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吡拉西坦注射液
icon
搜索文档
部分药品医院挂网价格相差百倍!网上仅1/40
中国经营报· 2025-08-12 20:23
药品挂网价格虚高现象 - 吉林省银河制药牛黄上清丸(6g×10丸)挂网价198元/盒 省内价差倍数10.88倍 电商平台价格仅5元/盒 [2] - 同公司六味地黄丸(9g×10丸)挂网价198元/盒 省内价差倍数61.88倍 电商平台价格5-6元/盒 [2] - 重庆希尔安药业元胡止痛片(0.25g×36片)挂网价110元 每日费用45.83元 省内最小每日费用0.39元 价差倍数117.51倍 [3] - 云南玉药生物滇女金丸每日费用23.43元 省内最小每日费用0.23元 价差倍数101.87倍 [3] - 黑龙江福和制药吡拉西坦注射液(20mL:4g×1支)挂网价165元 过评药品全国中位价5.58元 价差倍数29.57倍 [4] 政府价格治理行动 - 吉林省7月22日启动未过评药品和中成药挂网价格治理 52个中成药和43个化药被列入虚高产品列表 [3] - 52个虚高中成药中26个未调价 26个实施降价 辽源誉隆亚东药业复方丹参片从443.5元降至39.93元 降幅91% [3] - 河北山姆士药业生精片从987.8元降至93元 降幅90.59% [3] - 未调价药品按红标管理 包括重庆希尔安元胡止痛片 吉林银河牛黄上清丸/六味地黄丸 云南玉药滇女金丸 [4] - 黑龙江福和制药吡拉西坦注射液因高于过评中位价3倍被红标管理 [4] 跨省价格差异现象 - 朗致集团双黄连注射液(20mL/支)内蒙古挂网价598元 辽宁挂网价124元 内蒙古价格是辽宁5倍 [7] - 同公司血塞通注射液(10mL:250mg/支)内蒙古挂网价398元/支 辽宁/河北同规格(20mL:400mg/支)挂网价5.5元 内蒙古价格是两省72倍 [7] - 内蒙古双黄连注射液每日费用1794元 同品种最小每日费用15元 价差119.6倍 [7] - 内蒙古血塞通注射液每日费用477.6元 同品种最小每日费用2.94元 价差162.45倍 [7] 原料差异导致价差 - 山西广誉远西黄丸(3g×6袋)挂网价985元 电商平台同价 其他品牌西黄丸价格百元级 [5] - 公司解释其使用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 仅两家企业生产挂网 其他厂商使用体培牛黄和人工麝香 原料成本不同导致价差 [5] - 该产品因高于省内最低日均治疗费用5倍被红标管理 价格未调整 [6]
部分药品医院挂网价格相差百倍 网上仅1/40
中国经营报· 2025-08-12 12:41
药品挂网价格虚高现象 - 吉林省银河制药的牛黄上清丸(6g×10丸)挂网价格为198元/盒,省内价差倍数为10.88倍,电商平台价格仅为5元/盒 [1] - 该公司六味地黄丸(9g×10丸)挂网价格也为198元/盒,省内价差倍数达61.88倍,电商平台价格为5-6元/盒 [1] - 全国多个省份自7月起对价格虚高中成药和化药进行治理,要求企业调整至合理价格水平 [1] 价格治理行动与结果 - 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7月22日发布通知,52个中成药和43个化学药被列入价格虚高清单 [2] - 截至8月1日,52个虚高中成药中26个未调整价格,26个已下调价格 [3] - 辽源誉隆亚东药业复方丹参片从443.5元降至39.93元,降幅91% [3] - 河北山姆士药业生精片从987.8元降至93元,降幅90.59% [3] - 重庆希尔安药业元胡止痛片、吉林省银河制药相关药品未调整价格,被红标管理 [3] 极端价差案例 - 重庆希尔安药业元胡止痛片(0.25g×36片)挂网价110元,省内价差倍数达117.51倍 [2] - 云南玉药生物滇女金丸省内价差倍数101.87倍 [2] - 黑龙江福和制药吡拉西坦注射液挂网价165元,是过评药品全国中位价29.57倍 [3] - 该药品在国家集采中选价仅为16.3元/盒(5mL:1g×5支) [3] 跨省价格差异 - 朗致集团万荣药业双黄连注射液在内蒙古挂网价598元/支,辽宁仅124元/支,价差5倍 [6] - 该公司血塞通注射液在内蒙古挂网价398元/支,辽宁和河北仅5.5元/支,价差72倍 [7] - 内蒙古双黄连注射液每日费用1794元,同品种最小每日费用15元,价差119.6倍 [6] - 内蒙古血塞通注射液每日费用477.6元,同品种最小每日费用2.94元,价差162.45倍 [7] 独家品种与原料差异 - 山西广誉远国药西黄丸(3g×6袋)挂网价985元,电商价相同 [5] - 其他品牌西黄丸网络零售价在百元上下 [5] - 广誉远解释其使用天然牛黄、天然麝香原料,仅两家企业生产 [6] - 该产品因价格高于省内最低日均费用5倍被红标管理 [6]
撤回抗流感创新药注册申请25天后,星昊医药披露上半年业绩表现
新京报· 2025-08-11 22:11
据星昊医药介绍,磷酸奥司他韦口崩片注册申请已于2024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由于稀缺性,市场普遍认 为,一旦行业内有药企此类产品获批上市,对公司将是比较大的利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距离撤回抗流感创新药——磷酸奥司他韦口崩片注册申请25天后,北京星昊医 药股份有限公司(即星昊医药,430017.BJ)8月8日晚发布2025年半年报。 星昊医药是一家从事高端药物制剂研发产业化服务的创新型企业,2023年5月31日登陆北交所。半年报显示,截至 2025年6月末,星昊医药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08亿元,毛利率69%,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4108.33万元。不同于上年 同期的表现,这三组数据均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尤其是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01%。 对于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星昊医药认为主要归结为"营业收入下降""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以 及"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三方面。 具体来看,首先,报告期内,星昊医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312.33万元,降幅4.08%。"公司主要产品(如醋酸奥 曲肽注射液、吡拉西坦注射液等)进入国家集采,产品销售单价大幅下降,对营业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星昊医 ...
2毛钱的仿制药暴雷,问题出在哪儿?
虎嗅APP· 2025-03-29 17:59
核心观点 - 第十批集采出现超低价中标现象,部分仿制药价格低至0.22元/支,引发行业对成本与质量的担忧 [1][4] - B证药企数量激增,通过"立项+外包研发+委托生产"模式参与集采竞争,但存在质量管理风险 [2][10] - 监管趋严背景下,部分B证企业因生产管理问题被处罚,暴露出行业野蛮生长的隐患 [5][8][12] - 仿制药研发周期大幅缩短,企业为抢占集采窗口期压缩流程,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稳定性 [16][18][19] - 行业成本压力加剧,企业通过原料国产替代、裁员、转战海外市场等方式应对集采冲击 [21][22][23] 集采低价现象 - 第十批集采间苯三酚注射液出现0.22元/支的"地板价",较最高有效申报价暴降92.36% [4] - 阿司匹林肠溶片低至3分钱/片,行业测算实际成本至少需五六毛钱 [1] - 有药企报价0.53元/支已引发哗然,0.22元/支直接击穿行业心理底价 [11] B证企业问题 - 全国B证企业数量从2021年140家激增至2023年1172家,增长率达465% [10] - 第十批集采中选药品30%为受托生产,间苯三酚注射液9家中标企业有6家是B证企业 [11] - 部分B证企业参保人数波动异常,如海梦智森2022年从十余人骤增至255人又降至31人 [6] - 受托方四川太极曾因生产劣药被罚,此次再因生产过程偏差被列入违规名单 [3][8] 行业影响 - 集采导致仿制药研发项目紧急叫停,企业前期投入可能血本无归 [16][17] - 仿制药研发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12个月,稳定性观察期被大幅缩减 [18][19] - CRO机构为多家企业提供同款药品研发服务,存在质量差异风险 [19] - 注射剂企业加速原料国产替代,进口辅料使用率明显下降 [21] 企业应对策略 - 部分药企裁员30%并停止仿制药研发,转向海外市场寻求出路 [22] - 技术人员需兼职管理岗位,人工成本成为重点压缩对象 [21][22] - 行业人员薪资结构调整,15%纳入绩效导致实际收入下降 [23]
2毛钱的仿制药暴雷,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3-28 21:17
第十批集采低价竞争现象 - 第十批集采中标价出现极端低价现象 如阿司匹林肠溶片3分钱/片 间苯三酚注射液0.22元/支 较最高有效申报价暴降92.36% [2][4] - 部分企业报价已低于理论成本价 研发人员测算间苯三酚注射液成本至少需0.5-0.6元/支 [2] - 低价中标引发行业对药品质量的担忧 中标企业海梦智森因生产质量问题被取消资格 [4][5] B证企业快速扩张与监管问题 - B证企业数量从2021年140家激增至2023年1172家 增长率达465% 平均每天新增1.3家 [10] - 部分B证企业采取"立项+外包研发+委托生产"模式 对生产环节监管不足 导致质量问题频发 [10][13] - 第十批集采中B证企业中标占比接近30% 较第九批15.9%显著提升 间苯三酚注射液9家中标企业有6家为B证企业 [12][13] 行业竞争与研发模式变化 - 集采导致仿制药研发周期大幅缩短 从传统18个月压缩至12个月 稳定性观察期从6个月缩减 [18] - 部分CRO公司为多家企业提供相似仿制药研发服务 存在质量风险 新规要求提交研发差异性说明 [18] - 企业为应对集采压力 加速项目叫停决策 研发投入转向短期见效品种 [15]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 药企普遍采用国产原料替代进口 以降低生产成本 部分辅料质量已接近进口水平 [19] - 企业缩减研发投入和人员规模 有企业裁减30%研发人员 转向海外市场 [20] - 行业薪资结构变化 部分企业将15%薪资纳入绩效考核 技术人员面临转行压力 [20] 典型违规案例 - 海梦智森因生产管理问题被取消集采资格 涉及1541万支采购量 约339万元采购金额 [4][9] - 受托方四川太极曾因生产劣药"紫杉醇注射液"被处罚 本次事件非初犯 [7][8] - 第九批集采中珠海和凡医药的吡拉西坦注射液因生产缺陷被暂停销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