝博士、全固态电池研发负责人潘瑞军博士、证券事务代表兼 IR 总监徐国宏博士 [2] G 垣准固态电池情况 优势 - 能量密度 300Wh/kg,使纯电轿车续航超 1000 公里,突破行业瓶颈 [2] - 通过多项严苛安全测试,3mm 钢针穿刺“不起火、不爆炸” [2] - 独创闭孔固态电解质、自适应固固界面以及氧气三重防护技术,保障全生命周期稳定高效运行 [2] 配套车型与应用场景 - 获众多国际国内主流车企认可,应用于多款全新车型上车测试,为 B 级及以上 BEV 车型提供长续航、高安全解决方案 [2][3] - 应用场景可拓展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3] 散热应对 - 通过降低电池内阻、AI 赋能 BMS 升级以及导入高导热固态电解质材料,减少发热并控制在安全范围 [4] 产能推进 - 规划建设 12GWh 准固态电池产线,搭载该电池的“001”号样车总里程超一万公里 [2] - 产能推进取决于下半年装车及产业化成效,正与多家客户对接,因电池型号差异产线需调整适配,预计很快批量装车上市 [5] 金石电池情况 研发进展 - 中试样品电芯能量密度达 350Wh/kg,单体电池容量提升 150%至 70Ah,预紧力下降 90%,仅需 MPa 级压力运行 [6] - 通过针刺、热箱等一系列严苛安全性测试,安全性能优异 [6] - 全固态电池 PACK 系统完成初步开发应用并开启装车路测 [6] 量产能力 - 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设计产能 0.2GWh,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7] - 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设计工作 [7] 量产瓶颈 - 技术层面需优化材料体系和完善制造技术 [8] - 成本层面需降低原材料和生产环节成本 [8]
催化事件不断、机构密集调研,固态电池仍面临产业化瓶颈
第一财经· 2025-05-15 21:08
固态电池产业化现状 - 产业链配套不成熟、成本高于锂电池、核心关键材料依赖进口是主要阻碍[1] - 全固态电池生产成本预计2025年降至USD500/kWh,但仍为普通锂电池的5倍[5] - 现有设备利用率不足40%,部分关键材料依赖进口[5] 技术路线与量产时间表 - 电池厂商普遍预计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宁德时代、国轩高科)[3] - 半固态电池2024年已有实际产品出货(贝特瑞)[3] - 行业形成两大阵营:半固态先行派(国轩高科等)主攻氧化物路线,全固态派(宁德时代等)聚焦硫化物路线[5] 材料与产品进展 - 贝特瑞发布半固态及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材料[2] - 国轩高科预告将发布"前瞻电池产品",市场猜测为固态电池[2] - 星源材质固态电解质膜进入客户认证阶段,小批量供货头部客户[3] 市场反应与投资热度 - 固态电池概念股年涨幅超50%(三祥新材、冠盛股份等)[1] - 本周12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涉及固态电池(宁德时代、贝特瑞等)[2] 技术挑战与竞争格局 - 材料端多线并进,尚无明确优势路径(氧化物/聚合物/硫化物电解质)[5][6] - 半固态电池当前聚焦氧化物+聚合物复合技术,仍处实验室级别量产标准[6] - 安全问题未完全解决,终端需求更注重性价比[6]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预计2025年半固态电池批量交付,全固态方案加速开发[7] - 聚合物电解质产业链或优先受益量产放量[7]
一周内多家产业链公司将“竞技”固态电池,概念股集体走强
第一财经· 2025-05-12 19:57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多家电池产业链公司将在本周公布固态电池产品或技术最新进展,包括国轩高科、贝特瑞、恩捷股份等 [1] - 固态电池概念指数5月12日上涨2.38%至1646.23,相关个股如龙蟠科技、万向钱潮涨停,曼恩斯特、金博股份、贝特瑞涨幅居前 [1] - 贝特瑞将在5月13日发布可能涉及固态电池的新品,该产品可用于汽车、人形机器人及飞行器 [1] - 贝特瑞已布局氧化物、聚合物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大技术路线,部分产品已应用于客户半固态电池 [1] 公司技术进展 - 国轩高科将在5月17日发布全新高安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 [2] - 国轩高科2022年发布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60Wh/kg,2024年5月发布全固态"金石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 [2] - 恩捷股份将在CIBF2025展会上公布固态产品技术突破,已建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吨级产线,正在搭建10吨级产线 [3] - 恩捷股份全固态产品包括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电解质膜,硫化锂百吨级产线正在试生产 [3] 行业展会与标准 - CIBF2025展会将于5月15-17日举办,预计参展商超3000家,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将参展 [2] - 展会主会场议程包含多个固态电池相关演讲,涉及卤化物全固态电池、高比能超充固态电池等技术 [3] - 2026年7月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将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的强制性标准 [3][4] 车企规划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2030年后大规模上车 [5] - 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 [5] - 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实现全固态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完成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量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