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肠溶片

搜索文档
2025年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易凯资本
搜狐财经· 2025-06-06 18:44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易凯资本 报告共计:29页 《2025年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显示,2024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超10万亿元,老龄化(65岁 以上人口占比15.6%)驱动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需求增长,低生育率导致产科、儿科承压,但辅助生殖因政策支持(31省 份纳入医保)加速渗透。医保集采、医疗反腐与三明医改经验推广(如年薪制、DRG付费)倒逼行业转型,推动医院从"以药 养医"转向服务价值提升,同时促进医疗资源下沉与县域医共体建设。科技与医疗深度融合,AI大模型(如商汤"大医"、腾讯 觅影)覆盖诊疗全流程,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加速落地,提升诊疗效率与精准度。 资本市场方面,A股医疗服务板块全年震荡,港股因上市机制灵活成为重要出口(如一脉阳光、明基医院赴港上市),一级 市场并购交易活跃(29起,总额63亿元),聚焦消费医疗(医美、眼科、口腔)与严肃医疗(肿瘤、康复)领域。投资主题 围绕老龄化展开,特医食品(2024年市场规模234亿元)、慢病管理(患者超4.6亿)、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及 失能照护(床位缺口超600 ...
新华制药:多个产品获批,在研产品100多个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6:36
新华制药是一家品牌悠久的公司,拥有80多年发展历史,是亚洲主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出口基地。 已经形成了五安系列、咖啡因系列、布洛芬系列、阿司匹林系列、多巴系列、巴比妥系列、吡哌酸等七 大原料药产品系列。公司为国内医药出口五强企业,与可乐、三菱、葛兰素史克、拜耳等200多家知名 跨国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公司是山东省首家、全国首批15家实施制剂国际化战略先导企业之 一和全国制剂出口十强企业,与拜耳、百利高、罗氏等公司在制剂方面开展了合作。 公司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新药科研开发体系,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 博士后工作站、泰山学者岗位。公司注重产学研结合,与50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研发合作。公司建 成了新型给药系统、小分子创新与转化、抗体与抗体偶联、精准医疗、转化医学、营养保健品等六个研 发平台,以及多个新药研发的小试、中试基地,公司在研产品100多个。(齐和宁) 新华制药2025年以来,公布了多个利好消息,多个产品在2025年获得审批。比如4月份,甲钴胺片通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新华制药成为上市许可持有人,有利于丰富公司神经系统药物产品线。根据 有关统计数据,2023年中 ...
62种药品价格降了,济南落地第十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
齐鲁晚报网· 2025-04-27 12:20
济南市医保局已将第十批国采中选药品、备供药品、第二备供药品货款全部纳入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 接结算范围,医院采购药品后,由医保部门直接将货款支付给药企,此举有效缩短企业回款周期,有利 于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长效健康运转。 药品集采从刚开始的试点阶段到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医保部门已经实现了集采产品采购、配送、使用、 回款的全流程管理。目前,济南市参加集采的药品已达到824种,通过实施供需双保障,在降低群众的 就医负担的同时,有效减轻了企业运转压力。 济南市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副处长于小龙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国家药品集采已经开展到第十 批了。采购周期内,济南市医保局将对药企供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如果主供企业出现断供、停供等特 殊情况,将在山东省医保局指导下按程序启动备供企业及时替代,进一步强化集采药品供应的稳定性和 多元性,为使用集采药品的患者提供了"双保险"。 家住济南市历下区的董阿姨,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在山东省立医院开药时,发现比之前便 宜了不少钱,一问才知道,药品被集采了。董阿姨的女儿特别高兴地说,早就盼着了,终于轮到她用的 这个药了,这样一年算下来,我能省很多钱,对她们这些患有慢性病的病号来 ...
2毛钱的仿制药暴雷,问题出在哪儿?
虎嗅APP· 2025-03-29 17:59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凰网财经 ,作者风暴眼 凤凰网财经 . 你好,我们是凤凰网财经,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传播最有价值的财经报道,你值得关注!欢 迎访问:http://finance.ifeng.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 ,作者:玲子,原文标题:《2毛钱的仿制药暴 雷,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题图来自:AI生成 2024年底,北方一家制药公司的办公室里,几位研发、采购人员围坐一圈,在稿纸上、白板上疾笔写下一 串串数字。3分钱/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0.22元/支的间苯三酚注射液,按照理论成本,无论换多少种计算方 法,他们也算不出这个价格。此时,第十批集采的中标价刚刚出炉,整个医药圈都骚动起来。 "至少需要五六毛!"有人把笔一搁,最后一轮演算,成本价最多还是只能压到这里。研发主管郭青沉思片 刻,试图给出合理解释:"估计是为了打出品牌"。马上有人附和:"如果企业技术很厉害,应该有更好的方 式控制成本吧……" 郭青在仿制药研发领域摸爬滚打了七年,经手过50余个研发项目。他所在的公司曾参与集采竞标,有几款 产品顺利中标。通常,他会遇到两三毛钱的压价,觉得这在预期 ...
2毛钱的仿制药暴雷,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3-28 21:17
第十批集采低价竞争现象 - 第十批集采中标价出现极端低价现象 如阿司匹林肠溶片3分钱/片 间苯三酚注射液0.22元/支 较最高有效申报价暴降92.36% [2][4] - 部分企业报价已低于理论成本价 研发人员测算间苯三酚注射液成本至少需0.5-0.6元/支 [2] - 低价中标引发行业对药品质量的担忧 中标企业海梦智森因生产质量问题被取消资格 [4][5] B证企业快速扩张与监管问题 - B证企业数量从2021年140家激增至2023年1172家 增长率达465% 平均每天新增1.3家 [10] - 部分B证企业采取"立项+外包研发+委托生产"模式 对生产环节监管不足 导致质量问题频发 [10][13] - 第十批集采中B证企业中标占比接近30% 较第九批15.9%显著提升 间苯三酚注射液9家中标企业有6家为B证企业 [12][13] 行业竞争与研发模式变化 - 集采导致仿制药研发周期大幅缩短 从传统18个月压缩至12个月 稳定性观察期从6个月缩减 [18] - 部分CRO公司为多家企业提供相似仿制药研发服务 存在质量风险 新规要求提交研发差异性说明 [18] - 企业为应对集采压力 加速项目叫停决策 研发投入转向短期见效品种 [15]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 药企普遍采用国产原料替代进口 以降低生产成本 部分辅料质量已接近进口水平 [19] - 企业缩减研发投入和人员规模 有企业裁减30%研发人员 转向海外市场 [20] - 行业薪资结构变化 部分企业将15%薪资纳入绩效考核 技术人员面临转行压力 [20] 典型违规案例 - 海梦智森因生产管理问题被取消集采资格 涉及1541万支采购量 约339万元采购金额 [4][9] - 受托方四川太极曾因生产劣药"紫杉醇注射液"被处罚 本次事件非初犯 [7][8] - 第九批集采中珠海和凡医药的吡拉西坦注射液因生产缺陷被暂停销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