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屏翻译机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14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 创新深度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北京、广东、安徽等地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加快创新步伐,塑造发展新动能[1] - 北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占全国一半以上,构建覆盖人才、资金、技术的"雨林生态"[3] -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10.5万辆增至2024年168.4万辆,增长15倍,占全国比重从7.7%提升至13.1%[9]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 - 驭势科技AI司机应用于机场行李转运、农场运输等场景,实现多场景商业化落地[2] - 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支持85种语言离线翻译,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平台累计覆盖终端设备超41.7亿[3][4] - 东莞元生智能推出老人看护机,集成视觉神经网络、毫米波雷达等技术,实现跌倒检测、远程监控等功能[4][5] 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 - 北京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9.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小米汽车工厂实现76秒下线一辆车,一体化压铸技术降低74%生产工时[6] - 安徽2025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61.33万辆居全国第一,华霆动力出货超200万台电池系统,蔚来工厂80%制造场景由AI决策[7][8] - 理想汽车近50%芯片实现国产化,北京建成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6][7] 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 埃夫特机器人实现免编程焊接,安徽机器人产业从2013年产值不足10亿元增至2024年超600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五[10] - 深圳众擎机器人PM01产品可完成跑步、空翻等动作,龙岗区打造全国首个机器人剧场和街区[11] - 北京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近30家居全国首位,设立百亿元级产业发展基金,医疗机器人注册证24个居全国首位[12]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来自北京、广东、安徽的报道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4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 创新深度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 北京、广东、安徽等地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加快创新步伐 [1] - 北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 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 占全国一半以上 [3] -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10.5万辆提升至2024年168.4万辆 增长15倍 占全国比重从7.7%提升至13.1% [9]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驭势科技AI司机应用于机场、农场、深井、城区等场景 实现360度路况监控 [2] - 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支持85种语言离线翻译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元生智能推出老人智能看护机"亲鹿Z9" 实时监测心率、呼吸等体征 紧急情况自动拨打电话 [4]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北京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9.4万辆 同比增长近3倍 小米汽车工厂每76秒下线一辆新车 [6] - 理想汽车近50%芯片实现国产化 操作系统、软硬件、板级设计及芯片研发深度融合 [7] - 华霆动力出货超200万台电池系统 蔚来工厂80%制造场景由AI智能决策 6月交付新车24925台 同比增长17.5% [8] 机器人产业发展 - 埃夫特机器人采用免编程焊接方式 效率显著提升 安徽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超500户 营收超600亿元 [10] - 众擎机器人PM01产品可完成跑步、前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深圳打造全国首个机器人剧场和机器人街区 [11] - 北京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近30家居全国首位 医疗机器人头部企业拥有手术机器人注册证24个 [12]
“AI超级联赛”赋能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
新华社· 2025-07-19 23:54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广西密集出台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政策 重点实施六大行动 目标到2027年AI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打造100个智能产品 培育100个应用场景 培养10家全国影响力链主企业 [3] - 广西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已建成算力规模超1500匹 未来规划达20万匹 已签约42个项目涵盖AI芯片 智算中心 智慧出行等领域 [3] - 广西将人工智能置于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核心位置 立足本土特色优势 专注行业痛点 推动AI技术快速落地生根 为东盟应用提供样板 [5] AI超级联赛 - 赛事以"AI广西 AI中国 AI东盟"为主题 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与成果转化 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生态 [2] - 赛事面向国内和东盟开放报名 包括行业头部企业 初创团队 科研院所 个人开发者 邀请东盟国家独立组队或同中方联合组队参赛 [2] - 主要赛道包括"场景突围"应用创新赛 "揭榜挂帅"产业命题赛 "AI大家创"全民挑战赛 重点关注汽车 农业 文旅 教育等场景应用 [4][5] 企业案例 - 迈越科技开发多款AI翻译产品 融合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及实时翻译技术 支持中英 东盟语种等多语言互译 适用于跨境商务 旅游 教育等场景 [5] - 迈越科技依托AI技术优势与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 瞄准东南亚新兴市场数字化转型需求 通过"技术赋能+本地化运营"构建区域性数字生态体系 [5] 行业观点 - 专家认为广西处在与东盟合作前沿 有机会将中国AI能力与东盟应用需求结合 形成中国—东盟区域性AI创新联盟 [2] - 行业人士指出广西和东盟国家在AI应用市场有相似场景 赛事能激发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潜力 [3] - 专家表示AI最重要的还是应用 随着开源大模型发展 中国—东盟AI合作将迎来新契机 [6]
科大讯飞20250422
2025-04-24 09: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科大讯飞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收 249.5 亿元,Q4 营收近 85 亿元同比增长 21%,利润增长 62%至 9 亿元,现金流 33 亿元正向,销售回款率 98.1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613%至 24.95 亿元,得益于回款机制优化[1][2] - 2025 年 Q1 营收 46.5 亿元同比增长 27%,毛利 18.7 亿元同比增长 34%,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 1 亿元,销售回款同比增长 4%至 49.9 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改善 6.7 亿元,G 端和 B 端重要商机储备提升 48%[1][4] 人工智能战略进展 - 升级星火大模型 X1,在国际测试集与 OpenAI 的 O1 和 Deepseek 的 R1 效果相当,知识问答、数学能力略有提高,参数 70B 效果与 671B 的 GPT - 3 持平,教育、医疗行业模型效果平均提升 10%,应用场景平均提升 15% - 20%[1][5] 各领域模型表现 - **教育**:星火教育大模型数学答题步骤级批改 F1 分数达 71%,英语主观题评分达 92%,优于通用大模型,为教育功能提供基础[1][6] - **医疗**:星火医疗大模型在全科和专科辅助诊断合理性上领先 GPT - 4 和 GPT - 3,讯飞智医助理累计辅助诊断超 9 亿次,覆盖 670 多区县,修正 160 多万不合理诊断和 8600 多万不合理处方,讯飞小医咨询量超 1.2 亿次,好评率达 98.8%[2][9] - **法律**:星火法律大模型在司法信息化有广泛应用,包括案件要素提取、笔录重点分析、类似案例推荐等,功能达实用程度[10] 行业应用成果 - **教育**:与中央教科院合作,智能教师助手超 20 万老师使用,活跃度超 88%,提供 3000 多个省市级典型案例,发布 400 多个学科名师智能体;C 端星火教育大模型赋能学习机,保持高净推荐值,领先电商平台,线下营收增长超 150%,门店超 2000 个[12] - **医疗**:与北京安贞医院试点应用提升深层推理效果,星火医疗大模型打造诊疗助理和健康助手[9] 技术突破与应对策略 - 在国产算力平台实现突破,成功训练深度思考模型,通用模型主观题达业界一流水平,有信心构建闭源系统超越开源系统[23] - 与国内算力厂商合作,如华为,实现训练和推理全国产化,推出“飞行 1 号”并过渡到“飞行 2 号”[17] 未来发展策略 - 坚持打造自主可控领先大模型底座,应用于教育、医疗、汽车金融等行业,引领智能硬件功能指标,解决社会刚需问题[2][18] 开源与闭源系统 - 人工智能产业开源与闭源联合发展,闭源系统主导解决社会刚需问题,科大讯飞自主可控平台上的大模型在行业应用更具优势[19][20] 教育行业增长潜力 - **硬件**:学习机 2024 年翻番增长,2025 年 Q1 接近翻番,深度推理 X1 用于学习机提高个性化教学质量[31] - **政府端业务**:2024 年教育总体业务增长 30%,2025 年政府投资增加,专项债投向教育保障资金来源[31] - **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改变教育成共识,政府加大建设需求,资金投向民生刚需领域拉动 G 端业务[32] 智能硬件领域 - **优势**:翻译机离线运行端侧模型,解决数据保密问题,高抗噪;办公本一季度收入增长 50%,毛利增长翻番,新款受海外市场欢迎[38] - **发展方向**:探索穿戴式设备和医疗硬件领域,提升专科能力,开发专业大模型[39] 医疗业务 - **技术发展**:全球首个通过国家医考的 AI 系统,持续丰富业务布局,提升专科医生能力[41] - **商业化落地**:G 端智医助理赋能基层,近 700 个县区采购;B 端应用场景从诊前到诊后,预计 2025 年增长最快;C 端有听耳机和小医 APP,小医 APP 有 2000 万用户且好评率 98%[42] 多语言技术 - 2024 年发布 8 个语种大模型,机器翻译和语音识别合成覆盖 80 多个语种,未来向“一带一路”及周边国家输出技术[47] 应对地缘政治 - 加快国际化步伐,加大国际业务布局,自主可控大模型能力使公司有主动权和比较优势,贸易争端为多语言技术发展提供机遇[47] 算力扩张与模型发展 - 拥有 3 万张卡,2.7 万张用于未来模型提升,提高研发效率;继续提升 70B 模型,开发小型模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50][51] 财务相关 - 2024 年现金流优异因加强应收款催款、业务结构调整、选择优质客户、政府化债政策等[54] - 未来研发投入占比将从 20%降至 10%左右,释放更多利润[62] - 2024 年计提 10.7 亿元坏账,政府专项债券清理欠债后每年可增约 10 亿元利润[6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科大讯飞在大阪世博会上展示星火大模型及翻译机,发布支持中文、日文和英文实时交互的 AI 孙悟空,新款双屏翻译机 2.0 版本展示卓越降噪技术及先进同传能力[14] - 教育部相关示范区中科大讯飞树立众多标杆,北京遴选的人工智能示范校中 29 所有 25 所其参与建设,上海、苏州及江苏等地百强校中百分之七八十应用其人工智能技术[33] - 疫情期间坚持技端业务是为实现因材施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减少学生无效作业,区域级整体解决方案可共享学校优势,激励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34] - 科大讯飞学习机大模型赋能体现在强化学习步骤级批改、结合 AI 能力与综合素养及心理健康评价、衔接国家新高考和新课标、硬件护眼提升等方面[36] - 2025 年线下学习机销量一季度翻番增长,将深入中心城市布局,全国渠道下沉,建立渠道管理和赋能领先体系[37] - 2025 年除学习机外,智能硬件领域将推出有总结摘要等 AI 功能的产品[38] - 科大讯飞通过软硬件一体化满足用户需求,如新款双屏翻译机解决离线、抗噪、双屏交互问题,智能办公设备语音与手写结合提高会议记录效率[40] - 科大讯飞与国内其他厂商侧重不同,DeepSeek 专注开源模型,不做行业落地和国产化移植;元宝在 C 端有流量优势[43] - 预测关税战可能使中国 GDP 下降 1.5 - 2 个百分点,政府将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增加至 4.4 万亿[48] - 政府加大投资对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提供资金保障,拉动内需,科大讯飞通过 GBC 联动模式有申报专项债优势[49] - 科大讯飞在国产算力优化上成本、带宽使用率有优势,训练框架与推理引擎结合技术优势明显,资源转换和热启动时间大幅缩短[52][53] - 科大讯飞收入结构中政府类系统集成和定制开发业务占比下降,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占比上升[57] - 2025 年是通用人工智能行业落地元年,应用达 2.3 亿用户规模,科大讯飞坚持“一加 N”战略,构建数据飞轮机制实现商业回报[59] - 科大讯飞应对美国极限施压将研发体系移至国产平台,调整业务结构,发展 B 端和 C 端,推进国产化技术平台建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