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哈啰单车
icon
搜索文档
共享单车巨头哈啰推出电动车租赁业务“小北租车”
搜狐财经· 2025-11-15 08:17
公司业务动态 - 共享单车巨头哈啰推出电动车租赁业务“小北租车”,该业务已在国内主要大城市铺展,当前处于探索扩张阶段[1] - 另一行业参与者大鹿租车也开始布局试水电动车租赁业务,并在东莞、惠州、深圳等地进行试点[1] - 哈啰的电动车租赁业务于今年1月探索推出,3月推出品牌名“蓝莓骑行”,并于11月11日正式更名为自营的“小北租车”[3] - 小北租车的车辆出租方包括加盟商户和自营商户,其中自营商户多为哈啰电动车的商家[3] 业务模式与服务详情 - 小北租车提供免押金服务,国内租车网点已超过2000家[3] - 服务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到店取车”和“送车上门”两种方式,其中“送车上门”为需额外支付服务费的增值服务[3] - 租赁形式灵活,用户可选择时租、日租、周租、月租和季租,并根据不同车型对应不同价格[3]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哈啰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总部位于上海,从共享单车业务起步[3] - 公司目前主要提供移动出行服务及新兴本地服务,并已进军Robotaxi赛道[3] - 移动出行服务包括两轮共享服务(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和四轮出行服务(哈啰顺风车、哈啰打车等)[3] - 新兴本地服务包括哈啰租电动车、与蚂蚁集团和宁德时代合资的小哈换电、租车服务聚合平台哈啰租车,以及品牌“街猫”[3] - 公司累计拥有注册用户超过8亿[3]
哈啰上了一条大船?
虎嗅APP· 2025-09-30 17:28
品牌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通过历时20天、横跨2000余公里的“哈啰号”长江巡游,将共享单车、顺风车、租车业务同台展示,旨在发布其“出行生态”的破圈宣言[2][3] - 公司战略核心是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单车服务,扩展到覆盖城际的顺风车和长途租车,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串联成链的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4][6] - 品牌经历了从2016年“哈啰单车”到2018年“哈啰出行”,再到2022年去边界化的“哈啰”两次更名,清晰勾勒出其从单一工具向综合服务平台进化的战略轨迹[15] 业务生态与市场潜力 - 公司APP已聚合从出行到生活的多元服务,包括送货跑腿、代驾、门票包车、宠物服务、酒店等,并于今年6月官宣进军Robotaxi行业[15] - 公司顺风车业务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累计认证车主超过3300万;租车业务覆盖全国超680座城市,拥有超10万个服务网点,日均订单数稳居行业第一[16] - 根据奥纬咨询预测,到2030年中国出行服务市场规模将接近4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九成将由网约车、出租车和“汽车即服务”模式占据,整合服务者将掌握核心价值[17] 技术驱动与运营能力 - 公司本质是技术驱动,其AI大模型、北斗高精度定位、智能调度系统等技术在“假日狂欢节”期间承担了车辆调度、供需预测和智能派单的大规模压力测试[19][20] - 公司于今年9月披露自主研发的“端到端L4技术体系”及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计划于2025年在4-5个城市开启商业化运营,未来8年目标实现100万辆Robotaxi的运营规模[22]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极致的线下运营能力,其管理百万级共享单车的复杂调度经验,被视为未来低成本、高效率运营Robotaxi车队并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胜负手[24][26] 用户心智与增长策略 - “假日狂欢节”活动通过高频的骑行需求吸引用户,再利用优惠券体系将其引导至打车、顺风车、租车等低频高价值场景,旨在进行用户心智塑造和跨业务联动[11][12] - 活动的深层目的是改变用户认知,让“哈啰”品牌与“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划等号,而不再仅仅是一辆单车[14] - 公司选择在当前时间点入局Robotaxi,是基于AI和硬件基础已成熟、算力成本下降的判断,采取的是等待最佳时机的“后发制人”策略[25]
人在湖南却收到徐州哈啰单车90多笔骑行订单,哈啰曾要求当事人自证非本人骑行
扬子晚报网· 2025-09-23 17:50
事件概述 - 湖南用户姚女士发现其哈啰单车账户在2023年至2025年间产生90多笔非本人消费的骑行订单 扣款均通过支付宝免密支付完成 事发地点均为江苏徐州[1][4] - 用户自2022年起定居湖南 从未去过徐州 绑定账户的手机号已使用10年 排除了上一任号主遗留订单的可能性[1][4] 公司客服与处理流程 - 公司客服初期回应称可能是上一任号主使用或账号出借导致 拒绝提供异地登录IP地址 理由是涉及他人隐私[6] - 公司方面最初明确认定不属于系统问题 不予退款 并要求用户证明非本人骑行[6][7] - 在用户向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后 公司工作人员于9月17日致电用户 解释扣费与用户2019年购买后因欠费停机注销的手机号有关 但无法解释为何注销后新用户登录仍从原账户扣款的具体原因[10] - 公司最终将90多笔订单费用原路返还给用户 但对于扣费的根本原因始终未给出信服的解释[10][12] 行业潜在问题与用户反馈 - 用户反映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存在其他用户遭遇类似异地订单扣费问题[8] - 该事件暴露出共享出行行业在用户账户安全管理 特别是手机号回收再利用与支付绑定的关联机制上可能存在系统漏洞[10] - 用户主要诉求是公司查清问题并道歉 同时提醒其他用户关闭免密支付以避免类似风险[8]
共享单车车筐“藏”垃圾?企业回应:“随见随清”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09:33
行业问题与应对措施 - 北京市个别区域共享单车车筐存在垃圾滞留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1] - 共享单车企业已将车筐清洁纳入标准化运维流程 通过随见随清等机制保障车辆整洁 [1] - 北京市交通委协同首都文明办 市城管委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文明骑行宣传引导工作 [1] 企业具体清洁管理机制 - 美团单车推行运维巡查四必清作业标准 要求运维人员在调度 投放 摆放 检修车辆时必须清理车筐 [1] - 滴滴青桔实行过手必清 确保每辆单车在调运 投放前都完成清洁 [1] - 哈啰单车针对车筐垃圾多发点位增加运维人员 并将清理情况纳入系统管理考核 [1] 运维执行与工具配备 - 各共享单车企业为运维人员配备了专业清洁工具 重点加强对交通枢纽 商圈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日常巡检 [1] - 针对无法在路面上清理的污垢 油渍等顽固垃圾 及时将污损车辆召回仓库进行彻底清洁 [1] - 运维人员表示看到车子干干净净被骑走有成就感 [1] 政府倡议与用户引导 - 北京市交通委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使用共享单车时请爱护车辆 结束骑行时随手带走个人物品和垃圾 [2] - 研究在共享单车上粘贴车筐内禁止扔垃圾等醒目标志标识 从用车源头减少不文明行为 [1] - 如发现共享单车存在脏乱或损坏现象 请及时通过企业运营平台的举报渠道进行反馈 [2]
共享单车自动落锁致用户摔伤?哈啰单车、滴滴青桔否认存在技术问题
新浪财经· 2025-09-13 03:25
事件概述 - 一名用户骑行青桔共享单车时车辆自动落锁导致车轮抱死,造成右脚三处骨折、双腿软组织挫伤,需休养一个月[1] - 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多个平台的共享单车在骑行中突然落锁的事件至少有41起[5] - 具体案例包括用户骑行哈啰单车至路中突然锁死,以及用户骑行美团单车时自动落锁导致面部着地、两颗门牙摔掉[6] 企业回应与自查结果 - 滴滴青桔回应称经排查未发现软件或技术漏洞,推测事故原因可能包括链条故障、用户误触还车按钮等场景[3] - 滴滴青桔对涉事车辆检查后称,存在因车链条松动造成骑行卡顿的可能,不存在软件技术问题,并表示正在对接用户就医理赔[6] - 哈啰单车技术团队依据用户大数据排查,未发现车辆存在因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异常情况[6] - 哈啰解释其车锁硬件逻辑为:车速大于0.5米/秒时车锁拒绝执行关锁指令,仅超低速停下时才会执行用户关锁指令[8] - 哈啰提出骑行中落锁的两种可能:用户骑行中未关闭开关锁页面摩擦误触“还车”,或前一用户还车未关锁后一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在前一用户后续关锁时导致落锁[8] 行业背景与建议 - 共享单车已成为重要交通工具,截至2024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数量已突破6亿人[8] - 有评论认为仅靠企业自查不够,建议政府部门委派具有公信力的权威机构介入,进行公正、透明、客观的全面调查[9]
共享单车骑行中自动落锁致摔伤?品牌方:未发现技术缺陷,梳理后发现有三种可能
扬子晚报网· 2025-09-12 22:35
行业规模与用户基础 -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服务全国超过6亿用户[1] -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在全国超410个城市投放运营 总投放车辆数超过1200万辆[1] - 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在全国超过700个城市投放运营 总投放车辆数超过800万辆[1] 安全事件案例 - 滴滴青桔用户骑行中车轮抱死导致右脚三处骨折 平台后台无自动锁车记录[1] - 哈啰单车用户反映车辆在骑行中毫无征兆自动落锁 所幸车速较慢未摔倒[7] - 多个品牌包括哈啰单车 滴滴青桔 美团骑行用户均反馈过自动落锁问题[1] 企业技术说明与应对措施 - 滴滴青桔称单车正常情况下不会在骑行中自动落锁 定期对车辆检查维修[1] - 滴滴青桔核查涉事车辆存在车链条松动造成骑行卡顿可能 不存在软件技术问题[12] - 哈啰单车技术团队未发现车辆存在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异常[12] - 哈啰单车通过硬件逻辑(速度大于0.5m/s拒绝关锁)和机械逻辑(弹簧复位)双重保障防止自动落锁[13] 潜在问题场景分析 - 用户骑行中未关闭开关锁页面摩擦误触还车按钮触发落锁[12] - 前一用户还车离开未关锁 后一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导致落锁[12] - 电动助力车超出合规行驶区域触发断电保护被误判为自动落锁[12] 客户服务与投诉处理 - 用户反映平台态度强硬 严重摔伤仅赔偿单车月卡[7] - 部分用户遭遇客服直接建议报警处理投诉[7] - 哈啰称对联系客服的订单均核实处置 骑行过程中都有落锁指令发出[13]
共享单车骑行中突然落锁致人受伤?滴滴青桔、哈啰单车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1
事件概述 - 多名用户反映在骑行哈啰单车和滴滴青桔共享单车时遭遇车辆突然自动落锁 导致摔倒受伤 包括擦伤、摔伤甚至脚部骨折需休养一个月 [2][3][9] - 用户投诉平台客服处理态度强硬 部分用户仅获赔几天骑行卡 或被建议报警 有用户需通过市民热线才得以解决问题 [3][9] - 2024年7月以来 仅上海12345市民热线就收到针对哈啰单车应锁未锁、未锁硬锁等问题的投诉达17条 [10] 哈啰出行官方回应 - 技术团队根据用户大数据进行严谨排查 未发现车辆存在因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异常 [2][11][12] - 分析三种可能场景:用户骑行中误触还车按钮、前一用户未关锁导致后一用户被锁、电动助力车超出合规区域触发断电保护 [12] - 从硬件和机械逻辑上保障安全 车辆速度大于0.5米/秒时车锁拒绝执行关锁指令 锁舌靠弹簧弹力保持开锁状态 [12] - 对用户反馈至客服的投诉和相关问题均已对接并处置 [12] 滴滴青桔官方回应 - 经核查 涉事车辆存在因车链条松动造成骑行卡顿的可能 不存在软件技术等问题 [2][14][15] - 已安排安全专员专项对接事故处理和保险理赔 用户上传符合要求的理赔材料后3个工作日即可收到打款 [2][15] - 青桔单车在约700余座城市运营 投放共享单车数量约120万辆 [16][17] 行业背景与影响 - 共享单车已成为常用出行工具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全国超过6亿用户 在超410个城市投放运营 总车辆数超1200万辆 [21] - 共享单车的远程落锁功能及其安全机制可靠性涉及重大公共利益 [21] - 近年来 骑行中突发自动落锁问题时有发生 涉及不同品牌 [19][20][23]
共享单车自动落锁造成安全隐患 哈啰单车官方回应
犀牛财经· 2025-09-12 15:58
事件回应 - 公司对共享单车骑行中自动落锁导致用户摔伤事件作出正式回应 [1] - 公司技术团队依据用户大数据进行排查,未发现车辆存在因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异常情况 [1] 技术机制分析 - 车锁设计具备特定逻辑,在骑行过程中,只要速度大于0.5m/s,车锁便拒绝执行关锁指令 [1] - 车锁仅在超低速停下后,才会执行用户的关锁操作 [1] 潜在原因分析 - 潜在原因一为用户骑行中未关闭开关锁页面,在骑行过程中因摩擦等原因误触"还车"按钮,从而触发落锁 [1] - 潜在原因二为前一用户还车离开时未关锁,后一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当后一用户停止前进时,前一用户后续进行关锁操作导致落锁 [1]
共享单车中途“罢工”致人受伤?企业回应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9-12 08:24
事件概述 - 共享单车自动落锁导致用户受伤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涉及哈啰单车和青桔单车两个品牌[1][2] 公司回应 - 哈啰单车技术团队通过用户大数据排查未发现车辆存在因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异常情况[1] - 哈啰单车车锁硬件逻辑设定为车辆骑行过程中速度大于0.5m/s时拒绝执行关锁指令 仅超低速停下时执行用户关锁指令[1] - 哈啰单车分析落锁可能原因包括用户骑行中未关闭开关锁页面摩擦误触"还车" 或前一用户还车离开未关锁后一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且在停止前进时前一用户后续关锁导致落锁[1] - 青桔单车业务部门推测导致用户受伤的原因为链条卡顿等机械故障 非软件技术问题[1] 行业背景 - 共享单车已成为重要交通工具 截至2024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数量突破6亿人[2] 舆论反应 - 远程锁车功能可靠性受到质疑 平台企业掌握"最终解释权"使事故真相无从确认[2] - 媒体评论认为需要第三方专业监测和技术认定才能使公众信服并给受害者交代[2]
哈啰单车被指“骑行中自动落锁致人受伤”!回应称有三类情形
南方都市报· 2025-09-11 14:58
事件背景 - 多位网友报告哈啰单车在骑行过程中突然落锁导致受伤 包括擦伤和摔伤 [1][3] - 用户反馈后客服称后台未发现故障 仅赔偿几天骑行卡或建议报警 [3] 公司回应 - 技术团队通过用户大数据排查未发现车辆存在技术缺陷导致的自动落锁异常 [1][3] - 硬件逻辑设定速度大于0.5m/s时车锁拒绝执行关锁指令 [4] - 机械逻辑通过弹簧弹力保证锁舌处于开锁位置 多重保障下骑行中不可能自动落锁 [4] 可能场景分析 - 用户骑行中误触还车按钮触发落锁 [1][3] - 前一用户还车离开未关锁后一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 前一用户后续关锁导致落锁 [1][3] - 电动助力车超出合规区域触发断电保护被误判为自动落锁 [1][3] 处理措施 - 公司已针对上述场景优化用户提示并持续升级车辆安全监测系统 [4] - 对用户反馈至客服的投诉和问题均已对接并处置 [4] - 核实显示相关订单在骑行过程中均有落锁指令发出 主要属于上述场景 [4] 公司背景 - 哈啰出行成立于2016年9月 从共享单车业务起步 [5] - 主要提供移动出行服务及新兴本地服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