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植保机

搜索文档
连云港海州:智慧“农眼”守田垄 科技为秋粮丰产“加码”
扬子晚报网· 2025-09-19 17:35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智慧农业全域农情测控平台整合无线农业气象监测站、土壤墒情与盐分监测站等设备 实现24小时空气温湿度 虫情动态 土壤水分等关键数据捕捉[3] - 平台具备积温积光分析和病虫害预警功能 为田间管理提供高精度决策依据 使土壤水分监测误差可控 避免水资源浪费[3][5] - 农场部署60台无人植保机 通过北斗导航实现5厘米内作业误差 药剂用量比人工减少20% 并能根据地块肥力差异调整施肥量[7] 生产效率提升 - 农技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巡田 平台数据实时更新 可提前规划灌溉和精准防治病虫害 避免人工观测耗时费力及数据偏差问题[5] - 无人机在早晚低温时段作业 添加叶面肥的药剂既能防病虫害 又能增强水稻抗逆性和抗旱性 实现施肥打药全方位覆盖[5][7] - 田间管理从凭经验转向靠数据 精准度大幅提升 平台成为秋粮稳产增产的科技后盾[5][7] 农场发展战略 - 持续加码智慧农业投入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落地 通过优化平台监测精度和组织农技员培训让技术扎根田间[7] - 未来将扩大技术应用范围 以科技赋能加速农业现代化 让更多田野享受数字红利[7]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聚焦“四个农业”
新华社· 2025-08-15 19:42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于8月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开幕 以"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为主题 集中展示现代化农业新成果 [1] - 展会设置8大特色展区 包括名优农产品及食品展 高新设施展 种植示范展 创意农业展 精品畜牧业展 农机装备展 现代种业展 农耕文化展 [1] - 共有1000余家国内各地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展参会 [1] 参展企业规模 - 260余家国内外农机企业参展 [1] - 70余家畜禽养殖及饲料兽药企业参展 [1] - 30余家农资企业参展 [1] 展区特色内容 - 吉林省精品展厅展示吉林大米 鲜食玉米等优质农产品 吸引各地参观者驻足 [1] - 展厅内200余家优质粮食企业展示"吉字号"产品 体现黑土地粮食品牌建设成果 [1] - 特色农机装备专区集中展示无人植保机 无人拖拉机 大型智能收割机等最新科技装备 [1]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农机换新有底气 智慧农业更可观
央广网· 2025-06-12 15:55
农业机械化与智慧农业升级 - 黑龙江种植户张宝金自2020年起已更换5台无人植保机,设备迭代速度加快,最新机型单次作业面积提升40%至7亩/次,电池续航达30分钟并支持昼夜作业[1][3] - 新型无人机施肥喷药精准度显著提升,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同时促进水稻长势[3] - 黑龙江省2024年将植保无人机等6类农机纳入报废补贴范围,2025年进一步扩大至26类,智慧农机购置补贴标准提高至报废补贴额的50%[4] 政策驱动与经济效益 - 种植户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实现设备低成本升级,例如4万元无人机置换后仅需支付2万元[6] - 惠农政策推动下黑龙江全省累计报废老旧农机22157台,申请国债补贴资金达10007万元[6] - 飞防合作社模式兴起,单个种植户年增收超10万元[6] 智能灌溉系统应用 - 绥滨农场引进770亩稻田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智能控水闸门和水位计实现水层精准控制[9] - 系统可根据水稻分蘖期需求自动调节水位,提升土壤温度促进分蘖[9] - 农场采用"国投+自筹"模式,220万元系统实际投入120万元,政策补贴占比45%[12] 农业生产模式变革 - 智能监测系统使种植户可远程管理农田,促使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0] - 科技设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如智能灌溉系统节省人工巡田成本[10] - 智慧农业技术储备为未来推广奠定基础,预计将提升粮食单产和生产效率[12]
吉峰科技(300022) - 300022吉峰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7:26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1亿元 [1] 公司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探索与核心技术企业合作,以合资模式切入高端、智能、绿色农机及农业机器人领域 [1][2] - 深化“精益化管理”,推进事业合伙人制改革,落实连锁业务方针,优化产品与渠道结构,探索创新业务模式 [1][2] - 对接国家政策,深化厂商资源整合与平台协同,推动农机与三农创新服务链融合,实现业绩突破 [2] 行业2024年业绩表现 - 行业态势复杂,国家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带来发展空间,但粮食价格低迷、需求疲软、竞争加剧和政策调整带来冲击 [3] - 《2024 - 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推动行业结构性优化,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激发市场需求 [3][4] - 行业处于转型与升级关键期,高端、智能、绿色农机成趋势,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内部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提高 [4] - 传统农机需求疲软、市场趋近饱和,企业采取降价促销等策略,利润空间压缩 [4] - 国内主要粮食价格低位运行,农机购置和更新换代需求减弱,全年农机补贴消费规模连续第二年下滑,国内销量同比下降超10% [4]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智能农机需求释放 [5] - 城镇化与劳动力短缺使大中型和中小型农机协同增长 [5] - 应用场景向全领域扩展,丘陵山区机械化率提升是潜力增量市场 [5][6] - 农村人口老龄化催生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农事服务中心“代耕代种”模式普及,推动行业向“服务生态”跃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