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X2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技术多点突破,量产订单双提速
Wind万得· 2025-08-01 06:34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规模显著提升,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会,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包括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 [4] - 机器人参展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从去年18家增至今年超80家,其中人形机器人超150台,为国内最大规模集中展示 [4] - 大模型能力持续迭代,智元机器人灵犀X2具备深度语义理解与情感交互能力,银河通用机器人结合视觉-语言模型提升零售场景泛化能力,智平方AlphaBot展现跨设备执行能力 [5] - 科技企业加速布局,腾讯发布3个具身大模型(多模态感知模型、规划大模型、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 [6] - 运动能力显著提升,宇树科技G1机器人凭借29个关节完成高难度格斗动作,星动纪元实现毫秒级关节控制 [6] - 感知与操作能力突破,非夕机器人融合3D视觉与力控反馈完成鸡蛋雕刻,擎朗智能XMAN-F1实现爆米花制作与群组协作 [7] - 数据积累加速,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计年底完成2500万整机数据积累(达谷歌同类数据集10倍),智元机器人启动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开源计划 [7]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 - 工业场景应用深化,上海电气发布定制化人形机器人提升物流效率,开普勒深耕车厂制造与仓储物流领域 [8] - 医疗康养场景创新,傅利叶智能GR-3采用亲和设计主打交互陪伴,构建"具身智能康复港"模块 [8] - 商用服务场景多元化,擎朗智能XMAN-F1制作爆米花、银河通用Galbot精准识别商品、智元远征A2表演击鼓与导览 [8] - 量产计划密集推进,开普勒即将实现百台量产,智元灵犀X2预计2026年底出货量达数千台 [9] - 大型订单频现,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联合中标1.2亿元采购项目(国内最大单笔订单),优必选获9051万元订单刷新全球记录 [12] 投融动态 - 2025年国内人形机器人融资超80起,总金额超100亿元,以早期融资为主 [15] - 资本类型多元化:产业资本(美团、京东、宁德时代)战略投资绑定技术,地方政府基金(如湖北100亿元母基金)推动产业集群,专业风投(达晨财智、梅花创投)布局潜在回报 [15] - IPO进程激活市场预期,宇树科技启动辅导(投前估值超120亿元),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权或启动IPO [15] - 代表性融资案例:众警机器人A1轮近10亿元、干寻智能Pre-A+轮超6亿元、星海图A5轮超1亿美元、它石智航天使+轮1.22亿美元 [17]
“秀场”变“职场”!机器人本体性能大进化,正式开启“打工”时代|聚焦2025WAIC
华夏时报· 2025-07-29 14:0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至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转折点,运动精度和任务完成度实现质的飞跃 [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已超去年全年总和,多家头部企业进入量产阶段并拿下大单 [1] - 行业从"功能验证"阶段进阶到"工业级可靠",灵巧手可完成点胶、焊接等高精度工业动作 [5] - AI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行业运动控制延时大幅降低 [6] - 具身智能正在从"展示型"向"应用型"演进,突破"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能力 [6] 技术突破 - 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小麦"可完成"搬运+点胶"等柔性环境作业任务,并具备拟人步态导览能力 [2]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完整工业场景任务链,智能体机器人自主通报进展并协同工作 [2] - 智元机器人实现"运动、交互、作业"三智能全场景演示,远征A2具备双语讲解和舞蹈表演能力 [3]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展示拳击连招、回旋踢等高难度动作,动态平衡系统实现自主起身 [3] -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实现1000+小时平均无故障工作,展示全流程巡检作业能力 [4][5] - 傅利叶"具身智能康复港"整合30多款康复机器人产品,构建五大训练交互模块 [4] 商业化进展 -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拿下中国移动超1.2亿元大单,优必选获某车企超9000万元采购项目 [5] -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在浙江换流站实现实际应用,完成电力巡检任务 [5] - 傅利叶GR-3通过灵动弹性和温暖触感设计,突破机器人陪伴与情绪交互维度 [7] - 魔法原子MagicBot Z1可与观众花式互动,响应触摸指令完成扭头、转身等动作 [4] 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流程,智元机器人、魔法原子、云深处等厂商均获得新融资 [7] - 行业头部效应显著,企业梯队分化加剧,未来将面临"智能闭环+量产能力"的竞争门槛 [7] - 魔法原子自研"原子万象大模型"首创快慢双系统架构,实现毫秒级环境响应与长期任务规划 [6] - 智元机器人自由度更高,行走技术更稳定,但量产机型仍缺乏触觉和温度感知能力 [7]
智元机器人王闯:从千万订单到家庭场景 具身智能商业化正在渐进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2:01
行业发展趋势 - 家庭场景是机器人行业的万亿级市场,但对安全性、成本和技能要求极高,目前仍需渐进式突破[1] - 具身智能的产业化路径遵循"先易后难"原则,从工业场景到商业场景再到家庭场景逐步推进[1][2] - 机器人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集成运动智能、交互智能和作业智能的全栈能力[3] 公司产品展示 - 公司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灵犀X2、远征A2、精灵G1、远征A2-W和四足机器人D1Ultra等产品[1] - 精灵G1具备包裹分拣能力,能自主翻面条码并配合扫码设备完成信息录入[1] - 远征A2-W专注工业场景,具备拆垛周转箱能力,机械臂可实时调整抓取角度[1]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用于展厅讲解导览[2] - 公司与奇瑞在汽车场景开展合作[2] - 7月9日工厂机器人作业直播后获得几十台千万级订单,主要用于料箱转移[2] 技术发展路径 - 通过2000多小时的工厂作业数据提升机器人环境交互能力[2] - 通过养老院陪伴经验提升机器人对人类情感的理解[2] - 远征A2已完成2000多小时测试,能自主完成作业任务,进步速度将加快[2] 未来发展方向 - 正在探索家庭轻作业场景,如收衣服、铺床等"轻任务",未来将逐步叠加做饭、洗衣等复杂技能[2] - 计划从工业场景积累数据,以数据反哺算法迭代,最终渗透家庭场景[3] - 手机下单召唤机器人功能即将向用户开放[2]
A股异动!尾盘,突然涨停!发生了啥?
券商中国· 2025-07-28 18:36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异动 - 7月28日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异动,龙头股上纬新材20cm涨停,自7月初以来累计涨幅接近920%,胜宏科技涨超17%,光电股份、天永智能、鹏鼎控股10cm涨停[2][4]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成为人形机器人展示核心平台,宇树科技展示具备29个关节的G1格斗机器人,智元机器人联合德马科技演示全球首个端到端具身机器人物流作业[4][5] - 魔法原子首次线下展示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及工业场景应用案例,擎朗智能推出全球首款具服务功能的XMAN-F1机器人[5][6] - 上海电气发布工业级人形机器人,身高167cm/50kg,配备38个自由度,可自主完成仓储作业[7] - 工信部官员表示中国人形机器人已实现"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即将从实验室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8] PEEK材料概念股大涨 - 7月28日PEEK材料板块指数涨幅超4%,超捷股份涨12%,大洋生物、中欣氟材涨停,新瀚新材涨9%[9][10] - PEEK材料具备耐高温/腐蚀特性,比重较金属轻70%,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结构件、传动部件、外壳等核心部件[10][11] - 上海证券测算PEEK材料能降低人形机器人20%-30%能耗,东北证券指出其适用于太空、深海等特殊场景[11] - 东吴证券预测PEEK将率先在"以塑代钢"的机器人核心部件实现应用,山西证券认为其强度可满足负载需求[11][1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突破年,特斯拉通过共享AI研发资源构建"算法-硬件-场景"生态闭环[8] - 腾讯、京东、商汤等企业展示的算力突破与大模型进展,将加速国内"硬件+软件"产业链协同[8]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纳入未来产业培育目录,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展示品转向实用工具[8]
国泰海通|机械:WAIC 2025在沪召开,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集中亮剑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28 18:04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人形机器人产业观察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成为WAIC2025核心焦点领域之一,产业链从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到整机产品全面展示,产业催化不断且投资机遇显著[1] - 人形机器人是AGI落地的理想载体,具备"硬件载体+场景交互"双重属性,产业协同效应加速落地进程[4] 产品创新 - 本体企业集中展示最新成果:智元机器人展出远征A2/灵犀X2/精灵G1等全系列产品,并联合德马科技完成全球首个端到端具身机器人物流作业直播[2] - 魔法原子MagicBotZ1首秀:配备自研高性能关节模组,24基础自由度(可扩展至50),关节最大扭矩超130N·m,具备高爆发运动能力[2] - 宇树科技打造拳击机器人互动场景,乐聚等企业同步展示场景落地进展[2] 核心零部件 - 产业链覆盖减速器、丝杠、电机、传感器及关节模组等关键组件:禾川科技展出关节执行器与灵巧手,雷赛智能展示灵巧手解决方案,上海机电首次发布一体化关节模组[3] - 制造工艺进步与规模化效应推动成本下降,为量产提供硬件支撑[3] 产业生态 - 特斯拉示范产业协同模式:Optimus共享自动驾驶AI资源(视觉神经网络/Dojo超算/Cortex训练集群),形成"算法-硬件-场景"闭环[4] - 国内生态优势显著:腾讯/京东/商汤/华为展示算力与大模型突破,结合硬件制造与软件算法全产业链,加速商业化落地[4]
实探WAIC 2025:技术与应用创新步入平常百姓家 人工智能“大航海”时代来临
证券日报· 2025-07-28 01:13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在上海举办,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史之最 [1] - 大会涵盖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智慧康养、低空经济、文本创作、智慧家居等多个领域,展示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趋势 [1] 人形机器人应用 - 智元机器人展示灵犀X2、精灵G1、远征A2和远征A2-W四大产品,具备物流拆箱、冰壶游戏互动、啦啦操表演等功能,展示运动智能、作业智能和交互智能 [2] - 傅利叶智能推出GR-3陪伴机器人,采用莫兰迪配色和皮质触感设计,主打交互陪伴功能 [2] - 商汤科技展示搭载日日新V6.5多模态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具备抗干扰能力,可应用于教育、导览等场景 [6] AI技术突破 - 合合信息科技开发"无限扫描"技术,可将大尺寸文档高清完整数字化,应用于文物存档、工程设计等领域 [3] - 索辰信息科技通过物理AI仿真技术,为低空空域无人机提供实时飞行路径规划,计划开发低空经济"导航地图" [7] - 华鲲振宇发布支持多款国产开源模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AI"用不起""不会用"痛点 [7] 行业融合案例 - 傅利叶智能"具身智能康复港"已在全国落地超300家案例科室,累计服务患者超百万人次 [5] - 金山办公WPS灵犀智能体支持"聊文档"功能和自然语言生成PPT,满足特殊用户需求 [5][6] - 交通银行展示智慧航运贸易区块链生态和数字化农业平台,实现科技金融服务实体产业闭环 [6] 行业趋势 - AI产业正从"能用"向"好用"转变,加速融入文旅、教育、工业、金融、办公等行业 [5] - 国产算力持续推动算力普惠化,AI生态相关方协同发展趋势明显 [7][8] - 智元机器人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智元灵渠OS"开源计划,推动开放生态建设 [7]
人形机器人纷纷出列 “干活”能力助推订单火爆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06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行,展出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为国内人形机器人规模最大的一次亮相 [1] - 人形机器人领域参展企业和产品数量较一年前WAIC有显著增长,智能终端企业集中展示最新技术,人形机器人成为最受瞩目领域 [1] - 机器人进化速度惊人,从去年仅能静态展示到今年已具备行走、干活、跳舞、聊天等能力 [2] - 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始从"纯炫技"走向"真干活",展示服务生、叠衣服、调酒、爆米花制作等实用技能 [4] - 物流场景被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最佳练兵场,智元机器人在WAIC现场完成全球首例数据驱动的端到端物流作业 [4] - 2025年或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元年,预计全年将有5万台人形机器人下线 [6] 技术进展 - 宇树科技G1格斗机器人具备29个灵活关节和智能平衡算法,能完成拳击连招、回旋踢等高难度动作,摔倒后数秒内自主起身 [2] - 智元机器人展示"运动、交互、作业"三智能全场景演示,旗下产品包括灵犀X2、远征A2等 [2] - 星动纪元展示具身智能领域"软硬一体化全栈自研"技术实力,通过星动L7等产品实现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 [3] - 傅利叶GR-3人形机器人引入柔肤软包覆材设计和全感交互系统,拓展陪伴与情绪交互维度体验 [3] - 具身智能大模型通过海量训练数据使机器人形成自主执行能力,具备泛化通用性而非固定轨迹作业 [5] - 行业三大技术突破:成本大幅降低、"大小脑"技术突破(大模型/VLA技术应用)、重视训练场与数据集建设 [6] 公司表现 - 宇树科技已累计中标订单超100笔,正持续优化硬件本体并重点突破软件方面 [6] - 跨维智能已累计开发上百家客户,落地数十个场景,年营收达亿元级,其Sim2Real技术底座赋能30多个行业 [7] - 智元机器人手握两个大订单:与中国移动合作展厅导览机器人、与奇瑞合作汽车场景应用,另获几十台千万级料箱转移机器人订单 [7] - 千寻智能人形机器人能完成从识别指令到递送饮料的全流程自主操作,由VLA模型实现 [4] - 擎朗智能双足人形服务机器人XMAN-F1可拟人化完成爆米花制作和饮料调制服务 [4]
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浦东AI“进化论”
环球网资讯· 2025-07-27 20:05
浦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浦东人工智能产业从"试水探路"到"繁茂成林"跃升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AI药物加速萌芽 垂类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浦东AI产业"进化论" 创新因子见证产业跃升 [1] - 浦东模力社区投用一年 聚焦具身智能 科学智能 应用智能三大方向 以场景闭环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 [3] 智元机器人发展 - 智元机器人2023年扎根浦东张江机器人谷 半年内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 2024年自建生产工厂和数据采集工厂 2025年1月实现千台机器人量产下线 成为上海首个人形机器人量产企业 [1] - 智元机器人推出全能探索机器人灵犀X2 发布通用具身模型基座"智元启元大模型" 展示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多种应用场景 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智元灵渠OS" [1] - 智元机器人将继续扎根浦东 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引领地 [2] 英矽智能业绩 - 英矽智能2024年营收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8% [2] - 截至2024年底 英矽智能有10条管线处于临床阶段 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的AI药物Rentosertib完成临床药效概念验证 [2] 模力社区生态 - 模力社区助力企业将AI技术融入智能生产 生命科学 金融科技 城市管理等七大领域 [3] - 极豆科技为保时捷 小米等25家知名车企打造智能座舱 羚数智能推出30余款工业AI体 服务振华重工等制造业巨头 [3] - 模力社区吸引智谱寰宇 阿里通义千问两大模型巨头落户 张江已吸引近200家上下游相关企业 [3]
科学与健康|机“慧”共生 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现澎湃动力
新华社· 2025-07-27 18:46
展会规模与亮点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连续举办第八届,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2] - 60余款智能机器人成为焦点,涵盖格斗、书法等多样化功能 [2] - 机器人应用场景从生产扩展到生活,实现从"工具"到"伙伴"的角色转变 [2] 工业机器人创新 - 上海电气发布167厘米高、50千克重的人形机器人,拥有38个自由度,可自主识别和搬运不同规格箱体 [3] - 该机器人采用"工业基因·场景定制"开发理念,适用于多种工业环境 [3] - 擎朗智能的双足人形服务机器人XMAN-F1全球首秀,能制作爆米花和调制饮料,并可与其他专用服务机器人协作 [4] 核心技术突破 - 复旦大学研发的触觉夹爪采用创新视触觉传感技术,空间分辨率达每平方厘米4万个感知点 [5] - 柔性界面技术使机器人能精准感知多维力,可稳定抓取豆腐、薯片等易碎物品 [5] - 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工作的"大小脑"模式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 [7]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从"展示"转向实用,即将进入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应用阶段 [6]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合作倡议书》发布,构建开放数据生态 [6] - 部分企业突破"人形"限制,开发如四臂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创新形态 [6] 人机关系探讨 - 未来机器人将具备社会属性,成为"伙伴型"角色,需要建立相应政策与伦理框架 [9] - 人机协作关键在于相互理解,技术突破需与共生关系变革同步 [9] - 行业将推动机器人以安全可靠方式融入社会,实现科技与人性的和谐共生 [9]
向中国移动供货200台双足机器人,智元称找落地场景要务实
南方都市报· 2025-07-27 16:12
商业化场景拓展 - 公司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多种商业化场景应用,包括迎宾接待、击鼓表演、趣味互动、物流分拣、料箱搬运等[1] - 采取"先易后难"原则务实寻找落地场景,明确不同时间节点的推进目标[1] - 已从某中部省份汽车主机厂商获得大额采购订单,并中标中国移动7800万元机器人大单[1] 产品体系与订单情况 - 远征A2双足人形机器人将交付200台至中国移动各省公司,承担讲解接待任务,已在天津、新疆等地试点[1][2] - 灵犀X2小尺寸机器人主打文娱商演、展览讲解等轻量化场景,身高1.3米具有萌系外观[4] - 远征A2-W轮式人形机器人获客户几十台订单,制定出海计划瞄准中东、东南亚、日韩市场[5] 工业场景应用 - 远征A2-W在汽车零部件工厂演示料箱搬运,节拍40秒/箱,比人工慢10秒但作业时间更长[5] - 精灵G1轮式机器人演示快递分拣能力,已向德马物流中心交付数十台[6][7] - 两款工业产品采用不同技术路径:远征A2-W使用小模型编程成功率99%,精灵G1采用数据驱动模型泛化性更高[9] 技术发展路径 - 机器人接待员可自动整理客户咨询数据,相比人工流程更高效[2] - 机器人步态平稳性和内置大模型对话能力提升,使展厅导览工作具备可行性[2] - 已着手零部件组装作业预研,预计未来可拓展场景将快速增加[10] 产品差异化策略 - 大小尺寸机器人组合模式受文娱商用场景客户青睐[5] - 灵犀X2适合非正式可爱风格场景,远征A2设计更严肃适合正式场合[4] - 工业场景采用轮式底盘设计,在效率、噪音控制和稳定性方面优于双足方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