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大模型

搜索文档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探秘下一代机器人“大脑”
新华社· 2025-08-09 20:11
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各类机器人技术,包括球技比拼、拳击、货物分拣等场景,体现行业技术多元化发展 [1]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机器人"大脑"快速迭代升级,大模型成为厂商重点攻坚方向 [3] -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产物,有望在家政服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多场景应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8] 机器人智能化进展 - 科大讯飞机器人搭载星火大模型,具备多轮对话、指令跟随、个性化声音模仿等功能,推动认知智能发展 [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天工、天轶系列2.0产品,具身多模态大模型和世界模型体系增强机器人空间、视觉、场景理解力 [6] - 机器人从遥控器、语音指令控制迈向自主深度思考推理,操作能力、理解能力、工作效率持续提升 [4][6] 机器人协作能力提升 - 优必选展示近20台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协同作业,实现物料入库搬运到智能分拣全流程,体现群体智能技术突破 [8] - 机器人群脑网络实现单机自主决策与群体协同,语言大模型、机器视觉、运控算法深度融合提升协作效率 [8]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8] 行业应用场景拓展 - 机器人技术覆盖工业流水线、商业服务、电力巡检、质检等多个领域,展示行业应用广度 [6] - 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落地新阶段,多场景应用加速推进 [8] - 展会现场机器人互动场景包括足球比赛、语音交流等,体现技术向消费端普及趋势 [4][7]
中国芯片企业的2025:光从裂缝中透过来
第一财经· 2025-08-02 08:18
国产算力企业的发展机遇 - 2025年上半年国产算力企业抓住国外芯片受限的窗口期,出货量快速增长,AI算力收入同比跃升59% [3][4] - 中国本土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在应用层快速铺开,如科大讯飞基于全国产算力的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覆盖8万专业术语库,中英同传效果提升20% [5] - 大模型推理侧对英伟达算力需求低于训练阶段,本土芯片企业得以进入市场,形成芯片、模型、场景应用的良性循环 [5][6] 国产大模型与算力的协同挑战 - 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阿里千问等紧咬美国发展节奏,但国产算力企业因芯片设计生产周期长(需2年)难以匹配大模型半年迭代的速度 [9] - 阶跃星辰联合华为昇腾、天数智芯等近10家芯片企业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旨在提前沟通模型与芯片需求,降低适配成本 [9][10] -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适配成本高,联盟试图打通芯片-整机-模型-应用场景链条,建立规范 [8][10] AI应用场景的爆发与生态构建 - 2025年AI应用场景快速涌现,金融、教育、医疗、新零售等领域加速部署,催生蒸馏版模型需求 [12][13] - 中国市场场景多样性(如零售需高并发、教育需高精度)为不同性能芯片提供机会,可能复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优势 [12] - 芯片企业需深入场景理解需求,类似英伟达和微软通过抓住AI浪潮分别实现4万亿美元市值 [13] 行业竞争与技术变革的紧迫性 - 企业竞争加速AI落地,10%效率或成本差异可能决定存亡,AI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 [12] - 中国芯片企业起步晚且受限多,但AI变革已不容回避,需在模型智能上紧追美国技术 [10][13] - 天数智芯等芯片厂商观察到2025年大模型应用出货量快速增长,印证落地加速趋势 [6][12]
中国芯片企业的2025:光从裂缝中透过来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8-01 21:57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是国内人工智能算力企业的关键窗口期,国产算力出货量快速增长[2] - 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正依次铺开,行业共识已形成[2][6] - 国外芯片受限导致AI算力市场出现裂缝,中国本土算力抓住机会[2] - 大模型推理侧对英伟达算力需求低于训练阶段,本土芯片得以进入市场[6] 公司动态 - 林致远所在企业AI算力收入同比跃升59%,核心能力基于国产算力构建[5] - 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100%基于全国产算力实现,中英同传效果提升20%[6] - 天数智芯董事长透露2025年芯片在大模型应用中出货量快速增长[7] - 阶跃星辰联合近10家芯片企业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9] 技术发展 - DeepSeek以高性能低成本模型引领开源潮流,扭转中国大模型应用晚于美国的局面[6] - 国产大模型半年迭代一次,但芯片从设计到生产需要两年,存在速度差异[9] - 芯片企业需针对超长文本、MOE架构等大模型特性调整设计[9] - 不同应用场景对芯片要求各异,如零售需高并发、教育需高精度[13] 生态建设 - 模芯联盟旨在打通芯片-整机-模型-应用场景链条,建立统一规范[10] - 燧原科技提出算力普惠概念,认为国产模型与芯片合作是重要契机[10] - 阶跃星辰邀请DeepSeek等模型加入联盟,共同建设国产生态[10] 市场前景 - 2025年是AI应用爆发年,也是国产算力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之年[2] - 下半年预计出现更大规模的大模型推理落地,更多蒸馏版模型将出现[12] - 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能带动经济发展,各行业快速部署AI应用[12][13]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优势可能在AI时代重现,为芯片企业创造成长空间[13]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称马斯克不懂AI,遭私募大佬但斌呛声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3:05
科大讯飞与马斯克AI争议 -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公开表示"马斯克实际上对人工智能,我不认为他真的懂",但认可其"留给人类时间不多"的理念 [2] - 私募投资人但斌批评刘庆峰言论"不够谦虚",相关讨论帖文已被删除 [1] - 全球大模型排名显示Grok 4位列第3,Grok 3排名第6,而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未进入榜单 [3] 公司AI研发与技术布局 - 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拥有26年AI研发历史,专注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2] - 2024年研发费用达45.8亿元,占总营收19.62%,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 [3] - 采用国产算力导致研发进度比使用英伟达等海外算力慢3个月,需额外进行移植适配和性能调优 [3] 财务表现与政府补贴 - 2024年营收233.43亿元(同比+18.79%),但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14.78%),较2021年峰值15亿元显著下滑 [4] - 2022-2024年政府补助分别达47.31亿元、40.39亿元和41.86亿元,占营收约20%,扣除补助后实际连续多年亏损 [6][7] - 2025年Q1营收45.68亿元(同比+27.74%),归母净利润亏损1.93亿元,上半年预计亏损2-2.8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8] 盈利压力原因分析 - 2024年新增大模型研发投入7.4亿元(其中4.1亿元为研发费用增量) [7] - 计提坏账减值损失10.14亿元(同比增加2.77亿元) [7] - 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减少1.1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1.02亿元,其他收益减少0.54亿元 [7]
政策加码、AI破局:2025上半年智慧教育立体化推进
36氪· 2025-07-17 07:57
政策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过程,要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1] - 广东省规定小学1-4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人工智能课程,初中阶段每两周至少1课时,并构建全国首个省级师生AI素养框架[1] - 南京市计划三年内实现全市中小学100%开设AI课程,建设100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投入2300万元为625所学校配置标准化实验仪器[1] 区域实践 - 遵义市与科大讯飞合作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范式,聚焦课堂精准教学系统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2] - 青岛市崂山区通过新东方智慧教育的AI硬件与课程体系实现全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2] - 上海闵行区依托一起教育科技的"智慧纸笔+AI"系统,积累超数十亿级教学场景数据[2] 技术创新 - 猿辅导集团发布首个教育AI范式"小猿AI",其四层技术架构实现教育垂类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深度融合,作业批改场景知识漏洞识别准确率达98.7%[3] - 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新增"AI 1对1互动式问诊"功能,作文批改系统可从12个维度进行分析[3] - 华为擎云推出AI自习室解决方案,小猿AI学习机首创"平板+智能基座"双形态设计[4] 企业布局 - 新东方智慧教育推出东方创科人工智能开发板2.0,配套AI创想课程已在国内中小学落地[5] - 猿辅导集团飞象人工智能通识课覆盖25个省市1000余所学校,15万名学生参与[6] - 视源股份教育交互智能平板2024年以17.5%市场份额领跑全球,2025年推出基于2200亿token教育语料训练的希沃教学大模型[6] 应用场景 - 一起教育科技"智慧纸笔+AI"系统在闵行区143所中小学常态化使用,提升教师批改效率[8] - 小猿AI App覆盖100多个学习场景,"五重错因分析"功能缩短学生作业完成时间[8] - 科大讯飞学习机新增"减压绿洲"功能,通过语音情感识别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8] 国际合作 - 视源股份海外板块实现16.83%增长,MAXHUB品牌为法国医疗集团GBNA Santé提供数字化方案[11] - 华为、新东方等企业通过为海外学校提供服务,推动国内教育科技标准国际化[11]
从多模态融合到行业深扎,国内 AI 大模型三大发展方向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36
技术深化方向 - 多模态融合成为大模型发展重点 科大讯飞的星火认知大模型通过综合判断语音、手势、行为、情绪等提供更自然交互 并首发汽车端侧星火大模型赋能汽车产业 字节跳动的豆包强化多模态能力 其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 1.0 pro在国际评测中表现优异 未来大模型将更精准融合文本、图像、语音等多模态信息 [2] - 推理能力持续提升 字节跳动的豆包1.6-thinking在复杂推理、竞赛级数学等测试中跻身全球前列 多轮对话能力达企业级应用标准 百度文心一言通过引入外部知识源提升知识水平和回答准确性 [2] 应用拓展方向 - 行业深度赋能趋势明显 科大讯飞计划将星火大模型从通用走向行业 覆盖汽车、教育、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 百度、阿里等公司也在金融、工业、政府、科研、电商领域探索定制化应用 [3] - 智能应用创新加速 字节跳动提出"互联网从APP时代进入Agents时代" 火山引擎方舟平台构建了服务Agent开发完整体系 催生他她它、推氪AI等创新产品 未来大模型将与新兴技术结合创造智能助手、创作工具等应用 [3] 生态建设方向 - 开源共享成为重要趋势 2025年以来字节豆包、百度文心、阿里通义千问等推出开源模型 商汤科技发布LazyLLM开源框架 MiniMax开源新一代MiniMax-01系列模型 通过开源吸引开发者提升模型性能 [4] - 产业生态构建持续推进 国内出台政策支持AI产业发展 上海模速空间覆盖算力层、数据层、基础大模型层和应用层全产业链 未来研发机构将加强与上下游合作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4]
讯飞布局,安徽崛起
AI研究所· 2025-06-26 19:24
银河通用融资与具身智能赛道动态 - 银河通用完成超10亿元新一轮融资 由宁德时代和溥泉资本领投 国开科创、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纪源资本等跟投 创2025年具身智能赛道最大单笔融资记录 [1][3] - 科大讯飞通过旗下讯飞创投参与银河通用早期投资 显示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 [3] 讯飞创投的具身智能投资布局 - 讯飞创投作为科大讯飞CVC平台 重点布局具身智能领域 已投资银河通用机器人、灵童机器人、仁洁智能、优必选、锐思智芯、星途机器人等产业链企业 [6] - 2025年投资动作密集 包括: - 1月独家投资小雨智造A+轮 该公司专注工业大模型智能机器人平台开发"一脑多形"技术 [11] - 1月天使轮投资具身多模智能科技 强化多模态计算平台等底层技术 [11] - 3月通过合肥高投联合投资聆动通用机器人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 科大讯飞持股55%并派驻核心高管 [12] - 历史性布局包括2015年以900万美元战略入股优必选 持股3% 结合AI技术与硬件研发优势 [9][10] 科大讯飞的生态构建与技术整合 - 推出机器人超脑平台 融合星火大模型技术 已覆盖500家机器人客户 合作伙伴包括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领军企业 [14][15] - 与零次方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整合高校资源推进具身智能软硬件服务 [14] - 与中科大共建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推动人形机器人"智慧大脑"技术攻关 [17] 安徽省产业政策支持 - 安徽省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达783家 关联企业1.2万家 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 [17] - 政策层面将人工智能纳入十大新兴产业 发布《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部署四大专项行动 [18] 行业发展趋势 - 宇树科技2025年营收超10亿元 反映行业需求增长与技术成熟度提升 [20] - 具身智能在运动控制、感知交互等性能突破 推动工业与消费场景应用扩展 [20][21]
大厂搞AI,谁赚到钱了?
36氪· 2025-06-13 07:34
大厂AI变现能力分析 - AI成为全球科技圈最强共识,国内外巨头和创业公司集体押注AI [4] - Midjourney以40人团队实现年收入5亿美元,人均创收166万美元 [4] - 国内大厂从2023年开始在财报中强调AI重要性,2024年Q1集体释放"AI带动营收增长"信号 [5] 大厂AI布局分类 - 模型即产品:围绕自研大模型推出的C端和B端应用,如百度文小言、腾讯元宝等 [8][9] - 模型即服务:面向B端客户提供API或定制模型训练,百度智能云、阿里云排名前二 [10][11] - AI即功能:将AI嵌入现有业务提升效率,如快手、字节优化内容分发 [13][14] - 卖铲人:提供算力基础设施,代表企业华为、寒武纪、商汤 [15][16] 第一梯队企业表现 - 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从2022年259亿增至2024年317亿,2025年Q1同比增长40% [20] - 阿里云智能集团2025年Q1收入301亿同比增长18%,AI产品连续七季度三位数增长 [21][22] - 腾讯广告Q1收入319亿同比增长20%,游戏收入增长24%创近3年新高 [25] - 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2024年营收3699亿同比增长4.9%,云计算营收385亿增长8.5% [26] 第二梯队企业表现 - 快手可灵AI 2025年Q1营收超1.5亿,AI生成直播切片日均GMV同比增长超300% [28] - 字节基础架构团队利用大模型优化系统成本,近三年节省超10亿元 [29] - 美图2024年总营收33亿同比增长23.9%,AI设计室应用收入2亿创增长纪录 [30] 第三梯队企业表现 - 科大讯飞2025年Q1营收47亿同比增长27.7%,但净亏损2亿因AI研发投入较大 [31] - 昆仑万维AI短剧应用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达1.2亿美元 [31] 资本市场反应 - 美图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达127.42%,阿里和快手涨幅均超40% [32] - 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后港股当日涨幅最高超15%,昆仑万维推出天工大模型后市值最高近800亿 [33] AI投入与挑战 - 腾讯2024年研发投入超700亿,阿里近600亿,未来3年将再投3800亿 [37][39] - C端AI产品同质化严重依赖底层模型,用户黏性弱付费习惯未形成 [40] - B端服务面临价格战,开源模型崛起打破闭源模型溢价壁垒 [41] - AI短期难实现正现金流,但能提升公司市场定价 [43]
打卡深圳智能交互展,与听懂“人话”的机器人现场开聊!
AI研究所· 2025-06-12 18:13
科大讯飞2025智能交互新品发布会 - 公司发布AIUI、机器人超脑、虚拟数字人与讯飞星辰四大AI开发平台升级版本 [1] - 智能交互展区展示100+最新产品 覆盖智能穿戴、人形机器人、机械臂、数字人等场景 [1] - 技术亮点包括说话不打断、指令秒执行、口语化表达识别等功能 [8] AIUI人机交互平台 - 平台支持家庭泛屏、儿童玩具、办公等多种智能硬件应用场景 [2] - 电视可语音控制家居观影模式 自动调暗灯光并切换界面 [3] - 智能玩具狗可响应儿童故事需求 同步播放动画 [3] - 会议一体机能实时转录并生成会议纪要 [3] 机器人展区技术 - 机器人具备"能听会说"能力 基于星火大模型和机器人超脑技术 [9] - 可理解复杂多层需求 如规划带老人孩子的周末行程 [10] - 儿童交互方案能识别童言童语 具备讲故事和纠正坏习惯功能 [12] 行业应用前景 - 智能交互技术已从科幻概念转化为实际生活应用 [12] - 15年技术积累使AI实现"懂人、助人"的核心能力 [12] - 技术覆盖家庭、办公、儿童教育等多场景需求 [3][8][12]
走进上交会|“寻宝”开启技术贸易
国际金融报· 2025-06-11 21:16
展会概况 - 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交会)以"开放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设置4个专业技术展区和2个功能区域,总展出面积3.5万平方米,近千家企业参展,14家企业和机构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 [1] 智能装备领域 - 中交上海航道局展出全球最大的多功能智能环保铺排船"交通建设九号",长116.6米,集成六大核心技术,将传统12人操作工序缩减至2人,人工成本降低80%,单次作业时间缩短40% [3][5] - 新能源无人控藻船可替代人工完成驾驶、监测、撒药等工作,以电力为动力源,运行成本低廉,高效控制蓝藻爆发风险 [5][7] 前沿科技成果 - 技术转移专区和张江专区集中展示近百项突破性成果,涵盖脑机接口、具身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领域 [8] - 乐普心泰医疗展出全球首款生物可降解左心耳封堵器Bio-Lefort,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已在全球完成近万例临床植入 [10] - 乐普心泰医疗最新上市的ScienCrown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为TAVR领域首款具有球扩瓣优势的自膨短瓣,适合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12] - 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展示全球领先的3D打印药物技术,采用熔融挤出沉积(MED)工艺,年产能达7500万至3亿片,与德国BioNTech达成总金额超12亿美元合作,全球申请274件专利 [14] 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 - 科大讯飞展出星火大模型及应用,包括学习机、"讯飞晓医"等产品,其科学教育专属大模型构建爱因斯坦、李白等10余位中外名人的AI虚拟形象 [14][16] - 上海云拿智能首展NANO无人零售方案,打造"即拿即走"的无感支付小店 [18] 商用密码与节能技术 - G60商用密码产业基地展示人工智能赋能的密码安全检测技术,智巡检测累计完成2000余个密码系统和产品检测,市场占有率达20% [20][22] - 锦珂能源公司展出冷凝水雾化节能器,可使空调节电10%以上,用户4—8个月收回成本,能将空调能效等级提高一级半,全球约16亿台空调若全部安装该节能器,可减少全球电力消耗1%,相当于节省2.5个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