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型集装箱船
icon
搜索文档
韩国押注美国造船业,想赚中美博弈差价,咎由自取反被制裁
搜狐财经· 2025-10-24 12:03
文章核心观点 - 韩国在协助美国打击中国造船业的战略上出现重大误判,导致其陷入两难境地并遭受中国制裁[1] - 韩国试图通过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双重路线已不再适用,其对中国市场的高依赖度与对抗中国的行为相矛盾[7] - 韩国在美国造船业的投资(如现代重工投入十多亿美元)出现亏损,实质是为美国分担成本而非双赢[12] - 全球造船业格局已变,中国在高端船舶技术和订单增长上(2024年增长8%)占据优势,韩国订单则下降15%[14] 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 - 全球造船订单大部分由中国掌握,韩国份额约为两成到三成,日本份额更少[3] - 美国策略是通过抬高中国造船企业成本,为韩国创造接更多订单的机会[3] - 中国造船业在LNG运输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等高端领域技术日益先进,产业链完善[14] 韩国战略投资与市场依赖 - 韩国在美国建立造船厂(如现代重工在密西西比州),投入十多亿美元,但至2024年仍处于亏损状态[12] - 韩国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2024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半导体、汽车等支柱产业离不开中国市场[7] - 韩国2024年造船订单下降15%,而中国同期订单增长8%[14] 大国博弈中的经济现实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3年中国GDP为27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的21万亿美元[7] - 美国造船业已衰退,以2023年“杜鲁门”号航母维修延误半年多为例,显示其工业基础问题[5] - 美国意图将韩国推向反华前沿以分担压力,而非真正支持韩国造船业发展[10][12]
零距离感受“大国重器” 工业+旅游解锁假期新体验
央视新闻· 2025-10-09 17:10
工业旅游新体验 沉浸式感受"大国重器" 记者跟随参观人群的脚步,走进江南造船展示馆大厅,一面满载造船发展历程的照片墙,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挂满了由江南造船自主制造交付的各类 船舶照片。从古老的木船模型到现代的高科技船舶设计图,每一幅照片都诉说着造船人的故事。孩子们听着讲解,不时提问,饶有兴趣。 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工业旅游也掀起热潮。位于上海崇明长兴岛上的江南造船工业旅游基地,在假期期间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和研学团队。 当旅游打卡点来到巨型龙门吊下,当书本上的万吨巨轮呈现眼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我们一起跟随记者镜头,去这家拥有着160年历史的"中国第 一厂",感受大国重器的独特魅力。 国庆期间,在徐汇滨江,曾经的工业"锈带"经过精心地规划与改造,变身为被赋予全新城市功能的生活"秀带",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成为这座城市的 新客厅。 总台记者 肖冰毅:现在就在位于上海徐汇滨江的西岸梦中心,昔日的工业厂房被精心设计打造成了艺术中心、剧院舞台、潮流街区、运动场所,国 庆期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打卡。 跟随观光车,研学师生们踏上了江南造船的码头。伴随着生产现场机器的轰鸣声,在巨型龙门吊下,正在船坞内紧张建造的大型集 ...
江苏一个县的造船规模,凭什么吊打日本
36氪· 2025-07-21 20:06
全球造船行业格局 - 2024年全球造船完工量8186万载重吨 中国占比56.7%达4640万载重吨 [2] - 全球新接订单15213万载重吨 中国占比76.2%达11593万载重吨 [2] - 全球手持订单28817万载重吨 中国占比57%达16415万载重吨 [2] 中国造船行业地位 - 中国成为全球造船行业绝对领导者 在三大核心指标均占据主导地位 [3] - 江苏省造船业占全国半壁江山 2024年完工量2281.8万载重吨 新接订单5225.7万载重吨 手持订单9825.4万载重吨 [3] - 靖江市作为县级市承包中国20%造船订单 2024年完工96艘906.9万载重吨 新接191艘2286.9万载重吨 手持377艘4242万载重吨 [3][5] 产业历史演变 - 美国二战期间达造船产能峰值 1943年产量1920万吨占全球72% [7] - 美国造船业战后转型军工 1980年代中期民用份额降至3%以下 [13] - 全球造船中心经历三次转移: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 [14][17][19][21] - 韩国通过货币优势崛起 1970年代份额可忽略不计 1980年代实现三足鼎立 [19] 中国造船业发展路径 - 1978年技术水平落后世界25年 缺乏国际船舶建造标准认知 [22][23] - 通过中日技术合作快速提升 1979年起七家船厂与日企结对学习 [24] - 1995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 1999年具备30万吨油轮建造能力 [25] - 2008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2010年登顶世界第一 [29] 行业核心特征 - 造船业具备资本密集 劳动力密集 技术密集三重属性 [9] - 行业呈现强周期性特点 每20-30年经历出清洗牌 [18] - 中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升效率 1999年拆分中船总公司引入民营资本 [27] 区域产业竞争 - 江苏省凭借长江黄金水道地理优势形成产业集聚 [33] - 2010年南通市为省内造船龙头 规模以上企业超600家 [34] - 行业经历低端产能出清过程 大量沙滩船厂在周期下行中被淘汰 [35][36][38] - 靖江市通过新时代造船和扬子江船业两大龙头企业最终胜出 [39] 技术升级突破 - 中国造船业从散货船向高端船型转型 突破LNG运输船和大型集装箱船技术壁垒 [40] - 形成完整船舶制造产业链 配套企业包括全球最大锚链索具生产商亚星锚链 [40] - 江苏通扬泰产业带实现对日韩传统造船产业带的全面反超 [40]
军舰制造成本远高于中国,日本将出手,能否重振美国造船业?
搜狐财经· 2025-06-05 19:09
美日造船业合作 - 美国要求日本增加对美国制造业尤其是造船业的投资 [1] - 日本政府酝酿与美国合作成立日美造船业基金以振兴美国造船产业 [1] - 本轮美日关税谈判可能为日本政府推出的造船业计划注入新活力 [1] 美国造船业现状 - 美国造船行业年船只交付量平均仅18艘全球市场份额约0.1% [3] - 美国军舰造价远高于中国新型中型登陆舰单价4.29亿美元是中国同类产品的13倍星座级护卫舰平均造价16亿美元是中国054B的三倍 [3] - 中国海军055与052D驱逐舰价格分别约为8.8亿美元和5亿美元 [3] - 美国民用船舶竞争力不足市场规模较小完全依靠军用船舶难以支撑行业 [4] 美国造船业挑战 - 高昂人力成本技术工人短缺产业链和基础设施老旧阻碍复兴计划 [5] - 现代造船业产业链复杂需重建整个船舶产业链提升各环节产能 [7] - 美国造船成本是日本和韩国的3到4倍主要受人力成本及供应链溢价影响 [7] 日本造船业现状 - 日本造船企业市场份额从2015年前的三强之一降至2024年的约6% [7] - 日本造船成本高于中国和韩国人力资源短缺和老龄化限制产能 [7] - 日本在LNG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等高端船型领域丧失竞争力订单流向中国和韩国 [7] 全球造船业格局 - 预计2024年中国船企在全球新船订单中市场份额达70%同比增长54% [3] - 韩国造船业市场份额下降至17%左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