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足机器人XDog
icon
搜索文档
宇树投资人快上岸了
投资界· 2025-07-19 16:11
公司概况 - 宇树科技正式启动IPO进程 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2][3] - 公司创始人王兴兴为90后宁波人 创立国内领先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 [4] - 公司2025年营收超10亿元人民币 员工规模从1人扩张至约1000人 [12] - 创始人王兴兴持股结构为直接持有23.8216%股权 通过有限合伙控制10.9414%股权 合计控制34.7630%股权 [1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核心产品包括四足机器人Laikago/Aliengo/A1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H1 以及AI赋能的Unitree Go2 [9] - 2025年春晚16台H1机器人表演秧歌舞 推动人形机器人公众认知度达到高峰 [10] 融资历程 - 早期融资困难 2016年首笔个人投资来自尹方鸣 2018年获安创加速器与变量资本首笔机构投资 [16][18] - 2020年Pre-A轮获红杉中国种子基金与德迅投资数千万元 被红杉定义为"outlier"类型创业者 [18] - 2022年B轮系列融资总额超10亿元 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美团、源码资本等 估值达80亿元 [20][21] - 2024年C轮获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等领投 投前估值突破100亿元 [22] 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领域出现上市潮 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科创板公司实现借壳上市 [25] - 极智嘉已登陆港交所 乐动机器人、仙工智能等多家机器人公司提交招股书 [27] - 行业融资活跃 星动纪元、云深处科技获近5亿元融资 银河通用创11亿元单轮融资纪录 [28] - 多数企业仍处研发投入阶段 商业化落地尚需时间 IPO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关键路径 [29][30] 创始人背景 - 王兴兴毕业于上海大学 研究生期间独立研发四足机器人XDog 获创业大赛奖金 [7][9] - 曾入职大疆后辞职创业 从单人团队起步逐步壮大公司规模 [9] - 2017年乌镇座谈会展示失败 但后续凭借技术实力获得资本认可 [18]
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这很实在”
证券时报· 2025-06-24 16:38
各位即将进入大学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大学不同于高中,方向千行百业,每个人的可选择性非常多,每个人有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 在面对影响自己未来的专业选择上,难免会感到迷茫。在这个AI+机器人的时代,站在这个激动人心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技术爆发点前,如果大家想投身具身智能行 业,我结合自身的经历给出一些小建议。 如果你从小喜欢拆解维修一些电子产品,或者动手DIY做点东西,推荐学习机械或电子相关专业。具体的专业细分名字很多,请注意区分,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校 和专业,大家最好直接去对应学院的官网,直接看看具体的详细介绍,看看老师们在做什么课题或项目。哪怕专业名字一模一样,每个学校的差别也非常大。中间 如果想多学习AI,也可以多花时间自学。 如果你对智能如何产生感兴趣、如果你有AGI的梦想,且数学还不错,推荐直接学习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也一并请直接多查查对应学院的详细信息,甚 至可以直接先去对应实验室看看。当然,还是建议中间可以稍微花一些时间,学习一些硬件相关的原理,比如自己动手画个PCB板子等,简单实用。 6月23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发文,为即将进入大学的同学们送上报考建议。文章发出后 ...
一位女CEO出任大学校长
投资界· 2025-04-13 15:55
高校与产业联动 - 巨子生物从西北大学实验室孵化,成为港股胶原蛋白第一股,上市前估值达200亿人民币 [2] - 公司创始人范代娣从高校科研者转型为企业家,并升任西北大学副校长,体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2][9] - 高校成为VC早期项目重要来源,如大疆、宇树科技等均起源于高校实验室成果 [12][13] 巨子生物发展历程 - 2000年范代娣团队突破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创立巨子生物,初期靠夫妻积蓄维持研发 [6] - 2009年推出护肤品牌可丽金,2011年创立可复美,后成为畅销品牌 [6] - 2022年港交所上市,开盘股价暴涨,2024年营收超55亿元,净利润20亿元,市值700亿港元 [8]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范代娣团队研发的"类人胶原蛋白"填补行业空白,曾被质疑数据造假但最终获认可 [6] - 公司早期因技术商业化场景不明而亏损,后通过护肤品牌实现盈利 [6][8] - 巨子生物带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创业潮,成为国内美妆上市公司营收榜首 [8] 高校科研产业化案例 - 西北大学培育出范代娣等领军人物,其"类人胶原蛋白"、"稀有人参皂苷"技术均源自该校实验室 [9][10] - 上海大学研究生王兴兴研发四足机器人XDog,后成立宇树科技 [13] - 高校通过校企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直接孵化项目,如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 [13] 行业趋势 - 头部高校密集设立基金支持师生创业,从技术顾问到直接投资 [13] -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成为专精特新产业关键环节,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 [13] - 中国理工科人才储备庞大,未来或涌现更多高校孵化的伟大公司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