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卓睿成长股票型基金

搜索文档
公募行业掀起自购潮,浮动费率基金能否重塑行业生态?
南方都市报· 2025-06-04 22:38
头部机构自购动态 - 兴证全球基金拟以2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旗下新发浮动费率基金"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自购资金将于6月4日基金发行首日投入 [1][2] - 中欧基金宣布出资1000万元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 [2] - 博时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分别投资旗下博时卓睿成长股票型基金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型基金,其中博时卓睿成长为首批浮动费率产品 [2] - 东方红资管以1000万元自购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型基金,该基金发行首日吸引近4亿元资金认购 [3] 浮动费率基金设计特点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集中启动发行,涵盖16家基金公司,产品采用"业绩挂钩+持有期绑定"的创新费率模式 [4] - 费率与业绩表现深度绑定,形成"升档、基准、降档"三档费率体系,持有满一年后根据收益表现动态调整 [4] - 采用"非对称设计",业绩跑输基准时管理费降档幅度(50%)显著大于升档幅度(25%) [4] - 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8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5%+中债综合指数×15%" [5]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费率设计细化到"单客户、单份额"维度,实现差异化收费 [5] 行业政策与生态变革 - 根据《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头部机构需将浮动费率基金发行量占比提升至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的60% [6] - 浮动管理费将基金公司收入与投资者收益直接挂钩,推动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业绩驱动" [6] -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从申报到获批仅用两周时间,创下行业效率纪录 [6] - 行业生态重构,传统模式下"重规模、轻回报"现象将改变,基金公司更加注重为投资者创造收益 [8] - 费率设计普遍要求"双重达标",需跑赢业绩基准且实现绝对正收益才能触发升档费率 [8] 机构战略与市场影响 - 兴证全球基金表示自购资金将与普通投资者"同进同出",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7] - 中欧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沈悦指出,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长周期配置机会显现 [7] - 东方红资管自购产品锚定沪深300、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A股权益投资比例达55%-80% [7] - 公募自购被视为机构响应监管号召、加速产品创新的信号 [6] - 浮动费率基金的推广将加剧行业竞争,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8]
自购暗藏“抄底密码”?浮动费率基金成新宠,公募扎堆操作有何玄机
华夏时报· 2025-06-04 21:36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分析 - 多家头部基金公司近期密集自购旗下产品,涉及金额从10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包括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东方红资管、博时基金及天弘基金等机构 [2] - 自购资金多投向浮动费率基金,并承诺较长持有期限,如中欧基金明确持有期不低于三年,天弘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同步自购形成"利益双绑定" [3][5] - 首批16只浮动费率基金密集发行背景下,自购行为被视为对投研实力的背书及传递长期信心 [2][6] 自购案例细节 - 东方红资管5月27日出资1000万元自购其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 [3] - 博时基金5月28日公布2000万元自购计划,部分资金投向博时卓睿成长股票型基金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型基金A类份额 [3] - 兴证全球基金6月3日拟出资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3] 自购行为的市场意义 - 锁定长期持有期强化资金稳定性,规避短期套利,为市场注入韧性 [4] - 机构行为反映对投研能力、产品表现的信心及当前市场环境的积极判断 [5] - 历史经验显示自购潮常出现在市场重要转折点,如2022年市场波动期间 [7] 自购潮的深层逻辑 - 新发基金尤其是创新产品需"护航",自有资金可确保成立门槛并吸引跟投资金 [6] - 浮动费率基金作为行业重大创新,自购行为对其市场接纳具有标杆意义 [6] - 部分自购隐含机构对市场底部的判断,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7] 投资者解读建议 - 需区分自购性质:新发基金自购以营销因素为主,存续基金自购或提供入市窗口 [8] - 核心观察指标包括自购金额占发行规模比例、锁定期长短及基金经理是否跟投 [8] - 自购是积极信号但非市场走势保证,投资决策仍需结合产品策略与基本面 [9]
最新!约26亿,首只或提前结募
中国基金报· 2025-06-03 23:27
【导语】银行渠道数据显示,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合计募集约26亿元,已有基金率先卖超15亿元,或提前 结束募集 自5月28日正式起售的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发行战况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银行渠道了解到,从当前发行情况来看,这些产品销售五天整体吸金约26亿元。其 中,销售战况分化明显,东方红核心价值首募已达15亿元,本周或将提前结束募集,但也有产品募集规 模仅达百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多家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将发力重点放在了端午节后,目前中行一折费率优惠,招 行也开启重点推广等,后续这类产品发行将呈现更多亮点。 已有产品首募达15亿元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的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备受市场期待。自5月 23日正式获批后,这些产品陆续进入发行期,目前在售产品达到19只。 来自银行渠道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3日,发行5日整体战况分化较为明显,整体发行规模约为26亿元, 至少有6只产品募资规模超1亿元。 在这一波发行大潮之中,周云挂帅的东方红核心价值基金募集一路领跑,发行首日仅半天,发售规模就 已接近4亿元,也是当日首发的浮动费率产品中规模最大的一只。据悉,浦发银行和东方证券两大渠道 ...
又有多只北证50基金限购
格隆汇· 2025-05-30 08:53
基金经理观点 - 平安基金经理周思聪认为创新药行业将迎来长周期、大级别投资机会,2025年将是收入放量、业绩跨越和估值抬升的"三个元年" [1] 基金产品动态 - 建信基金申报的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发起式基金获监管接收,年内已有12家基金公司申请科创债指数基金 [2] - 博时基金宣布自购旗下两只浮动费率权益基金各1000万元,包括新发的博时卓睿成长股票型基金 [3] - 工银瑞信和东财基金旗下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实施限购,单日限购金额分别为5万元和20万元 [4] 公募基金规模 - 4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3.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3月增长8985.04亿元 [5] - 股票基金规模单月增长超1100亿元,货币基金增长超6600亿元,债券基金增长超1400亿元,混合基金规模微减12.73亿元 [5] ETF市场表现 - 信创ETF单日溢价上涨6.41%,金融科技类ETF普遍上涨超5%,港股创新药ETF涨幅达4.5%-5.2% [8][10] - 黄金类ETF普遍下跌超1%,30年国债ETF下跌约0.5% [10][11] 银行代销调整 - 农业银行对代销公募基金实施动态风险评估,采用"孰高"原则确定评级 [6] - 中信银行上调158款代销资管产品风险等级,涉及55家基金公司 [6]
又有多只北证50基金限购;年内多家公募申报科创债指数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5:47
基金产品动态 - 多家基金公司申报科创债指数基金,建信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发起式基金申报材料获监管接收,今年以来已有12家基金公司递交申请材料 [1] - 博时基金宣布自购旗下两只浮动费率基金,各投入1000万元,包括新发基金博时卓睿成长股票型基金A类份额 [1] - 工银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和东财北证50指数发起式基金宣布限购,单日限购金额分别为5万元和20万元 [1] 行业观点与投资机会 - 平安基金经理周思聪看好创新药行业,认为2025年将是收入放量、业绩跨越和估值抬升的"三个元年",行业有望迎来系统性投资机会 [1] - 金融科技ETF领涨市场,信创ETF单日涨幅达6.41%,金融科技相关ETF涨幅在5.72%-5.90%区间 [2][3] - 黄金相关ETF集体回调,最高跌幅达1.07% [4] 市场行情与资金动向 -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沪指涨0.7%,深成指涨1.24%,创业板指涨1.37%,沪深两市成交额1.19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755亿元 [2] - 计算机设备、软件开发、生物制品等板块涨幅居前,珠宝首饰、贵金属、食品饮料等少数板块回调 [2] 金融科技行业趋势 - 金融机构持续提升IT投入,中小金融机构IT需求增长明显,云技术作为基座仍是核心投入领域,大模型及AIAgent有望成为银行经营效率提升的关键 [5] - 金融企业加强数据要素转化,相关技术发展有望带来行业自下而上催化,可关注金融科技ETF等产品 [5] 新发基金信息 - 华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即将发行,基金类型为股票指数型,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 [6][7] - 基金经理张序管理多只指数增强产品,包括华安沪深300增强策略ETF等,任职最长产品达5年又12天 [7]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获批!最低、最高档费率相差超一倍
搜狐财经· 2025-05-23 20:57
监管政策与产品审批 - 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从5月16日申报到获批仅用一周时间 体现监管部门推动公募行业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决心 [2] - 产品设计响应《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 未来一年头部机构浮动费率基金发行量需占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以上 [6] 产品结构与费率设计 - 26只产品均为混合型基金 全市场选股 业绩基准对标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 股票仓位中枢约80% 部分含港股和债券投资 [6] - 统一设置三档管理费率:基准档1.2%/年 升档1.5%/年(需年化收益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 降档0.6%/年(年化收益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 [3][4] - 费率调整采用非对称原则 升档激励幅度0.3个百分点 降档惩罚幅度0.6个百分点 体现对投资者保护 [6] 运作机制与投资者条款 - 持有不足1年赎回按基准档1.2%收费 满1年后根据业绩触发费率调整 [4] - 以100万元投资为例 持有一年后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则管理费从1.2万升至1.5万 跑输3个百分点则降至0.6万 [6] 行业影响与机构动态 - 易方达等26家基金公司首批获批产品 包括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富国均衡配置混合等 覆盖主流公募机构 [3] - 浮动费率模式将管理费与持有时间、超额收益挂钩 构建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担机制 促进长期持有和健康生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