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疾

搜索文档
郎咸平“炮轰”香港保险:针对大陆的精心“骗局”
搜狐财经· 2025-07-22 00:55
香港保险行业争议事件 - 香港中文大学前讲座教授郎咸平在社交媒体炮轰香港保险存在"七大坑",包括7%稳定回报难实现、提前领取有惩罚、不同产品收益相差上百万、疾病保险易被拒赔、打官司律师费高昂、外汇管制、内地签署保单无效等问题[1] - 该言论引发激烈争论的同时,内地客户在2025年6月底蜂拥香港抢购预期收益7%的港险产品,因香港保监局从7月1日起将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从7%下调至6.5%[1] 香港保险行业概况 - 香港保险业已有180余年历史,2024年上半年毛保费总额达3109亿港元,同比增长5.1%,其中内地客户投保297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造保单保费的25.7%[4] - 行业管理资产规模超4.5万亿美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拥有157家保险公司和1649家保险代理机构[4][7] - 产品涵盖终身寿险、储蓄寿险、医疗、危疾、年金等类型,支持9种货币转换,储蓄分红险长期预期收益率可达6%-7%[6][7] 监管体系与市场特点 - 香港保险业构建了由《保险业条例》及19个附属法例组成的严密法律网络,实施穿透式监管,要求险企详细报备每项投资[5] -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在2022-2023年评估中对香港保监局的企业风险管理及集团监管工作给予高度认可[6] - 市场奉行"严进宽出"政策,健康告知和核保严格,遵循无限告知原则,理赔争议适用香港法律且诉讼成本高[7] 友邦保险事件 - 友邦保险作为香港市场标杆企业,2023年总保费871亿港元位居第一,但较2022年888亿港元有所下滑[17] - 在分红险演示利率下调至6.5%后,友邦推出"环宇盈活"储蓄计划,通过优化现金分红提取规则将回本周期压缩至10年以内,上线首周创超50亿港元新单保费纪录[18] - 该产品策略被质疑可能增加高风险资产配置以兑现收益承诺,与监管防范风险的初衷相悖,引发行业争议[18][19] 行业专家背景 - 郎咸平拥有沃顿商学院金融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系讲座教授20余年,深度融入香港金融生态[8][11][12] - 作为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公司治理顾问,其分析被认为具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11][12]
李嘉诚次子圆“保险梦”?四次冲刺IPO,三年亏损超1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5-27 14:03
公司概况 - 富卫集团由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于2013年创立,是一家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业务覆盖中国香港(及澳门)、泰国(及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包括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2] - 2023年公司在东南亚市场按年化新保费计为五大保险公司及顶尖银行保险公司[2] - 李泽楷通过其直接全资拥有的实体PCGI Holdings控制富卫集团约66.70%的投票权[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分别为4.93亿美元、4700万美元、9.11亿美元[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7.17亿美元、1000万美元,2024年扭亏为盈[2] - 2023年净亏损较高主要由于不利的资本市场变动及日本Athene再保险交易相关的投资亏损(占税前亏损5.05亿美元)[4] - 2024年扭亏为盈得益于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增加、资本市场积极向好及开支管理改善[4] 保险业务 - 2022-2024年保险服务业绩分别为4.45亿美元、6.79亿美元、6.7亿美元[4] - 2022-2024年年化新保费分别为14.08亿美元、16.46亿美元、19.1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8.8%[5] - 2024年年化新保费中分红人寿占比38%,非分红人寿28%,危疾/医疗等22%,单位连结式寿险8%,团体保险6%[5] - 2024年分销渠道占比:银行保险39.2%、代理人21.6%、保险经纪/独立理财顾问30.7%、其他8.5%[5] 新业务价值 - 2022-2024年新业务价值分别为8.23亿美元、9.91亿美元、8.3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6%[6] - 2024年新业务价值中分红人寿占比37%,非分红人寿28%,危疾/医疗等22.2%,单位连结式寿险8%,团体保险6%[6] - 2024年渠道贡献占比:银行保险46.6%、代理人15.2%、经纪/独立理财顾问31.8%、其他6.5%[6] 投资业务 - 截至2024年底投资资产为453亿美元,其中419亿美元为保单持有人及股东投资,34亿美元为单位连结式寿险投资[7] - 2022-2024年投资收入分别为12.25亿美元、14.18亿美元、14.57亿美元[7] - 2024年投资组合中79.2%为债务证券,政府债券占债务证券的51.5%[8] - 公司证券占债务证券的30.9%,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及公用事业领域[8] 资本结构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债务包括:借贷27.86亿美元(含银行借贷9.89亿美元、中期票据3.18亿美元、次级票据14.79亿美元)、永续证券7.59亿美元、租赁负债9600万美元[9] 发展历程 - 2013年李泽楷从荷兰国际集团收购寿险业务组建富卫集团,同年瑞士再保险投资公司收购12.34%股权[3] - 公司通过收购和设立子公司进入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日本、马来西亚等市场[3] - 此前三次递表未果(2022年2月28日、9月13日及2023年3月13日),本次为第四次申请港股上市[2]
李泽楷,又要IPO了
创业家· 2025-05-24 17:10
富卫集团IPO分析 - 富卫集团由李嘉诚次子李泽楷通过收购荷兰国际集团在中国香港、澳门及泰国的保险业务于2013年成立,业务覆盖亚太地区并拥有约60000名中国内地保单持有人[4][5][8] - 公司通过并购扩张至印尼、新加坡、越南等市场,2023年成为东南亚五大保险公司之一,年化新保费从2014年3.09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9.16亿美元(增长5.2倍),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盈达1000万美元[6][7] - 中国内地访客贡献显著:2024年相关年化新保费达2.64亿美元(占集团1.1%),新业务价值1.09亿美元,2014-2024年增长6.3倍[8] 李泽楷商业版图 - 通过盈科集团收购香港电讯(120亿美元)等案例奠定"小超人"地位,目前控股电讯盈科、香港电讯等三家港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000亿港元[11][12][15] - 曾以220万美元购入腾讯20%股权但过早出售,错失巨额回报;2010年5亿美元收购AIG友邦投资并发展为万亿资管平台柏瑞投资,2023年以12亿美元出售[13][14][15]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4年港股IPO活跃:宁德时代募资353亿港元(市值1.3万亿港元),恒瑞医药即将上市,蜜雪冰城认购超5258倍创纪录,全年新股集资额超600亿港元(同比增6倍)[17] - 已上市公司表现亮眼:恒生指数涨16%,老铺黄金股价涨18倍(市值1400亿港元),泡泡玛特涨7倍(市值2900亿港元)[18] - 港交所受理近100宗新上市申请,在审约150宗,包括多家龙头企业[18]
李泽楷,又要IPO了
投资界· 2025-05-22 16:04
富卫集团IPO及业务概况 - 富卫集团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背后掌门人为李嘉诚次子李泽楷 [3] - 公司2013年通过收购荷兰国际集团香港澳门泰国保险业务成立 现业务遍布亚太地区 拥有约60000名中国内地保单持有人 [3][4] - 主要产品包括分红人寿(365%新业务价值) 非分红人寿(280%) 危疾医疗(222%) 单位连结式寿险(75%) 团体保险(57%) [6] - 年化新保费从2014年309亿美元增至2024年1916亿美元 增长52倍 2023-2024年固定汇率下增长186% [6] 李泽楷商业版图 - 通过并购构建商业帝国 目前控股电讯盈科 香港电讯 盈大地产三家港股公司 总市值超1000亿港元 [11] - 1999年以120亿美元收购香港电讯 完成"蛇吞象"交易 奠定"小超人"称号 [9][10] - 2010年5亿美元收购AIG友邦投资 后发展为资管规模超万亿的柏瑞投资 2023年以12亿美元出售 [11] - 曾以220万美元购入腾讯20%股权 但过早出售错失巨额回报 [3][11]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4年港股IPO活跃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353亿港元 为年内全球最大IPO [13] - 恒瑞医药即将上市 将成为A+H两地上市的医药巨头 [13] - 蜜雪冰城港股上市认购超5258倍 冻资18万亿港元创纪录 [13] - 年内港股新股集资额超600亿港元 同比增6倍 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 [13][14] - 港交所已接获近100宗上市申请 正在审理约150宗 含多家龙头企业 [15] 港股上市公司表现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16% 消费板块表现突出 [14] - 老铺黄金股价涨超18倍 市值达1400亿港元 泡泡玛特涨超7倍市值2900亿港元 [14] - 市场流动性改善 投资者态度从抗拒转向积极推动赴港上市 [14][15]
新股消息 | 富卫集团四度递表港交所 2024年度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19:44
上市申请 - 富卫集团第四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为联席保荐人 [1] 公司概况 - 富卫集团是一家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采用以客户为先及数码赋能的模式,于2013年由李泽楷成立 [5] - 公司通过人寿保险、健康保险、雇员福利及理财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提供保险方案 [5] - 业务已从最初的三个市场发展到十个市场,遍布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泰国(及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 [5] 产品结构 - 主要产品分类为分红人寿(36.5%)、非分红人寿(28.0%)、危疾/定期人寿/医疗及附加保险(22.2%)、单位连结式寿险(7.5%)及团体保险及其他(5.7%) [5] - 香港(及澳门)、泰国(及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业务分别贡献34.2%、32.6%、15.7%及17.5%的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 [5] 行业前景 - 东南亚人寿保险总承保保费预计将从2023年的约4,070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5,790亿美元 [6] - 东南亚将成为亚洲人寿保险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得益于人口基数、中产阶级比例及较大的保障缺口 [8] - 富卫集团于2023年为东南亚市场按年化新保费计的五大保险公司及顶尖银行保险公司 [6] 销售网络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2,900名保险经纪及独立理财顾问合作伙伴 [8] - 建立了数码商务平台,包括D2C电子商贸平台、银行合作伙伴数码渠道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平台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净保险及投资业绩分别为4.93亿美元、4700万美元、9.11亿美元 [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7.17亿美元、1000万美元 [8] - 2024年保险收益27.24亿美元,保险服务开支20.12亿美元,保险服务业绩6.7亿美元 [9] - 2024年投资回报12.62亿美元,净投资业绩2.41亿美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