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处置

搜索文档
创业环保:天津市政投资有限公司累计质押公司A股股份2.69亿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7:11
股权结构变动 - 控股股东天津市政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A股股份约7.1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5.57% [1] - 本次变动后累计质押股份2.69亿股,占其持股数量比例37.59% [1] 业务构成 - 污水处理及污水处理厂建设业务为核心收入来源,占比76.77% [1] - 中水及管道接驳业务占比7.91%,其他业务占比5.42% [1] - 能源供给业务占比3.36%,危废处置业务占比3.1% [1] 市值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93亿元 [1]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HK):1H25业绩好于预期 看好全年生物质盈利回升
格隆汇· 2025-08-20 11:27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营业收入34亿港币同比下降3% 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3% [1] - 每股派息2.8港仙同比增长50% 分红率30%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1] - 生物质发电成本管控及财务费用压降推动业绩超预期 [1] 生物质综合利用业务 - 建造收入同比下降17%至0.5亿港币 营收占比降至1.8% [1] - 生物质材料处置量同比下降4% 上网电量同比增长3% [1] - 农林生物质燃料成本同比下降8% 蒸汽供应量同比增长34% [1] - 板块净利润6.3亿港币同比增长31% [1] 危废处置业务 - 填埋/焚烧平均单价同比下降17%/4% 无害化处置量同比下降2% [2] - 上网电量同比下降7% 计提减值约1.1亿港币 [2] - 板块净亏损1.8亿港币 亏损同比扩大 [2] 新能源业务 - 装机容量达25万千瓦(去年同期17万千瓦) 新投产2个光伏项目 [2] - 山西风电消纳困难导致上网电量仅同比增长1% [2] - 检修成本增加 净利润同比下降2% [2] 业务发展前景 - 供热规模已达218万吨/年 预计2025年末达250万吨/年 [2] - 虚拟电厂签约厂家达136家 零碳园区业务持续拓展 [2] - 热电联产被确立为补贴到期后核心发展方向 [2] 估值与分红 - 全年每股派息预期上调至2.9港仙 [3] - 目标价上调24%至1.05港币 较现价存在8%上行空间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E/2026E市净率0.21倍/0.21倍 [3]
高能环境股价微跌0.77% 临时股东大会即将召开
金融界· 2025-08-07 02:5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6日收盘,高能环境股价报6.4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5元,跌幅0.77% [1] - 当日成交量为228961手,成交金额达1.48亿元 [1] 公司概况 - 高能环境是一家专注于环保产业的企业,业务涵盖环境修复、固废处理、危废处置等领域 [1] -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环保行业具有重要地位 [1] 公司治理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7日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1] - 会议将审议修订对外投资决策管理制度、选举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及独立董事等议案 [1] - 股东可通过现场或网络方式参与投票 [1]
光大环境20250603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垃圾发电行业、水务行业、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危废处理行业 - 公司:光大环境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垃圾发电行业 - **2024年表现**:自由现金流首次转正,从2023年的 -4亿元提升至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减少2%,但分红比例提升至34%,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资产质量和股票流动性有所改善,自由现金流回升弹性显著[3] - **长期发展前景**:具有跑马圈地性质,提前抢占优质区位可享受高标杆电价收益;补贴取消后,东部及南部地区标杆电价和人均垃圾产生量较高,为长期盈利提供保障;湖南地区未来将成布局重点,占比9%[10] 光大环境 - **行业地位**:国内最大的垃圾发电运营商,2023年市场份额约16%;环保能源板块是核心业务,2024年贡献公司52%的收入、96%的EBITDA和97%的净利润;长期自由现金流估算约20亿港币,高于2024年分红总额,不考虑补贴也能覆盖未来分红[2][4] - **主要业务板块**:包括环保能源(生活垃圾发电和餐厨处置)、光大水务(市政污水处理)和绿色环保(农林生物质及危废处置)[5] - **市场表现**:垃圾发电领域市场份额约16%,污水处理市场份额约3%,农林生物质发电市场份额为6%,各业务板块均有较强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6] - **产能扩张**:2010 - 2020年产能增长率达30%,2016 - 2022年通过PPP模式扩张;垃圾发电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7] - **经营效率**:单项目产能约900吨/日,高于行业平均;吨发电量330千瓦时/吨,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反映较高经营效率与技术优势[9] - **运营收入及现金流**:2024年运营收入占整体收入比例提升至64%;整体运营现金流约89亿港币,国补回收20亿元,纯现金流约70亿元;垃圾焚烧发电贡献最多现金流[14] - **长期自由现金流及分红**:长期自由现金流估算约20亿港币,高于2024年分红总额,能覆盖未来分红;管理层保持分红绝对值上升[15] - **估值变化**: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十二五期间估值高,十三五期间因扩张导致估值下降,2022年以来处于底部;光大环境作为行业龙头,自由现金流修复,长期盈利和估值有望提升[16] - **持仓情况**:公募重仓持仓比例EQ24提升、EQ25下降,南向资金持仓不断提升;一年期PE约6.8,对应股息率6.5%,具备较强长期投资价值[17][18] 水务业务 - **发展前景**:有保底水量支撑,表现平稳;毛利率约42%,接近行业平均;地方财政压力减轻和居民水价提升有望带来毛利率边际改善[11] 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危废处理板块 - **行业现状及挑战**:农林生物质发电依赖秸秆等燃料,产能集中在安徽,国补退坡后盈利预期下降,2022年后在建项目减少;危废处理业务下游产废需求不足,处置量和价格下降,2024年绿色环保板块建设收入同比减少近70%,计提约10亿港币减值,净亏损3亿港币;2025年上半年危废处置价格环比企稳[12][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垃圾发电行业补贴取消后,各省燃煤标杆电价决定长期收益,东部及南部地区标杆电价较高且人均垃圾产生量多,为盈利提供保障[10] - 垃圾焚烧发电因政府支付处置费,每度电可增加两毛钱,相当于6毛钱左右的火电资产且无燃料成本,每度电可获2 - 3毛钱经营性现金流[14] - 公募重仓持仓比例EQ25下降是因资金轮动从高股息、电力环保撤出转向科技主题,南向资金持仓提升可能是长线资金买入,对成长风格不敏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