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
搜索文档
极飞科技“对决”大疆:二次IPO,“农业无人机老二”有啥新故事?
36氪· 2025-10-20 11:04
全球市场格局与公司地位 - 2024年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9%,稳居行业第一 [1][4] - 极飞科技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7.1%,位居行业第二 [1][4] - 2024年在中国市场,大疆农业无人机市占率高达63.9%,极飞科技市占率为20.8% [9] - 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5亿元,增幅超过240% [13] 财务与估值表现 - 极飞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为10.66亿元,净利润为7040万元 [4] - 根据全球市占率测算,大疆农业无人机营业收入约为36.8亿元,是极飞科技的3.5倍 [4] - 极飞科技最新估值为73亿元,大疆整体估值达到1600亿元 [4] - 预计到2029年,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2% [14][15] 产品与技术对比 - 大疆在全球拥有超过1万件发明专利,专利总数超过3.8万个;极飞科技拥有1000多件发明专利,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4100个 [7] - 大疆农业在全国维修服务网点超过1100家;极飞科技在国内拥有26家直营服务站和超过800家授权服务站 [7] - 极飞科技采取性价比策略,其P60Pro 2025机型在载重、喷洒和播撒能力等基础参数上优于同价位的大疆T25P机型 [8][9] - 大疆T70农业无人机标准套装售价为41,999元,T100标准套装售价为63,999元 [8] 多元化业务拓展 - 极飞科技致力于多元化产品线,包括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和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 [10][11] - 2025年上半年,农业无人机业务占极飞科技总营收比重为89%,仍是营收支柱 [12] - 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776.3万元,同比增长195.8%,但营收占比仅为3.7% [12][13] - 农业无人车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87.9万元,同比翻倍增长,但营收占比仅为0.3% [12][13] 海外市场战略与表现 - 大疆农业无人机2024年出口数量相比2017年增长32倍,年增长率达66%,出口台套占比达30% [13] - 极飞科技海外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1亿元,三年增长1.54倍 [14] - 2025年上半年极飞科技海外业务营收为1.87亿元,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7.1% [14] - 在巴西市场,大疆农业无人机市占率已超过60%;在泰国市场,大疆市占率超过50% [16] 研发投入与产品质量 - 极飞科技研发费用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1.94亿元降至2024年的1.59亿元,研发费用率从32.13%降至14.93% [18] - 2025年3月,一架极飞科技植保无人机因侵入铁路线路构成安全事故,被指出缺失电子围栏功能等问题 [20][22] - 社交平台有用户反馈极飞科技无人机存在电池故障、程序不稳定等质量问题 [25]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1014
西部证券· 2025-10-14 09:31
中芯国际 (688981.SH) 核心观点 - 报告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99.24亿元、798.12亿元、925.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67亿元、66.92亿元、81.85亿元 [1][6] - 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大晶圆代工厂,量产覆盖350-7nm工艺节点,等效5nm已有突破,全球市占率从2023年的5.3%上升至2024年的6%,排名从全球第五升至第三 [6] - 公司被给予2025年7.6倍PB估值,对应目标市值11715.97亿元,目标价146.45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6] 中芯国际 行业与增长驱动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在AI推动下,预计从2025年的679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0610亿美元,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9% [7] -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7nm及以下先进制程需求占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48%,其市场空间是成熟制程的近一倍 [7] - 公司未来将重点聚焦7/5/3nm等先进制程,有望在全球晶圆代工厂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7] 卫龙美味 (9985.HK) 核心观点 - 报告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3.35亿元、84.47亿元、94.41亿元,同比增长17%、15%、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2亿元、17.84亿元、20.99亿元,同比增长38%、21%、18% [10] - 公司魔芋产品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经典口味持续渗透,麻酱新口味销售快速爬坡;魔芋精粉成本压力最大阶段已过,2025-2027年有望进入成本下行周期 [2][10] - 给予目标价16港币,对应2026年20倍市盈率,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10] 卫龙美味 业务分析 - 公司作为辣味零食引领者,品牌影响力覆盖全国,渠道网点覆盖广度和终端掌控力在行业中属于头部水平,有效赋能新品推广 [9] - 调味面制品业务通过下架低毛利产品并聚焦核心系列,后续有望企稳恢复;蔬菜制品方面,风吃海带和清爽酸辣味新品有望成为第三增长曲线 [9][10] 水晶光电 (002273.SZ) 核心观点 - 报告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4.03亿元、87.19亿元、101.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3亿元、14.74亿元、17.27亿元 [4][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17%;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至29.46%和16.58% [16]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其在精密光学薄膜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AR/汽车光电领域的布局 [4][18] 水晶光电 业务进展与行业催化 - 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收入25.43亿元,同比增长13%;汽车电子AR+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79%;AR-HUD产品在国内新能源旗舰车型渗透率显著提升 [17]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60万台,同比增长216%,主要受RayBanMeta增长驱动;Meta在2025年9月发布新款智能眼镜,有望进一步催化消费级AR行业发展 [18] 食品饮料行业观点 - 报告乐观看待板块未来6个月机会,建议关注四类方向:估值绝对值低、高分红(股息高于6%)且业绩平稳的标的;与自身历史估值相比当前水平较低且基本面有改善预期的标的;估值合理且未来三年盈利确定性高增长的标的;短期政策刺激有望带动估值回升的细分方向 [3][13] - 短期看,行业估值处于10-20倍区间,具备反弹空间;企业库存接近低位,部分公司内部有积极变化(如竞争格局改善、现金流改善) [12] 低空经济行业动态(极飞科技) - 极飞科技2024年在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市占率为17.1%,位列第二;在中国市场市占率为20.8%,行业已形成双寡头格局,前两大公司市占率超80% [20][21] - 2023年无人机云交换系统数据显示农业无人飞机运行量最大,占总运行量的98.3%;预计至2029年,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以35.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48亿元 [21][22] - 预计到2029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以53.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749亿元;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预计以42.3%的增速增长至200亿元 [22] 北交所市场观察 - 当周(2025年10月9日至10日)北交所全部A股日均成交额190.0亿元,环比下降10.9%;北证50指数当周收跌1.42%,日均换手率2.3% [24] - 个股表现分化,新股奥美森首日涨幅达349.8%;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半导体等国产替代主线及三季报行情,聚焦具备供应链自主能力、研发投入高的专精特新企业 [24][26] - 2025年10月10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188.8亿元,北证50指数下跌1.24%;半导体设备、消费电子等前期热门赛道出现回调,市场机会预计仍聚焦于国产替代和先进制造领域 [29][31]
80后带队,“大疆对手”转战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4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农业无人机巨头极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是继2022年5月撤回科创板IPO后的第二次上市尝试[2] - 公司专注于农业领域,通过深度融合先进机器人、人工智能及新能源技术,开发智能农业机器人以解决无人种地问题[2]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极飞科技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0.7%和17.1%,均排名第二,其主要竞争对手为大疆[2][9] - 公司股东阵容豪华,包括软银(持股12.86%)、百度、高瓴、创新工场等知名投资机构[3][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6.0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66亿元,并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7.45亿元[8] - 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年内利润从2022年的亏损2.54亿元改善为2024年的盈利0.7亿元,2025年上半年盈利进一步扩大至1.3亿元[8] - 毛利率呈现显著提升趋势,从2022年的17.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3%[8] - 境外收入增长迅速,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至2024年的3.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9.4%[10] 业务运营与产品分析 - 农业无人飞机是核心收入来源,其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8.6%持续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9.0%[13] - 农业无人飞机销量在2024年实现大幅增长,达到21421台,同比增长107.81%,但2025年上半年增速放缓至13.67%[13] - 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2025年上半年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的平均售价较2022年累计下降6.7%、58.09%和84.27%[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面临增长挑战,总收入同比仅增长2.08%,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3.53亿元锐减77.64%至7898.5万元,应收账款则较2024年末增长1345.55%[10] 竞争格局与行业环境 - 大疆在农业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其全球及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59.0%和63.9%,极飞科技是其最具竞争力的对手[12] -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投入,往绩记录期间总研发费用达5.92亿元,占总收入的19.5%,并自称全球农业无人机专利数量第一,累计申报4100件[16] 融资历史与上市进程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截至递表前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17亿元[5] - 在2023年10月的C++轮融资中,公司估值约为62.2亿元,而根据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其估值为73亿元[5][6] - 此次赴港上市募资计划用于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建设及新总部建设等[16]
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极飞科技冲刺港交所
深圳商报· 2025-09-28 10:56
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于9月2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2024年营收为10.66亿元,较2022年的6.05亿元实现显著增长 [1] - 公司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为0.72亿元,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50.56% [1] - 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17.9%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4.3% [1] 业务构成与市场地位 - 农业无人机是公司核心业务,其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78.6%提升至2024年的87.8% [1] - 2024年公司在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的市占率分别为10.7%和17.1%,均排名第二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国内经销商网络覆盖全国超900个县,基本实现对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全面覆盖 [2] 全球化拓展与未来战略 - 公司境外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至2024年的3.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9.4%,2024年同比增长128% [2] - 公司通过分布在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业务覆盖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 [2] - IPO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扩展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建立新总部以及用作营运资金 [2]
专精农业无人机赶考港交所,极飞科技提交上市申请
观察者网· 2025-09-26 19:15
公司上市申请与概况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9月25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1年申请科创板IPO并获上交所受理 [11] - 公司于2024年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于2025年获认定为重点小巨人企业 [1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长期深耕智慧农业和无人机领域,在农业无人化技术方面有深厚积累 [3]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4年度公司以10.7%和17.1%的市占率于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排名第二 [11] - 在国内,公司的渠道网络已覆盖1007个县城;在全球,产品已进入70个国家和地区;有466个农场已使用极飞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3] - 在农业无人机自动驾驶仪等细分市场,公司是重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05亿元、6.14亿元、10.66亿元与7.45亿元人民币 [11] - 同期,公司的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约为-2.54亿元、-1.33亿元、7040.7万元和1.30亿元人民币,已于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11] - 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表现实现了100%的同比增长,海外营收占比约为整体营收的30%到40% [7] 公司融资与估值 - 公司经历过数轮融资,最近一次在7月份,获开投工融产业投资基金战略投资,具体金额未披露 [11] - 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中,公司以71亿元估值上榜 [11] 行业市场前景 - 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2023年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规模为49.8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到237.8亿美元,2024-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5% [12] - 《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表明,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年作业量突破26亿亩次,带动近50万人从事飞防服务行业,形成约130亿元的飞防市场规模 [12]
专精农业无人机,极飞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观察者网· 2025-09-25 22:29
9月25日消息,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据相关报道,在2024年11月,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曾分享过一组数据,表示在国内,极飞的渠道 网络已覆盖1007个县城;在全球,极飞的产品已进入70个国家和地区;有466个农场已使用极飞智慧农 业解决方案。 申请书部分内容截图 资料显示,极飞科技长期深耕于智慧农业和无人机领域,特别是在农业无人化技术方面有深厚积累。根 据行业报告分析,在农业无人机自动驾驶仪等细分市场,极飞科技是重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 无人机正在运行极飞科技官方公众号 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此前也曾向国内媒体透露表示,2024年极飞科技海外市场表现实现了100% 的同比增长。彼时,极飞的海外营收占比大概在整体营收的30%到40%。 据悉,递交申请当天,极飞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彭斌发表朋友圈表示,十八年创业,今天极飞正式向港 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就像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刚高考完交卷了。 从融资情况来看,极飞科技经历过数轮融资,其中最近的一次在7月份,获开投工融产业投资基金战略 投资,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而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 ...
“飞”出农事新力量: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9:32
活动概况 - 广东省第二届农事运动会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大赛暨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于9月15日至17日在清远举行,为期三天 [1][2] - 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深度融合职业能力培训与技能竞赛,旨在以赛促训、以赛促学 [4][8] - 活动核心目标包括全面培养高素质植保人才、检验选手技能,并以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动力 [5][6] 赛事流程与内容 - 赛事采用“培训+竞赛+展示”的形式,9月15日为理论培训与考核,内容涵盖病虫害识别、植保原理等知识点 [8][10] - 9月16日进入实操环节,考核项目包括农药配制和植保飞防,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拼速度与准确度 [14] - 9月17日进行无人机巡田农事活动展示,通过真实水稻生产场景演示了无人机巡田、物资吊运、撒料等应用 [20][21] 赛事成果与人才激励 - 经过比拼,来自韶关的吴岳和深圳的覃晓获得大赛一等奖,另有选手分获二、三等奖;广州市、深圳市等六个城市获得优秀团体称号 [22][23] - 清远市副市长表示,大赛将激发农业技术人员钻研业务的热情,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植保员队伍向专业化、知识化、技能化发展 [24][25][26] - 省农业农村厅将进一步完善农业无人机手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认证、职称评价体系,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乡村人才队伍 [64][65] 低空经济与科技应用 - 农用无人机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高精度装备深度融合的载体,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遥感监测、精准作业、农产品运输等领域 [27][28] - 广东省拥有农用无人机制造、运营、服务全产业链条,拥有大疆、极飞等无人机领军企业 [29] - 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农业生产,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测病虫害,借助数据分析自动生成施药处方,基于智能算法使无人机自主规划作业航线 [39][40][41] 未来发展规划 - 省农业农村厅将面向全行业举办农业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邀请赛,鼓励在AI农业算法模型、智能装备、应用场景等方面创新创业 [32][33] - 入围赛事的企业与机构将获得算力支持、应用场景搭建和成长孵化等全链条服务,以加快打造面向农业经营主体的“AI助手” [34][35] - 首次发布农业人工智能十大应用场景,聚焦农业生产全链条关键环节,涵盖现代化海洋牧场、田间作物管理、畜禽养殖及果菜茶精准智慧管控等多领域 [36][37]
不是冒险,而是懂企业更懂产业 解码深圳如何为“不确定”的科技创新定价
金融时报· 2025-09-05 11:53
农业无人机金融支持 - 农行深圳市分行推出“飞手贷”专属个贷产品 无需抵押 通过手机操作即可放款 用于购买农业无人机[1] - 该产品自2024年11月上线以来已惠及农户超1.3万户 覆盖河南 山东 河北等主要农业省份 累计投放贷款超7亿元[1] - 无人机作业效率达每小时150亩 相当于20个工人全天工作量 用药量比人工减少30%[1] 科技企业融资创新 - 工行深圳市分行采用数字化信贷模型 通过量化评价高价值专利 研发投入和人才队伍等高科技表征为企业提供精准评级[3][4] - 针对医疗器械企业瑞沃德 该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切入 提供超190项专利的量化评价 配套国际结算 代发工资等综合金融服务[3][4] - 推出深圳首笔著作权质押融资和广东省首笔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为港资企业紫晟科技解决缺乏传统抵押物问题[6] 金融服务模式升级 - 农行深圳市分行建立“千帆企航”品牌 采用“集团协同+投贷联动”模式 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向机器人企业投资5000万元 配套3000万元信用贷款[8] - 工行深圳市分行弱化对企业当期营收和利润考核 重点评估人才结构 研发能力 投资人认可度和知识产权含金量等未来价值维度[5] - 深高新投首创“投保联动”模式 通过担保业务筛选潜力企业后以股权投资方式陪跑 2025年上半年服务深圳科创企业超4100家 其中85%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11] 产业领域投资布局 - 农行深圳市分行2025年6月联合设立20亿元AIC试点基金 为深圳首只注册备案的AIC基金 已储备30余个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优质项目[9] - 深高新投在生物医药领域投资约8亿元覆盖59家企业 在人工智能领域设立20亿元专项产业金融计划并累计投资超10亿元 在商业航天领域布局16家企业投资超2亿元[11] - 工行深圳市分行服务范围覆盖人工智能平台 创新药研发 高端医疗设备和生物材料企业 并延伸至新能源 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硬核科技领域[4] 生态化服务平台建设 - 工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交所举办超20场路演 帮助120余家中小科技企业对接全国投资机构 形成“以贷促投 以投引贷”闭环[12] - 农行深圳市分行牵头组建“融智联盟” 聚集80多家科研院所 科技园区 券商 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 创投机构和产业资本等合作伙伴[12][13] - 通过“科担e贷”合作增强风险缓释 工行深圳市分行通过产业链数据建模为比亚迪上游供应商自动审批贷款 不良率控制在0.3%以下[13] 行业挑战与瓶颈 - 创投机构面临退出渠道狭窄问题 某半导体初创公司因投资者担心退出困难而融资受阻[14] - 金融机构存在数据壁垒 无法直接获取企业研发补贴信息 需耗时近一个月调取工信部报告[14] - 知识产权处置存在难点 2024年某机器人企业5项专利仅以评估价50%拍卖 因专业性强导致接盘企业稀少[15]
《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发布:全球农业无人机保有量突破50万架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7:36
行业规模与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年作业量突破26亿亩次 带动近50万人从事飞防服务行业 形成约130亿元飞防市场规模[1] - 全球农业无人机保有量截至2025年6月突破50万架 累计节水3.3亿吨 减少碳排放4258万吨[1] - 女性从业者数量显著增长 目前已有超过1.2万名女性加入农业无人机行业[1]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应用场景从传统植保延伸至农林牧渔全领域 从单一作业升级为全流程管理 拓展到农业无人机吊运等多种场景[1] - 基于AI大模型技术开发出针对果树冠层的精准喷洒算法 实现施药量降低近48%[2] - 无人机施药飘移测试显示飘移显著低于传统载人飞机[2] 政策与规范发展 - 中国与全球多国政策协同推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中国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 欧盟/巴西/美国等主要农业地区也出台政策降低应用门槛[2] - 系统提出农业无人机吊运作业安全规范 突出飞手培训/设备维护与操作规程系统化的重要性[2] - 白皮书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为科研机构提供数据支撑[3] 行业生态与影响力 - 推动青年回归乡村 促进乡村人才结构优化[1] - 白皮书自2022年起每年发布 本次对行业最新发展/新应用场景/最佳实践进行全景式呈现[3] - 行业以"新质生产力"姿态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1]
《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在京发布
环球网资讯· 2025-08-25 11:27
行业核心观点 - 农业无人机行业正经历快速增长,产业规模呈现逐年翻番态势,市场保有量、作业量和从业人员数量逐年递增 [1] - 农业无人机作为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的有效载体,正深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其应用场景从传统植保拓展至多种新场景 [2] - 农业无人机已成为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质生产力,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并带动就业,形成可观市场规模 [3] 市场规模与运营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全球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50万架 [1] - 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年作业量突破26亿亩次 [3] - 行业带动近50万人从事飞防服务,形成约130亿元人民币的飞防市场规模 [3] 技术应用与场景拓展 - 农业无人机作业对象几乎覆盖全部农作物 [2] - 应用场景已从传统植保作业拓展到种子撒播、农资吊运、农情监测等多种场景 [2] - 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其应用场景和服务对象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2] 社会与环境效益 - 全球农业无人机累计实现节水约3.3亿吨,减少碳排放4258万吨 [1] - 行业正吸引众多青年返乡创业,女性飞手比例稳步提升 [1] - 农业生产方式智能化革新吸引年轻人转型为新农人,回归家乡扎根农村 [3] 行业协同与发展前景 - 白皮书发布将推动行业产学研推用上下联动、协作协同,提升中国农业无人机国际竞争力 [2] - 白皮书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科研机构研究方向、农业经营主体应用新技术提供参考和指南 [2] - 低空经济发展为农业无人机行业带来新机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