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搜索文档
杉域资本:2025《航空航天GP图谱》发布
FOFWEEKLY· 2025-08-07 18:05
航空航天行业融资概况 - 2024年航空航天行业融资事件287起,其中种子-Pre-A轮138起占比48%,A轮90起占比31%,B-C轮55起占比19%,D-Pre-IPO轮4起占比1% [6] - 行业以早期融资为主,种子轮至A轮合计占比79%,显示市场创新活跃但赛道逐渐拥挤,资本向技术壁垒高的头部企业集中 [6] - 中后期融资占比仅20%,反映行业整合趋势显现,未来可能更多依赖产业链并购与战略资本整合 [6] 区域分布特征 - 江苏省以69起融资领跑全国,北京63起次之,上海33起、陕西25起、四川23起、浙江22起构成第二梯队 [9] - 长三角地区融资占比43%,京津冀22%,珠三角6%,三大经济圈合计占比超70% [9] - 区域发展依托产业链集群效应,江苏、北京凭借产业基础与科研院所优势形成领先创新生态 [9] 细分赛道布局 - 运载与航天平台类项目128起占比45%,核心系统与零部件类99起占比34%,航空与无人飞行器类60起占比21% [10] - 资本布局向系统级集成延伸,航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比最高,反映战略优先性 [12] - 核心系统与零部件领域需加强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无人飞行器等应用端市场热度攀升 [12] GP机构特征 - 2015年为GP成立高峰期,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推动,航空航天被列为十大重点领域 [16][18] - 21家初筛GP中民资背景占16家,产业类3家,国资2家,显示民资主导市场 [20] - 11家精选GP管理规模集中在5-50亿元区间,人民币基金占比91%,投资阶段偏重成长期(B-C轮平均占比63%) [23][24][25] GP投资能力分析 - 领投率与独投率衡量项目挖掘能力,续轮率和IPO数量反映退出成功率 [27][29] - 投资活跃度体现市场影响力,平均股比显示投资风格(成长期项目平均持股比例达63%) [31][33] - 机构实力指标包括实缴资本、成立年限、管理规模,专注度通过关联机构、专项数量等维度评估 [37] 行业发展趋势 - 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新能源航空器被列为"十四五"战略重点,政策加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4] - 可重复使用火箭、低轨卫星星座、智能无人飞行器等新技术加速产业化突破 [4] - VC/PE机构重点布局具备技术优势与产业整合能力的优质企业 [4]
多维发力推动商业航天大规模产业化
证券日报· 2025-06-11 01:12
商业航天发展现状 -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成功 [1] - 千帆星座及国网星座卫星成功发射首批组网卫星 [1] - 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1] 技术突破方向 - 当前单次发射成本高达数千万美元,需降低至百万美元级别以实现产业化 [1] - 需加大研发投入优化设计,提高火箭重复使用次数和可靠性 [1] - 推广3D打印、复合材料等新技术应用以降低制造成本 [1] 市场应用拓展 - 需开拓太空旅游、太空采矿、太空制造等新应用场景 [2] - 卫星互联网和遥感数据服务可提供稳定市场需求 [2] - 产业链需在下游市场发展方面实现突破 [2] 产业链与生态构建 - 当前存在产业链不完善、上下游协同不足问题 [2] - 需加大科研投入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建立研发中心 [2] - 需促进产学研合作构建创新生态 [2] 行业发展意义 - 商业航天崛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2] - 我国商业航天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关键阶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