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大模型一体机
icon
搜索文档
字节携小荷AI医生杀到,但AI医疗如何挣钱?
第一财经· 2025-07-16 16:31
行业动态 - 字节跳动上线独立App"小荷AI医生",功能覆盖健康咨询、疾病自查、用药参考等场景 [1] - 京东健康、蚂蚁集团、腾讯健康等大厂已发布类似AI医疗产品,行业热度持续 [1] - AI医疗商业化路径尚未形成共识,各企业探索方向包括用户规模、医疗服务供给、流量入口等 [1][2] B端商业化 - 医疗信息化公司如左手医生、福鑫科创通过大模型赋能产品升级,提升产品力至95分效果 [3][4] - 商业化集中在预问诊、生成式电子病历、诊后管理等医生助手类场景,医疗机构为主要买单方 [4]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上线后,超1000家医疗机构接入,催生医疗大模型一体机新生意,价格区间数十万至数百万 [4][5] - 医疗一体机主要玩家包括华为等硬件厂商和东软等信息化企业,东软2024年"AI+医疗"合同达4.88亿元,同比增长106% [6] C端商业化 - C端产品多为免费健康管家类应用,服务限于健康科普、疾病咨询等浅层医疗介入 [7] - 蚂蚁集团AQ App汇集200多个名医和专科智能体,诊断准确率接近70%,8个月服务30万患者,仅0.01%转线下 [8][9] - 左手医生与重庆儿童医院合作儿科"AI家庭医生",采用共同研发、共享知识产权和商业利益的深度合作模式 [9] - 潜在商业化路径包括保险打包服务、健康领域选品推荐等,但当前阶段更注重用户体验提升 [8][10]
有医院已投入近千万元预算!谁在为AI医疗大模型买单?
第一财经· 2025-06-09 10:20
医疗AI大模型行业现状 - 2025年AI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1亿元人民币 [8] - 上半年国内上千家医院完成DeepSeek开源模型本地化部署 应用场景覆盖医学科研 辅助诊断及医疗服务全流程 [4] - 头部三甲医院如上海中山 瑞金 仁济已发布心血管 病理 泌尿科等垂类AI模型 但实际采购大模型的医院仍为少数 [1][17] 医疗大模型一体机市场 - 科大讯飞 蚂蚁集团等厂商推出医疗大模型一体机 价格区间为数十万至数百万元 其中硬件成本占比高达80%(如500万一体机中400万为华为服务器) [4][8] - 一体机功能覆盖智能导诊 临床辅助决策 病历质控等场景 但实际部署中面临并发能力不足问题 多数医院采购后使用率低 [4][5][6] - 病理大模型应用效果显著 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开发的模型诊断准确率达70% 接近专科医生水平 [8][9] 主要参与厂商及合作案例 - 蚂蚁集团合作机构包括杭州医保局 上海仁济医院等7家 其泌尿外科模型基于专科数据集训练 [8] - 科大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X1为全国产算力训练 已与超500家等级医院合作 [10] - 地方运营商如天津移动 浙江移动推动医院部署 嘉兴市第二医院通过一体机提升手术室利用率18% 年节约成本超500万元 [10][11] 采购主体及金额分布 - 地方政府主导采购 常州第一医院两次招标预算合计近1000万元 单项目最高中标金额达450万元 [14][15] - 惠每云科技在AI病历质控领域中标数十个项目 单项目金额最高近400万元(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14] - 头部三甲医院采购谨慎 瑞金 仁济等未官方采购一体机 主要采用算力服务器支持垂类模型开发 [17][18] 垂类模型发展趋势 - 专病大模型受青睐 中日友好医院招标皮肤病 中西医结合专病模型 单项目预算50万元 [18][19] -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发布心血管专科模型"观心" 整合数十万份电子病历及医生诊疗逻辑 [19] - 养老顾问等新兴场景涌现 浦东新区招标预算190万元构建养老政策AI分析系统 [20]
慢跑11年,蚂蚁医疗AI全景图浮出水面
格隆汇APP· 2025-03-24 21:59
医疗AI行业新动态 - 蚂蚁集团联合华为、阿里云推出面向医院端的医疗全栈AI解决方案,实现国产算力、医疗大模型、AI训推一体私有化部署 [1] - 同时升级医生端(好大夫在线29万注册医生)和用户端("AI健康管家"新增十余项功能)AI产品,形成"三端一体"布局 [1] - 成为国内首批全面覆盖医疗机构、医生、用户三大场景的互联网平台 [1] 大模型驱动医疗服务升级 - DeepSeek等技术突破降低算力门槛,推动AI医疗新变局 [3] - 国家卫健委明确84个医疗AI应用场景,显示行业迫切需求 [3] - 腾讯、华为、蚂蚁等巨头相继入场:腾讯推动DeepSeek与混元大模型融合,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蚂蚁推出"三端一体"战略 [4] 蚂蚁医疗AI具体布局 - 机构端:大模型一体机全栈解决方案(已接入7家医疗机构),与浙江卫健委合作推出省级AI健康应用"安诊儿" [5][6] - 医生端:为好大夫在线提供AI科普、病历、科研等助手工具 [5] - 用户端:"AI健康管家"提供找医生、读报告等日常服务 [5] - 已吸引近百家传统医疗行业伙伴参与大模型应用落地 [6] 蚂蚁医疗发展历程 - 在医疗领域有11年积累,支付宝已成为最大医保支付服务平台(覆盖超7亿用户、3500家医院) [8][10] - 2023年明确"AI First"战略,优先探索医疗领域 [12] - 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获医学知识问答等多项第一(综合得分97.5,医学知识问答98.4) [12][13] - "AI科研助手"将医生文献检索效率提升80% [12] 行业应用成果 - 与浙江卫健委合作的"安诊儿"已服务3000万人次,覆盖1000余家医疗机构 [14] - 与三家医院成立AI医疗创新应用"联盟",研发近百个医生智能体 [14] - RK Invest预测生态型医疗AI到2030年可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25%,节约成本1.2万亿美元 [15] - 蚂蚁通过开放生态吸引近百家合作伙伴,形成技术共享、数据互通、场景共建的循环 [15]
不能落地的AI,还不如吹牛
半佛仙人· 2025-03-21 17:51
AI+医疗行业现状 - 杭州地区AI应用渗透率显著提升 从日常问诊到高考志愿咨询均出现AI深度介入场景[2][3] - 医疗行业存在患者需求复杂 医生工作低效 机构资源不均三大核心痛点 对AI解决方案的精准度要求极高[5] - 蚂蚁集团通过十年布局 已实现从线上挂号到医疗数字人的全链条技术积累[7] 蚂蚁医疗大模型技术架构 - 采用混合模型架构 整合自研大模型与DeepSeek 通义千问等第三方模型[9] - 推出"医疗大模型一体机"解决方案 联合华为 阿里云 苹果等近百产业伙伴实现软硬件协同[10] - 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 支持语音 文字 图片识别及多轮问诊等临床场景需求[9] 三端应用价值 医疗机构端 - AI病历系统实现病例一键整理 搜索效率提升显著[16] - AI科研助手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数据分析效率 释放医生科研精力[16] 医生端 - 辅助诊断系统降低工作琐碎度 使医生专注疑难病例诊疗[17] - 通过参与医生科研形成正向循环 间接推动医药研发效率[24] 患者端 - 安诊儿APP提供全流程陪诊服务 包括院内导航 智能分诊等[3][20] - 7*24小时医生智能体提供应急医疗咨询 突破时空限制[20]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个性化健康管理体系 涵盖食疗建议 保险配置等增值服务[24] - 技术外溢至汽车 家居 食品等领域 探索跨行业健康管理场景[24] - 通过持续数据积累实现医疗AI的质变突破 目标提升用户生命质量[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