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公募基金管理人近期接连自购
证券日报· 2025-07-07 00:18
公募基金管理人自购行为 - 大成基金及其高管、拟任基金经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型基金,承诺持有1年,该基金募集期为7月7日至7月22日,拟任基金经理李博管理两只其他混合型基金 [1] - 大成基金6月7日曾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型基金 [1] - 华商基金7月1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型基金A类份额 [1] - 交银施罗德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型基金 [2] - 兴证全球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基金 [2] 自购行为的行业意义 - 公募基金管理人自购体现其对投研实力与产品潜力的信心,传递市场前景乐观信号,提振投资者情绪 [2] - 自购行为加强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促使更注重长期投资价值与风险控制,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2] - 权益类基金成为自购重要对象,反映机构对权益资产长期配置价值的判断及对市场估值修复和经济基本面改善的预期 [2] - 监管部门持续鼓励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今年以来对股票型基金的净申购金额达13.17亿元 [2] 自购对品牌与业务的影响 - 自购行为对公募基金管理人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有显著积极影响,增强投资者信任感 [3] - 自购传递基金管理人对投研能力和产品价值的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和资金流入 [3] - 良好品牌形象吸引潜在客户,提升现有客户忠诚度,促进长期持有和追加投资 [3] - 市场低迷时期积极自购的基金管理人后续在新基金发行、规模扩张等业务上更顺利,客户数量稳步增长 [3]
响应费率改革 公募基金公司密集自购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07:10
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基金作为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产品之一,自筹备以来便备受市场瞩目。公开信息显 示,该基金由大成基金资深基金经理杜聪掌舵。杜聪拥有11年从业经验,其中4年基金管理经验,专注 成长股投资,擅长在TMT、新能源、机械等创新行业挖掘机会。其代表作大成成长进取基金在杜聪管 理期间,近一年收益达34.53%,同类排名前4%,显著领先于业绩比较基准和沪深300指数。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大成至臻回报混合的投资范围广泛,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 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存托凭证、港股通标的股票、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该基金采用浮动费率 制,管理费率与基金业绩挂钩。根据产品资料,该基金管理费与投资者持有期限及业绩表现深度挂钩: 持有不足一年,按1.20%的年费率收取管理费;持有期限达到一年及以上,若持有期间相对业绩比较基 准的年化超额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超过6%且持有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为正,按1.50% 年费率确认管理费;若持有期间的年化超额收益率在-3%及以下,按0.60%年费率确认管理费。 近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大成基金")宣布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自购旗下新发浮动费率 ...
大成基金2000万元自购新发浮费基金,公募自购潮持续升温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18:01
近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大成基金")宣布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自购旗下新发浮动费率基 金——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大成至臻回报混合")。 大成基金自购2000万元,力挺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大成基金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公司主动投资能力的信心,践 行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公司决定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基金。 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基金作为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产品之一,自筹备以来便备受市场瞩目。公开信息显 示,该基金由大成基金资深基金经理杜聪掌舵。杜聪拥有11年从业经验,其中4年基金管理经验,专注 成长股投资,擅长在TMT、新能源、机械等创新行业挖掘机会。其代表作大成成长进取基金在杜聪管 理期间,近一年收益达34.53%,同类排名前4%,显著领先于业绩比较基准和沪深300指数。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大成至臻回报混合的投资范围广泛,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 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存托凭证、港股通标的股票、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该基金采用浮动费率 制,管理费率与基金业绩挂钩。根据产品资料,该基金管理费与投资者持有期限 ...
财富管理:每日市场观察-20250605
财达证券· 2025-06-05 11:07
股市行情 - 6月4 - 5日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上涨,涨幅分别为0.42%、0.87%、超1% [1][3] - 6月5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超1.1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10多亿元 [1] - 6月4日上证、深证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115.31亿元、146.36亿元 [4] 消息面 - 深圳探索建立深交所与港交所会员互联互通机制 [5] - 2025年度中央财政拟支持20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7] - 前4个月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减税降费及退税3518.8亿元 [8] 行业动态 - 美国5月轻型汽车销量1565万辆,较4月降约160万辆 [9] - 四部门组织30个左右城市开展人力资源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 [11] 基金动态 - 上海鼓励企业申报基础设施REITs储备项目 [13] - 6月3日兴证全球基金拟2000万元认购旗下新基金 [15]
部分场外QDII基金放宽限购;超百亿资金涌向科创ETF丨天赐良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9:28
NO.1 又有公募自购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6月3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 金。据悉,该基金为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之一。 同日,中欧基金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公司于5月30日出资1000万元购入旗下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中 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基金,且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 据统计,在此之前,已有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新发的浮动费率 基金。 NO.2 港股主题ETF规模创新高 今年以来,港股主题ETF持续吸金,年内规模增长856.74亿元,增幅为27.97%。数据显示,截至5月30 日,港股主题ETF规模逼近4000亿元关口,达到3919.6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整体规模攀升,也使得百亿级别的港股主题ETF由去年底的8只增至5月底的11只。 每经记者|肖芮冬 每经编辑|叶峰 |2025年6月5日星期四| NO.5 超百亿资金涌向科创ETF 5月份,ETF资金流向较4月呈现明显变化。主要宽基ETF由4月的净流入转为净流出,部分行业主题ETF 则受到资金青睐。 Wind数据统计显示,5月,科创、芯片、半导体、军工、国防、 ...
公募行业掀起自购潮,浮动费率基金能否重塑行业生态?
南方都市报· 2025-06-04 22:38
6月3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称,拟以2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旗下新发浮动费率基金"兴证全球合熙 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这一动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事实上,这一事件并非孤例。近日,中欧基金、博时基金、东方红资管等头部公募机构接连宣布自购旗 下新发浮动费率基金,累计自购金额超5000万元。在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集中启动发行的背景 下,公募行业正以"真金白银"的姿态,加速推动基金管理费与业绩挂钩的改革落地。 头部机构密集自购,浮动费率基金成新宠 具体来看,头部机构的自购行动展现出鲜明的战略导向。6月3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的公告明确,自购 资金将于6月4日基金发行首日直接投入,并强调"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及公司主动投 资能力的信心"。据悉,该基金采用三档浮动费率机制:持有满一年后,若年化收益率跑输业绩比较基 准3个百分点及以上,管理费降至0.6%/年;若年化超额收益(扣除管理费后)超过6%且实现正收益, 则适用1.5%/年的升档费率;其他情形维持1.2%基准费率。 无独有偶,5月30日,中欧基金宣布出资1000万元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并 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成为首批产 ...
自购暗藏“抄底密码”?浮动费率基金成新宠,公募扎堆操作有何玄机
华夏时报· 2025-06-04 21:36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分析 - 多家头部基金公司近期密集自购旗下产品,涉及金额从10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包括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东方红资管、博时基金及天弘基金等机构 [2] - 自购资金多投向浮动费率基金,并承诺较长持有期限,如中欧基金明确持有期不低于三年,天弘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同步自购形成"利益双绑定" [3][5] - 首批16只浮动费率基金密集发行背景下,自购行为被视为对投研实力的背书及传递长期信心 [2][6] 自购案例细节 - 东方红资管5月27日出资1000万元自购其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 [3] - 博时基金5月28日公布2000万元自购计划,部分资金投向博时卓睿成长股票型基金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型基金A类份额 [3] - 兴证全球基金6月3日拟出资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3] 自购行为的市场意义 - 锁定长期持有期强化资金稳定性,规避短期套利,为市场注入韧性 [4] - 机构行为反映对投研能力、产品表现的信心及当前市场环境的积极判断 [5] - 历史经验显示自购潮常出现在市场重要转折点,如2022年市场波动期间 [7] 自购潮的深层逻辑 - 新发基金尤其是创新产品需"护航",自有资金可确保成立门槛并吸引跟投资金 [6] - 浮动费率基金作为行业重大创新,自购行为对其市场接纳具有标杆意义 [6] - 部分自购隐含机构对市场底部的判断,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7] 投资者解读建议 - 需区分自购性质:新发基金自购以营销因素为主,存续基金自购或提供入市窗口 [8] - 核心观察指标包括自购金额占发行规模比例、锁定期长短及基金经理是否跟投 [8] - 自购是积极信号但非市场走势保证,投资决策仍需结合产品策略与基本面 [9]
港股主题ETF规模逼近4000亿元;兴证全球基金拟自购2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15:28
每经记者|肖芮冬 每经编辑|叶峰 天赐良基日报第658期 一、今日基金新闻速览 1、兴证全球基金拟自购2000万元 6月3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据悉,该基金为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之一。 2、港股主题ETF规模创新高 今年以来,港股主题ETF持续吸金,年内规模增长856.74亿元,增幅27.97%。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港股主题ETF规模逼近4000亿元关口,达到3919.62 亿元。 3、部分场外QDII基金放宽限购 Wind数据显示,或因场内跨境ETF投资热度降温,与5月初相比,近期不少场外QDII类基金额度有所放宽,比如海富通美元债、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博时 纳斯达克100ETF联接等。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0.42%,深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11%。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16亿元。板块方 面,珠宝首饰、美容护理、家用轻工等板块涨幅居前,仅航空机场、物流等少数板块回调。 具体来看,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全线走强,最高涨4.29%。 | 代码 | 名称 | 相关链接 | 最新价 | ...
6.4犀牛财经早报:多家公募自购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手回集团较招股价跌近三成
犀牛财经· 2025-06-04 09:37
基金行业动态 - 多家公募自购新发浮动费率基金,兴证全球基金拟运用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1] - 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明确锚定业绩比较基准,费率与持有期挂钩,采用开放式运作模式 [1] - 理财行业掀起"降费潮",部分产品管理费率低至0.01%/年,近一周内超300只理财产品调降费率 [2] 上市公司回购与增持 - 5月以来A股共44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5月单月78家发布新回购方案 [1] - 自2024年10月以来A股共650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约1370亿元 [1] - 格力电器股东京海互联已增持452.2万股,增持金额达2.03亿元,计划增持金额10.5-21亿元 [10] 银行业动态 -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叫停高息高返,将车贷返佣比例从15%降为5% [2] - 北京、四川、河南等地多家银行对汽车贷款业务高息高返问题进行整改 [2] - 美联储解除对富国银行逾七年的资产上限规定 [4] 科技与医药行业 - 拜耳前列腺癌药物Nubeqa获FDA批准,联合疗法降低影像学进展或死亡风险46% [3] - Meta调整VR开发计划,砍掉Quest 4升级项目,加速开发"超轻薄开放式头显" [4] - OpenAI可能在7月发布GPT-5 [3][4] 资本市场与IPO - 港股IPO外资基石投资者增加,今年15家企业引入外资基石投资者,去年同期仅3家 [5] - 手回集团上市后股价较招股价跌近三成,市值15亿港元 [6][7] - 乘风科技启动北交所IPO辅导,从事阀门、流体控制机械研发生产 [7] 企业并购与融资 - 联合光电拟发行股份购买长益光电100%股份 [8] - 中国平安拟发行117.65亿港元零息可转债,用于业务发展和补充资本 [5] 企业业绩与展望 - 华润三九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实现双位数增长 [9]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道指涨0.51%,标普500涨0.58%,纳指涨0.81% [11] - 英伟达涨近3%,领涨道指,市值重回第一 [11]
招商证券新任总裁官宣,招行原副行长朱江涛出任;多家公募自购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08:36
|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NO.1 招商证券新任总裁官宣,招行原副行长朱江涛出任 证券与基金业正迎来高管新老更替的高频期。继5月6日官宣原总裁吴宗敏到年龄退休后,招商证券于6 月3日官宣了新总裁的到任,由招商银行原执行董事、副行长朱江涛出任。据观察,头部券商屡见银 行"跨界"券业的高管,如国泰海通、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管理层中,不乏具有银行背景的人才。履历显 示,朱江涛为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此前任招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自2003年1月加入招商银 行,2007年12月至2020年7月历任招商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重庆分行行长,信用风险管理 部总经理,风险管理部总经理,2020年7月至2024年5月任招商银行首席风险官,2021年9月起任副行 长。 点评:招行原副行长朱江涛出任招商证券总裁,凭借其丰富的银行背景和风险管理经验,将为招商证券 带来新的管理思路和市场策略。这一变动或将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对券商板块的整体运营和管 理模式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头部券商频繁引入银行背景高管,反映了金融行业跨领域人才流动的趋 势,预示着金融行业未来可能迎来更多跨领域合作与创新。 NO.2 多家公募自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