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安全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厚积“薄”发 柔玻璃撑起产业硬脊梁
中国新闻网· 2025-07-06 11:53
柔性可折叠玻璃技术 - 公司成功研发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厚度约为A4纸的三分之一,弯折寿命突破百万次[1] - 产品兼具耐高温、高硬度、高透过率、高气密性及优异平整度,在氧化和光照环境下性能稳定[1] - 技术已应用于折叠手机、卷轴电视机、柔性医疗检测装备等领域[1]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突破 - 团队通过上千次配方实验,攻克产业化试验、专属生产线设计及良品率爬坡等环节[2] - 形成"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全流程工业化产业链,玻璃性能国际领先[2] - 自主研发世界首片8.6代OLE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2024年底下线,打破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生产瓶颈[2][3] 创新成果与行业影响 - 公司创新链、工程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模式产出柔性玻璃、发电玻璃、药用玻璃等多项世界领先成果[2] - 技术支撑信息显示、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需求,保障中国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链安全[3] - 推动中国玻璃技术从跟跑向全球领跑跨越,成为基础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3]
美国欧亚集团主席库普坎:关税政策将反噬美国并波及全球市场
中国青年报· 2025-07-01 16:52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分析 - 当前世界处于"史无前例的国际不确定性时期",全球体系因大国竞争、地区冲突等多重因素动荡,中美竞争已成为国际体系结构性常态 [1] - 特朗普政府推动以关税为核心的新型对外经济政策体系,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平均有效税率达15%(1938年以来最高水平),预计未来将长期维持10%-15%税率 [3] - 美国国内政治极化和保护主义力量上升是关税政策背后的驱动因素,叠加移民限制将对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产生不利影响,并波及全球市场 [1][3] 关键国家地缘政治影响 - 德国若实现军事常态化并在欧盟发挥更强领导力,可能引发重大地缘政治变化 [3] - 俄罗斯凭借丰富自然资源和战略自主性保持重要战略力量地位 [3] - 印度GDP已超英国,在莫迪领导下发展势头强劲,有望超过日本成为新世界级经济体 [3] 国际合作与风险管控建议 - 大国关系紧张化与美国政治外溢效应相互作用,推高全球系统性风险 [4] - 需重建大国间危机管控机制,并在人工智能、公共卫生、关键产业链安全等领域建立功能性合作以重建互信 [4] - 中美通过面对面讨论有助于推动双边关系健康恢复,尽管当前存在观点分歧 [3]
东方钽业: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3 22:39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0,000万元人民币 将投资于三个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项目总投资137,358万元[1] - 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拟投入金额 将根据项目轻重缓急调整投资顺序 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1] 募投项目可行性分析 国家战略层面 - 项目有助于保障国家产业链安全 解决高温合金、半导体、国防工业等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 减少对国外进口依赖[2] - 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新材料产业的扶持政策 钽铌材料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5] - 宁夏自治区政策明确支持打造全国高端稀有金属材料产业化基地 重点发展高纯钽铌靶材等产品[6] 公司发展层面 - 将构建"三级产品梯队"战略布局:初级原料保障供应链安全 熔炼钽/铌等产品打造竞争优势 培育钽铌化合物新品作为未来增长点[2] - 湿法项目将新建生产线解决设备陈旧问题 火法项目将扩能改造 高端制品项目将新增钽铌板带制品产能145吨/年[3][12][13] - 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2.77%(湿法)、11.06%(火法)、12.30%(高端制品) 投资回收期7.72-8.45年[10][12][14] 市场前景 - 5G、智能化、国防工业等领域快速发展 带动高温合金、半导体等下游需求增长[7] -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为钽铌制品提供增长基础[7] 项目具体规划 湿法冶金项目 - 总投资67,868.78万元 建设期2.25年 将形成氟钽酸钾1,000吨/年、钽铌化合物209.5吨/年产能[10] - 建筑工程费17,016.01万元 设备购置费26,919.12万元[10] 火法冶金项目 - 总投资28,799.58万元 建设期2.33年 新增熔炼铌860吨/年、熔炼钽80吨/年产能[12] - 设备及材料购置费16,456.55万元 含1,022万元原有固定资产[12] 高端制品项目 - 总投资28,119.91万元 建设期2年 新增钽铌板带制品145吨/年产能[13][14] - 设备及材料购置费21,038.09万元[14] 补充流动资金 - 拟补充流动资金12,569.73万元 预计2025-2027年累计流动资金缺口23,266.14万元[15][19] - 测算基于10%营收增长率 2024年营收128,060.08万元 预计2027年达170,447.97万元[16][18] 财务影响 - 发行后将降低资产负债率 优化资产结构 增强抗风险能力[20] - 项目效益逐步显现后 将扩大主营业务规模 改善财务状况[20]
报告显示:科技支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已具备
科技日报· 2025-06-17 14:00
科技日报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马爱平)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在京发布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2006—2020年,中国农业全要 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效率提升驱动;'十四五'以来,技术进步取代效率提升重新成为驱动中国农业全要 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当前中国已具备科技支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坚实现实基础,'十五 五'时期,需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以持续提升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产业竞争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表示。 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农业持续发力,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增加5.1公斤。稻 谷、小麦和玉米均实现增产,大豆产量小幅下降至2065万吨,油菜籽和花生扩种成效明显,大豆进口增 至10503万吨。猪肉去产能到位,猪肉产量小幅下降,降至5706万吨,蛋类、水产品产量再创新高。棉 花和食糖生产及进口增幅明显,水果和蔬菜供给保持稳定。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向 好,粮食总产量预计 ...
净流入近3000亿元!宽基ETF持续吸金,重视三大方向
券商中国· 2025-06-15 09:54
ETF市场资金流入情况 - 二季度以来新成立ETF募集规模超过300亿元,全市场ETF资金净流入接近3000亿元,宽基ETF最受资金青睐 [2] - 71只新成立ETF中自由现金流类产品占比40%(123.48亿元/308.54亿元),涉及20家公募机构包括易方达、南方等头部公司 [4][5] - 沪深300、中证A500等宽基产品募集规模显著,如国泰、摩根、天弘的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合计超18亿元 [5] 热门ETF产品类型 - 自由现金流ETF成为发行主力,21只产品占新发ETF数量的30% [5] - 医疗主题ETF由华夏、华宝等公司发行,涵盖科创板生物医药、港股通医疗等细分领域 [6] - 红利类产品包括华宝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易方达中证红利价值ETF等 [6] 资金配置方向 - 股票型ETF二季度净流入超2000亿元(1129.87亿元规模ETF+1192.51亿元股票ETF),但行业/策略类ETF小幅净流出 [8]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单只净流入均超300亿元,显示宽基产品主导地位 [8] - 债券ETF同期实现989.67亿元净流入,反映多元化配置需求 [8] 全球ETF市场趋势 - 全球ETF资产规模从2014年不足3万亿美元增至2025年4月的15.2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 [9] - 中国ETF市场占亚太地区30.7%份额,近一年净流入7844亿元人民币(1089.2亿美元),居亚太首位 [10] 公募机构投资预判 - 科技成长方向受关注,AI长期趋势明确且估值回落至低位 [12] - 中国制造领域(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及新消费(海外拓展企业)被列为重点 [13] - 潮玩行业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504亿元,中国2026年市场规模或突破1101亿元 [13]
关税战:4月宏观经济综述
红塔证券· 2025-04-28 17:41
报告核心观点 - 本次关税战争端比 2018 年更剧烈,但金融市场风险偏好更高,股票市场不必悲观,结构上关注分红和 ROE 稳定标的以及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安全相关行业,债券市场复杂,十年国债收益率维持在 1.65%附近波动 [1][2] 关税战对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影响 - 我国制造业能力提升成全球供应链不可替代竞争优势,高端制造和“卡脖子”领域突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成全球产业链“引领者” [8] - 我国房地产泡沫挤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内部地产金融泡沫化风险基本排除 [9] - 美国主导传统国际秩序系统性瓦解,美元信用出现明显裂痕,内部债务高企,逆全球化致美元贸易结算占比回落,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美元资产信用 [10] - 政府积极维护股票市场稳定,政策多次提及资本市场和稳定股市,央行支持汇金增持,央国企实施增持回购 [13] 4 月政治局会议政策部署及原因 - 会议做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等部署,提高受关税影响企业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要求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16] - 政策保留空间有必要,短期压力不大,一季度 GDP 增速 5.4%,上半年完成 5%以上增长目标压力不大,存量政策将密集发行发挥托底作用 [16] - 当前未到非常规状态,政策层认为未到用增量政策的时候,过去调控为逆周期调节储备空间、释放资产价格泡沫风险 [17] - 政策落地重点是扩大消费,关注受关税影响弱势群体,通过稳就业和民生改善提振消费倾向促进服务消费 [17][18] 市场投资建议 - 股票市场结构上抓两端,一是分红和 ROE 稳定标的有避险效应受青睐,二是关注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安全相关行业机会 [2][18] - 债券市场复杂,央行关注股市稳定,债券面临供给高压,短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慢,十年国债收益率维持在 1.65%附近波动,传统债券避险资金流向银行、红利等板块 [2][19] 关税战对外需影响 - 中美关税战升级短期对外需有扰动,今年一季度我国对美出口占比达 13%左右,转口贸易有挑战,对劳动密集型出口有负面影响 [13]
“双标”的美国产业政策:类型、动因、效果及思考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19 18:27
以下文章来源于粤开志恒宏观 ,作者罗志恒 粤开志恒宏观 . 在这里,一起解读中国与世界。立足中国,全球视野;宏大叙事,微观关怀。 文/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罗志恒 ,粤开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马 家进 ,粤开证券宏观分析师 邓洪波 特朗普指责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和产业政策给美国出口造成了非关税壁垒, 但 近 些 年 美 国 自 身 却 通 过 层 出 不 穷 的 产 业 补 贴 大 力 扶 持 本 土 产 业 , 并 以"国家安全"或"公平贸易"为名设置高关税壁垒打压国外企业。这种策略 既反映了其 维 护经济霸 权的意图,也暴露了政策内在的矛 盾 性与 反噬效 应,是典型的"双标"行为。特朗普向全球加征关税,试图通过关税压制竞 争对手,意图为美国带来就业回潮与产业保护。但经济规律比政策强,主 观意愿要受 到 客观规律 的制约。美国存在基础设施陈旧、 劳 动力 成本过 高、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美国制造业丧失国际竞争力。不仅难以带 动美国实现再工业化,反而会反噬美国自身,加剧美国经济滞胀风险。 美国产业政策的类型及运作机制 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指政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调整产业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