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注射液

搜索文档
最高价差915倍,医保让中成药降价
经济观察报· 2025-07-31 18:24
中成药价格治理行动 - 全国范围内中成药价格治理行动自2025年7月展开 涉及广西 辽宁 黑龙江 天津 宁夏 内蒙古 山西 河南 河北 吉林等多个省份 [2][3] - 治理涉及安宫牛黄丸 板蓝根颗粒 小柴胡颗粒 牛黄解毒片 川贝枇杷糖浆 六味地黄丸 双黄连注射液等多款常见药物 [1][7] - 政策推进主因中成药价格虚高问题突出 给医保基金带来压力 并与中药材原料乱象相互影响 [5] 价格差异现状 - 宁夏一款安宫牛黄丸挂网价998元/丸 日治疗费用是同种药品最低的11倍 [8] - 内蒙古一款安宫牛黄丸日治疗费用1898元 比最低价高1800多元 双黄连注射液和复方丹参片价格是最低价的100倍以上 [9] - 山西一款血塞通注射液单价398元/支 每日费用是同品种的162倍 [10] - 吉林一款元胡止痛片每日费用价差达117倍 [11] - 黑龙江一款小活络丸每日费用价差最高达915倍 [12] 价格差异原因 - 成分不同导致成本差异 如生脉饮口服液用党参和红参原料价格不同 [13] - 剂型不同导致价格差异 如独一味滴丸 软胶囊因工艺复杂价格较高 [13] - 质量标准差异导致生产成本不同 [13] - 市场竞争不充分 独家品种定价权集中 如乌灵胶囊年销售额超10亿元仅佐力药业一家生产 [13] 治理政策内容 - 国家医保局要求日均治疗费用价差大于10倍且挂网价高于100元的中成药调整至合理价格 [16] - 各省要求药企7月底前完成价格调整 未调整者将面临采购风险标识 约谈 暂停挂网等处罚 [17] - 江苏苏州规定8月1日起红色价格预警药品医保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17] 行业影响 - 中成药占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44% 共1394种 较2017年增加152种 [18][19] - 价格治理使行业进入"成本+疗效"双维定价时代 依赖高定价 高营销模式的企业压力增大 [23] - 中小药企若无法实现生产规模化与质量标准化可能被淘汰 [23] - 患者用药负担将显著降低 尤其慢性病常用药价格回落 [23] - 价格透明化有助于约束医生处方行为 减少高价药滥用 [23] 企业应对 - 广誉远解释其西黄丸使用天然牛黄 天然麝香原料导致成本较高 [21] - 亚宝药业称价格治理对其影响不大 [22] - 华森制药通过预判中药材价格上涨趋势提前采购控制成本 [23] 治理挑战 - 与集采相比价格治理可能更灵活但难根治同药不同价顽疾 [24] - 中成药成分工艺复杂 质量标准难以统一 仅靠挂网价格治理难以完全消除价格差异 [24] - 需结合集采 加强行业标准建设等多方式解决价格问题 [24]
淅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2025年河南省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名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6-23 22:45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集群发展 - 淅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河南省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名单,规划面积13.0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84家 [1] - 开发区聚焦汽车零部件、现代中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1] - 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淅减为龙头,关联企业86家,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 [2] - 现代中医药产业以福森药业为龙头,关联企业35家,双黄连口服液和注射液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35.5%和91.6% [2] -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关联企业63家,产品涵盖动力电池、碳化硅陶瓷等,达产后年产值预计突破200亿元 [2] 创新驱动与科技支持 - 开发区出台科技创新政策清单,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企业科技创新 [3] - 汽车零部件产业获6000万元省科技研发联合基金支持 [3] - 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认可实验室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 [3] - 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1家,"瞪羚"企业3家 [3] - 淅减公司获评河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唯一省级中试基地企业,其电磁阀减振器和金博空气弹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3] 基础设施与产业培育 - 采取"管委会+公司"模式,规划建设汽配、乡村振兴、移民三大产业园,建成39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4] - 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落实"项目秘书"及科级干部"双分包"机制,解决企业水电气地等问题 [4] - 联合职业院校定向培育机械制造、电控等紧缺技能人才 [4] - 2024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家,总产值72亿元(增速3%),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90% [4] - 工业增加值18.3亿元(占全县93%),工业总投资41亿元(增速2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