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0系列酱油

搜索文档
千禾味业2025年上半年盈利1.73亿元,健康调味品被“胖东来们”卖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1:51
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实现营收13.1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3亿元 [1] - 五、六月份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回暖,线下商超在"胖东来式"调改和零添加产品需求释放推动下实现显著增长 [1] 销量与渠道 - 2025年5月销量环比增长约20%,大润发华东、沃尔玛、红旗等环比大幅增长,永辉、物美、中百通过营销活动实现单日销量增长18%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经销商总数较去年一季度末增加至3307家,线下渠道新增经销商171家,覆盖全国370多座城市 [4] - 持续推进全渠道深耕与拓展战略,布局内容电商与社交营销阵地,优化自播体系,加强达人合作与内容创新 [4] 产品与技术 - 千禾0系列酱油酿造使用4种或5种天然原料,不含食品添加剂,平均发酵时间是行业普通产品的2倍以上 [2][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4120.3万元,新增购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设备,成立先进基础研究实验室 [5] - 自上市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4亿元,共计获得129项专利授权 [5] - 与四川大学合作利用合成菌群调控技术优化酱油发酵工艺,显著提高蛋白利用率和风味丰富度 [6] - 与大连工业大学合作开发微生物发酵菌剂,提升酱油风味协调性及挥发性、特异性风味物质含量 [6] 供应链与品质管控 - 与核心大豆、食盐等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原料质量可控、可追溯 [7] - 与四川久大制盐合作建成专用食盐生产线,保障食盐质量可控与可追溯 [7] - 与商品粮基地共建高标大豆供应链,确保高品质非转基因大豆稳定供应 [7] - 2014年至今产品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合格率为100% [2] 行业趋势与政策 - 国务院食安办等六部门印发《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推动添加剂"双减"政策落地 [9]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将于2027年3月实施,明确规定不得使用"零添加"等用语 [9] - 调味品"极简配方"日益盛行,千禾味业自2008年推出千禾0系列酱油,坚持零添加、足期发酵 [9] 产能与未来展望 - 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二期已于2025年6月正式投产 [10] - 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加大营销推广,持续引领配料干净健康调味品的行业趋势 [9] - 将于2025年9月率先完成0系列产品包装焕新,将配料表清晰展示于包装正面 [9]
千禾味业2025上半年净利润近2亿元 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销量回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3: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18亿元、净利润1.73亿元 [1] - 5月及6月线上电商与线下商超渠道销量环比分别增长约15%和2% [1] - 3-4月销量受舆情影响波动 5-6月营收呈现快速回升态势 [1] 研发与技术投入 - 累计研发投入超4亿元 共获得129项专利授权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4120.3万元 引进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进设备并成立基础研究实验室 [2] - 与1家科研院所、3所科研院校及8位行业权威专家开展技术合作 [2] - 与四川大学合作提升酱油蛋白利用率 丰富风味品质 [3] - 与大连工业大学合作开发微生物发酵菌剂 提升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 [3] 供应链与产能建设 - 与核心大豆、食盐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实现原料质量可控可追溯 [3] - 与四川久大制盐共建专用食盐生产线 保障食盐质量与供应安全 [4] - 与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共建东北高标大豆供应链 保障非转基因大豆稳定供应 [4] - 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二期于2025年6月正式投产 [8] 渠道建设与销售网络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经销商总数增至3307家 线下渠道新增171家 覆盖全国370多座城市 [6] - 线下渠道5月销量环比增长约20% 大润发华东、沃尔玛等渠道实现大幅增长 [7] - 线上渠道布局内容电商与社交营销 优化自播体系与达人合作 [6] 产品与合规管理 - 2014年至今国家抽检合格率保持100% [6] - 0系列酱油采用长周期发酵工艺 平均发酵时间为行业普通产品2倍以上 [7] - 2025年9月产品包装焕新升级 清晰标示4种或5种天然原料且不含添加剂 [8] - 配料表放置在包装正面 标签信息透明易懂 [8]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头部企业凭借品牌与研发优势整合市场 [2] - 商超调改趋势下0添加酱油成为核心售卖品类 [7] - 国务院六部门推动添加剂"双减"政策 提倡天然原料与工艺 [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2027年3月实施 规范"零添加"用语使用 [8]
白象回应“多半”争议:为更大包装 后续将调整避免误解
经济观察报· 2025-06-04 23:54
公司回应与产品调整 - 白象食品就"多半"商标争议做出回应 指出"多半"产品是基于原70克面饼推出的110-120克大分量产品 "多一半"是基于原60克面饼推出的100克产品 [2] - 公司解释"多半"商标注册初衷是为了与常规分量产品区分 便于消费者选购 [2] - 针对消费者质疑 公司表示将尽快调整"多半"产品包装以避免误解 [3] 公司发展概况 - 白象食品创建于1997年 是以面制品为主的综合性食品企业 在10个省布局12个生产基地 设有20余家分子公司 [2] - 公司已完成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复星集团和广发证券 [2] - 2023年公司提出"白象中国面"战略定位 从品牌、味道、品质和精神四个维度打造品牌 [3] - 2023年公司销售额达91.75亿元 位列河南民营企业100强 [3]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骨汤口味方便面基础上进行新口味研发 2023年联合抖音平台推出香菜口味方便面并成为爆款 [3] - 2022年"土坑酸菜"事件后 公司获得大量"野性消费"关注 [3] 行业类似案例 - 千禾味业的"千禾0"酱油也曾因商标问题引发消费者质疑 被认为可能存在误导嫌疑 [3]
零添加?千禾味业深夜说明!
券商中国· 2025-03-21 12:10
舆情事件概述 - 千禾味业"千禾0"系列酱油被第三方检测出微量镉元素(0.0110mg/kg),引发公众对零添加产品安全性的质疑 [3] - 公司深夜发布声明强调产品符合国家标准,镉元素来源于原料而非外源添加 [2][4] - 检测涉及的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配料仅为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 [4] 产品安全与标准 - 现行GB2762标准未对酱油设定镉限量,公司产品镉含量(0.01mg/kg)远低于鱼类调味品(0.1mg/kg)和婴幼儿食品(0.06mg/kg)标准 [6] - 原料中镉限量标准:大豆<0.2mg/kg、小麦<0.1mg/kg、食用盐<0.5mg/kg,公司称所用原料均达标 [5] - 零添加产品严格执行不添加谷氨酸钠、防腐剂等着色剂的生产标准 [7] 商标与品牌策略 - "千禾0"是注册商标,公司强调该系列产品确实为零添加,不存在蹭热点行为 [7] - 已注册184项商标包括"千禾0本味"等,类似老干妈(286项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做法 [8] - 商标设立初衷是为区分零添加产品,便于消费者识别选购 [7] 危机应对措施 - 启动全面自查程序覆盖在售、在库及在生产产品,检查生产全流程 [3] - 承认前期消费者沟通不足导致误解,承诺常态化开放工厂参观 [8] - 强调2008年即推出零添加产品,系行业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7] 行业背景 - 检测涉及13款零添加酱油品牌包括加加、欣和、海天等主流厂商 [3] - 零添加酱油市场存在认知差异,需要更透明的消费者教育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