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力迦
icon
搜索文档
再鼎医药(9688.HK):维持全年收入指引 下半年多个里程碑事件值得期待
格隆汇· 2025-08-24 03:32
中期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89亿美元 [1] - 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5.60亿至5.90亿美元,显示对下半年产品放量信心 [1] 产品管线进展 - 贝玛妥珠单抗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胃癌一线治疗上市申请 [1] - 肿瘤电场治疗预计提交一线胰腺癌治疗上市申请 [1] - 艾加莫德预充式皮下注射剂计划提交gMG和CIDP适应症申请 [1] - 呫诺美林曲司氯铵有望获批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 [2] - 维替索妥尤单抗有望获批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 [2] - 瑞普替尼有望获批用于NTRK阳性实体瘤 [2] 临床开发计划 - ZL-1310将于2025年下半年公布二线ES-SCLC数据更新并启动全球注册研究 [2] - ZL-1310联用阿替利珠单抗的一线ES-SCLC剂量递增研究数据即将读出 [2] - ZL-1503将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全球1期临床 [2] - ZL-6201将推进肉瘤及LRRC15阳性实体瘤的全球1期临床开发 [2] 财务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0.1亿元、54.8亿元、74.9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0.6亿元、5.9亿元 [3]
再鼎医药(ZLAB):核心品种环比增速恢复,有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华兴证券· 2025-08-14 20:1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再鼎医药(ZLAB US)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7 22美元,较当前股价34 31美元存在96%上行空间[1] - 行业评级为"超配",预计医药行业相对纳斯达克指数涨幅将超过10%[1][17]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总收入2 16亿美元(同比+15%),产品收入净额2 15亿美元,合作收入173万美元[3] - 1H25净亏损8 917万美元(同比改善33%),EPS为-0 08美元(1H24为-0 14美元)[3] - 2Q25总收入1 10亿美元(同比+9%),净亏损4 073万美元(同比改善49%)[3] - 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5 60亿-5 90亿美元,预计4Q25实现盈利[3] 产品线分析 - 核心品种艾加莫德患者使用量创历史新高,鼎优乐与纽再乐受益于市场覆盖扩张[4] - 卫伟迦及卫力迦销售环比+46%,有效对冲则乐因PARPi类产品竞争导致的销量压力[4] - 艾加莫德被纳入中国新版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推动处方端认可度提升[4] 估值与预测 - 采用DCF估值法(WACC 9 3%,永续增长率3 0%)[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 66亿/8 51亿/11 8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从-1 6亿美元扭转为+1 68亿美元[7] - 当前市盈率146 2倍(2027E),估值低于可比生物医药公司[7] 关键催化剂 - 卫伟迦/卫力迦收入增长及则乐市场表现[5] - 具有FIC/BIC潜力的全球权益管线推进[5] - 公司商业化能力持续提升及研发管线进展[5]
再鼎医药二季度收入1.091亿美元增长9% 卫伟迦及卫力迦销售额环比增涨46% 则乐收入下滑至410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08 17: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产品收入净额1.091亿美元 同比增长9% [1] - 经营亏损5490万美元 经调整后亏损3420万美元 [4] - 亏损净额从2024年同期8030万美元收窄至4070万美元 每股普通股亏损从0.08美元改善至0.04美元 [4] 产品收入分析 - 核心产品则乐收入410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4500万美元下滑 主要受PARPi类产品竞争加剧影响 [3] - 卫伟迦及卫力迦收入2650万美元 环比第一季度1810万美元增长46% 得益于治疗时间延长和市场渗透率提升 [3] - 新上市产品鼎优乐实现收入460万美元 纽再乐收入1430万美元同比增长16% [3] 成本控制成效 - 研发开支506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6160万美元下降17.9% 主要源于人员成本下降和临床研究费用降低 [4] - 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710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7970万美元减少10.9% 通过资源择优排序实现人员成本下降 [4] 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和流动受限制现金总计8.323亿美元 较3月31日8.573亿美元略有下降 [6]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63.71% 较2024年62.94%有所提升 [6] - 净资产收益率-5.87% 总资产回报率-4.11% 显示公司仍处于投入期 [6] - 流动比率3.26 速动比率3.09 应收账款转换周期76天 应付账款转换周期87天 [6]
49%自费下的创新药困局:商保如何进一步打开千亿市场天花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0:17
创新药企发展态势 - 2025年一季度部分创新药企营收同比增长,迪哲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96.32%,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舒沃替尼与戈利昔替尼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后销量大幅增加 [1] - 再鼎医药同期产品收入净额攀升21%,旗下卫伟迦及卫力迦自2024年纳入医保后市场覆盖与渗透持续深化 [1] - 创新药企通过BD模式推动研发管线转化和核心品种商业化规模扩大实现收入增长 [1] 医保政策支持与挑战 -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以来连续七年调整医保目录,2024年底新增91种药品中38种为"全球新"创新药,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超90%,较总体成功率高16个百分点 [2] - 2018年以来新增至目录外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超50%,2023年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1.7%,2024年进一步降至63% [3] - 创新药研发平均耗时10年、耗资10亿美元,纳入医保后价格大幅降低压缩利润空间,影响后续管线推进 [3] 创新药械支付结构 - 2024年我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达1620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医保基金支出占44%,个人现金支出占比仍高达49% [3] - 基本医保更注重广覆盖与支付公平性,对部分高值创新药械支付仍有限制 [3] - 商业健康险2024年对创新药械总赔付额约124亿元,但仅占市场规模7.7%,支持力度不足 [6] 多元支付体系建设进展 - 2025年创新药械支付领域迎来政策突破,国家医保局拟落地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聚焦高创新、高临床价值药品 [5]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推动商保药品目录建设,拟分类完善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中高端医疗险等产品体系 [5] - 广州试点推出6个"穗新保"商保产品,覆盖创新药械并实现"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 [6] 商业健康险发展现状 - 2024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赔付结构:疾病险占47%,百万医疗险占22%,惠民保占15%,企业补充医疗险占8%,高端医疗险占1%,带病体特病特药保险占8% [6] - 行业预判未来5-10年中端医疗险有望成为继百万医疗险、惠民保后的第三增长曲线 [8][9] - 带病体保险在数据打通和AI赋能下有望突破,进一步打开商保筹资和支付天花板 [9] 行业协同与生态构建 - 药企与保险公司存在"认知鸿沟",前者缺乏商保精算逻辑理解,后者担忧创新药纳入条款后的理赔率波动 [7] - 构建商业健康险服务生态需配套商保目录、电子处方系统、院外药房承接能力等体系 [7] - 一码直付平台通过聚合多元化支付解决方案推动诊疗、支付、用药全流程优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