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机器人

搜索文档
震撼!战争史上的第一次:机器人部队俘虏了人类士兵!人类未来何去何从?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6 21:54
这场行动无疑让人类见证了新的历史, 一台地面机器人如无畏先锋般撞毁俄军碉堡;爆炸的烟尘未散,幸存 的俄军士兵惊恐地发现, 另一台冰冷的机器人正缓缓逼近他们的藏身处 。 无处可逃的绝境下,他们做出了选择 ——向这台没有生命的"终结者"宣布投降。随后,在盘旋的空中无人机 的实时监视下,俘虏被 机器人 远程 "押送"回乌方防线。 ▍ 向机器人投降 本次事件,由 乌克兰精锐的第三独立突击旅,以其代号 "机械降神"的无人机连队为主力,在哈尔科夫地区 进行 了这场颠覆性的进攻。 他们 首次 完全依赖无人平台地面机器人综合体( GRC)和FPV"神风"无人机发起攻击,目标直指一处曾让 人类士兵铩羽的俄军坚固据点。 科幻大师阿西莫夫七十多年前写下的 "机器人三定律",曾是守护人类安全的想象基石。 然而,在硝烟弥漫的乌克兰东部,一个历史性瞬间正猛烈冲击着这些古老的法则: 乌克兰逼迫 一群俄罗斯士 兵,向冰冷的战争机器人投降了。 这不是科幻剧本,而是 7 月 10 日 真实战场 上的一幕,在外网传播的原视频中,人类面向战争机器人的恐 惧、无助,远比文字生动 。 乌克兰方面宣称,这是现代战争史上 首次确认由完全无人平台主导并成功俘 ...
快讯|意大利人形机器人成功飞天;日本开发新的遥操作设备;乌克兰战场机器人更新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4 17:42
德国初创企业NEURA Robotics融资与订单进展 - 正在洽谈高达12亿美元融资 潜在投资者名单尚未公布[1] - 已获得1.2亿欧元投资 并斩获来自川崎重工 欧姆龙等知名客户的10亿美元订单[1]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总部位于梅青根 定位为德国唯一的人形机器人企业[1] - 将在慕尼黑活动中展示人形机器人及全新软件应用 可能展示家庭场景应用[1] Hexagon推出AEON人形机器人 - Hexagon AB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AEON 旨在应对客户挑战并缓解劳动力短缺[5] - AEON深度融合传感器套件 先进运动控制 AI驱动的任务控制及空间智能[5] - 可满足操作 资产检查 实景捕捉和操作员支持等广泛的工业应用需求[5] - 应用于汽车 航空航天 运输 制造仓储 物流等领域 提高安全性并推动自主化进程[5] - 探索借助NVIDIA加速计算优化机器人推理和策略 可能运用Isaac GR00T-Mimic生成合成运动数据[5] 乌克兰DODGER无人地面机器人系统 - 乌克兰国防部批准DODGER无人地面机器人系统投入使用[7] - 可用于后勤任务如撤离受伤士兵 提供作战支援如布雷[7] - 体积小巧 能承载250公斤有效载荷 配备装甲防护可抵御子弹和弹片[7] - 研发考虑乌克兰军队作战经验 有望快速用于战场[7] 飞行人形机器人iRonCub - iRonCub喷气式机器人能稳定飞离地面约1.5英尺(约4.6米)[10] - 首飞或为在极端地形和自然灾害环境中地面导航和空中机动切换铺平道路[10] - 由iCub发展而来 配备四个喷气发动机 两个在手臂 两个在背部喷气背包[10] - 重约154磅 升级钛金属脊柱和耐热外壳以抵御冲击力和热量[10] - 下一步将进行无束缚起飞练习 未来或飞越洪水 火灾等障碍物[10] H2L胶囊界面技术 - H2L开发胶囊界面技术 用于传输全身动作和体力 创造人类 机器人和虚拟形象间沉浸式共享体验[12] - 系统将用户身体转变为操控人形机器人的远程界面 可传达精确身体动作和力量[12] - 使用先进肌肉位移传感器 识别肌肉张力细微变化 实时记录用户身体意图和施加力量[12] - 与传统远程操作依赖运动传感器不同 监测肌肉运动细微变化而不仅仅是肢体位置[12] 行业企业列表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 非夕科技等[15]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 晶品特装 九号机器人等[15]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 天智航 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5]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等[17]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 银河通用 千寻智能等[18]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 坤维科技等[19] - 教育机器人企业包括硅步机器人 史河科教机器人 大然机器人[19]
国防军工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底部反转趋势确定,“双新质”或引领行情
民生证券· 2025-06-16 16:05
核心观点 - 2025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需求恢复将体现在下半年财务报表端,2025 - 2027年行业向好趋势确定性强,预计下半年板块活跃且主线装备表现较好 [3] - “双新质”或将引领行情,“十五五”方向更加聚焦,印巴冲突后军贸受关注且下半年预计持续发酵,中国有望巩固全球军工竞争地位 [4] 2025年上半年回顾:订单好转;情绪修复 指数表现 - 上半年指数整体平淡,热点多且轮动快,2025年1月1日 - 6月12日中证军工指数上涨0.1%,2 - 3月上游电子板块、5月印巴冲突带动行情,其他板块也有阶段性行情 [11] - 预计下半年过去两年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十五五”带来新变化,对下半年行情持乐观态度 [11] 板块比较 - 2025年初至今国防军工行业上涨1.6%,在SW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16/31,全市场18个行业上涨、13个行业下跌 [15] - 国防军工行业在2025年2月、3月、5月实现当月绝对正收益 [15] - 2025年初至今军贸/可控核聚变表现较好,航发链相对较弱,部分公司涨幅居前或跌幅居前 [18] 估值位置 - 2025年1月1日 - 6月12日军工板块估值位于45.7x - 65.2x区间,截至6月12日收盘整体PE/TTM是61.7x,当前估值处于近1/2/3/5/10年的89%、90%、90%、38%、24%位置 [21] 军工行业现状及发展思考 思考:2025年“承前启后” - 2025年“承前启后”,下半年趋势更清晰,过去五年行业有高景气周期和阶段性调整,未来三年将步入高景气阶段 [24] - 国际地缘冲突加剧,全球军费扩张、区域矛盾复杂,中国军贸产品具高性价比且出口向高技术产品拓展,有望巩固全球军工竞争地位 [25] 业绩 - 2023 - 2024年产业链面临压力,1Q25需求好转但订单确收需时间,收入及利润继续下滑,收入和利润“非线性”变化,资产负债表指示意义转变 [26] - 2024年行业利润基本回到2019年水平,降价、费用及减值影响利润,降价或是行业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 [27][29] 新质战斗力:预计将是“十五五”的重点方向 先进飞行器 - 印巴冲突启示未来超视距作战中远程空战能力重要,先进飞行器高端性能对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并创造机会 [33] - 隐身材料向单频段“薄、轻、宽、强”发展并兼顾各频段协同,新一代装备列装带动其快速发展,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37] - 未来空战是体系化作战,需态势感知系统和多类型装备协同,以印巴冲突中巴军表现为例说明体系协同重要性 [33][38] 智能化弹药 - 智能弹药在近年地缘冲突中效能突出,远火作为低成本“杀手锏”装备,美军“海马斯”需求旺盛,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41][42] - 巡飞弹是先进导弹与无人机技术结合,具备低成本等特点,随着“蜂群”技术成熟将衍生大量需求,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47] - 航弹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滑翔制导套件可让其突破限制,航弹未来应用空间广阔,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49] 装备信息化 - 国防信息化构建C4ISR系统增强战力,相控阵雷达是雷达重点发展方向,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预计增长,内需及外贸驱动有源相控阵雷达需求,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50][51][54] - 特种通信向构建多手段、多层次、立体化综合通信系统发展,数据链是装备“生命线”,电子对抗受重视,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55][56][59] 无人化装备 - 高新技术推动装备向无人化方向演进,无人化装备包括空中、地面、水下机器人,可赋能现有装备体系 [60] - 无人机市场需求增长,从“辅助作战装备”向“主力作战装备”转变,“十四五”和“十五五”是其发展黄金期,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61][62] - 地面机器人可代替士兵执行多种作战任务,中国特种机器人行业规模增长,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66][68] - 海洋无人化装备重要性提升,我国海军无人化装备发展亮眼,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71][72] 新质生产力:经济的新引擎,投资的新蓝海 可控核聚变 - 可控核聚变是未来能源终局方向,2025年进入发展关键期,建议关注工程建设涉及的产业链中上游环节及相关企业 [76][77] 低空经济 - 低空经济受政策支持,亿航集齐“四证”开启“载人时代”,2026年或为eVTOL取证重要时点,载货低空飞行器发展良好 [81][82] - 国家设立低空司统筹发展,空域改革和资源释放或有进展,将打造全球最大规模低空通信网,建议关注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新基建两条主线及相关企业 [86][87] 国产大飞机 - C919进入商业运营阶段,需求旺盛,供给端需注意,产能规划加速,未来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国产化替代是发展主线,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89][90][93] 商业航天 -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全速发展,千帆星座进入常态化发射组网阶段,卫星批量化生产是趋势,上海将具备批量化制造能力 [94][95] 军贸 - 国际地缘冲突升级催化市场需求,中国军贸产品具高性价比且出口向高技术产品拓展,未来有望巩固全球军工竞争地位 [4][25]
利多星新征程研究所走进道通科技,瞄准万亿巡检市场
财富在线· 2025-05-19 15:45
集团发展现状 - 道通集团成立于2014年 旗下上市公司道通科技于2020年登陆科创板 2024年集团总营收约60亿元 其中上市公司贡献超30亿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达30% [2] - 公司业务高度全球化 海外营收占比80%-90% 欧美市场占70% [2] - 上市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汽车智能诊断平板(全球细分市场市占率第一)和新能源充电网络 后者在欧美前十大市场中已覆盖约60%的头部客户 技术实力位列全球前三 [2] - 集团通过天穹智能(无人机及软件平台)和塞防科技(硬件载体)布局具身智能领域 2024年成立全资子公司专注AI大脑及地面载体研发 [2] 具身智能业务布局 - 道通科技将巡检行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目前多数企业处于"无人机+飞手"的第二阶段 而公司已推进至第四阶段——通过无人机集群与地面智能体协同作业 结合具身智能技术替代人力 终极目标为实现基于大模型的端到端自主作业 [3] - 公司技术架构分为三层:硬件层(工业级无人机及地面机器人) 平台层(Agent智能体调度平台与客户业务操作平台) 模型层(多模态大模型 作业业务大模型及支撑大模型) [5] - 智能巡检解决方案关键技术是自组网技术 应用于无人机集群 无人机与地面集群之间的通信 在能源 安防 交通管理等场外作业场景有广泛应用 [7] 商业化进程与未来规划 - 道通科技期望于2025年10月举办大型发布会 推出具有商业化落地能力的空地一体智能巡检解决方案 [1][7] - 公司将展示空地一体及地面机器人形态 且确定其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和实际落地性 [7] - 公司将持续深耕交通与泛工业两大核心领域 通过具身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 致力于重构传统巡检运维模式 [8] 全球化产能布局 - 自2018年起已构建中国(光明) 越南 美国(北卡)三地产能 新能源充电业务通过"美国工厂供应55%+越南工厂补充"满足IRA法案要求 客户已同意承担越南10%的关税成本 [8] - 美国仓库备有6-9个月安全库存 预计关税对业绩影响微弱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