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埃安RT
icon
搜索文档
埃安换帅高层反腐 广汽集团改革再加压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13:10
组织机构与人事调整 - 公司于2025年1月1日起整合传祺和埃安营销领域 设立三大品牌营销本部并任命临时负责人[1] - 公司于7月底全球招聘营销人才 敖志一与殷爽分别空降传祺和昊铂担任CMO[1] - 公司于9月放出更多高管职位 包含总经理、总会计师及多个副总经理岗位[1] - 原广汽三菱负责人杨龙接替肖勇出任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兼营销本部负责人[1] - 已退休的前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张跃赛被带走调查 其曾任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及自主品牌经营管理委员会主任[2] 销量表现 - 广汽传祺2024年1-8月累计销量197,014辆 同比下滑18.66%[2] - 广汽埃安2024年1-8月累计销量154,119辆 同比下滑17.31%[2] - 广汽昊铂2024年1-8月累计销量8,992辆 在品牌销量榜处于较低水平[2] 品牌战略与产品规划 - 广汽传祺2025年将加快一体化运作及产品结构调整 全面布局增程、插混和纯电等新能源动力形式[2] - 广汽传祺加速与华为技术融合 多款新车型将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及乾崑智驾技术[2] - 广汽埃安因长期扎根低端网约车市场导致C端市场受冷落 现推出埃安霸王龙、RT和UT产品矩阵面向C端用户[3] - 广汽埃安开展出海战略 目标2025年C端销量占比提升至75%[3] - 广汽昊铂自2022年9月发布以来市场表现不佳 品牌定位多次调整但未形成独特品牌语言[3] - 公司于9月16日宣布联合华为打造新品牌"启境" 被认为全面拥抱华为[3]
中型电轿续驶王者——试驾埃安RT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2 11:40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埃安RT定位10万元级纯电家轿市场 主打高颜值、长续航、强智能、超快充和大空间的产品哲学 填补了市场对兼具智能体验与长续航车型的需求空白 [2][5][6] - 车型以"落地即享高阶智驾"为核心竞争力 主要面向追求极致智能体验和长续航表现的年轻消费群体 [5][6] - 在A级纯电轿车市场赢得"平民英雄"称号 体现其在高性价比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6] 外观设计与车身参数 - 采用轿跑式车身比例 车长4865mm 轴距2775mm 风阻系数优化至0.208Cd [2] - 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搭配星芒镀铬饰条和熏黑大灯组 形成"鲨鱼鼻"攻击性姿态 [2] - 侧面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和低风阻轮毂 车尾采用分体式尾灯设计 后保险杠双层设计增强层次感 [2] 内饰设计与舒适性配置 - 中控台采用软性搪塑材质和黑化钢琴烤漆饰板 座椅配备双层高密度海绵填充 前排支持加热/通风功能 [3] - 配备14.6英寸悬浮中控屏和8.88英寸液晶仪表盘 内置ADiGO5.0智能座舱系统 支持多品牌手机互联 [3] - 储物空间包括中控台下置物区、门板储物槽 后备箱常规容积540L 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1300L [3] 三电系统与性能表现 - 搭载165kW永磁同步电机 峰值扭矩240N·m 零百加速7.7秒 [4] - 配备68.1kWh磷酸铁锂电池包 CLTC续航里程650km 支持快充技术(30%至80%电量仅需18分钟) [4] - 经济模式动力输出平顺 运动模式电门响应灵敏 刹车调校接近燃油车 悬挂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结构 [4] 智能化配置 - 硬件配备126线可变焦激光雷达、27个感知硬件(含前双目摄像头)和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254TOPS) [5] - 软件搭载ADiGO PILOT 3.0系统 支持无图城区NDA功能 ADiGO SENSE AI大模型支持四音区语音对话(响应时间<0.5s) [5] - 辅助功能包括遥控泊车(RPA)、记忆泊车(HPA)、紧急车道保持(ELKA)和盲区监测(BSD) [5]
独角兽背后,是新能源时代车企的成长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21:53
核心观点 - 广汽埃安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独角兽,位列全球第50位,核心在于持续为用户提供可感知的"确定性",并在科技、产品等维度夯实体系实力 [1] - 公司在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竞争"转型的关键阶段展现出务实特性,成为新能源行业"技术向善"的实践样本 [1][11] 科技储备与安全 - 弹匣电池技术提前5年满足GB 38031-2025新国标"不起火、不爆炸"要求,创下130万用户零自燃记录 [3] - 全栈自研的三电体系从根源把控安全标准,验证了"确定性"在行业中的稀缺价值 [3] - 电池热失控风险是行业普遍痛点,新国标将显著提升安全底线 [3] 智能驾驶突破 - 行业存在"技术分层"现象,20万元以下车型搭载激光雷达比例不足5% [4] - 公司领先行业一年实现激光雷达配置下放至15万元主流价位,通过规模化采购和自研算法降低成本 [4] - 与滴滴合作的"AIDI计划"将在2025年底量产L4级自动驾驶车型,2026年启动示范运营 [5] - 飞行汽车GOVY AirCar与人形机器人Go Mate协同构建"空地一体"出行生态 [5]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埃安UT、埃安RT在细分市场销量跻身前列,AION Y Plus稳居A级纯电SUV销量亚军 [5] - 多能源战略覆盖增程、插混等车型,扩大消费群体 [5]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第八,2025年一季度泰国市场销量跃居第二,印尼首款车型订单突破3000辆 [11] 补能网络建设 - 30%用户将"充电是否方便"列为首要考量,行业普遍面临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问题 [7][8] - 自建直流快充桩达13,659根,每月新增500根,北上广深核心区域实现每平方公里10根桩密度 [8] - 打通超百万第三方充电桩数据,形成"自建+共享"补能网络 [8] 全球化战略 -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仅15%实现本地化生产,海外用户对售后保障满意度较低 [10] - 在印尼构建"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体系,雅加达智慧工厂实现30分钟切换生产线,兼容4款以上车型 [10] - "太阳、月亮、星星"三级渠道网络计划2025年覆盖60个核心城市 [10]
小鹏规划了5款增程车,包含轿车和SUV|36氪独家
36氪· 2025-03-25 17:37
小鹏汽车增程战略规划 - 公司规划至少5款增程车型,覆盖轿车与SUV,包括P7和G6的增程版型 [1][3] - 首款增程车型基于X9平台开发,2024年下半年量产,E/F/H平台增程车型将于2025-2026年推出 [3] - 未来多数新车将采用增程与纯电双动力模式 [3] - 增程决策源于市场转向,2024年11月发布鲲鹏电动体系,搭载800V平台和5C超充,纯电续航超400公里 [7][8][9] 市场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2年增程市场尚不成熟,理想年销量仅13万辆,哪吒为新势力销冠 [4] - 2024年增程市场爆发,理想、问界、零跑等验证了增程车型竞争力 [5] - 除特斯拉与蔚来外,主流纯电车企均布局增程产品 [6] 低价策略与销量表现 - 2024年下半年推出11.98万元起的MONA M03和18.68万元起的P7+,MONA M03占2025年2月超3万月销量的一半 [11] - 2024年Q4销量9.15万辆(环比增长96.6%),营收161.1亿元;全年销量约19万辆,营收408.7亿元(同比+33.2%),亏损收窄44% [12] - 新款G6上市7分钟获5000台大定,G9上市45分钟大定突破3000台 [12] 竞争压力与产能挑战 - MONA M03面临埃安RT(两月销量近3万)和比亚迪秦L EV(11.98-13.98万元)的直接竞争 [15] - 比亚迪双车战略(秦L EV+海豹06 EV)进一步挤压市场份额 [16] - 产能问题持续,MONA M03、G6/X9等车型均出现交付延迟 [16] 战略必要性 - 增程车型被视作长期销量和利润来源,需持续打造爆款而非依赖单一产品 [17] - 纯电车型市场容量有限,增程布局是维持造血能力的关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