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力拖拉机

搜索文档
重大品种、先进农机接连突破上“新” 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落地应用
央视网· 2025-09-17 11:03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农业科研院校800多家、科研人员12万多人,有组织、体系 化的攻关机制正在加快建立。 央视网消息: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 人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进入了世界第 一方阵。 "十四五"期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较快突破。育成了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 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农机,大马力拖拉机、打包采棉 机、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等都成功部署到了生产一线。 "十四五"期间,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稳步推进。目前,在研的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的企业超过了1000家,占参与单位 总数的51%。同时,通过综合运用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等多元服务模式,让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大面积落地应用。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现在,全国已经建成了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每年还遴选推介农业主导品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央视新闻· 2025-09-17 07:36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现在全国已经建成了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每年还遴选推介农业主导 品种、主推技术和重大引领性技术300项,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可选择、定制化的技术清单,提高技术到 位率。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农业科研院校800多家、科研人 员12万多人,有组织、体系化的攻关机制正在加快建立。 "十四五"期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较快突破。育成了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 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 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农机,大马力拖拉机、打包采棉机、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等都成功部署到了生 产一线。 "十四五"期间,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稳步推进。目前在研的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的企业超 过了1000家,占参与单位总数的51%。同时,通过综合运用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等多元服 务模式,让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大面积落地应用。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 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 ...
“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稳粮增收创佳绩 科创水平跻身第一方阵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7:51
粮食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核心问题。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跃上了1.4万亿斤新台阶,这是多方面共 同作用下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国种粮面积在高基数上保持了稳定,202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17.9亿亩,比2020年增 加了3800多万亩,这为我国粮食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 村发展成效。 面积要稳住,单产也要大面积提升。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2.5公 斤。"单产对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超过60%,有些年份会超过80%。"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说,我们 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特别是聚焦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集中发力,大力推进高标 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粮食方面,面积稳、单产升、结构优,防灾减灾能 力增强,产量迈上新台阶;收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明显,农民增收保障足,产业振兴举措多;科 技创新领域,关键技术有突破,企业主导产学研融合推进,成果应用广泛 ...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7:08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 王梦瑶)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16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 整体水平现在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当天,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张兴旺在介绍过去五年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突破时表示,建设农业强国, 利器在科技。 他介绍,过去五年,中国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较快突破。育成了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选育 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 占比超过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 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农机,大马力拖拉机、打包采棉机、大喂入量 谷物联合收割机、精量播种机等都成功部署到生产一线,丘陵山地拖拉机研制成功,并加快推广应用。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3:38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较快突破。主要体现为"三个一":攻克了一批底盘技术,挖掘出调控作物产量和 品质、动物高繁等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基因,创制了土壤养分预测、动物行为监测等自主产权专用传 感器。育成了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 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自主 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研制出一批先进适 用农机,大马力拖拉机、打包采棉机、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精量播种机等都成功部署到生产一线 了,丘陵山地拖拉机研制成功,并加快推广应用。 三是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稳步推进。大力培育农业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实 际上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引导企业深度开展科技创新,目前在研的国家农业 科技项目中,参与的企业超过了1000家,占参与单位总数的51%,超过一半了。正在加快推动实施百家 龙头型引领、千家高速成长型争流、万家潜力型竞发的"百千万"农业科技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企业牵头 成立创新联合体,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向“新”而行 继续出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0 06:49
农业机械化与合作社发展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福途盛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拖拉机、播种机等农机设备20多台(套),成员16人,服务范围覆盖河南、山西、河北等地 [9] - 合作社投入80多万元购入大马力拖拉机,配备车载电脑和卫星导航系统,实现无人自动驾驶 [9] - 采用气吸式玉米播种机实现精量化播种,降低漏播率和重播率 [9] 无人机技术在电网巡检中的应用 -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研发输电线路无人机多模态挂载作业平台,实现无人机机巢自主巡检全覆盖,巡检效率提升近4倍 [11] - 无人机操控员开发5类线路缺陷人工智能识别算法,以第一发明人授权20余项专利 [11] - 公司建立师徒制度,配套研发资源和晋升路径,支持技术创新 [11] 人工智能创业与企业转型 - 深涌智能成立于2023年9月,专注于企业级AI化转型,帮助企业解决设备不兼容、数据不完备等问题 [12] - 公司迁至浙江杭州余杭,受益于当地产业生态和政策支持,包括科研院所、行业龙头场景需求和人才服务 [12] - 与高校筹建博士后工作站,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13] 光电信息产业发展 - 长春市发布《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光电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建设"芯光产业园""珩光产业园"等 [14] - 工程师参与研发的"微空间高速无线激光传输通信系统"获"创客中国"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13] - 便携式激光通信设备在长春光博会上获得中外企业关注 [13] 民宿创业与高端化转型 - 创业者从2019年开始经营民宿,到2020年拓展至11间房源,后转向高端路线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16] - 注重室内设计感和体验感,亲力亲为参与装修细节,从空调型号到瓷砖花色均严格把控 [16] - 创业经验延伸至小型餐饮和卫浴产品设计,形成多元化业务布局 [17] 大模型算法与行业应用 - 安徽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工程师优化金融领域知识库问答系统,提升回答准确性和专业性 [18] - 参与省级重点课题,从核心算法研发到系统集成与验证,赋能金融、政务、工业等领域 [19] - 合肥市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国家实验室落地,"中国声谷"崛起 [18]
一拖股份20250624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一拖股份 - 行业:农业机械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业绩 - 2024 年,一拖股份营业收入 119 亿元,净利润 9.2 亿元;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45 亿元,净利润 5.29 亿元[3] - 2024 年大农拖销量 7.443 万台,同比增长 2.7%;大轮拖销售占比提升 4 个百分点,达 46.7%[3]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2025 年四五月份公司大农拖合计下降近 20%,大中拖超 20%降幅;上半年行业低迷,粮食价格支撑不足,下半年需观察夏粮收获及价格情况[2][5][16] - 海外市场:2025 年一季度增速超 20%,主要增长来自非俄罗斯地区;俄罗斯市场因经济环境和保护政策同比下降;全年预期海外增速维持 20%,出口量 8500 - 9000 台,营收约 9 亿[2][15][19] 产品情况 - 新产品推广:动力换向产品研发上市力度加大,推广良好;大轮拖销售占比提升至 44%[2][8] - 产品价格:因行业低迷折价促销,一季度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6] - 产品结构:动力换向产品占拖拉机产品约 20%,动力换挡销量占比约 1.12%[2][8] - 市场趋势:大马力拖拉机市场占比预计缓慢提升,中轮拖市场仍有需求;动力换向产品销量受补贴政策影响大;动力换挡技术因单价高、需求不足未大面积推广;CVT 技术单价高,全面推广有难度[2][10][11][13][14] 公司战略 - 后市场服务:通过经销商提供三包售后服务,暂不直接介入后市场[17] - 海外业务:将出口作为重点战略,布局五大核心区域,加强渠道建设,考虑建立销售和服务团队;根据用户需求改进产品,探索本地化合作模式;与国际集团合作联合出海[18] - 高端产品规划:开发 14 行或 16 行大型收获机,推进大马力无级变速、动力换挡和混动拖拉机等智能化产品[21] - 资本开支:未来几年每年固定资本开支约五亿,投入高端智能拖拉机装配线等项目[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H 股回购:正在办理外汇手续,半年报前完成回购时间可能紧张[7] - 集团业务注入:国际集团有整合农业机械业务到上市公司的想法,但因部分业务盈利能力不足,现阶段注入帮助不大[20] - 经销商库存: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大致维持在一个季度(3 个月)左右,一季度末库存 2 - 3 万台,四季度回落至 1 万台左右[25][26] - 海外人员配置:国贸公司约 100 余人,三四十人负责销售工作[18]
黑龙江:全力打造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努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4:47
政策支持方向 - 聚焦建设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打造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群,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1] - 对研发投入50万元以上且履行统计填报义务的企业,按研发投入存量和增量给予不同比例补助,省、市按1:1出资,智能农机企业补助资金上浮50% [1] - 支持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经认定后给予财政奖补 [1] 技术攻关与产业化 - 鼓励企业围绕智能农机装备"卡脖子"环节加大攻关力度,重点支持大马力拖拉机、智能农业机器人、大载荷农用无人机等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 [2] - 支持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和平台,按不超过投资额30%给予奖补,最高5000万元 [2] - 鼓励共建"人工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新能源拖拉机等典型应用场景 [2] 产业升级与智能化 - 支持农机装备企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安全化技术改造项目 [3] - 实施智能工厂梯度培育,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建设不同级别智能工厂 [3] - 优先将农机装备企业纳入绿色制造培育库,对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或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给予奖励 [3] 金融与配套支持 - 对新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给予24个月贷款贴息,最高2500万元 [3] - 引导中小企业提高专业化配套能力,鼓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认定 [4] - 支持企业为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
新华鲜报丨田野里的“硬把式”!“三夏”时节看农机之变
新华网· 2025-06-16 19:31
农机行业发展现状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3] - 国产农机产品涵盖32大类72小类4000多种 [3] - 2024年规模以上农机企业227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0亿元 [5] 农机技术升级 - 18公斤每秒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每小时能收割小麦约40亩 [3]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农机智能化转型 [5] - 自动驾驶收割机已实现按设定路线自动作业 [3] 产品多样化发展 - 产品包括大喂入量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梯田稻麦收割机等 [5] - 果园多臂机器人一小时可摘鲜果400到500个 [5] - 农机产品向精细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5]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第一季度农业机械累计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7% [3] - 中联重科出口收割机至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 [7] - 在非洲建立多个农机业务服务平台 [7]
铁犁不停歇,播种新希望——山东“三夏”抢收抢种忙
新华网· 2025-06-15 17:14
农业机械化与技术创新 - 汶上县今年调集超过1000台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抢收,6月9日至13日基本完成75.6万亩小麦收获[2] - 新型纵轴流收割机采用智能监测技术,每亩地可多收10斤小麦,机收减损效果显著[2] - 平原县鲁望农场使用15台新型收割机,粮食损耗控制在1%以内,夜间作业持续至晚9点[4] - 齐河县农业服务组织提供全程托管、标准化机械作业等综合服务,扩大种植规模效益[4] 粮食产量与仓储能力 - 汶上县卓荣农业服务公司4万吨级粮食烘干仓储设施投用后,当前有效库容仅剩不足5000吨,反映丰收态势[1] - 齐河县华耀农业联合社托管耕地3万余亩,整合14家土地合作社和5家农机服务合作社资源[4] - 汶上县小麦收获面积较上年增加2000亩至75.6万亩,推广宽幅精播等农技提升单产[2]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 - 汶上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协会购入210马力拖拉机,看好农业服务前景,玉米精播间距精准至15厘米[5] - 华耀农业联合社示范田应用先进技术,盐碱地小麦亩产超650公斤,展示新型节水灌溉技术[5] - 平原县建设10余个示范方,通过高标准农田和高性能机械推广技术落地[4] 种植技术与效率提升 - 德州禹城合作社采用大马力、宽割幅收割机,结合深耕深翻技术提升作业效率[2][4] - 汶上县推广良种包衣、宽幅精播等农技,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2] - 玉米精播机配合大马力拖拉机实现肥料与种子同步精准播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