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享单车
icon
搜索文档
共享单车骑行中为何会自动落锁?可能与平台“一码多车”有关
央视网· 2025-10-16 03:37
共享单车自动锁车现象 - 多地用户反映在骑行中遭遇共享单车自动关锁急停,导致摔倒受伤,涉及上海、北京、广东等多个地区 [1][2] - 用户受伤后向平台申诉,有平台对事故表示抱歉并向用户账户充值50元作为补偿,但否认系统监测到自动落锁情况 [1] 平台对自动锁车原因的分析 - 部分平台技术团队排查后未发现技术缺陷,推测原因包括用户未关闭开关锁页面导致手机摩擦误触“还车”按钮,或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他人未落锁车辆而前一用户后续关锁 [3] - 平台存在“一码多车”的违规投放乱象,系统可能因订单识别混乱误判骑行状态并触发远程关锁 [8][9] 自动锁车技术可能性验证 - 实测显示,在正常骑行或慢速推行状态下,多个平台均无法完成锁车操作,系统会提示“车辆仍在移动”或“车辆未停稳”,必须车辆完全静止才能还车 [5] - 业内人士指出,骑行途中误触“还车”按钮导致落锁的可能性非常低,只要车辆在移动就无法还车 [4][5] - 远程落锁功能通常需满足多个条件,如系统通过中控、GPS、信号检测判断车辆在原地不动超过1小时,但中控故障等可能导致系统误判在骑行中锁车 [6][7] 行业监管与公司运营问题 - 为抢占市场,部分共享单车平台违规超量投放车辆,存在“一码多车”问题,例如武汉市在抽查中发现一辆车在短时间内出现在相隔几十公里的不同区域 [9] - 武汉市城管、交通、公安等部门已累计督促多家共享单车经营企业回收违规超量投放车辆超过10万辆 [9] 用户权益与公司责任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共享单车平台作为服务提供方有义务确保车辆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 [10] - 有平台的《租赁服务协议》称,用户提车即表明认同车辆安全,除非能证明是车辆固有缺陷直接导致事故,否则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10] - 专家认为平台单方面在协议中排除自身责任对用户不公平,不能单方面声称不存在问题或不需要承担责任 [11]
【法治之道】以法治化手段重塑公平市场秩序
证券时报· 2025-10-10 02:21
法律修订核心与实施时间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5年10月15日正式实施 [1] - 本次修订聚焦于规制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竞争乱象 [1] - 法律修订旨在重构数字经济时代公平竞争的底层逻辑 [1] 重点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明确将虚假交易(如网络刷单)和恶意退货列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1][2] - 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低于成本价销售 以纠偏低价倾销和恶性价格战 [3] - 针对平台规则滥用行为进行规制 例如防止平台强制商家“二选一” [1] 法律修订的深层影响与行业导向 - 法律修订推动经营者从数据造假和规则套利的投机心态转向依靠真实服务质量的长期主义 [2] - 要求平台承担守门人责任 通过技术与制度设计让诚信经营者获得回报 [2] - 引导企业回归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赢得竞争的正道 防止资本力量扭曲市场信号 [3]
滴滴:双节假期打车需求同比上涨14%,站点巴士累计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
新浪科技· 2025-10-09 15:24
整体出行需求 - 国庆中秋假期日均打车需求同比去年上涨14% [1] - 全时段出行需求较去年均呈上涨态势 [1] - 假期异地打车需求相比节前大幅上涨89% [1] 出行场景与特征 - 预约用车需求比节前上涨58%,前往汽车站、旅游景点、火车站的出行需求涨幅分别达406%、275%、182% [1] - 长线游成为主流,异地打车需求中68%来自省外用户,相距800公里以上的长线游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2% [1] - 00后和95后贡献了47%的长线游需求 [1] - 旅游打车需求相比节前上涨185% [2] - 双节期间走亲访友需求同比上涨32% [2] - 中秋夜19-20时因聚餐赏月成为打车需求高峰时段 [2] 多元化业务增长 - 滴滴站点巴士完座规模较节前增长86%,累计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 [2] - 包车日均需求量同比去年增长88%,家庭出游是重要场景,7座车型需求占比26%,同比提升123% [2] - 滴滴青桔骑行需求量自9月29日起明显增长 [3] - 滴滴快送订单量同比去年假期激增202%,成都、西安、长沙等城市需求同比攀升291%、292%、246% [3] - 滴滴租车订单量同比激增212%创历史新高,平均租车时长2.5天,日均花费同比上涨12% [3] 新兴消费趋势 - 生活化度假趋势显著,前往运动场所和室内休闲场所的打车需求分别上涨36%和35% [2] - 美容美发、购物和餐饮美食场所的需求上涨均超过20% [2] - 快送服务中鲜花、蛋糕、行李、宠物配送增幅最大 [3] - 小桔充电数据显示假期全国充电需求较去年同期增长44% [3] 跨境与入境出行 - 入境用户滴滴打车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9% [3] - 海外出行需求爆发,日均需求较暑期上涨超100%,峰值出现在10月4日 [3]
共享单车车筐“藏”垃圾?企业回应:“随见随清”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09:33
行业问题与应对措施 - 北京市个别区域共享单车车筐存在垃圾滞留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1] - 共享单车企业已将车筐清洁纳入标准化运维流程 通过随见随清等机制保障车辆整洁 [1] - 北京市交通委协同首都文明办 市城管委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文明骑行宣传引导工作 [1] 企业具体清洁管理机制 - 美团单车推行运维巡查四必清作业标准 要求运维人员在调度 投放 摆放 检修车辆时必须清理车筐 [1] - 滴滴青桔实行过手必清 确保每辆单车在调运 投放前都完成清洁 [1] - 哈啰单车针对车筐垃圾多发点位增加运维人员 并将清理情况纳入系统管理考核 [1] 运维执行与工具配备 - 各共享单车企业为运维人员配备了专业清洁工具 重点加强对交通枢纽 商圈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日常巡检 [1] - 针对无法在路面上清理的污垢 油渍等顽固垃圾 及时将污损车辆召回仓库进行彻底清洁 [1] - 运维人员表示看到车子干干净净被骑走有成就感 [1] 政府倡议与用户引导 - 北京市交通委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使用共享单车时请爱护车辆 结束骑行时随手带走个人物品和垃圾 [2] - 研究在共享单车上粘贴车筐内禁止扔垃圾等醒目标志标识 从用车源头减少不文明行为 [1] - 如发现共享单车存在脏乱或损坏现象 请及时通过企业运营平台的举报渠道进行反馈 [2]
女厕所排队、共享单车扎堆、APP「偷」信息,本周节目全都来自少年的好奇心 | Knock Knock 世界
声动活泼· 2025-09-20 09:04
本期内容转载自公众号「十分之一信箱」 Hi 亲爱的朋友! 播客「Knock Knock 世界」已经更新到第 73 期了! 本周三期选题,又是全部来自少年听友的投稿。 作为编辑,我们能和少年朋友们讨论这些公共议题,也非常 地快乐。 02 你有没有注意到,上女厕所的不只有成 年女性,还有小孩,其中包括年幼的男 孩。除此之外,女性上厕所还会遇到一些 特殊情况。 03 一位叫桃濑的女士,从 2022 年 7 月开 始到今年1月,收集了东京 706 间公共 厕所的数据,发现男厕的厕位数量是女 厕的 1.76 倍。为什么女性上厕所需要的 的周围长 后里十四的四件和里小心 『]門文 △ 』 次 川 X 川 | 八 | 八 | 八 | 八 | | 八 | 06 增加女厕侧位,也并不是解决女厕所排 队的唯一办法。比如,南京改造厕所的这 家商场,还曾经花钱增加了母婴室和家 庭卫生间,这些设施也能帮助女厕所分 流。你还能想到什么别的办法? 今年 3 月份,南京有一个商场就把 17 04 间男厕里的 4 间,改造成了女厕。但改 造并不是轻易就能发生的,这家商场的 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困难。 05 我们的编辑曹蔚去年在巴黎看奥运会, ...
哈啰Robotaxi首次亮相 跨界突围之路前景几何?
犀牛财经· 2025-09-16 14:31
公司业务动态 - 哈啰于9月11日首次对外亮相首款自研Robotaxi车型 采用端到端一体化架构并在座舱内引入AI Agent [2] - 公司计划2027年向市场投放超5万辆Robotaxi 展现对自动驾驶业务的高度期待 [2] - 哈啰2016年以共享单车业务起家 目前业务涵盖两轮共享服务和四轮出行服务 已完成十余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复星集团等机构 [2] - 2023年3月公司通过收购永安行股权强化出行领域布局 成为其控股股东与实控人 [2] - 今年6月23日哈啰联合蚂蚁集团与宁德时代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三方共同投资30亿元 分工明确:哈啰负责Robotaxi业务及研发 蚂蚁提供AI技术支持 宁德时代提供动力电池与底盘技术 [3] 行业竞争格局 - Robotaxi赛道已吸引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众多玩家入局 但大多仍处于试点运营阶段 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3] - 头部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巨大:特斯拉累计投入超200亿美元(约1400亿元) 百度Apollo累计投入超千亿元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单轮融资达数亿美元 累计投入逼近百亿元量级 [3] - 先行企业如Waymo、百度Apollo通过大量路测里程与广泛场景覆盖 建立起难以超越的数据与技术优势 [4] 公司战略动机 - 哈啰长期受盈利问题困扰:共享单车业务盈利难 顺风车业务低毛利瓶颈难破 金融业务在强监管与用户信任危机下增长受限 [2] - 公司通过布局Robotaxi赛道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突破口 [2] 行业发展挑战 - Robotaxi赛道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及技术积累 存在较高技术壁垒 [3][4] - 行业商业化进程面临政策、市场需求、安全标准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 [5] - 哈啰作为后来者面临多重挑战:30亿元联合投资规模与头部企业投入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技术积累方面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与先行者的数据差距 [3][4]
共享单车自动落锁致用户摔伤?哈啰单车、滴滴青桔否认存在技术问题
新浪财经· 2025-09-13 03:25
事件概述 - 一名用户骑行青桔共享单车时车辆自动落锁导致车轮抱死,造成右脚三处骨折、双腿软组织挫伤,需休养一个月[1] - 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多个平台的共享单车在骑行中突然落锁的事件至少有41起[5] - 具体案例包括用户骑行哈啰单车至路中突然锁死,以及用户骑行美团单车时自动落锁导致面部着地、两颗门牙摔掉[6] 企业回应与自查结果 - 滴滴青桔回应称经排查未发现软件或技术漏洞,推测事故原因可能包括链条故障、用户误触还车按钮等场景[3] - 滴滴青桔对涉事车辆检查后称,存在因车链条松动造成骑行卡顿的可能,不存在软件技术问题,并表示正在对接用户就医理赔[6] - 哈啰单车技术团队依据用户大数据排查,未发现车辆存在因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异常情况[6] - 哈啰解释其车锁硬件逻辑为:车速大于0.5米/秒时车锁拒绝执行关锁指令,仅超低速停下时才会执行用户关锁指令[8] - 哈啰提出骑行中落锁的两种可能:用户骑行中未关闭开关锁页面摩擦误触“还车”,或前一用户还车未关锁后一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在前一用户后续关锁时导致落锁[8] 行业背景与建议 - 共享单车已成为重要交通工具,截至2024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数量已突破6亿人[8] - 有评论认为仅靠企业自查不够,建议政府部门委派具有公信力的权威机构介入,进行公正、透明、客观的全面调查[9]
共享单车骑行中自动落锁致摔伤?品牌方:未发现技术缺陷,梳理后发现有三种可能
扬子晚报网· 2025-09-12 22:35
行业规模与用户基础 -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服务全国超过6亿用户[1] -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在全国超410个城市投放运营 总投放车辆数超过1200万辆[1] - 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在全国超过700个城市投放运营 总投放车辆数超过800万辆[1] 安全事件案例 - 滴滴青桔用户骑行中车轮抱死导致右脚三处骨折 平台后台无自动锁车记录[1] - 哈啰单车用户反映车辆在骑行中毫无征兆自动落锁 所幸车速较慢未摔倒[7] - 多个品牌包括哈啰单车 滴滴青桔 美团骑行用户均反馈过自动落锁问题[1] 企业技术说明与应对措施 - 滴滴青桔称单车正常情况下不会在骑行中自动落锁 定期对车辆检查维修[1] - 滴滴青桔核查涉事车辆存在车链条松动造成骑行卡顿可能 不存在软件技术问题[12] - 哈啰单车技术团队未发现车辆存在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异常[12] - 哈啰单车通过硬件逻辑(速度大于0.5m/s拒绝关锁)和机械逻辑(弹簧复位)双重保障防止自动落锁[13] 潜在问题场景分析 - 用户骑行中未关闭开关锁页面摩擦误触还车按钮触发落锁[12] - 前一用户还车离开未关锁 后一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导致落锁[12] - 电动助力车超出合规行驶区域触发断电保护被误判为自动落锁[12] 客户服务与投诉处理 - 用户反映平台态度强硬 严重摔伤仅赔偿单车月卡[7] - 部分用户遭遇客服直接建议报警处理投诉[7] - 哈啰称对联系客服的订单均核实处置 骑行过程中都有落锁指令发出[13]
刚扫的单车,没骑几分钟就“车轮抱死”,人被摔骨折!青桔、哈啰回应
凤凰网财经· 2025-09-12 20:50
共享单车安全事故与行业回应 - 近期共享单车骑行中发生多起自动落锁导致用户摔伤事故 媒体统计近两年类似事故至少41起 涉及多个平台[2] - 青桔单车回应称涉事车辆因车链条松动造成骑行卡顿 不存在软件技术问题 已安排保险理赔并承诺3个工作日内处理赔款[5] - 哈啰单车回应称技术团队未发现车辆因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 强调车辆上路前经过严格检测 并指出骑行速度大于0.5m/s时车锁拒绝执行关锁指令[5][6] 事故原因分析与用户质疑 - 哈啰初步梳理三种可能导致自动落锁异常的场景:用户误触还车按钮 前一用户未关锁导致后一用户落锁 电动助力车区域限制(但单车无此逻辑)[6] - 网友质疑企业自查难以取信用户 呼吁平台公开检测流程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安全评估[7] - 互联网分析师指出事故原因需进一步核实 可能包括锁具夹入异物 链条掉落或碾到凸起物体等因素[7] 行业现状与用户规模 - 2024年全国共享单车用户总量超过6亿 较往年持续增长[9] - 2024年北京共享单车骑行量达11.44亿人次 日均骑行量约312.58万人次 同比增长5.12%[9] 行业责任与保险机制完善建议 - 共享单车头部企业在车辆运维 质量把控和用户沟通环节仍存在提升空间 事故理赔机制完善成为行业健康发展关键[11] - 建议参考网约车成熟保险体系 完善共享单车领域保险机制 明确事故责任划分和赔偿流程[11] - 提议头部企业每年投入数亿元成立"消费者关爱保护基金" 用于赔付传统保险无法覆盖的损失[11] 监管与行业发展方向 - 无需过度强调引入全新监管措施 应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通过技术手段强化安全管理[12]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需通过技术透明化 保险机制完善和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构建用户放心骑行环境[13] - 共享单车需实现"骑得放心 赔得明朗"才能真正融入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14]
共享单车骑行中突然落锁致人受伤?滴滴青桔、哈啰单车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1
事件概述 - 多名用户反映在骑行哈啰单车和滴滴青桔共享单车时遭遇车辆突然自动落锁 导致摔倒受伤 包括擦伤、摔伤甚至脚部骨折需休养一个月 [2][3][9] - 用户投诉平台客服处理态度强硬 部分用户仅获赔几天骑行卡 或被建议报警 有用户需通过市民热线才得以解决问题 [3][9] - 2024年7月以来 仅上海12345市民热线就收到针对哈啰单车应锁未锁、未锁硬锁等问题的投诉达17条 [10] 哈啰出行官方回应 - 技术团队根据用户大数据进行严谨排查 未发现车辆存在因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异常 [2][11][12] - 分析三种可能场景:用户骑行中误触还车按钮、前一用户未关锁导致后一用户被锁、电动助力车超出合规区域触发断电保护 [12] - 从硬件和机械逻辑上保障安全 车辆速度大于0.5米/秒时车锁拒绝执行关锁指令 锁舌靠弹簧弹力保持开锁状态 [12] - 对用户反馈至客服的投诉和相关问题均已对接并处置 [12] 滴滴青桔官方回应 - 经核查 涉事车辆存在因车链条松动造成骑行卡顿的可能 不存在软件技术等问题 [2][14][15] - 已安排安全专员专项对接事故处理和保险理赔 用户上传符合要求的理赔材料后3个工作日即可收到打款 [2][15] - 青桔单车在约700余座城市运营 投放共享单车数量约120万辆 [16][17] 行业背景与影响 - 共享单车已成为常用出行工具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全国超过6亿用户 在超410个城市投放运营 总车辆数超1200万辆 [21] - 共享单车的远程落锁功能及其安全机制可靠性涉及重大公共利益 [21] - 近年来 骑行中突发自动落锁问题时有发生 涉及不同品牌 [1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