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纳设备

搜索文档
美国商务部内部混乱,数千份出口许可被积压,包括英伟达芯片
华尔街见闻· 2025-08-02 13:12
出口许可积压危机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出口许可积压危机,数千份涵盖全球各地的出口许可申请被搁置,其中包括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等高价值产品的出口许可 [1] - 英伟达AI芯片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订单许可仍未发放,尽管公司此前表示政府已承诺批准其H20芯片许可 [1] - 2023财年平均每份出口许可申请需要38天处理时间,当年共处理37,943份申请,拒绝率为2% [2] 行业影响 - 许可审批延误正让美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半导体制造设备许可申请处于停滞状态 [2] - 相关公司正在探索与其他国家的供应商达成交易,延误时间越长,美国企业失去的市场份额越多 [2] - 向拉丁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出口传感器、雷达和声纳设备的许可审批也出现延误 [2] 管理问题 - 工业与安全局副部长Jeffrey Kessler被指责进行微观管理并缺乏有效沟通,限制与企业代表和行业官员的沟通 [3] - 重要职位空缺未能及时填补,高级职业雇员纷纷辞职,出口执法办公室代理主任Dan Clutch成为最新一位离职的资深员工 [3] - 商务部拖延监管变化,包括未撤销并替换拜登政府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地区的规定 [3] - 其他已起草数月的规则也未能发布,包括将出口限制扩展至已被禁止接受美国管制出口商品的公司子公司的新规 [4]
中海达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汽车、监测、低空经济、深海经济 [2][3][5][8][9] - 公司:中海达、天宝、徕卡、Topcon、小鹏、上汽、长城、吉利、理想、小米、和赛、大疆、ST春天 [2][5][6][10][11][17][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收 12.2 亿元,同比增长 2.8%,净利润略亏,因时空信息数据化业务延迟致坏账计提;2025 年 Q1 营收 1.52 亿元,同比增长 30.6%,业绩改善 [2][3] - 2024 年监测业务高增长,高精度定位装备和解决方案回款良好,得益于专项债业务,付款及时 [7] - 预计 2025 年汽车领域销售增速超 40%,吉利订单量增加,合作规模扩大 [2][7] - 2025 年水文等监测领域预计保持增长并出现新增长点,股权激励目标扣非后利润 6000 万元 [8] - **出海业务** - 出海产品有 GNSS 高精度定位终端、RTK 设备等,主要销往亚太、中东北非、南美和欧洲地区,美国市场开拓投入小,关税事件影响不大 [2][5] - 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增加,凭借性价比优势替代天宝、徕卡等品牌,北斗三代应用后国产 RTK 产品性能接近海外设备,价格更优 [2][5] - **汽车业务** - 为车企提供 FIINU 和组合定位天线等产品,主要客户有小鹏、上汽、长城和吉利 [2][6] - 与理想、小米等新势力车企对接交流,未形成实际商业合同,2025 年吉利预计成主要贡献者 [18] - **新兴经济** - 看好低空经济发展,无人机载体航空测量业务带来机会,公司在数据地图等方面有基础能力;深海经济市场需求不清晰,需进一步观察 [4][8][9] - **研发情况** - 自主研发芯片、激光器等核心器件,高精度定位终端芯片采购国内厂家产品,自研激光头用于军用设备,车规级芯片和惯性测量单元芯片主要依赖海外采购 [4][10][11] - 有自研激光头项目,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12] - 从全站仪延伸出测量机器人产品,刚投放市场,重点开拓海外市场 [15] - 进行无人化、少人化方向研发,与小鹏等厂商对接,处于前期探索阶段 [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公司整体汽车销售额约 5000 万左右,2025 年 1 - 3 月订单同比大增,吉利 4 月大订单落定 [7] - 2018 - 2021 年租用商用卫星上线卫星通信系统,后因应用场景待开发未续租,仍维护相关产品并按需使用技术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