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三酚注射液
搜索文档
生产劣药登集采违规榜,药企如何平衡质量与效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8: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初步统计发现,截至目前,今年已有四家药企旗下产品因相关问题被取消集采中选资格,除宁波 大红鹰药业的氟尿嘧啶注射液外,还包括江西璟瑞药业的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山西阳和医药的帕拉米韦注射液,以及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 的间苯三酚注射液。这四款涉事药品均为第十批国采的中选品种。 针对这一系列事件,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国家对集采中选药品实行'中选企 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全覆盖',但仍有药企出现质量问题,说明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可能存 在质量管控体系执行不到位、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情况。 "'取消资格'的处罚除对涉事企业形成约束外,还能从行业层面起到警示作用,如其他药企会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旦出现 质量问题,将面临市场份额丧失、品牌形象受损等严重后果。同时,也会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加大对生产环节的监督 和投入。"邓勇教授补充。 多款中选产品被取消资格 据了解,氟尿嘧啶是一款临床上应用最早的第一代抗代谢化疗药,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抗嘧啶类药物。 ...
生产劣药!两家药企被取消一款抗癌药集采中选资格,暂停集采申报资格一年半
新浪财经· 2025-10-15 17:08
又有集采中标药企被列入"违规名单",暂停一年半参加集采的资格。 智通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以来,联采办就第十批集采品种已多次取消多家药企的集采中选资格, 并给予暂停参与集采资格的处罚。 8月15日,联采办公告称,根据2025年8月15日江西省药监部门发布的有关通报,上市许可持有人江西璟 瑞药业有限公司在确认与验证方面存在缺陷。为预防风险,药监部门已采取暂停江西璟瑞药业有限公司 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生产销售措施。联采办决定取消江西璟瑞药业有限公司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选资 格,同时将江西璟瑞药业有限公司列入"违规名单",暂停该企业自2025年8月15日至2027年2月14日参与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 4月7日,联采办公告称,根据2025年4月7日药监部门发布的监督检查通告,持有人山西阳和医药技术有 限公司委托山西国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帕拉米韦注射液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药监部门 已采取暂停生产的风险管控措施。该药品获批以来未上市。联采办决定取消江西璟瑞药业有限公司碳酸 氢钠林格注射液中选资格,同时将江西璟瑞药业有限公司列入"违规名单",暂停该企业自2025年8月15 日至2027年2 ...
因生产劣药,这家药企被踢出集采
第一财经· 2025-10-15 17:02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志吟 中标药品集采后,中选企业必须严守质量红线,但仍有企业不惜顶风作案。 10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取消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红鹰药 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选资格并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受托生产企业列入违规名单的公告。 大红鹰药业委托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和制药")生产的氟尿嘧啶注射液为第十批国家 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根据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10月14日作出的行政处罚结果,大红鹰药 业生产劣药氟尿嘧啶注射液,依法决定给予没收违法生产的药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 经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相关成员单位集体审议,大红鹰药业违背在申报材料中作出的承诺,与其受 托生产企业福和制药违反《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4-2)》有关条款。联合采购办公室决定取消 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选资格,同时将大红鹰药业和福和制药列入"违规名单",暂停两家企业自2025 年10月15日至2027年4月14日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 在第十批药品集采中,在氟尿嘧啶注射液品种上,大红鹰药业并非最低价中标企 ...
因生产劣药,这家药企被踢出集采
第一财经· 2025-10-15 16:46
事件概述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取消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选资格并将该公司及其受托生产企业福和制药列入违规名单 [3] - 处罚原因是浙江省药监局认定大红鹰药业生产劣药氟尿嘧啶注射液并作出行政处罚 [3] - 两家公司被暂停自2025年10月15日至2027年4月14日参与国家集采的申报资格 [4] 涉事公司情况 - 大红鹰药业始创于1956年 2013年起由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 是一家综合性制药企业 [4] - 在第十批集采中 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标价为每支2.97元 在7家中标企业中并非最低价 属于中标价相对较高的企业 [4] - 大红鹰药业在氟尿嘧啶注射液品种上是纯B证企业 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委托福和制药生产 [5] 行业监管趋势 - 自2025年3月以来 已有四家第十批集采中选企业因生产质量问题被取消中选资格 [6] - 被取消资格的四家企业中 纯B证企业数量占三家 [7]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有加大中选品种生产质量监管的趋势 [5] 纯B证企业监管挑战 - 在MAH制度下 纯B证企业没有生产能力 需委托其他企业生产 [4] - 集采推进过程中 越来越多纯B证企业参与竞价 对其委托生产产品的质量监管提出考验 [8] - 此前案例显示 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因未能有效监控受托生产企业导致产品不符合GMP要求而被取消资格 [7]
因生产劣药,这家药企被踢出集采,第十批集采被取消的企业已达4家
第一财经· 2025-10-15 15:56
中标药品集采后,中选企业必须严守质量红线,但仍有企业不惜顶风作案。 10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取消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红鹰 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选资格并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受托生产企业列入违规名单的公告。 大红鹰药业委托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和制药")生产的氟尿嘧啶注射液为第十批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根据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10月14日作出的行政处罚结果, 大红鹰药业生产劣药氟尿嘧啶注射液,依法决定给予没收违法生产的药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 处罚。 经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相关成员单位集体审议,大红鹰药业违背在申报材料中作出的承诺,与 其受托生产企业福和制药违反《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4-2)》有关条款。联合采购办公室 决定取消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选资格,同时将大红鹰药业和福和制药列入"违规名单",暂停两 家企业自2025年10月15日至2027年4月14日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 大红鹰药业始创于1956年,由国营宁波制药厂及宁波第二制药厂改制后组建,2013年由海尔施生物医 ...
一品红左卡尼汀口服溶液获注册证书 近期已有多款药品获批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8:37
药品注册获批情况 - 全资子公司一品红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签发的左卡尼汀口服溶液药品注册证书 适应症为原发性系统性卡尼汀缺乏症和继发性卡尼汀缺乏症 包含婴幼儿和儿童推荐剂量[1] - 左卡尼汀口服溶液为国家医保乙类产品 以化学药品4类申报注册 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2024年在中国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销售规模达12.57亿元[1] - 8月25日获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滴剂注册证书 适应症为抑郁症和惊恐障碍 2024年同类药品销售规模约18.8亿元[2] - 9月15日获批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 为国家医保乙类产品 用于敏感厌氧菌和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2024年销售规模约1亿元[2] - 9月19日获批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补充申请 增加45mg规格并变更辅料和包装 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及预防[2] - 6月相继获得羧甲司坦口服溶液、间苯三酚注射液、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注册证书[2]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创新药APH03621片于8月初获得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受理 为新型口服非肽类小分子GnRH受体拮抗剂 拟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3] - APH03621为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 国内暂无获批上市的GnRH口服小分子拮抗剂[3] - 在研痛风创新药AR882(氘泊替诺雷)全球关键Ⅲ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8月完成全部入组[3] - AR882的Ⅲ期REDUCE2试验数据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披露 REDUCE1试验数据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披露 目前工作快速推进中[3]
国家医保局明确了,55种药品拟纳入第11批集采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2:47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与第十一批集采概况 - 国家药品集采坚持"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自2018年以来已开展十批集采,覆盖435种药品,第十一批集采已启动 [1] - 第十一批集采拟纳入55种药品,480家企业提交资料,平均每个品种15家企业竞争,3个品种超40家企业竞争,最多达45家 [1] - 集采规则优化包括:医疗机构可报具体品牌需求量,价差计算锚点不以最低价为参考,最低价企业需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6] - 质量要求提升:投标药品生产线需两年内无违反GMP记录,药监部门对中选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实现"全覆盖" [6] 第十一批集采品种结构与竞争格局 - 第十一批集采剂型分布:口服常释剂型23个品种(占比41.8%),注射剂22个品种(占比40%),另有颗粒剂、吸入剂等其他剂型 [6] - 竞争激烈品种:头孢唑肟、法莫替丁等注射剂超30家企业竞争,美索巴莫等注射剂及达格列净等口服剂型超20家企业竞争 [7] - 大品种市场规模:头孢唑肟注射剂2024年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42亿元,洛索洛芬贴剂销售近15亿元(同比增长10.92%) [7] - 首次纳入品种:头孢唑肟注射剂为首批集采品种,洛索洛芬贴剂为首个化药贴膏剂集采品种 [7] 集采政策转型与产业影响 - 集采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其中80%(3600亿元)用于创新药支付,实现"减负担、腾空间、促改革"目标 [10] - 政策导向从"低价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成本控制+合理利润"模式,强化产业生态调节功能 [10] - 价格治理进展:已完成2.7万余个药品品规价格规范,启动注射剂"三同"价格治理,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 [12] - 违规案例:第十批集采中因GMP不达标取消海梦智森间苯三酚注射液中选资格,涉事企业暂停18个月集采资格 [11] 地方执行与企业要求 - 多地发布通知推动集采结果落实,要求医疗机构和企业履行"带量"核心要求,促进"采、供、用、报"衔接 [2] - 企业需科学核算成本收益,理性报价并抵制围标串标行为,药品联采办将核查企业资质及关联关系 [2]
不再锚定最低价国家药品集采明确反内卷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4
集采规则优化 - 第11批集采启动 国家医保局优化中选规则 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参考 要求最低报价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1] - 规则调整标志着中国药品集采进入"质价平衡"新阶段 对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风向标作用 [1] - 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后续应不会出现类似间苯三酚注射液报价争议事件 行业将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导向" [2][3] 行业影响分析 - 规则优化有助于防止非理性竞争 推动资源向高质量仿制药和创新药倾斜 加速产业升级 [3] - 消除唯低价中标可能性 对研发能力深厚、质量管控严格的企业形成长期利好 促进高质量发展 [3] - 华东医药表示将凭借创新实力和质量保障能力 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 [3] 资本市场反应 - 政策调整后化药板块7月15日至24日累计上涨近5% 跑赢上证指数3个百分点 [4] - 仿制药企一品红最高上涨近40% 奥赛康股价创近十年新高 [4] - 分析师认为新规则大概率会给企业留有一定利润空间 不用以负毛利博取订单 [4] 集采成效回顾 -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已开展10批药品集采 覆盖435种药品 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 [6] - 前九批集采平均降幅55% 第10批超50个药品降幅超90% [6] - 部分细分赛道降价影响已出清 生物类似药、化学发光等领域未来将逐步纳入集采 [6] 企业应对策略 - 部分仿制药企积极转型仿创结合 如石药集团、丽珠集团在创新药领域取得成绩 [7] - 甘李药业通过集采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2023年营收同比增52.31% 净利润达3.4亿元 [7] - 第11批集采新增举措包括医生可按品牌报量、提高投标资质门槛、强化质量监管等 [7]
万邦德医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15 10:40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 - 业绩预告相关数据未经审计机构审计[1] 业绩变动原因 - 间苯三酚注射液集采落标导致业绩下降[2] - 其他集采产品实施区域扩大影响业绩[2] - 创新药研发投入加大[2] 新药研发进展 - 全资子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5] - 专利涉及"人参-银杏叶-千层塔"的1类新药复方组合物[5] - 该组合物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合调节优势[6] - 专利形成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网络的创新疗法[6] - 组合物安全性高、用药剂量小且疗效优于现有单剂制药[5][6] 专利影响 - 专利不会对公司近期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6] - 有利于保护新药研发知识产权[6] - 促进公司自主创新能力[6] - 加速新药研发进程[6] - 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6]
为快速推进商业化 科伦药业拟1175万元收购一家药品B证标的公司 后者行业面临严监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16:45
公司交易 - 华世通拟将孙公司江苏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给科伦药业,交易价格为1175万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江苏华世通2024年前四个月营业收入为223.72万元,净利润为105.35万元,总资产1253.12万元,净资产1141.16万元 [2] - 科伦药业拟以江苏华世通作为B证公司主体进行药品生产和经营,看重其可对外委托生产相关产品的资质 [2] B证公司行业现状 - B证公司数量从2021年1月的14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1249家 [3] - 第十批国采拟中选的385个产品中118个为B证公司中标,占比近1/3;234家拟中选企业中90家为B证公司,占比近四成 [3] - B证公司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江苏华世通2024年员工人数为14名 [2] 行业监管变化 - 国家药监局2023年11月发布征求意见稿,对B证持有人和C证企业提出更严格准入要求,严格限制B证公司批文转让 [4] - 第十批国采规定不同企业委托同一家生产企业生产的视为同一申报企业,B证公司与C证企业可组成联合体申报 [4] - 2024年3月海梦智森因不符合GMP要求被取消集采中选资格,引发对B证公司低价抢占市场现象的担忧 [3] 战略考量 - 科伦药业收购江苏华世通是为了补强区域板块战略规划,B证公司可以快速推进商业化 [1][4] - 在监管趋严背景下,B证公司主要对外委托仿制药生产的阶段或成为过去,创新药企业或成为主要需求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