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棚贷
icon
搜索文档
以“三针三线”深耕三农服务政企银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 2025-07-04 07:41
政企银融合模式 - 公司采用"政府+企业+金融"模式推动协同共治,形成"政府主导、农商助力、企业参与"的三农服务新格局 [1] - 与县镇村三级党支部建立党建共建机制,联合农业农村局等机构召开普惠金融专题活动 [1] - 与商河县总商会及印刷包装行业商会签订战略协议,向印包商会授信3亿元 [1] - 与90%村庄开展党建共建,派驻"金融顾问"实现村银联动 [1] 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智慧营销系统覆盖5387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2] - 推出"春耕贷""收粮贷"等特色产品,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当天申请次日到账",年内发放涉农贷款25亿元 [2] - 组建23支"红马甲"服务队,便携设备上门办理业务,年内服务2000余人次 [3] - 开展500余场"金融夜校"反诈宣传,覆盖8000余人次 [3] 产品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开发"码上贷"小程序实现一键申贷,审批时效从1-2天缩短至即时办理 [6] - 推出"大棚贷""农机贷""仓储贷"等定制产品,联合农担公司提供最高300万元贷款额度 [6] - 建立"应急转贷"机制帮扶受市场波动企业,降低财务成本 [4] 三方联动机制 - 定期召开政企银座谈会动态收集需求,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 [7] - 通过"银行+政府+个体小微"联动确保服务实效性 [7]
财政赋能示范区 农商担当助东平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5:20
普惠金融战略实施 - 东平农商银行主动融入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局,以金融创新与精准服务为抓手,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降价" [1] - 公司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特色产业和实体经济注入金融动能 [1][2] 特色产业金融服务 - 依托东平县"大蒜之乡"产业优势,创新推出"富民大棚贷""鲁担惠农贷"等特色产品,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一对一"授信服务 [2] - 针对大蒜种植、收购、加工全产业链资金需求,灵活匹配贷款期限与额度,实现"提前授信、随用随贷" [2] - 累计发放特色农业贷款4.17亿元,支持万亩级大蒜产业发展,惠及众多蒜农 [2] - 在蔬菜种植区域通过"大棚贷"等产品为大量种植户发放贷款,激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潜力 [2] - 通过降低贷款利率、优化审批流程减轻农户融资成本,助力特色产业降本增效 [2] 科技赋能普惠金融 - 构建"线上+线下"智慧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泰山e贷""信e快贷"等全流程线上化产品,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放款"一键完成" [3] - 创新推出"同心乐商贷"满足不同群体差异化融资需求 [3] - 线下通过布设智慧柜员机、移动金融服务队下乡等方式,将服务延伸至偏远乡村 [3] - 截至2025年5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53.9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45亿元 [3] 银政合作与未来发展 - 借助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契机,与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协作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4] - 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银企对接活动,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4] - 计划继续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 [4]
东平农商银行:普惠金融“贷”动东平新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5:04
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富民大棚贷"和"富民渔业贷"等特色农业贷款产品,专项支持蔬菜大棚种植户和渔业养殖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助力扩大生产规模并提升产量质量 [1] - 针对个体工商户开发"同心乐商贷"和"惠青经营贷",产品具备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及低利率特点,案例显示某超市通过"同心乐商贷"获20万元贷款解决春节备货资金需求 [1] - 推广政策性产品"鲁担惠农贷"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低息贷款,同时"退役军人创业贷"为退役军人提供50万元额度及利率优惠,支持其电商平台建设与设备采购 [2] 县域经济发展支持 - 公司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精准对接当地特色农业(大棚种植、渔业)及个体工商户高频资金周转需求,直接推动产业升级与经营效率提升 [1] - 政策性产品覆盖农业与退役军人群体,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创业就业,例如退役军人通过贷款完成电商业务初期投入 [2]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明确将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改革,提升服务水平以强化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撑,目标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2]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6-26 05:09
科技金融发展 - 济南夫驰科技获济阳农商银行98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7] - 全省农商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396亿元 较年初增257亿元(增幅22.56%) 户数达1.28万户[8] - 省联社推出专项方案 重点支持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8] 绿色金融布局 - 烟台农商银行为中节能公司开辟绿色审批通道 创新"绿色产业贷"等10余款产品[9] - 全省农商银行绿色贷款规模达817.2亿元 覆盖6.54万户企业[10] - 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成效显著 绿色贷款占比实现逐年提升目标[10] 普惠金融实践 - 济南寨而头村首创"金融+健康"融合场景 移动服务队月均上门超600次[11][12] - 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205.6亿元 个体工商户贷款2402.1亿元[13] - 农村普惠服务点达2.49万个 累计代发惠民补贴34亿笔3500亿元[13] 养老金融服务 - 东营农商银行实施三项适老工程 累计上门服务120余次[14] - 全省推出5款"养老系列贷"产品 贷款余额179.3亿元[15] - 4644家网点完成无障碍改造 配备血压计等适老设施[15] 数字金融创新 - 临沂乡村振兴平台促成线上贷款351亿元 办理便民服务103万次[16][17] - 线上贷款产品达10款 余额1280.3亿元 智慧营销系统实现精准匹配[17] - 数字化转型方案聚焦五大领域 构建"五位一体"服务体系[16]
降金融“甘霖” 解农田之“渴”
金融时报· 2025-05-27 11:32
该行印发《2025年信贷政策管理工作安排》,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对接供应春耕备耕物资的企业、农业经 营主体等,创新推广"富农贷""兴农e贷""助力贷"等农业特色信贷产品,打造"龙头企业+经销商+种植大 户+金融"业务模式,更好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 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防汛抗旱工作有关情况。去年秋季以 来,广西出现秋冬春连旱的罕见天气,目前共造成14市85县(区)238.2万人受灾,因旱饮水困难需救 助人口累计27.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 为全力做好抗旱救灾相关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指导辖内分支机构及银行机构快速响 应、积极作为,及时掌握抗旱救灾融资需求,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强化信贷支持,优化延期还本金融服 务,以金融活水滋润农田,为粮食稳产保供提供有力保障。截至今年3月末,广西涉农贷款余额达 12215.19亿元,较年初新增377.27亿元。 畅通绿色通道 加速降"甘霖"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主动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联络,组织受灾地区国库部门第一时间开通 抗旱资金划拨绿色通道,做到抗旱救灾业务"即来、即 ...
金融助力沂蒙大红樱桃丰产丰收
证券日报· 2025-05-20 14:44
樱桃产业发展现状 - 山东省平邑县临涧镇樱桃种植面积达1万亩 年产量5000余吨 年创收4000余万元 种植户户均增收超5万元 [1] - 已形成集采摘 旅游 电商于一体的完整特色产业链 [1] 金融支持措施 - 平邑农商银行通过"政策配套+精准服务+绿色通道"组合拳 今年发放惠农政策性贷款2.71亿元 [2] - 推出"大棚贷"1450万元 "农机贷"1756万元 累计发放"惠农消费贷"1.67亿元 [2] - 开辟"三优先"绿色通道 今年投放农业生产信贷资金1.91亿元 [2] 产业链升级支持 - 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放信贷资金2.98亿元 培育32家示范农场 [3] - 针对罐头加工 金银花等产业推出产业链融资方案 投入4.72亿元支持产业集群发展 [3] - 发放2.25亿元贷款支持生态农业项目 推动"绿色经济"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3] 智慧金融服务 -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网络 实现5.6万户农户预授信83亿元 线上贷款占比达48% [4] - 设立367处普惠金融服务点 配备流动银行车 举办金融夜校360场 [4] - 截至4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50.23亿元 其中实体贷款127.48亿元 [4] - 累计发放樱桃产业专项贷款3000余万元 开立账户2500户 交易额7500万元 [4] 典型案例 - 种植大户苗桂祥通过贷款扩规模 授信额度60万元 果园年收入达百万元 [3] - 返乡创业者王现政办理55万元普惠易贷 通过电商平台日均销售樱桃2吨 [4]
金融赋能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5-15 11:17
金融助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 - 金融在推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路径 [1] - 固原市作为西部生态脆弱区,通过绿色金融为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提供样本 [1] 政策激励与资源配置 - 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分行构建"政策引领+工具创新+生态赋能"三位一体绿色金融体系,引导资源向乡村绿色产业集聚 [2] - 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重点领域发放贷款3000万元 [2] - 信贷资源向"六权"等绿色领域倾斜,绿色贷款余额达46.8亿元,同比增长17.7% [2] - 固原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超90%,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8.7% [2] 创新驱动与精准匹配 - 聚焦冷凉蔬菜、中药材、小杂粮、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创新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3] - 针对冷凉蔬菜产业链,开发"蔬菜大棚贷"等专项信贷产品,支持规模化种植基地 [4] - 固原农商行发放200万元贷款支持建成30个标准化蔬菜大棚 [4] - 中游加工环节通过政银企对接机制推动融资增量,支持企业建设现代化加工设施 [4] 重点聚焦与集约化利用 - 聚焦特色农业、生态资源与乡村文旅三大领域,推动金融资源集约化配置 [5] - 建立银企对接绿色通道,将废旧地膜回收、生态种养等绿色行为纳入授信评价体系 [5] - 西吉农商行发放1200万元贷款构建"肉牛养殖—有机肥—牧草"循环模式,年出栏肉牛1000余头 [5] - 创新"生态资源+金融工具"转化路径,生态环境产业贷款余额达1.1亿元,同比增长62% [5] - 以"文旅+金融"融合为抓手,支持生态友好型旅游设施改造与绿色服务模式推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