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硬盘(SSD)
icon
搜索文档
IPO要闻汇 | 沪深北交易所掀受理潮,本周1只新股申购
财经网· 2025-06-30 18:33
IPO审核与注册进展 - 上周新增受理75家IPO申请,其中48家拟登陆北交所,12家拟登陆创业板,7家拟登陆科创板,4家拟冲刺上证主板,4家拟冲刺深证主板 [2] - 新增受理企业主要来自专用设备制造业(10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9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8家) [2] - 17家企业计划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振石股份拟募资39.81亿元居首,主要用于玻璃纤维制品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 [2] - 振石股份2024年营收44.39亿元,归母净利润6.08亿元,2022-2024年营收呈下降趋势 [4] - 上周新受理企业中仅2家亏损:视涯科技(亏损2.47亿元)和大普微(亏损1.91亿元) [4] - 大普微是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选择"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年营收不低于5亿元"的上市标准,预计2026年扭亏 [5] 企业上会与上市标准 - 上周奥美森北交所首发上会获通过,2024年营收3.58亿元,归母净利润0.56亿元 [6] - 本周禾元生物和锦华新材将上会,禾元生物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市值≥40亿元),该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 [7] - 锦华新材2024年营收12.39亿元,归母净利润2.11亿元,核心产品硅烷交联剂应用于光伏、风电等领域 [8] IPO注册与终止情况 - 上周2家公司提交注册:联合动力(拟募资48.57亿元)和友升股份 [9] - 2家企业IPO终止:长城搅拌(通过上市会后21个月未提交注册)和开源证券(2024年营收28.59亿元,同比降6.61%) [10][11] 新股申购与上市动态 - 上周广信科技北交所上市首日涨幅500%,发行价10元/股,收盘价60元/股 [12] - 本周信通电子将上市,发行价16.42元/股,2024年营收10.05亿元(同比+7.97%),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15.11%) [12] - 同宇新材7月1日申购,发行价84元/股,预计募资8.4亿元,2024年营收9.52亿元,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13]
创业板“激活”第三套上市标准!首单未盈利IPO项目获受理
搜狐财经· 2025-06-30 18:14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宁宁】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迎来首个未盈利"考生"。 近日,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普微)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6月30日,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大普微这样的未盈利创新企业很难通过传统盈利导向的上市标准,第三 套标准启用,向其打开了资本市场大门。" 创业板迎首个未盈利"考生" 创业板实施注册制5年后,深交所受理了首单未盈利IPO项目。6月27日,大普微首发上市申请获受理,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保荐机构为国 泰海通证券。 | | 项目详情 | | C | | --- | --- | --- | --- | |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 已受理 | | 预计融资金额:18.7785亿 | | 更新时间:2025-06-27 | | | GO | | | | | 已受理 | 已问询 | 上市委会议 | | | 2025-06-27 | | | | | 项目详情 | | | | | 公司全称 |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 | 公司简称 | 大普微 | | | | 受 ...
首家,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20:11
深交所受理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 - 深交所受理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大普微)作为深市首家未盈利企业首发申请,标志着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正式落地 [1][2] - 公司选择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2] - 深交所表示将严格落实创业板各套上市标准,为初盈利、未盈利企业提供更多包容性,支持优质创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1][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大普微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的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自研主控芯片产品出货比例达70%以上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88.73%;同期净利润为-5.34亿元、-6.17亿元、-1.91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2] - 公司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2] 行业地位与募资用途 - 根据IDC数据,大普微在国内企业级SSD市场出货量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6.4% [3] - IPO拟募集资金18.78亿元,主要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企业级SSD模组量产测试基地项目 [3] -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企业级SSD市场,但主要份额仍被国外厂商占据,国家正推动国产企业级SSD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建设 [3] 政策背景与市场意义 -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时已预留未盈利企业上市空间,后续发布《关于未盈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相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标准和行业范围 [4] - 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化背景下,国内涌现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但未盈利的科技企业,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激活适逢其时 [4][5] - 深交所将加强未盈利企业审核把关,要求充分披露未盈利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在股票简称后添加"U"标识提示风险 [5]
首家,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18:33
创业板未盈利企业IPO申请受理 - 深交所受理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大普微的IPO申请,标志着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正式落地使用 [2][4] - 公司选择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的创业板上市标准 [4] - 此举回应了市场呼声,适应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规律,"激活"相关上市标准适逢其时 [8] 大普微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 [4] - 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产品出货比例达70%以上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73% [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17亿元、-1.91亿元,2024年亏损大幅收窄,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4] - 在国内企业级SSD市场中,公司出货量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6.4% [4] 募资用途与行业背景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8.78亿元,主要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企业级SSD模组量产测试基地项目 [5] -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企业级SSD市场,但主要市场份额仍被国外厂商占据 [5] - 国家对于打造国产企业级SSD自主可控产业生态的需求日益强烈,涉及供应链安全和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6] 创业板改革与监管措施 - 深交所制定了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标准及配套监管安排,为这类企业上市预留空间 [8] - 将加强未盈利企业的审核把关,严格执行审核标准,严守财务真实性底线 [9] - 未盈利企业上市后将在股票简称后添加特别标识"U",持续提示尚未盈利风险 [9]
创业板解锁未盈利企业上市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创新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6-27 15:56
创业板改革与未盈利企业上市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大普微成为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1] - 深交所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为未盈利企业预留上市空间,明确适用标准和行业范围[3] - 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1382家,总市值超1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占比分别接近90%和70%[2] 大普微公司概况 - 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研发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自研主控芯片出货比例达70%以上[6] - 公司产品应用于互联网、云计算、AI模型训练等领域,客户覆盖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和三大通信运营商,国内企业级SSD市场份额为6.4%[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8.73%,亏损大幅收窄至1.91亿元[8] 研发与市场竞争力 - 大普微最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7.37亿元,占营收36.15%,拥有156项发明专利,承担6项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专项[7] - 公司IPO拟募资18.78亿元,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量产测试基地项目[7] - 国内企业级SSD市场国产化需求强烈,大普微推动进口替代,预计2026年扭亏为盈[8] 行业发展趋势 - 创业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总市值达9万亿元,占板块比重75%[2] - 资本市场通过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改善市场结构[9] - 深交所将加强未盈利企业审核,严控财务真实性,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10]
创业板解锁未盈利企业上市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创新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6-27 15:46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 -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1] - 深圳大普微电子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2] - 深交所表示将严格落实创业板各套上市标准,为初盈利、未盈利企业提供包容性支持[3] 创业板市场现状与制度创新 - 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1382家,总市值超1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占比分别接近90%和70%[5] - 板块公司总体研发强度超5%,近半数公司上市后营收和市值翻番,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市值占比75%[5] - 深交所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为未盈利企业预留上市空间并明确适用标准和行业范围[6] 大普微电子案例分析 - 大普微选择创业板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5亿元"[11] - 公司主营企业级SSD产品,自研主控芯片出货比例超70%,国内市场份额6.4%,排名第四[11][12]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7.37亿元,占营收36.15%,拥有156项发明专利[14]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8.73%至9.62亿元,毛利转正,亏损收窄至1.91亿元,预计2026年扭亏[14]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企业级SSD市场国产化需求强烈,国内厂商需突破国外垄断以保障供应链安全[14] - 资本市场精准支持头部企业研发,推动核心部件自主可控,预计不会出现IPO大规模扩容[15] - 深交所将深化创业板改革,构建从IP到IPO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9] 监管与市场生态建设 - 深交所将加强未盈利企业审核,严防"伪科技",要求充分披露风险并强化投资者保护[18] - 未盈利企业上市需添加"U"标识,定期披露盈利预期,相关股东需遵守更严格股份锁定安排[18] - 监管强调平衡发展与风险,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17]
赛道Hyper | 增收不增利:德明利Q1营收困局
华尔街见闻· 2025-05-01 16:09
文章核心观点 - 德明利2025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业绩下滑受毛利率暴跌与应收账款激增双重挤压,公司面临消费级产品占比高、高端化转型滞后问题,未来破局取决于技术迭代速度与客户认证效率 [1][2][4]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是国内存储模组核心厂商,主营闪存主控芯片设计、存储模组产品开发及销售,有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内存条及移动存储四大产品线,应用于消费电子、工控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2] - 2024年报显示,营收结构中固态硬盘占比48.20%,移动存储占比28.01%,嵌入式存储占比17.67%,企业级存储等新兴业务尚处培育阶段 [3] - 技术布局以自研主控芯片为核心竞争力,构建全链条解决方案能力,eMMC通过紫光展锐5G芯片平台认证,车规级存储产品通过AEC - Q100认证进入车企供应链,2024年车规级收入占比提升至12% [4] 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 -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52亿元,同比上升54.41%,归母净利润 - 6908.77万元,同比下降135.34% [2] - 销售毛利率仅5.85%,环比大幅下滑11.9个百分点,同比剧挫31.44% [7] - 应收账款环比增长44.94%、同比激增146.96%至5.75亿元,占营收比例达45.9%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05.84%至 - 4.97亿元,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仅为44.64%,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为负 [9]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7.77%至5875.95万元,有息负债同比翻倍至35.77亿元,财务费用增长79.29%至3424.55万元 [9] 业绩下滑原因 - 存储产品价格下跌与成本倒挂,全球存储市场下行,NAND Flash价格同比下跌10% - 15%,消费级产品跌幅达13% - 18%,公司主要产品属价格敏感型领域,库存周转效率下降,存货余额同比增长8.11%至71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17亿元,同比激增130.07% [5][6] - 应收账款激增与现金流恶化,反映出激进销售策略下的回款风险和供应链话语权薄弱、营运资金压力 [8][9] - 研发与财务费用侵蚀利润,研发投入增加用于企业级SSD和车规级存储产品开发,有息负债增加使财务费用增长,且债务结构短期化 [9] 行业横向对比 - 与江波龙、兆易创新、佰维存储相比,德明利债务风险高于同业竞对,有息负债余额35.77亿元,同比增幅100.37%,有息资产负债率50.37%,利息覆盖率 - 1.75倍 [10] - 与竞对差异在于毛利率差距悬殊、高端市场布局滞后,江波龙车规级与企业级业务对冲消费电子衰退周期,兆易创新利基存储与MCU双轮驱动 [11][12] 行业背景与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存储行业呈现“价跌量增”特征,NAND Flash价格同比下跌10% - 15%,AI服务器、智能汽车等领域需求支撑高端产品结构性增长 [12] - 据TrendForce预测,2025年二季度NAND Flash价格将止跌回升,企业级SSD和车规级存储将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12] 公司应对措施与前景 - 公司加速布局企业级存储,2024年与多家厂商开展产品验证并实现小规模销售,PCIe 4.0 SSD产品已通过英伟达Orin平台认证,计划2025年Q3量产 [13] - 加大车规级存储研发投入,针对车载环境技术升级,有望2025年实现收入占比突破15% [13] - 若2025年下半年存储价格回升与高端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公司可能面临毛利率持续承压与现金流进一步恶化问题 [15]
美国屈服于现实,豁免手机和半导体设备关税
日经中文网· 2025-04-14 11:18
关税豁免措施追溯与范围 - 豁免措施将追溯到4月5日对等关税第一阶段启动时的一律10%征收日[1] - 豁免对象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量的23%[1][3] - 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等电子相关产品被排除在对等关税对象之外[1] 美国政策调整背景 - 特朗普政府接受国内科技企业要求调整关税政策[1] - 现有关税累计达到145%的对华加征关税可能导致智能手机大幅涨价[1] - 国内半导体工厂和AI数据中心建设依赖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存储设备进口[1] 中国官方回应 - 中国商务部称这是修正错误做法的一小步[2] - 再次敦促完全废除对等关税[2] - 指出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2] 具体豁免产品 - 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及零部件成为广泛豁免对象[2] - 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服务器用SSD等存储设备被排除在外[2] 行业依赖关系 - 美国在AI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依赖日本Tokyo Electron和荷兰阿斯麦控股[3] - SSD和半导体制造设备对美国数据中心和半导体工厂不可或缺[3] - 美国企业在这些产品领域存在感薄弱[3] 贸易数据 - 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计算机和电子产品总额达1191亿美元[3] - 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的26%[3] - 豁免对象将占从中国进口电子设备的大部分[3] 市场影响 - 美国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对中国依赖度高[3] - 价格上涨会对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3] - iPhone在美国市场份额约60%,大部分在中国组装[3]
固态硬盘1~3月下跌8%,中国产品拉低行情
日经中文网· 2025-04-12 08:10
SSD价格走势 - 1~3月份SSD大宗交易价格环比下降8%,其中256GB产品价格降至29.9美元/件,512GB产品降至56.0美元/件,部分交易降幅达15% [1] - 价格下跌主因PC需求持续低迷,商品过剩,且服务器存储器需求势头减弱,行业复苏弱于预期 [1] - 中国产低价存储器(如长江存储)崛起加剧竞争,非中企被迫降价应对 [2] 需求端分析 - PC端:Windows10停更带来的换机需求未达预期,整体需求疲软 [1] - 服务器端:2024年10~12月企业级SSD出货量1420万个,环比仅增4%,低于预期;2025年1~3月服务器SSD价格由持平转为下降5% [2] - 智能手机端:搭载NAND闪存的设备需求减少,间接导致SSD价格承压 [2] 行业竞争格局 - NAND/SSD领域全球主要企业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西部数据、铠侠控股5家,竞争较DRAM更激烈 [3] - 中国企业(如YMTC)通过补贴政策低价抢占市场,结构性拉低行业价格水平 [2] 技术指标与细分市场 - TLC(三电平单元)256GB和512GB产品为价格主要指标 [1] - 生成式AI服务器需求此前强劲,但近期对SSD的拉动作用减弱 [2]
全球与中国HDD用玻璃基板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4-11 17:06
玻璃基板可用作 HDD 的记录介质 , 通常是由超薄、精密加工的玻璃制成,具有高度的平整度、良好的光学透过性以及出色的热稳定性 。由于它 能抵抗振动和冲击,并且即使做得更薄也不易弯曲,因此有助于增加每个硬盘驱动器的板数,这意味着更高的容量。 HDD用玻璃基板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生产高度集中 目前HDD用玻璃基板的生产厂家仅剩Hoya一家,且其三个生产基地均位于东南亚(分别在泰国、越南和老挝)。 下游市场萎缩 HDD行业总体发展相对成熟,但面临来自固态硬盘(SSD)强烈的竞争。尽管SSD市场增长迅速,但HDD特别是在大容量和低成本存储方面依然 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在数据中心、企业级存储和大数据处理领域,HDD的需求依然很强。但在笔记本电脑等应用领域,其被SSD逐步替代,下 游市场对HDD的整体需求处于萎缩状态。下游用户目前仅剩希捷科技、东芝和西部数据。 技术进步 玻璃基板的制造技术持续改进,特别是在表面处理和光滑度方面的提升,使得它能够满足更高密度存储需求。随着MRAM(磁阻随机存取存储 器)和HAMR(热辅助磁记录)等新技术的发展,玻璃基板也在不断被用来支撑新的存储介质和磁头。 HDD用玻璃基板发展趋势 更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