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犀X2
icon
搜索文档
引领区五周年 它们如何把产业“玩”出新高度?
国际金融报· 2025-11-03 12:56
智元机器人公司概况 - 公司是浦东具身智能标杆企业,成立不足3年 [2] - 已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及全球首个0代码机器人创作平台“灵创” [2] - 2025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 [3] 智元机器人技术架构与数据能力 - 公司构建“一体三智”核心架构,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发展运动、交互、作业三大核心AI能力 [3] - 2024年9月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数据采集工厂,设置五大真实场景,通过100多台机器人编组训练积累数据资产 [3] - 2024年3月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1”,具备人类视频学习、小样本快速泛化等优势 [3] 智元机器人产品商业化进展 - 产品覆盖工业服务、商业服务、家庭服务、康养等场景,落地八大场景解决方案 [3] - 机器人已在工业制造、物流分拣等场景常态化应用,如涪陵精工工厂搬箱作业、德马物流自动化分拣 [4] - 商业部署遵循“先工业、再商业、最后家庭”的节奏,预计3到5年后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规模化落地 [4] 智元机器人生态与平台战略 - 公司以“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为核心战略,汇聚全球创新力量 [4] - 推出0代码机器人内容创作平台“灵创”,用户凭手机拍摄视频即可让机器人复刻复杂动作 [4] - 平台具备“语音演绎”和“设备联动与群控管理”功能,支持多台机器人群编群控协同演绎 [4] 畅联股份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国有资产占比近50% [6] - 作为专业数智化精益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深耕物流信息化技术 [7] - 在上海自贸区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总量占自贸区总量近10%,年均缴纳关税逾160亿元,占自贸区全年关税总额近15% [7] 畅联股份技术能力与资产 - 公司拥有5项发明专利、60项软件著作权及40项实用新型专利 [7] - 日均与客户信息交互达100万条,搭建起支持1000万数量级SKU的操作系统 [7] -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物流数据平台化运营,构建专业化高端智慧物流模式 [7] 畅联股份客户与网络布局 - 客户覆盖高科技电子、医疗器械、高端消费品等行业,与苹果、碧迪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7] - 已在全国设立38家分子公司,形成覆盖华东、华北、华南等重要区域的全国化服务网络 [8] - 公司已建成超百万平米的现代化物流仓配中心,精益供应链管理能力辐射全国及东南亚 [8] 畅联股份财务贡献与行业地位 - 自成立以来累计分红13.2亿元,占累计税后利润的73%,累计税收贡献达13.8亿元 [7] - 作为上海自贸区内规模最大的本土供应链管理企业之一,稳居精益供应链管理行业领头羊地位 [8]
引领区五周年,它们如何把产业“玩”出新高度?
国际金融报· 2025-11-03 12:49
智元机器人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不足3年,是浦东具身智能标杆企业 [2] - 构建了“一体三智”核心架构,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协同发展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三大核心AI能力 [4] - 产品覆盖工业服务、商业服务、家庭服务、康养等场景,落地八大场景解决方案 [4] 智元机器人技术突破与产品 - 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全球首个0代码机器人创作平台“灵创” [2] - 2024年9月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数据采集工厂,设置五大真实场景,通过100多台机器人编组训练积累数据资产 [4] - 2024年3月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1”,具备人类视频学习、小样本快速泛化、一脑多形等优势 [4] - 人形机器人“远征A2”可自如对话、灵活互动 [2] 智元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2024年1月在上海建立制造工厂,2025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实现规模化量产 [4] - 在工业制造、物流分拣等场景常态化应用,如涪陵精工工厂搬箱作业、德马物流自动化分拣 [5] - 消费电子产线中精灵G2机器人胜任柔性制造,发布前斩获数亿元订单 [5] - 商业部署遵循“先工业、再商业、最后家庭”的节奏,预计3到5年后家庭服务机器人规模化落地 [5] 智元机器人生态与创新 - 核心战略为“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 [7] - 推出全球首个0代码、0门槛机器人内容创作平台“灵创”,支持语音演绎、设备联动与群控管理 [7][8] - 灵犀X2机器人已实现量产交付,2025年预计交付数千台 [9] - 启动专注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创业加速计划“智元A计划”,旨在孵化高潜力早期项目,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10] 畅联股份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资产占比近50% [11][14] - 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4] - 是专业数智化精益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上海自贸区内规模最大的本土供应链管理企业之一 [11][17] 畅联股份技术能力与运营 - 全面实现全程信息化系统管理与智能化运营,拥有5项发明专利、60项软件著作权及40项实用新型专利 [14] - 日均与客户信息交互达100万条,搭建支持1000万数量级SKU的操作系统 [14] -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物流数据平台化运营 [14] - 已在全国设立38家分子公司,形成覆盖华东、华北、华南等重要区域的全国化服务网络 [16] 畅联股份市场地位与贡献 - 客户覆盖高科技电子、医疗器械、高端消费品等行业,与苹果、碧迪、波科、捷豹路虎等世界500强企业长期合作 [15] - 在上海自贸区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总量占自贸区总量近10%,年均缴纳关税逾160亿元,占自贸区全年关税总额近15% [15] - 自成立以来累计分红13.2亿元,占累计税后利润的73%,累计税收贡献达13.8亿元 [16] - 已建成超百万平米的现代化物流仓配中心,精益供应链管理能力辐射全国及东南亚 [17]
智元机器人亮相IROS 2025 :国际挑战赛圆满收官,全系产品实战演示圈粉
具身智能之心· 2025-10-22 20:00
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展示 - 公司在IROS 2025大会上展示了全系列产品矩阵,包括精灵系列、灵犀X2和远征A2,通过实机演示呈现技术落地成果 [2][3][4] - 精灵G1在物流场景实现全程无人工干预的全自动供包操作,并能通过采集作业数据持续训练“见过即会”的场景泛化能力 [4] - 精灵G2首次线下公开亮相,配备两条7自由度机械臂,额定负载达5kg,可实现亚毫米级高精度力控作业,并具备3自由度腰部和2自由度腿部设计以复刻人类动作 [4] - 灵犀X2展示了高自由度运控能力和多模态交互能力,能准确识别语音指令并配合表情与肢体语言实现自然互动 [6] - 远征A2依托虚拟仿真环境中的学习训练数据,无需预先调试即可实现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的端到端闭环作业 [6] 行业生态构建与影响力 - 公司与OpenDriveLab联合主办了首届“AgiBot World Challenge @ IROS 2025”国际挑战赛,设置Manipulation和World Model两大赛道,总奖池高达56万美元 [9] - 赛事吸引全球5大洲、23个国家、431支顶尖战队参赛,覆盖高校及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Manipulation赛道决赛有11支队伍晋级线下对决 [9] - World Model赛道聚焦“让AI预见物理世界”,参赛者基于公司开源的数据集和基线模型探索创新,形成多项技术突破 [11] - 公司通过产品演示和主办国际赛事,以“技术+生态”双轮驱动战略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融合 [12]
人形机器人概念走高,睿能科技3连板,珠海冠宇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1:37
公司产品发布 - 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 [1] - 智元精灵G2以工业标准打造,搭载高性能运动关节、高精度力矩传感器,并集成先进的空间感知系统 [1] - 机器人支持快速学习部署,拥有出色的多模态语音交互能力,具备工业、物流、导览等多场景通用能力 [1] - 公司已推出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及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 [1] 公司市场地位与产能 - 智元是国内头部机器人厂商之一,2025年初通用机器人累计下线就达千台 [1]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显著的软硬件协同优势 [1] 市场反应 - 人形机器人概念20日盘中发力走高,珠海冠宇涨超17%,睿能科技涨停斩获3连板 [1] - 星网宇达、中信重工、三联锻造、东山精密等均涨停 [1] 机构观点:产品意义与前景 - 智元精灵G2的发布是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级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 精灵G2的多功能集成和跨行业复用能力,为具身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 - 随着首批商用交付顺利开启及数亿元订单陆续交付,精灵G2有望在多个领域推动智能化转型 [2] 机构观点:公司展望 - 凭借技术整合能力、明确的场景聚焦及积极的产业合作态势,智元有望持续引领国内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进程 [2] - 2025年公司发布灵犀X2、精灵G2等产品,有望在2026年快速放量 [2] - 看好智元引领国内泛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放量,关注智元核心供应链及应用场景合作商 [2]
智元精灵G2发布 关注核心供应链及应用场景合作商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09:20
公司产品发布 - 智元机器人于10月16日正式发布精灵G2机器人 [1] - G2机器人设计核心目标为工业场景可靠性,搭载高性能关节执行器、多种传感器及高性能AI计算平台 [1] - 凭借优异软硬件能力,G2可在商业场景胜任执勤、导览工作,并在工业场景实现高精细操作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线 - 智元为国内头部机器人厂商之一,2025年初通用机器人累计下线已达千台 [1] - 公司已推出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及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 [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发布灵犀X2、精灵G2等产品 [1]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凭借技术整合能力、明确场景聚焦及积极产业合作态势,公司有望持续引领国内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 [1] - 公司2025年发布的产品有望在2026年快速放量 [1] - 看好公司引领国内泛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放量 [1]
王兴兴稚晖君抢第一
36氪· 2025-10-15 18:44
上市进程与竞争格局 -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正在激烈争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4] - 宇树科技于2024年7月18日开启上市辅导,预计2025年10-12月提交上市申请 [5][19] - 智元机器人于2024年7月9日宣布拟收购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至少63.62%的股份,引发市场对其借壳上市的猜测,但公司予以否认 [7][16][18] - 自智元拟实控上纬新材以来,后者股价上涨超1100%,从8元/股最高飙升至132元/股 [7] 公司基本面与商业化 - 宇树科技商业化进程更快,年营收已超10亿元,且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保持盈利 [21][44]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其四足机器人销售额占比为65%,人形机器人占比30% [21][44] - 宇树科技融资至C4轮,累计完成13次融资;智元机器人融资至B4轮,累计完成12次融资 [21] - 智元机器人于2024年末实现首次千台级量产,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未来三年目标实现十万台级部署 [44] 产品策略与市场竞争 - 两家公司在产品定价上竞争激烈:宇树科技将小尺寸人形机器人起售价拉低至9.9万元,随后智元机器人推出9.8万元产品,宇树最新产品R1售价降至3.99万元 [35][36]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注重硬件和成本控制,被称为“价格屠夫”,公司零部件自研以把控供应链成本 [36] - 智元机器人则强调“软硬一体”和AI大模型投入,认为不做大模型的机器人没有未来 [40] - 在2024年6月的一次招标中,智元机器人获得价值7800万元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订单,宇树科技获得价值4605万元的小尺寸人形机器人订单 [12][45] 技术路径与发展趋势 - 宇树科技最初对AI投入相对克制,但2024年转变态度,开始研发并开源机器人通用大模型,认为未来2-5年行业重心是端到端的具身智能AI模型 [39][46][47][49] - 智元机器人始终坚持“AI+大模型”技术路径,并开源其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 [40][49] - 两家公司业务线出现交叉:智元机器人推出四足机器人,进入宇树科技的优势领域;宇树科技则加强AI大模型研发 [13][52][54] - 行业共识认为,解决具身智能问题需要建立专注于特定硬件适配的端到端AI模型 [50]
智元机器人,成立即冲一线!却被高成本困住机器人商业化的脚步
搜狐财经· 2025-10-10 10:24
但咱们先琢磨个事儿,这智元2023年4月才成立,满打满算就两年,凭啥敢放这么大的话?钱够不够烧? 股权会不会被资本稀释?技术又能不能撑住?这些都是问题。 先说说钱的问题,智元这两年确实融了11轮,估值到了150亿元,节奏看着密,但路子跟别的初创公司 不一样,它不咋找纯投资机构,反而偏爱腾讯、比亚迪、京东这种产业资本。 就拿比亚迪举例,2023年8月入股时持股3.76%,现在最新持股是2.38%,这哪是单纯给钱啊? 分明是提前绑定产业合作,比亚迪的工厂能当智元机器人的试验场,智元的技术又能帮比亚迪解决生产 线自动化的难题,这是互相借力,比只拿一笔钱有用多了。 更关键的是,智元没因为融资丢了控制权。邓泰华直接加间接持有58%的股份,就算是从天使轮就跟着 投的高瓴资本,现在也只靠两只基金合计持股约6.67%,腾讯投资才占2.63%。 最近人形机器人圈全在聊量产,智元机器人直接喊出2026年要冲数万台目标,银河通用也说2026年规模 要涨2-3倍。 邓泰华在华为待了20多年,管过5G、通信基站这些王牌业务,还牵头搭了鲲鹏、昇腾AI芯片的生态; CTO彭志辉就是大家熟的稚晖君,以前是华为昇腾计算产品线的全栈研发工程师, ...
全国首家机器人体验中心开放!智元开始向大众市场发力了
南方都市报· 2025-10-01 08:21
公司近期动态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在无锡惠山古镇开设全球首个开放式具身智能体验中心,面积达1300平方米,展示“远征”、“精灵”、“灵犀”系列机器人,提供主题演出、互动对弈等服务 [2] - 体验中心采取“日场+夜场”双运营模式,日场面向家庭亲子与大众游客,夜场转型为“科技风 Livehouse”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2] - 公司以29.99%持股比例正式控股上纬新材,将产业链布局延伸至基础材料领域 [5] - 公司获得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CR认证证书,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掌握标准制定主动权 [5] 技术能力与产品突破 - 公司机器人“灵犀X2”是全球首个实现“韦伯斯特空翻”的人形机器人,在0.7秒内完成角动量控制、姿态调整与落地缓冲 [4] - 公司GO-1模型是全球首个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架构的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可将视觉语言信息转化为简化动作指令 [4] - 担任服务官的机器人通过Genie Studio平台快速适配文旅场景,具备自定义唤醒词、30余种表情动效及触摸反馈功能 [4] - 公司GO-1模型已全面开源,并在多家第三方机器人本体及机械臂上完成适配测试 [5][8] 行业竞争格局与公司定位 - 公司通过后空翻验证硬件实力、模型开源掌握生态主导权、认证抢占标准高地、体验中心扩大市场认知,与同行拉开身位 [6][9] - 公司建立了“动态运动通用解决方案”,使其在工业巡检、应急救援等需要快速适应环境的场景中具备天然优势 [8] - 竞争对手宇树科技算法支持机器人完成舞蹈、武术动作,计划发布1.8米高新款机型,但其模型未实现跨硬件兼容,数据集未通过权威认证,尽管以4605万元中标中国移动代工项目且2025年工业订单同比增长220% [8] - 竞争对手众擎机器人仍停留在基础运动能力突破阶段,尚未公开生态布局计划 [8] - 公司GO-1模型的开源填补了图像-文本输入与机械动作执行间的语义鸿沟,配合集成百万级数据集的Genie Studio平台,开发者可实现真机一键部署,被类比为安卓系统对功能机时代的颠覆 [8]
上海证券:机器人本体催化频出 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9:50
行业动态与趋势 - 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 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1] - 国内华为 字节 比亚迪 小米 广汽 蚂蚁等车企和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 海外特斯拉 1X 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1] - 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 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1]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商业化落地可期[1] 企业合作与融资 - 模量科技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 由青橙资本独家投资 资金用于扩产线提升交付能力 加深机器人智能汽车新能源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等场景渗透 持续攻坚高精度多模态传感材料研发和算法研发[2] - Figure完成C轮融资 新资本超过10亿美元 估值达390亿美元 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参与者包括Nvidia 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Macquarie Capital Intel Capital等[3] - 露笑科技与开普勒机器人及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开发嵌入人工智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 目标未来三年销售不少于100万台机器人 将成立合资公司管理自有品牌嵌入式人工智能家庭机器人[4][5] - Figure与Brookfield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数据集 覆盖Brookfield超过10万套住宅单元 5亿平方英尺商业办公空间以及1.6亿平方英尺物流设施 收集人体视频数据训练视觉-语言-动作模型Helix[5] 技术突破与产品发布 - 拓斯达发布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 采用四舵轮设计支持360度全向运动 基于高端伺服领域积累与智谱共同构建预训练具身模型COT-VLA基座 实现对复杂任务的自主推理与决策[1]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成功完成高难度韦伯斯特空翻 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该动作的人形机器人 高1.3米左右 全身28个自由度 具备完善运动交互和作业能力 包括走路跑步骑自行车跳舞玩平衡车[2] 资本与产能规划 - 特斯拉CEO马斯克买入超250万股特斯拉股票 总价值约10亿美元 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授予最多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 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12% 分12批次发放 解锁万亿美元薪酬的运营目标包括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3]
机器人本体催化频出,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11:17
行业动态 - 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国内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科技厂商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 [1][8] - 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 [1][8]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商业化落地可期 [8] 公司进展 - 拓斯达发布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采用四舵轮设计、支持360度全向运动,基于公司高端伺服领域积累及与智谱共同构建的预训练具身模型COT-VLA基座,实现复杂任务自主推理与决策 [2] - 智元机器人研发的灵犀X2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高难度"韦伯斯特空翻",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该动作的人形机器人,机器人高1.3米左右,全身有28个自由度,具备完善运动、交互和作业能力 [3] - 模量科技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由青橙资本独家投资,资金用于扩产线、提升交付能力及加深在机器人、智能汽车、新能源等场景的渗透 [3] - Figure完成C轮融资,新资本超过10亿美元,估值达390亿美元,此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参与者包括Nvidia、Intel Capital、LG Technology Ventures等 [4][5] - 特斯拉CEO马斯克于9月12日买入超250万股特斯拉股票,总价值约10亿美元,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授予最多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的12%,解锁万亿美元薪酬的运营目标之一是要求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 [5] - 露笑科技与开普勒机器人公司及一家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目标在未来三年内销售不少于100万台嵌入人工智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销往欧洲和美国 [6] - Figure与Brookfield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涵盖Brookfield超过10万套住宅单元、5亿平方英尺商业办公空间及1.6亿平方英尺物流设施,收集人体视频数据用于训练Figure专有视觉-语言-动作模型Helix [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包括总成企业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减速器企业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电机企业鸣志电器 [9] - 赛力斯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永茂泰、隆盛科技等 [9] - 华为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拓斯达、兆威机电、中坚科技、禾川科技、埃夫特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