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等

搜索文档
市场活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飘红,近1周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首位
新浪财经· 2025-06-05 11:30
指数表现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000861)上涨0.21%,成分股扬农化工(600486)上涨2.77%,萤石网络(688475)上涨2.59%,南网科技(688248)上涨2.17%,普天科技(002544)上涨2.14%,马钢股份(600808)上涨2.10% [3] - 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上涨0.28%,最新价报1.43元 [3] 政策动态 - 中国证监会发布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主要修改包括: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延长注册有效期至48个月;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等监管的包容度;新设简易审核程序;明确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差异化锁定期要求;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实施投资期限与锁定期"反向挂钩" [3] ETF概况 - 央企创新驱动ETF紧密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该指数从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选取较具代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4] - 近1周规模增长235.09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4 [4] - 近3年净值上涨18.82%,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297/1769,居于前16.79% [4]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05%,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91%,涨跌月数比为36/3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4.02%,年盈利百分比为80.00%,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97.41% [4]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75% [4]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08% [4] - 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4] 跟踪精度 - 近5年跟踪误差为0.038%,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权重股表现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4.64%,包括海康威视(002415)、国电南瑞(600406)、中国电信(601728)、招商银行(600036)、长江电力(600900)、中国联通(600050)、中国建筑(601668)、中国中车(601766)、中国移动(600941)、中国中铁(601390) [5] - 前十大权重股中,国电南瑞(600406)上涨1.24%,中国电信(601728)上涨1.39%,招商银行(600036)上涨0.77%,中国联通(600050)上涨0.56%,中国中车(601766)上涨0.42%,中航光电(002179)上涨0.73%,海康威视(002415)上涨0.50%,中国建筑(601668)持平,长江电力(600900)下跌0.17%,中国中铁(068109)下跌0.35% [7] 产品信息 - 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场外联接包括博时央创ETF联接A(007796)、博时央创ETF联接C(007797)、博时央创ETF联接E(019066) [7]
他将离开PE,出任怡和集团首位华人CEO
搜狐财经· 2025-06-03 08:52
人事任命 - 怡和集团宣布潘林峯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出任首席执行官 接替即将退休的John Witt [1] - 此次任命标志着怡和集团历史上首位华人高层领导 [1] - 潘林峯现任太盟投资集团合伙人 [1] 潘林峯背景 - 现任太盟投资集团合伙人及私募股权联席主管 并担任执行委员会成员 [3] - 曾担任韦莱韬悦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并在Advantage Partners和GE Capital担任高管职务 [4] - 早期职业经历包括麦肯锡公司 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和管理经验 [4] - 怡和集团执行主席称赞其在亚太地区的投资经验及与企业管理团队合作的表现 [4] 怡和集团概况 - 成立于1832年 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企业集团之一 [7] - 业务涵盖金融保险 零售百货 工程建筑 机械制造 汽车贸易 运输服务 房地产 餐饮等多个领域 [7] - 旗舰公司怡和控股在百慕大注册 伦敦证券交易所第一上市 百慕达和新加坡第二上市 [7] - 在中国内地设立70多家合资企业 60余个办事处 员工超10000名 [7] - 香港业务涉及建筑 地产 航运 零售 投行 酒店 保险顾问等领域 [7] - 2024年以36049百万美元营收位列《财富》中国500强第112位 [7] - 2024年位列《胡润中国外商投资企业200强》第17位 [7]
赋能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 中新天津生态城布局绿创产业版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23:49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创新产业发展规划 核心观点 - 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绿创产业规划(2024-2035年)》,旨在升级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1] - 规划提出"3+3+N"产业体系,覆盖文化旅游、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药械等优势产业,绿色总部服务等新兴产业,以及智能科技等特色产业 [2] - 通过五大重点工程(科技创新强基、人才服务筑巢等)加速新质生产力要素集聚,打造国际竞争优势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3] 产业体系 - **三大优势绿创产业**:文化旅游、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药械 [2] - **三大新兴绿创产业**:绿色总部服务、绿色能源、绿色建筑 [2] - **N个特色绿创产业**:智能科技、高端装备、冷链物流、电商直播、数字经济等 [2] 空间布局 - **一核**:绿创总部服务核 [2] - **两心**:绿创生产智造中心、绿创技术创新中心 [2] - **一带**:绿创产业发展带 [2] - **多点**:多个产业园区 [2] 重点工程 - **科技创新强基**:发布绿色低碳技术产品需求清单,以场景换市场 [3] - **中新合作典范**:导入新加坡绿色产业资源,深化跨区域技术转移 [3] - **全链条孵化**: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体系 [3] - **人才政策**:推出绿创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国际合作"项目+人才+基地"模式 [3] 发展目标 - 加速知识、科技、资金等新质生产力要素集聚 [3] - 打造高附加值、国际竞争优势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3]
央国企强化市值管理加速估值重塑
中国证券报· 2025-05-26 05:08
央企市值管理动态 - 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船集团等央企密集召开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重点宣导"市值管理"与"公司价值",并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1] - 中国华能近两年4次增持控股上市公司股份,旗下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3000亿元,计划提高分红比例和频次以维护市值稳定[2] - 中国电建以解决"破净问题"为核心目标,围绕《估值提升计划》系统性推进市值管理,中国西电、中远海发等企业已公告制定市值管理制度[2] 地方政策支持 - 上海、福建、吉林等地将国企市值管理纳入地方发展战略,上海市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完善市值管理制度,福建省将市值管理纳入国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3] - 吉林省要求加强市值管理跟踪指导与正向激励,安徽省系统性部署"市值管理十条",构建全链条赋能体系[3] - 安徽合力、武商集团等地方国企已通过现金分红、增持等方式落实市值管理行动[3] 行业影响与机构观点 - 央企市值管理从政策倡导转向实质性落地,增持、回购、分红等举措常态化,体现"价值创造-治理优化-战略升级"的改革逻辑[2][4] - 机构认为央国企价值重估空间显著,破净央企料加快市值管理举措,分化可能加剧,积极行动的企业将更受市场青睐[4][5] - 重资产行业及低估值企业可通过盘活资产、改善现金流、提升分红等手段提升估值,国有上市公司在ESG评级、媒体关系等领域仍有改进空间[5]
我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部署三十五项重点任务“五个更加” 让企业获得感更强
新华日报· 2025-05-17 07:17
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方案 - 江苏省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聚焦6个方面提出35项重点任务和85个行动点,核心目标是提升企业感受[1] - 方案制定前通过民营企业座谈会、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渠道收集企业痛点,作为政策依据[1] 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 - 在市场准入领域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将医保登记、供电业务纳入变更/注销"一件事",实现"一次申请多项办结"[2] - 国际贸易领域推动进出口远程查验,最快可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查验[2] - 每年遴选200个项目纳入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名单,支持民企参与核电、风电等基础设施投资[2] 要素服务保障 - 将临时用水用电申请纳入工程建设审批流程,实现开工前手续集成办理[3]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已走访超391万户企业,升级"小微贷"等政银产品[3] - 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已举办美资、法资企业专场,后续将推出22项稳外资措施的配套政策[3] 法治与市场环境建设 - 年内建成江苏(南京)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推进8家海外法律中心实体化运行[4] - 推动"个转企"改革,建立培育库实施"一户一策"帮扶[5] - 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5]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 已完成29个"一件事"改革任务,累计办件1350万件[5] - 实现150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照办理,惠企财政资金"一平台直达"已拨付72笔2545万元[6] - 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分级分类管理,简化外线施工审批流程[7]
4月来已披露170余份计划,上市公司使用回购增持贷热情高涨
第一财经· 2025-05-14 19:35
上市公司获专项贷款支持情况 - 目前上市公司获专项贷款支持比例普遍在八成以上 部分接近九成 [1] - 按回购/增持金额和贷款金额计算 部分上市公司拟回购或增持的资金超八成来自专项贷款 部分接近九成 [2] - 厦门象屿拟回购金额8.85亿元至13.28亿元 获农行11.94亿元专项贷款 达到回购金额上限近九成 [5] 回购增持贷款市场热度 - 5月以来已有黄河旋风等30家A股公司披露增持回购方案及专项贷款情况 [2] - 4月逾百家公司披露148份回购增持贷公告 创年内新高 [2] - 截至5月14日 年内超300家公司披露367份获专项贷款公告 合计贷款金额上限约705亿元 [3] - 4月146家A股公司披露专项贷款情况 涉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328.86亿元 占年内累积金额四成以上 [3] 行业分布特征 - 化工和硬件设备行业各有44家企业获专项贷款 医药生物、机械、建筑等行业超20家 [3] - 4月超500家公司披露回购预案 超200家披露股东增持公告 [3] 大额专项贷款案例 - 荣盛石化控股股东拟增持10-20亿元股份 获工行18亿元专项贷款 [4] - 海尔智家、中国中铁、厦门象屿、三安光电、美的集团等公司获10亿元及以上专项贷款 [4] - 中国核电获45亿元专项贷款 百傲化学获36亿元 中铁工业获30亿元 [7] 政策工具动态 - 央行将5000亿元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回购增持贷额度合并 总额度达8000亿元 [10] - 政策实施后市场迅速响应 首批23家A股公司参与 银行优化细则包括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 融资比例上调至90% [9] 上市公司行为动因 -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利率约2% 低于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水平 多家获贷公司近12个月股息率超3% [6] - 企业通过低成本融资回购股票可赚取利差 直接增厚每股收益 [6] - 国企央企需承担维护市场稳定责任 民企借机优化股权结构并缓解流动性压力 [6]
机构:指数层面短期或以震荡偏强为主。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上涨1.34%,国睿科技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5-12 10:34
市场表现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000861)强势上涨1.37%,成分股锐科激光(300747)上涨11.37%,国睿科技(600562)上涨9.99%,中国船舶(600150)上涨9.91%,航天彩虹(002389)、中船科技(600072)等个股跟涨 [3] - 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上涨1.34%,最新价报1.44元,盘中换手0.17%,成交562.87万元 [3] - 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年日均成交3812.31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指数与ETF概况 - 央企创新驱动ETF最新规模达33.00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4 [3] - 央企创新驱动ETF近3年净值上涨24.83%,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312/1747,居于前17.86% [4] - 央企创新驱动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05%,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91%,涨跌月数比为35/3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4.08%,年盈利百分比为80.00%,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97.34% [4] - 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86%,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08% [4] 费率与跟踪精度 - 央企创新驱动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央企创新驱动ETF近5年跟踪误差为0.038%,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4] 指数成分与权重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从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选取较具代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较具创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4]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康威视(002415)、国电南瑞(600406)、中国电信(601728)、招商银行(600036)、长江电力(600900)、中国联通(600050)、中国建筑(601668)、中国中车(601766)、中航光电(002179)、中国中铁(60139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4.48% [5][6] - 前十大权重股中,中航光电(002179)涨跌幅最高,达5.93%,权重为2.62% [8] 市场观点 - 财信证券指出,5月份往后,在关税谈判预期推动、国内政策加力、AI产业趋势加持下,指数层面短期或以震荡偏强为主 [3] - 市场大概率重新回归AI产业趋势以及扩内需驱动逻辑,可关注业绩高景气的AI产业链、自主可控方向、受益扩内需的消费板块(尤其是服务消费)、高股息板块 [3]
螺丝钉指数地图来啦:指数到底如何分类|2025年3月
银行螺丝钉· 2025-03-17 21:58
指数分类与特点 - 宽基指数覆盖范围广泛,包含各行业股票,如沪深300(大盘股代表)、中证500(中盘股代表)、中证1000(小盘股代表)和中证2000(微盘股代表)[8][12] - 策略指数采用特定投资策略,如红利指数(高股息率)、价值指数(低市盈率/市净率)和低波动指数(股价波动率低)[10][13] - 行业指数聚焦特定行业,如消费、医药、金融等11个一级行业,波动风险较大(年波动30%-50%)[15][17] - 主题指数横跨多个行业但覆盖不及宽基,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数量最多且可能随时间"过时"[21][24] 主要指数数据 - 沪深300成分股市值平均数1810亿元,中位数880亿元,包含300只股票[3] - 中证500成分股市值平均数277亿元,中位数257亿元,包含500只股票[3] - 上证50成分股市值平均数5086亿元,中位数2684亿元,包含50只股票[3] - 创业板指成分股市值平均数618亿元,中位数289亿元,包含100只股票[3] - 中证消费指数成分股市值平均数1300亿元,中位数343亿元,包含41只股票[6] 投资策略建议 - 宽基指数适合作为核心配置,因其行业覆盖全面且波动相对较低(年波动20%-25%)[15][26] - 行业和主题指数需控制配置比例(建议15%-20%以内),选择优秀行业分散配置[15][17][26] - 策略指数可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基本面指数筛选营收/现金流/分红规模大的股票[11][14] - 海外指数如纳斯达克100(美股科技代表)和标普500(美股大盘代表)可补充配置[28][29] 指数工具与资源 - 提供指数地图工具,包含代码、选股规则、行业分布等详细信息,定期更新[1][35] - 覆盖全球主流指数品种,包括美股、欧股、日股等市场[32][34] - 可通过公众号获取指数估值表,了解各类指数估值情况[29][35] 行业与主题细分 - 消费行业细分指数包括中证消费(市值平均1300亿元)、消费红利(高股息)和消费龙头(大市值优质公司)[6][19] - 科技主题包含恒生科技(港股科技龙头,市值平均4941亿元)和中国互联网50(中概股代表)[23][28] - 新能源主题包含CS新能车(市值平均773亿元)和中证新能(市值平均525亿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