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计

搜索文档
传东山精密并购竹科光电厂索尔思光电
经济日报· 2025-07-03 07:52
收购交易 - 东山精密拟以人民币59.35亿元(约新台币240亿元)收购索尔思光电 [1] - 索尔思光电拥有先进半导体设计与硅光子技术 [1] - 交易引发技术外流疑虑 [1] 监管审查 - 台湾"经济部"尚未收到索尔思光电投资计划变更申请 [1] - 收购案需依陆资投资规范事先申请许可 [1] - 审查将评估国家安全、产业发展影响等因素 [1] - 审查单位包括国安局、陆委会、产业技术主管机关等 [1] 公司背景 - 索尔思光电前身为台达电转投资的嘉信光电 [1]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1] - 2007年被美国MRV收购后与飞博创光电合并更名 [1] - 目前系英属维京群岛商并有大陆地区投资人 [2] 业务与技术 - 主营光纤通讯用雷射二极体磊晶圆、晶粒生产 [1] - 全球三大收发模组数位讯号处理器芯片供应商之一 [1] - 主要供应商包括博通和联发科旗下达发 [1] 园区管理 - 嘉信光电1996年核准入区竹科时非陆资 [2] - 陆资投资公司经投审司核准可申请入区 [2] - 投审司公布的陆资企业不得申请园区研发补助 [2]
【IPO前哨】豪威集团凭啥成为“过江龙”?
金融界· 2025-07-02 18:46
公司概况 - 豪威集团前身为韦尔股份,是A股上市半导体设计公司,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WILL [1]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用于关键技术研发、全球市场扩张、战略投资收购及一般企业用途 [1] - 2025年6月11日公司更名为豪威集团,2024年收入达257.07亿元人民币,其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贡献191.90亿元,占比74.65% [4] 业务发展 - 2019年8月通过发行4.01亿股A股收购豪威科技,实现向半导体设计企业转型,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高 [2][3] - 豪威科技是全球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之一,产品应用于手机、安防、汽车电子等领域,2024年市场份额达13.7% [2][6] - 公司汽车CIS市场份额达32.9%,覆盖ADAS、驾驶室监控等应用,受益于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 [7] 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CIS市场前五大参与者份额合计84.1%,公司保持前三位置 [6] - 智能手机CIS交付量同比增长14%,OV50H传感器受国内厂商推崇 [7] - 公司在医疗、安防、机器视觉等领域有技术进展,可把握相关增长机会 [8]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毛利63.45亿元,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贡献87.65% [4] - 按A股股价124.63元计算,总市值1,516.96亿元,对应2024年扣非净利润30.57亿元的49.62倍市盈率 [9]
每周股票复盘:韦尔股份(603501)召开股东大会并推进H股发行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6-14 17:1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盘价为124.51元,较上周132.4元下跌5.96% [1] - 本周最高价132.7元(6月9日),最低价124.18元(6月13日) [1] - 当前总市值1515.22亿元,在半导体板块市值排名5/160,A股总市值排名79/5150 [1] 公司治理 - 第七届董事会选举虞仁荣为董事长,聘任王崧为总经理、贾渊为副总经理、徐兴为财务总监、任冰为董事会秘书、周舒扬为证券事务代表 [2][5] - 2024年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预案等议案 [3] - 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通过为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及银行授信额度授权议案 [3] 资本运作 - 拟于2025年6月1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H股发行及香港上市议案,涉及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及授权事项 [4] - 回购股份11,213,200股完成注销,注册资本同步减少同等金额 [6][13] - 控股股东虞仁荣部分股权解除质押,剩余质押股份173,708,400股(占其持股52.09%),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质押比例56.44%(占公司总股本18.95%) [7][9] 财务与业务 - 2024年营业收入257.31亿元(同比+22.43%),半导体设计销售216.40亿元(同比+20.62%) [10] - 研发投入32.45亿元(占营收12.61%),累计授权专利4865项 [10] - 境外收入209.62亿元(占比81.66%),负债总额147.62亿元,资产负债率37.89% [10] - 主体信用评级"AA+"(展望稳定),可转债评级"AA+" [8] 行业ETF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跌2.24%,资金净流入125.3万元,份额增至2.6亿份 [15]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3.67%,市盈率58.27倍,资金净流出5199.8万元 [15]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跌4.43%,市盈率19.92倍,资金净流出2885.9万元 [15]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跌2.61%,市盈率95.14倍,资金净流出144.8万元 [16]
雷军:小米玄戒研发投入行业前三,立项目标“最新工艺”“旗舰级别”“第一梯队”
华尔街见闻· 2025-05-22 17:55
新品发布会 - 小米将于今晚7点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重点产品包括手机SoC芯片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 Ultra [1] - YU7预计7月上市,但具体售价和预订信息不会在本次活动中公布 [1] 玄戒芯片研发投入 - 玄戒O1芯片研发历时四年多,截至今年4月底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5亿元人民币 [7] - 目前研发团队规模超过2500人,今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 [7] - 公司计划长期投资半导体领域,至少投资十年且总金额不低于500亿元 [9] 玄戒芯片技术目标 - 玄戒芯片立项时即设定高标准:采用最新工艺制程、旗舰级晶体管规模、第一梯队性能与能效 [9] - 公司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均位列行业前三 [9] 高管回应质疑 - 小米高管卢伟冰透露玄戒芯片不止O1一款 [6] - 产业投资部合伙人潘九堂驳斥"高通套壳""半吊子自研"等质疑,强调研发过程对产业链上下游透明 [10][11][12] - 雷军表示研发过程"非常艰难",并重申公司对芯片业务的长期承诺 [7][9]
这家显示芯片厂商宣布改名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0 16:30
公司更名及战略调整 - 公司拟将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反映战略布局深化调整[1] - 更名原因包括体现产业布局实际情况、准确反映未来战略方向、便于集团化管理、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1] - 2019年完成对豪威科技(OmniVision)收购后,公司构建了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核心业务体系[1] 业务表现及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整体营收257.30亿元,归母净利润33.23亿元[2] - 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表现突出,2024年营收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1] - 显示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营收10.2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01%,全年销售量达15,523.23万颗,同比增长16.84%[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主要产品包括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LCD-TDDI、OLED DDIC、TED、模拟IC和分立器件[2] - 在智能手机领域开发出适用于智能手机的OLED DDIC[2] - 中尺寸屏幕显示驱动芯片领域推出新的TED芯片以满足笔记本电脑等场景需求[2] - 持续投入车载显示驱动产品研发,推出满足市场主流需求规格的车载TDDI产品[2]
官宣:小米YU7倒计时2天!这价格把我看懵了。。
猿大侠· 2025-05-20 12:42
小米15周年发布会 - 小米15周年发布会定档5月22日晚7点 将发布小米YU7、玄戒O1芯片、小米15SPro与小米平板7 Ultra [1] - 玄戒O1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 拥有190亿个晶体管 由小米自主研发 预计首发搭载小米15S Pro [6] - 小米15S Pro Geekbench 6跑分单核3119 多核9673 超过骁龙8 Gen3和天玑9300+ 但略低于骁龙8至尊版 [7] 玄戒O1芯片研发 - 小米2021年重启大芯片业务 玄戒O1研发投入超135亿元 研发团队2500人 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 [4] - 该芯片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排名前三 [5] 小米YU7电动汽车 - 小米YU7已开启预约咨询 但未公布具体预订时间 [9] - 续航版本包括835公里、820公里、810公里和725公里 [12] - 工信部数据显示小米YU7纯电续航760/750/670公里 电池组能量101.7kWh [24] 小米YU7价格预测 - 市场预测标续版22.59万 长续版23.59万 性能版29.99万 [14] - 另一种预测起售价不低于25万元 顶配突破30万元 对标Model Y [16] - 分析认为小米可能将YU7定位于25-35万元中高端市场 并可能推出40-60万元的Ultra版本 [18]
韦尔股份,官宣改名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0 09:04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拟将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保持不变[1] - 变更基于战略规划及经营业务需要,旨在更全面体现产业布局和未来战略方向,便于集团化管理及品牌优势发挥[1] - 变更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登记,证券简称变更需上交所审核[2] 业务结构及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营收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同比增长23.52%[1][3] - CMOS图像传感器业务在智能手机市场收入达98.02亿元,同比增长26.01%[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55.25%[2] 收购与品牌整合 - 2019年完成对全球前三大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豪威科技的收购,构建图像传感器、显示及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1] - 豪威科技为子公司,2024年公司总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长22.41%,图像传感器业务为核心增长驱动力[3] 历史发展 - 公司2007年由虞仁荣在上海成立,初期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及电源管理芯片设计,收购豪威后实现业务飞跃[2]
韦尔股份:2025年一季报点评:1Q25收入创同期历史新高,汽车电子成长可期-20250507
民生证券· 2025-05-07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韦尔股份营收创同期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和供应链增效使盈利能力改善 [1] - 智能手机高端产品份额提升,汽车智能化渗透加速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 [2]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为成长提供保障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环比下降5.13%;归母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55.25%,环比下降8.65%;扣非归母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49.88%,环比增长11.11% [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3.90/56.00/70.34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37/29/23倍 [3] - 2024 - 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257.31亿、300.03亿、350.57亿、406.9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2.4%、16.6%、16.8%、16.1% [4] 业务结构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56.7亿元,半导体设计业务收入216.4亿元,其中图像传感器、显示解决方案、模拟解决方案分别实现收入191.9亿、10.28亿和14.22亿元 [2] - 2024年图像传感器业务中,智能手机市场收入约98.02亿元,占比51%,同比增长26.01%;汽车市场收入约59.05亿元,占比31%,同比增长29.85% [2] 市场表现 - 智能手机市场,公司推进产品和供应链结构优化,高端图像传感器OV50H应用广泛,高端市场份额提升 [2] - 汽车电子领域,智能驾驶渗透率加快,公司汽车CIS解决方案应用广泛,还发布高性能前视机器视觉摄像头新品 [2] 研发投入 - 2024年半导体设计业务研发投入32.45亿元,占业务收入15%,同比增长10.89% [3] - 智能手机应用推出OV50K40、OV50M40等图像传感器;汽车自动驾驶应用推出OX08D10、OX05D10、OX12A10等CIS产品 [3]
日经BP精选:中国半导体设计崛起,专家:人才培养实现国内闭环
日经中文网· 2025-03-07 11:0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在半导体电路设计领域迅速增强实力,将与美国在芯片设计方面展开激烈竞争,而日本收录论文篇数持续减少,需加快强化设计领域 [3] 分组1:日经BP公司介绍 - 日经BP成立于1969年4月,隶属于日本经济新闻社集团,是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 [2] - 公司聚焦“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2] 分组2:半导体行业情况 - 中国在半导体电路设计领域迅速增强实力,在“ISSCC 2025”上,来自中国的论文占到所有收录论文的近40% [3] - 日本在“ISSCC”的收录论文篇数持续减少,有必要加快强化设计领域 [3] - 中国国内有一批优秀研究人员取得卓越成果并培养众多后继人才,若能发展出吸纳优秀学生的半导体企业,将在全球具备极强竞争力 [4] - “ISSCC”被称为“半导体奥运会”,是衡量电路设计技术实力的指标,过去美国在收录论文篇数上领先,近年来亚洲收录论文篇数增加 [4] - 2023年“ISSCC 2023”上势力版图变化具象征性意义,中国首次在收录论文篇数上跃居世界第一,随后两年扩大与第二名美国的领先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