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增持贷

搜索文档
5月百余A股公司兑现回购承诺,多家“顶格”实施
第一财经· 2025-06-04 18:48
上市公司回购动态 - 5月超过60家A股公司披露回购预案,包括中国交建、红塔证券等央国企和金融机构 [1] - 近150家公司于5月实施股份回购,涉及伊利股份、恒瑞医药等行业龙头 [1] - 宁德时代拟回购金额达40亿元至80亿元,徐工机械、美的集团拟回购金额均超过10亿元 [2] - 华工科技4月25日至月底累计回购股份980万股,成交金额3.95亿元 [3] - 财通证券历时一个多月完成回购,累计回购4074.2万股,对应金额近3亿元 [4] - 德赛西威、科华控股等公司前两个月披露回购预案并实施完成 [5] 新增回购计划 - 5月至今70余家A股公司披露回购预案,端午假期后固德威、岩山科技等多家公司新增披露 [6] - 12家公司拟回购金额下限过亿元,包括兆讯传媒、海兴电力等 [6] - 宝丰能源拟回购10亿元至20亿元,中国交建和思源电气分别拟回购5亿元至10亿元、3亿元至5亿元 [7] - 长虹集团旗下四川长虹拟回购2.5亿元至3亿元,长虹华意和长虹美菱分别拟回购1.5亿元至3亿元 [7] 回购资金来源 - 部分上市公司拟回购或增持的资金超八成来自专项贷款,部分接近九成 [1][8] - 嘉化能源拟回购4亿元至6亿元,其中九成资金来自专项贷款 [8] - 岩山科技拟回购4000万元至6000万元,专项贷款占比约83% [8] - 阳谷华泰拟回购5000万元至1亿元,专项贷款不超过9000万元 [8] 政策支持 - 4月至今A股公司披露210份"回购增持贷"公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436亿元 [8] - 专项再贷款利率低至2%,显著低于多数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 [9] - 央行将5000亿元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达到8000亿元 [9]
4月来已披露170余份计划,上市公司使用回购增持贷热情高涨
第一财经· 2025-05-14 19:35
上市公司获专项贷款支持情况 - 目前上市公司获专项贷款支持比例普遍在八成以上 部分接近九成 [1] - 按回购/增持金额和贷款金额计算 部分上市公司拟回购或增持的资金超八成来自专项贷款 部分接近九成 [2] - 厦门象屿拟回购金额8.85亿元至13.28亿元 获农行11.94亿元专项贷款 达到回购金额上限近九成 [5] 回购增持贷款市场热度 - 5月以来已有黄河旋风等30家A股公司披露增持回购方案及专项贷款情况 [2] - 4月逾百家公司披露148份回购增持贷公告 创年内新高 [2] - 截至5月14日 年内超300家公司披露367份获专项贷款公告 合计贷款金额上限约705亿元 [3] - 4月146家A股公司披露专项贷款情况 涉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328.86亿元 占年内累积金额四成以上 [3] 行业分布特征 - 化工和硬件设备行业各有44家企业获专项贷款 医药生物、机械、建筑等行业超20家 [3] - 4月超500家公司披露回购预案 超200家披露股东增持公告 [3] 大额专项贷款案例 - 荣盛石化控股股东拟增持10-20亿元股份 获工行18亿元专项贷款 [4] - 海尔智家、中国中铁、厦门象屿、三安光电、美的集团等公司获10亿元及以上专项贷款 [4] - 中国核电获45亿元专项贷款 百傲化学获36亿元 中铁工业获30亿元 [7] 政策工具动态 - 央行将5000亿元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回购增持贷额度合并 总额度达8000亿元 [10] - 政策实施后市场迅速响应 首批23家A股公司参与 银行优化细则包括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 融资比例上调至90% [9] 上市公司行为动因 -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利率约2% 低于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水平 多家获贷公司近12个月股息率超3% [6] - 企业通过低成本融资回购股票可赚取利差 直接增厚每股收益 [6] - 国企央企需承担维护市场稳定责任 民企借机优化股权结构并缓解流动性压力 [6]
回购增持贷上限总额突破千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4-18 02:19
回购增持贷款总体情况 - 上市公司使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达到1021.38亿元,其中回购贷617.17亿元,增持贷404.21亿元 [2] - 共有482家上市公司参与,14家公司贷款金额上限超过10亿元 [2] - 按提供贷款的银行看,国有大型银行有7家,商业银行有12家,国有四大行提供的贷款金额上限合计662.47亿元,占总金额的64.86% [3] 主要参与公司分析 - 取得回购贷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为牧原股份,达25亿元,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124.7万股,成交总额12.5亿元 [2] - 取得大额增持贷的上市公司中,东方盛虹金额上限最高,达28亿元,荣盛石化、赛轮轮胎等6家公司贷款金额上限均超10亿元 [2] - 在商业银行中,中信银行提供的贷款总额居首,为88.02亿元 [3] 企业性质与贷款偏好 - 按企业性质,民营企业取得贷款金额上限最高,合计546.15亿元,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分别为199.27亿元和180.5亿元 [4] - 央国企更偏向于增持,其增持贷款占比(地方国企59.3%,央企51.5%)远高于民营企业(30.68%) [4] - 在14家贷款上限超10亿元的上市公司中,有6家属于中央国有企业 [4] 近期动态与政策支持 - 今年4月贷款活动密集,67家公司取得的贷款金额上限合计193.33亿元,环比增长67.71% [5] - 政策层面,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加大增持回购力度 [4] - 中国人民银行多地分行近期通过银企对接会等方式,推进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工作,鼓励国有上市企业发挥排头兵作用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