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整平机器人

搜索文档
工人有了新“搭子”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工地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中国青年报· 2025-08-18 19:19
机器人施工应用成效 - 地面整平机器人每小时完成160平方米整平工作 效率替代5人轮班作业 [3] - 地面整平机器人施工平整度达正负5毫米 水平度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3] - 地库抹光机器人每小时完成350平方米地坪混凝土抹光作业 [3] 特种机器人功能特性 - 喷涂机器人综合喷涂效率每小时100平方米 约为人工辊涂4倍 [5] - 腻子打磨机器人施工综合工效每小时50平方米 达传统人工1.5倍以上 [5] - 焊接机器人具备高稳定性和高效率 可在封闭或危险环境中作业 [8] - 航测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与AI识别技术 实现空中巡检功能 [8] 企业智能化转型布局 - 公司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和智能建造试点企业 持续推进智能建造机器人应用 [8] - 实测实量机器人打造全流程智慧化 高精度 数值化测量体系 [8] - 通过引入智能建造机器人赋能传统建筑产业升级 [8]
【图片新闻】 建筑机器人比赛暨展览在香港举行
证券时报· 2025-08-01 06:23
行业活动 - 香港建造业议会与粤港澳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联盟于7月31日在香港戏曲中心联合举办建筑机器人比赛暨展览 [1] - 展览展示超过15款先进建筑机器人 包括焊接机器人、钻孔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及地砖铺贴机器人等类型 [1] 技术展示 - 现场展示地砖铺贴机器人等具体应用案例 体现智能建造设备在实际施工场景中的功能 [1]
国电南瑞江宁基地主体结构封顶
南京日报· 2025-07-21 07:39
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 国电南瑞江宁基地园区提升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达97912平方米,涉及南宿舍楼、北宿舍楼、配套用房及地下室等建设内容 [1] - 项目应用地面整平机器人、ALC安装机器人、抹灰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提高建造效率 [1] - 地面整平机器人参与楼面顶板混凝土整平作业,搭载激光定位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精确控制施工结构表面平整度、水平度 [1] - 地坪研磨机器人、四盘磨光机等设备省去二次找平工序,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1] 智能设备操作 - 塔机操作员通过手持遥控器输入送货地点,塔机自动规划路线并避开障碍物完成吊运作业 [2] - 无人值守施工升降机实现材料、人员运输的精准快速,相较于传统人工驾驶升降机更智能 [2] 项目管理与安全监测 - 项目全过程应用智能建造工程指挥中心,内设生产、质量、设备等管理平台,实时显示项目进度、安全等管理数据 [2] - 通过AI算法结合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测,实现人员定位、安全帽佩戴检测、明烟明火等违章作业检测 [2] - 采用高支模安全监测系统,对高大模板支撑的模板沉降、支架变形和立杆轴力进行实时监测,满足超限预警、危险报警等要求 [2] 项目背景与目标 - 国电南瑞作为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落地该项目旨在改造江宁基地园区生产生活设施 [2] - 项目目标为提升人才吸引力,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再升级 杭州智筑AI来了!
杭州日报· 2025-06-25 10:38
智能建造行业发展 - 建筑业正从"建造"向"智造"转型 杭州在智能建造领域的创新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4] - 智能建造项目已覆盖医疗 交通 文体 市政 房建等多个领域 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 [5] - 行业面临体系碎片化 信息重复过载 专业服务缺失等共性痛点 制约效率提升和创新能力 [6] 政策与标准体系 - 杭州起草《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建造的指导意见》 近期将印发 加强部门协同和市区联动 [6] - 将健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完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6] - 计划制定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标准 发布技术目录 评选试点企业 落实人才政策 [7]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杭州市建筑业协会推出杭州智筑AI 整合行业知识库与专家资源 提供政策解析和解决方案 [6][7] - 浙建集团累计投入超10亿元研发智能建造技术 35项自动化装备在重点工程中规模化应用 [8] - 中国电建华东院自主研发鸾图协同平台 已在200余个重点项目中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8] 企业研发投入 - 浙建集团将智能建造作为转型升级"五大新赛道"之首 成立省内首家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公司 [8] - 无人机倾斜摄影 BIM技术 巡检机器人等应用场景覆盖率达70% [8] 人才与产业协同 - 全国建筑劳务工人平均年龄43岁 50岁以上比例增加 倒逼生产方式和管理流程变革 [9] - 探索"人机协同"模式 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 机器人承担高强度高风险作业 [9] - 成立智能建造分会 吸纳22家龙头企业 推动产教研融合和政校企合作 [9][10] - 计划建立智能建造实训基地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培育新型专业人才队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