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人工智能ETF(515980)
搜索文档
AI龙头股英伟达三季度财报超市场预期,人工智能ETF(515980)早盘高开超2%,近10日累计“吸金”2.8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1-20 11:50
英伟达财报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为570.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549.2亿美元 [1] - 净利润为319.1亿美元,同比大涨65% [1] - 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30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5美元 [1] 人工智能ETF市场反应 - 截至2025年11月20日11:09,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上涨0.34% [1] - 人工智能ETF(515980)现涨0.25%,早盘一度高开涨超2% [1] - 截至2025年11月19日,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达80.08亿元,近10个交易日内有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80亿元 [1] 中国AI产业发展优势 - 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有力的政策支持 [2] - 国产AI芯片迎来突破,华为昇腾系列已在多个智算中心规模应用,性能对标国际主流产品 [2] - 百度、阿里等企业推出基于自研芯片的AI算力解决方案 [2] - 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垂直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落地能力 [2] AI产业投资趋势与策略 - 科技巨头计划年内向AI基础设施投入约4000亿美元 [2] - 投资焦点转向具备业绩验证的细分领域,如上游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层具有明确商业化路径的垂直领域龙头 [3] - 华富人工智能ETF(515980)采用动态策略,覆盖人工智能产业算力及应用各个环节,其跟踪指数为全市场唯一季度调仓的人工智能指数 [3][5] 人工智能ETF成分股表现 - 和而泰上涨3.03%,中际旭创上涨2.12%,新易盛上涨1.55% [1][5]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科曙光(权重10.92%)、新易盛(权重9.90%)、寒武纪(权重9.38%)等 [5]
亚马逊与OpenAI签署380亿美元算力大单,人工智能ETF(515980)盘中涨超1%,近5日累计“吸金”3.5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1-04 13:06
亚马逊AWS与OpenAI合作协议 - 亚马逊AWS与OpenAI签署为期七年、价值380亿美元的协议,提供算力容量 [1] - AWS将向OpenAI提供数十万颗英伟达GPU,包括GB200和GB300 AI加速器,以集群方式运行 [1] 市场即时反应 - 截至2025年11月4日午间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下跌0.68% [1] - 人工智能ETF(515980)盘中最高涨幅超过1% [1] 人工智能ETF流动性及规模 - 人工智能ETF换手率为1.87%,半日成交额为1.50亿元 [2] - 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达到79.65亿元 [2] - 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资金3.53亿元 [2] 人工智能产业指数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近1年涨幅超过92%,超额收益显著 [2] - 人工智能指数三季度营收增速为26.23%,利润增速达到74.75%,均为2019年以来最高值 [2] - 截至2025年12月31日,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基于2025年预期业绩的PEG回落至0.98 [2] 行业趋势与投资观点 - 临近年末,市场交易重心可能阶段性偏向“困境反转”行业和顺周期行业,呈现主题及低位股投资特征 [3] - 人工智能技术及商业模式仍在加速推进,新的景气催化随时可能出现 [3] -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估值消化整理期为中长期投资者提供关注和定投补仓的机会 [3]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超5亿人,人工智能ETF(515980)盘中冲高涨近4%,成分股中际旭创领涨,新易盛、优刻得等跟涨
新浪财经· 2025-10-20 11:08
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与普及率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率达到36.5% [1] 人工智能相关指数及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0日10:12,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强势上涨4.00% [1] - 指数成分股中际旭创上涨12.23%,新易盛上涨9.16%,优刻得上涨6.74% [1] - 人工智能ETF上涨3.95%,近3月累计上涨45.34% [1] - 人工智能ETF盘中换手2.51%,成交1.92亿元,最新规模达74.35亿元 [3] - 人工智能ETF近7个交易日内合计资金流入2.44亿元 [3] 政策与宏观背景 - 科技部定调“十五五”为科技强国关键攻坚期,强调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利好前沿科技研发和核心技术突破 [3] - 新的投资线索是中国长期且系统性的保障资源安全、产业链安全和领先技术安全的战略意图 [3] - 红利轮动结束后,需密切跟踪可能贯穿明年的新线索,包括产业链安全和端侧AI [3] 人工智能ETF产品策略与特点 - 华富人工智能ETF通过季度调仓、AI营收占比和成长性指标进行选股和加权,以灵敏把握产业内景气趋势变动 [4] - 在9月调仓中,指数及时止盈阶段性高估的光模块龙头,增配算力扩散受益的服务器及产品力提升的AI+消费电子应用 [4] - 该产品为“半主动”的Smart Beta指数产品,旨在全面覆盖AI产业的同时进行基于景气度的子行业轮动以增厚收益 [4] - 场外投资者可选择华富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A类008020,C类008021) [4]
AI产业链倒车接人,AI小宽基人工智能ETF(515980)获资金踊跃布局,机构:看好人工智能长期趋势,下半年预计环比有积极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04 14:22
市场行情表现 - 2025年9月4日A股主要指数震荡走弱,芯片、算力、创新药等前期强势赛道出现集体调整 [1] - 截至2025年9月4日13:24,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下跌7.66% [1] - 人工智能ETF成分股涨跌互现,奇安信领涨,凌云光领跌,寒武纪、新易盛跟跌 [1] - 尽管短期调整,但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3日,人工智能ETF年内累计上涨71.81% [1] 指数与ETF特征 - 华富人工智能ETF跟踪的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是目前唯一季频调仓的人工智能行业小宽基,该指数于7月底将调仓频率从半年度调整为季度 [6] - 指数选股和加权优化了AI业务纯度与成长性指标,对景气度更高的光模块、ASIC芯片、AIGC应用有显著偏重,各环节权重均超20% [7]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2025年初以来收益达72.91%,大幅跑赢科创AI指数和CS人工智能指数 [7] 流动性及资金流向 - 人工智能ETF盘中换手率为14.05%,成交额为9.55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周人工智能ETF的日均成交额为11.72亿元 [3] - 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达71.22亿元,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13.27亿元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人工智能+”地方路线图陆续出炉,上海发布文件决定开展2025年度“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 [3] - 北京、浙江、上海、广西、山东、甘肃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专门针对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了部署 [3] - 三季度进入国内外头部大模型厂商密集更新迭代周期,AI落地应用进展持续 [4] 机构观点与前景展望 - 市场分析认为当前以半导体为代表的国产算力行情更多是对海外算力的补涨,真正的大机会可能在年底到明年 [1] - 待美联储降息落地及AI应用发展,半导体板块将从概念炒作转向估值切换,届时板块弹性可能更大 [1] - 国金证券表示AI产业链仍是主要投资主线,宏观有政策鼓励,微观层面相关上市公司AI落地进展喜人,下半年预计环比有积极增长 [4]
AI小宽基人工智能ETF(515980)最新规模突破55亿元创历史新高!单日成交超12亿元,跟踪标的较同类指数超额收益明显
搜狐财经· 2025-08-28 09:36
公司业绩表现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倍 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1] - 胜宏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66.89% [1] - 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9.4% [1] 政策支持与目标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 [1] - 2030年目标为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 [1]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动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2025年8月27日单日上涨2.95% [1] - 人工智能ETF(515980)单日收涨2.78% 盘中最高涨幅超7% [1] - 该ETF自2025年4月9日低点累计反弹82.76% [1] - 人工智能ETF规模达55.09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 单日成交额12.17亿元 换手率21.7% 均创历史纪录 [2] - 近7日累计净流入资金15.01亿元 单日最高净流入6.91亿元 [2] 指数成分与策略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成分股包括中际旭创(权重8.2%)/新易盛(7.36%)/科大讯飞(6.63%)等 [4] - 指数采用季度调仓机制 侧重AI业务纯度与成长性指标 [4][5] - 对光模块/ASIC芯片/AIGC应用环节权重均超20% [5] - 2025年初至8月26日指数收益达59.41% 超额收益显著 [5] 产品特征 - 华富人工智能ETF为唯一季频调仓的AI行业小宽基 [4] - 提供场外联接基金(A类008020/C类008021)供投资者选择 [5]
跟踪标的指数AI+应用含金量最高!AI小宽基人工智能ETF(515980)半日涨近6%,云天励飞领涨成分股,中科创达,晶晨股份等跟涨
新浪财经· 2025-08-27 13:07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午间收盘强势上涨6.15% [1] - 成分股云天励飞(688343)上涨18.62%、中科创达(300496)上涨16.86%、晶晨股份(688099)上涨13.17% [1] - 人工智能ETF(515980)半日收涨5.82%,近1周累计上涨14.17% [1]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人工智能ETF换手率达13.86%,半日成交6.78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4.17亿元 [4] - ETF最新规模达46.9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8.10亿元,单日最高净流入3.39亿元 [4]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目标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4] - 政策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覆盖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及全球合作 [4] - 华泰证券认为该意见战略高度空前,标志产业发展重心从技术研发转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及商业化落地阶段 [4] 指数成分结构 - 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权重8.20%、涨6.16%)、新易盛(权重7.36%、涨11.27%)、科大讯飞(权重6.63%、涨5.34%) [6] - 指数成分覆盖算力端(光模块/ASIC芯片占比23-25%)、应用端(AIGC占比20%)及细分领域(自动驾驶/AI消费电子各10%) [7] - 华富人工智能ETF为唯一季频调仓的行业小宽基,7月底调仓频率从半年度调整为季度以更快反映行业景气变化 [6] 产品特性与优势 - ETF联接基金(A类008020/C类008021)通过投资目标ETF跟踪指数,覆盖多子行业可对冲单一环节风险 [7] - 成分行业分布均衡,算力端(光模块/ASIC芯片23-25%、云计算/大数据中心10%)与应用端(AIGC20%、自动驾驶10%)形成互补 [7]
AI小宽基人工智能ETF(515980)涨超5%,跟踪标的指数年内上涨超50%,相较于同类标的超额收益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39
流动性表现 - 人工智能ETF盘中换手率达7.47% 单日成交金额2.82亿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金额为2.90亿元(截至8月21日) [3] 规模与资金流向 - ETF最新规模36.63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 [3] - 近3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单日最高净流入8932.79万元 合计净流入2.08亿元 [3] 指数特征与优势 - 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 年内累计上涨50.08% [4] - 指数覆盖50只AI营收占比高且成长性突出的个股 采用季度调整机制 [3] - 行业布局均衡:计算机/通信/电子各占约三分之一权重 [3] - 独创50%基础架构(光模块/ASIC芯片)+50%应用层(办公/传媒/自动驾驶/机器人)双轨配置 [3] - 相较CS人工智能指数(41.08%)/科创AI(45.17%)/金融科技指数(38.16%)超额收益显著 [4] 成分股表现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8.2%)/新易盛(7.36%)/科大讯飞(6.63%)/豪威集团(6.28%)/中科曙光(5.65%) [6] - 单日涨幅突出个股:寒武纪涨13.32% 中科曙光涨停 新易盛涨7.41% [6] 产业动态与技术进展 - DeepSeek-V3.1于8月21日发布 采用混合推理架构 Agent能力大幅提升 [4] - 国产AI供应链加速配套 从算力到制造封测环节持续完善 [4] - 先进制程自主化推动国产芯片市场空间扩张 [4] 产品差异化特点 - 华富人工智能ETF(515980)是唯一采用季频调仓的人工智能行业小宽基 [6] - 7月底指数升级后调仓频率由半年度改为季度 成长指标更侧重未来业绩趋势 [6] - 指数配置包含20-25%景气验证板块(AIGC应用/光模块/国内算力)及5-10%新兴应用(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穿戴) [7]
沪指创十年来新高!人工智能ETF(515980)午后上涨4.40%,成分股凌云光、恒玄科技、中际旭创均涨超10%
新浪财经· 2025-08-18 13:28
市场表现 - 沪指突破3731.69点创2015年8月20日以来新高 [1]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上涨4.79%,成分股凌云光(688400)涨11.50%、恒玄科技(688608)涨11.20%、中际旭创(300308)涨10.65% [1] - 人工智能ETF(515980)单日上涨4.40%,近1周累计涨幅达11.74% [1] 交易数据 - 人工智能ETF盘中换手率6.18%,成交额2.05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3.08亿元 [3] - 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32.28亿元 [3] 指数构成与特点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覆盖50只AI营收占比高且成长性突出的个股,季度调整 [3] - 采用结合AI营收及成长指标的市值加权方式,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均衡布局 [3] - 基础架构与应用层按50%:50%比例配置,覆盖光模块、ASIC芯片及办公/传媒/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全场景 [3] - 华富人工智能ETF(515980)是唯一季频调仓的AI行业小宽基,7月底升级后超额收益显著 [6] 成分股特征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8.20%)、新易盛(7.36%)、科大讯飞(6.63%)等 [6] - 指数配置AIGC应用/光模块/国内算力(各占20%-25%)及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穿戴(各5%-10%) [7] 行业动态 - OpenAI CEO计划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 [3] - GPT-5发布推动性能升级,编程/写作能力提升且幻觉率降低 [4] - 全球AI应用货币化趋势明确,OpenAI等头部厂商ARR持续高增长 [4] - 国内AI产业链受益于技术外溢,算力/数据服务及教育/税务/医疗应用需求爆发 [4] - 2Q25全球模型厂商加速产品迭代,3Q25 GPT-5问世或带动算力产业链投资机会 [4] 产品布局 - 华富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A类008020/C类008021)提供场外投资渠道 [7]
AI产业景气度持续向好,人工智能ETF(515980)午后涨超4%,权重股新易盛领涨超14%、中际旭创、吉比特跟涨
新浪财经· 2025-08-13 14:08
流动性表现 - 人工智能ETF盘中换手率达10.3%,单日成交金额3.45亿元,市场交投活跃[3] - 近1月日均成交金额为2.33亿元,截至8月12日累计规模达32.75亿元[3] 指数编制特点 - 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全市场筛选AI营收占比高且成长性突出的50只个股,季度调整[3] - 采用结合AI营收及成长指标的市值加权方式,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均衡布局[3] - 按50%:50%比例兼顾基础架构(光模块、ASIC芯片)与应用层(办公、传媒、自动驾驶、机器人等)[3] - 聚焦中大盘股,侧重应用侧属性,适配国内AI应用爆发带动的资本开支扩张行情[3] 成分股表现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涨10.16%,权重8.2%)、新易盛(涨14.28%,权重7.36%)、科大讯飞(涨0.43%,权重6.63%)等[6] - 豪威集团涨2.84%权重6.28%,中科曙光涨0.97%权重5.65%,金山办公平盘权重4.24%[6] 企业盈利预告 - 新易盛预计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4] - 扣非净利润预计36.91-41.91亿元,同比增长326.84%-384.66%[4] 行业景气度 - GPT5正式发布后模型实用性大幅提升,"机器幻觉"从20%降至5%以内[4] - 海外单个大模型年化收入ARR超百亿美元,国内多模态大模型商业模式跑通[4] - AIGC应用、光模块、国内算力板块权重各占20%-25%[7] - 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穿戴等AI+应用方向各有5%-10%权重[7] 估值水平 - 指数当前PE TTM处于过去三年60%分位,Forward PE为37倍(截至2025/8/11)[6] - 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三季度国内算力和应用端存在较多催化因素[6] 投资策略 - 通过ETF联接基金(A类008020,C类008021)可布局人工智能板块高增速优质企业[7] - 指数为目前唯一季频调仓的人工智能行业小宽基,优先把握景气环节并左侧埋伏潜在应用方向[6][7]
近1周日均成交2.80亿元,AI小宽基人工智能ETF(515980)冲击3连涨,盘中交投活跃
新浪财经· 2025-08-06 10:15
指数与ETF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6日09:48,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上涨0.57%,成分股科华数据上涨3.31%、新易盛上涨2.74%、奥比中光上涨2.48%、天准科技上涨2.44%、和而泰上涨2.33% [1] - 人工智能ETF上涨0.43%,冲击3连涨,盘中成交2062.86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2.80亿元,最新规模达31.10亿元 [1][3] - 人工智能ETF近1年净值上涨67.72%,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191/2948,居于前6.48%,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38%,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3.9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94% [3] 指数构成与特点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新易盛、寒武纪、中际旭创、科大讯飞、浪潮信息、拓维信息、澜起科技、三七互娱、瑞芯微、德赛西威,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26% [4] - 指数均衡配置算力(50%)及应用(50%),其中光模块、国内算力和AIGC应用权重均在20%-25%左右,并配置了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穿戴等AI+应用方向,各自有约5%的权重 [7][8] 行业动态与机构观点 - 阿里巴巴达摩院开源最新文生图模型Qwen-Image,该模型为200亿参数的MMDiT模型,在复杂文本渲染和精确图像编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4] - 中信证券建议把握新一轮创新落地周期,认为AI核心技术(模型、算力)的创新将持续加速,叠加应用场景广泛探索及生态建设提速,AI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