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医疗险(惠民保)

搜索文档
金融监管总局出手 规范城市商业医疗险发展
广州日报· 2025-08-03 21:25
政策导向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城市商业医疗险突出普惠定位,坚守商业属性,遵循保险规律,规范精准定价[1] - 《通知》要求优化产品供给,纳入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提供覆盖广泛、公平可得、保费合理、保障有效的保险服务[1] - 强调扩大惠及面,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可及可信、可保可赔、可感可知[1] 产品定价机制 - 过去惠民保实行统一费率,不分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2] - 《通知》提出遵循风险对价原则,实现差异化定价,基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责任分级或费率分组[2] - 首次纳入保险合同的职责需基于历史经验数据和医疗相关方提供的基础数据科学定价[2] 市场竞争规范 - 禁止"内卷式"竞争,不得进行垄断性、排他性销售[3] - 不得违背商业保险经营原则,预先设定赔付率或设置基金池[3] - 共保体需建立集体决策机制,主承保公司需向其他公司共享承保及理赔数据[3] 行业影响 - 分析师认为《通知》将引导行业走向规范、可持续发展,回归市场化、专业化经营[3] - 预计头部保险公司将更受益,特别是那些率先开展寿险渠道及产品高质量转型的公司[1][3] - 产品定价具备优势且深度布局健康险产服体系的保险公司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1][3]
鼓励差异化定价、不搞“内卷” 惠民保高质量发展新规来了
北京商报· 2025-08-01 11:12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惠民保突出普惠定位,坚守商业属性,遵循保险规律,规范精准定价 [1] - 新规强调惠民保需遵从专业规律和市场导向,避免保险机构过度竞争,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1] 普惠定位与市场化原则 - 惠民保由政府指导、商业运作,具有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特点,满足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2] - 要求优化产品供给,纳入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扩大惠及面,提供可及可信的服务 [2] - 坚持保险公司自主经营和消费者自愿投保,保费与保障程度需适配,扩面提质与商业可持续结合 [2] 产品定价机制改革 - 要求基于疾病发生率、赔付率等历史数据科学厘定费率,精算报告中需详细列示 [3] - 首次提出差异化定价原则,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分级或分组,提升公平性和适配性 [3] - 早期统一费率导致健康群体补贴带病群体,分级定价可优化风险池结构,匹配风险与成本 [3] 市场竞争与销售规范 - 禁止低价无序"内卷式"竞争、垄断性销售,不得预设赔付率或调整已签合同赔付条件 [4] - 共保模式需自愿联合,不得设置歧视性准入条件,加强销售适当性管理防止误导 [4] - 要求完整记录客户诊疗数据并分析,做实核保理赔工作 [4]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新规遏制恶性竞争,保障服务质量,规范宣传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5] - 明确普惠与商业属性的平衡路径,通过精准定价和产品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5] - 推动惠民保从短期扩张转向长期价值创造,构建多方共赢的医疗保障生态 [5]
要求城市商业医疗险规范精准定价
搜狐财经· 2025-08-01 07:17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要求规范城市商业医疗险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突出普惠定位、规范精准定价[1] - 城市商业医疗险需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保险公司自主经营、群众自愿投保[1] - 行业需优化产品供给,纳入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提供覆盖广泛、公平可得的服务[1] 城市商业医疗险市场现状 - 2024年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近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6223亿元,近10年年均增速约20%[2] - 行业累计支付赔款2.6万亿元,积累超过2.5万亿元长期责任准备金[2] - 产品具有低门槛(不限年龄/职业)、低保费(年均百元级)、高保障(保额超百万元)特点[3][5] 差异化定价新规 - 新备案产品需基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责任分级或费率分组[2][3] - 首次纳入保险责任的内容需依据历史数据及医疗/医保/医药基础数据科学定价[2] - 专家指出当前定价机制需加强专业化经营,利用脱敏后的基本医保数据完善精算模型[4] 行业发展方向 - 需平衡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避免定价过高但需体现差异[4] - 通过精准定价管理和明确责任边界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5] - 产品定位为普惠性商业健康险,是群众接触商业保险的重要入口[5]
突出普惠定位、坚守商业属性 城市商业医疗险新规提升产品商业可持续性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07:03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 政策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下发《通知》规范城市商业医疗险(惠民保),强调普惠定位与商业属性结合,推动可持续发展[1] - 要求保险公司遵循市场化原则自主经营,避免低价无序竞争,保障保费与保障程度适配[6] - 强化产品管理,要求基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差异化定价,提升产品公平性和适配性[4][5] 惠民保市场现状 - 参保人次达1.68亿,超90%产品包含特定高额药品理赔责任,覆盖160个创新药品和89个适应症[2][4] - 商业健康保险近10年累计赔付2.6万亿元,长期责任准备金超2.5万亿元[2] - 全国总参保率仅约5%,承保风险把控难度大,存在"死亡螺旋"风险[3] 产品优化方向 - 要求纳入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扩大保障范围[4] - 推动精准定价,细分群体风险差异,提高健康群体参保率以扩大覆盖面[4] - 未来产品供给将更丰富多样,定价与风险更匹配以实现可持续经营[5] 行业影响 - 重申商业属性减少销售误导,引导消费者自愿参保[6] - 保险公司需平衡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避免过度竞争[6] - 专家认为惠民保有效补充医保体系,减轻个人自付费用和医保支付压力[2]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要求“惠民保”规范精准定价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02
政策导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突出普惠定位,坚守商业属性,遵循保险规律,规范精准定价 [1] - 通知明确城市商业医疗险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产品供给,纳入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提供覆盖广泛、公平可得、保费合理、保障有效的保险服务 [1] - 通知提出城市商业医疗险应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保险公司自主经营,人民群众自愿投保,保费收取与保障程度相适配 [1] 产品特点 - 城市商业医疗险即"惠民保"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指导、保险公司商业运作,与基本医保衔接,具有投保门槛低、保费低、保额高等特点 [1] - 近年来城市商业医疗险在多地落地并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1] 定价要求 - 通知要求城市商业医疗险规范精准定价,遵循风险对价原则,实现差异化定价,基于不同群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责任分级或费率分组 [2] - 对于首次纳入保险合同的责任,应基于历史经验数据和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方提供的基础数据科学准确定价 [2] 行业数据 - 202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合计近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6223亿元 [2] - 近10年商业健康保险年均增速约20%,累计支付赔款2.6万亿元 [2] - 目前行业积累了超过2.5万亿元的长期责任准备金,将成为人民群众未来健康保障的储备 [2]
鼓励差异化定价,不搞“内卷”,惠民保高质量发展新规来了
北京商报· 2025-07-31 21:39
在坚持普惠性同时,城市商业医疗险也应当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知》指出,坚持保险公司自主经营,人民群众自愿投保。各公司要按 照商业保险的基本原则和客观规律开展业务,坚持保费收取与保障程度相适配、扩面提质与商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规范经营和诚信服务促进 业务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保险消费者满意度。各地保险业协会要发挥自律组织作用,加强健康保险宣传和政策解读,塑造可信赖、能托付、有温 度的保险业良好形象。 在产品定价方面,《通知》提到,保险公司应当围绕目标客户需求,合理拟定城市商业医疗险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重要条款内容。要根据充 分可靠的疾病发生率、赔付率、费用率等历史数据,科学厘定保险费率,并在产品精算报告中详细列示。要遵循风险对价原则,实现差异化定 价,原则上应当基于不同群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责任分级或费率分组,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公平性和适配性。对于首 次纳入保险合同的责任,应当基于历史经验数据和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方提供的基础数据,科学准确定价。 在各地惠民保加速上新之际,监管新规出炉。7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向各保险公司印发《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 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