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播种机

搜索文档
智能“新农友”上岗 种田也可以酷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05:11
智能农机应用 - 无人驾驶插秧机、AI调度收割机、北斗导航播种机等智能设备大规模投入"三夏"生产 [1] - 河南省濮阳县通过农机云平台实现22个乡镇农机分布、收割进度、气象信息的实时监控 [3] - 山东省武城县合作社采用"农机管家"平台实现农机作业轨迹、速度的远程监控,新农机可自动计量收割面积 [3] 农机调度模式创新 - 上海市崇明区通过"神农口袋"APP实现农机在线预约,响应时间缩短至3小时 [4] - 河北省磁县采用北斗导航气吹播种机实现厘米级精度作业,700亩地播种时间从人工操作大幅缩短至5天 [4] - 吉林省梅河口市使用无人机运送秧苗,单次可吊运50公斤秧苗并精准投放 [7] 无人机技术应用 - 浙江省松阳县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肥,600亩地作业成本从3万元降至6000元,时间从1周缩短至7-8小时 [5] - 湖南省江永县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达200亩/天,较人工7亩/天提升28倍 [5] - 辽宁省沈阳市采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实现生物防治精准投放 [6] 新农人群体崛起 - 湖北省随县90后新农人使用无人驾驶插秧机,通过智能传感器自动调整插秧参数 [8] - 江西省丰城市00后新农人运用多光谱无人机识别杂草,实现精准施药 [8] - 新农人群体平均年龄30岁以下,带动农业新技术扩散传播 [8] 行业技术升级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农机产业链智能化转型 [4] - 第二代气吹高效射播机集成播种、施肥、滴灌带铺设等多功能 [4] - 智能农机具备感知、决策、控制功能,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4]
河北:科技赋能夏收夏种高效衔接
新华社· 2025-06-19 17:30
农业科技应用 - 河北省夏收夏种工作中深度融入科技元素,传统农事焕发新活力 [1] - 邯郸市鸡泽县使用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气吸式免耕智能播种机,实现高精度直线播种 [1] - 智能播种机效率比往年提高95%,预计每亩增产10%,降低生产成本近百元 [1] - 鸡泽县投入20余台智能农机设备,日均作业面积从100亩提升到200亩 [1] - 衡水市家庭农场使用联合收割机、北斗导航播种机和大疆植保无人机实现收割、播种、除草一体化作业 [1] 生产效率提升 - 现代化设备实现夏收与夏种高效衔接,速度非常快 [2] - 保定市望都县使用无人驾驶玉米播种机,作业位置、轨迹、面积和质量可实时监测 [2] - 无人播种机通过卫星定位自动调节株距,预计每亩玉米产量提高10% [2] 农业机械化发展 - 智能播种推动农业生产向全程机械化、智慧化、高效化迈进 [1] - 现代化设备包括北斗导航系统、无人驾驶技术和植保无人机等 [1][2]
吉峰科技(300022) - 300022吉峰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7:26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1亿元 [1] 公司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探索与核心技术企业合作,以合资模式切入高端、智能、绿色农机及农业机器人领域 [1][2] - 深化“精益化管理”,推进事业合伙人制改革,落实连锁业务方针,优化产品与渠道结构,探索创新业务模式 [1][2] - 对接国家政策,深化厂商资源整合与平台协同,推动农机与三农创新服务链融合,实现业绩突破 [2] 行业2024年业绩表现 - 行业态势复杂,国家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带来发展空间,但粮食价格低迷、需求疲软、竞争加剧和政策调整带来冲击 [3] - 《2024 - 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推动行业结构性优化,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激发市场需求 [3][4] - 行业处于转型与升级关键期,高端、智能、绿色农机成趋势,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内部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提高 [4] - 传统农机需求疲软、市场趋近饱和,企业采取降价促销等策略,利润空间压缩 [4] - 国内主要粮食价格低位运行,农机购置和更新换代需求减弱,全年农机补贴消费规模连续第二年下滑,国内销量同比下降超10% [4]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智能农机需求释放 [5] - 城镇化与劳动力短缺使大中型和中小型农机协同增长 [5] - 应用场景向全领域扩展,丘陵山区机械化率提升是潜力增量市场 [5][6] - 农村人口老龄化催生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农事服务中心“代耕代种”模式普及,推动行业向“服务生态”跃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