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玻璃

搜索文档
信义光能(00968):业绩符合预期,期待行业尽快走出低谷
国证国际· 2025-08-08 14:42
投资评级 - 报告未给出明确投资评级 但建议逢低布局[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同比下降6 5%至109亿元人民币[1][2] - 2025H1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58 8%至7 5亿元人民币[1][2] - 毛利率同比下降8 6个百分点至18 3% 净利率下降8 7个百分点至6 8%[2] - 太阳能玻璃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 3%至94 7亿元人民币[2][3] - 中期派息每股4 2港仙 派息比例46 7%[2] 业务运营 - 2025H1太阳能玻璃销量同比增加17 5% 但售价大幅下降[3] - 2 0mm光伏玻璃均价同比下降24%至12 92元/平方米 3 2mm产品均价降18%至21 06元/平方米[3] - 海外销售收入同比上升22 4%至29 9亿元 占比提升7 7个百分点至31 6%[3] - 2025年预期产量同比下降10 3%至814万吨[4] - 6月底产能23200吨/日 7月暂停2条1800吨/日生产线[4] 战略布局 - 马来西亚现有3条产线运营中(3400吨/日) 印尼2条产线在建(2026Q1投产)[4] - 公司持有闲置产能可随时重启[4]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估值对应2025年PE20倍[1][5] - 光伏玻璃价格7月触底后回升 8月2 0mm产品价格环比上涨7 7%至10 5元/平方米[5] - 12个月股价区间2 22-4 73港元 当前股价3 11港元[8] - 近一个月绝对收益6 87% 近三个月21 48%[10] 同业比较 - 光伏玻璃同业福莱特(6865 HK)2025年PE14 9倍 低于信义光能20倍[17] - 板块平均PE为25 4倍[17]
大行评级|杰富瑞:下调信义光能目标价至4.59港元 评级“买入”
格隆汇· 2025-08-06 14: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9.32亿元,按年减少6.5%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46亿元,按年减少59% [1] - 毛利率年减8.6%至18.3%,较2024年下半年的3.3%有所回升 [1] 行业动态 - 太阳能玻璃价格可能于7月触底,行业正在削减供应 [1] - 海外出货量增加(特别是北美)有助于缓解太阳能玻璃价格疲软 [1] - 客户由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加速订单 [1] 公司策略 - 公司在必要时准备好再次应对价格竞争 [1] - 管理层提及行业供应削减情况 [1] 预测更新 - 2025财年收入预测186.2亿元,净利润11.88亿元 [1] - 2026财年收入预测207.67亿元,净利润20.23亿元 [1] - 2027财年收入预测224.08亿元,净利润27.51亿元 [1] - 目标价从5.07元下调至4.59港元 [1]
信义光能20250801
2025-08-05 11:17
信义光能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及行业分析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信义光能 - 报告期:2025 年上半年 - 综合营业额:人民币 109.32 亿元,同比下降 6.5% [2] - 纯利:人民币 7.46 亿元,同比下降 55.8% [4] - 毛利:人民币 19.99 亿元,同比下降 34% [2] - 整体毛利率:18.3%(2024 年为 26.9%)[2] **业务表现** **1 太阳能玻璃业务** - 收益:人民币 94.74 亿元,同比下降 7.3% [4] - 毛利率:11.4%,同比下降 10 个百分点 [4] - 销售量:同比增长 17.5%,但平均售价大幅下跌 [4] - 地域分布: - 中国内地销售收益:人民币 64.83 亿元,同比下降 16.6%,占比 68.4% [6] - 海外销售收益:人民币 29.91 亿元,同比增长 22.4%,主要受益于北美地区销售增加 [6] **2 太阳能发电业务** - 收益:同比增长 0.7% [2] - 毛利率:63%,同比下降 2 个百分点 [7] - 累计并网规模:6.2GW(集中式项目 5.8GW,分布式项目 404MW)[4][11] - 新增项目:期内无新增大型太阳能发电站项目并网 [11] **产能规划与调整** - 在产太阳能玻璃总融化量:每天 23,200 吨 [8] - 停产产能:7 月停了两条 900 吨的生产线 [8] - 储备产能:接近 1 万吨(包括已建成未投产及冷修完毕的产能)[26] - 海外扩张:印尼新建两条光伏玻璃生产线,预计 2026 年第一季度投产 [9] **财务与资本开支** - 资本开支:人民币 11.28 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和太阳能发电站项目开发 [3][13] - 固定资产减值:人民币 3.13 亿元,主要因部分产线停产导致设备无法再利用 [5][22] - 银行及现金结余:人民币 30.36 亿元 [4] - 授信额度:人民币 185 亿元,其中 32% 未动用 [4] **行业动态与展望** **1 光伏玻璃行业现状** - 价格压力:当前光伏玻璃价格低于所有公司的成本 [20] - 产能调整:头部公司(如信义光能)成为冷修主力,行业自律减产或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产能 [17][27] - 成本控制:行业成本差距缩小,但信义光能仍处于领先地位 [15] **2 政策与监管** - 价格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可能加强反价格内卷执法 [23] - 政府态度:国家希望光伏产业成为反内卷样板,可能采取自律与行政手段结合的方式 [18][19] **3 未来展望** - 需求预测:对下半年海外需求持谨慎乐观态度 [5][24] - 行业路径: - 自律减产:调整时间较短,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27] - 市场竞争:调整可能持续至 2026 年,过程痛苦 [28] **其他重要信息** - 棉绒化量指引:预计 2025 年同比下降 10.3%,至 813.7 万吨 [10] - 原材料价格:纯碱价格处于低位,未来可能进一步下降 [26] - 海外市场:马来西亚和印尼生产基地有助于分散国际贸易风险 [21]
大华继显:升信义光能(00968)评级至“买入” 中期业绩符预期 目标价3.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5:24
公司业绩 - 信义光能上半年盈利同比下跌58.8%,符合预期 [1]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6.5% [1] - 太阳能玻璃业务利润率降至11.4%,主要受均价低迷和固定成本压力影响 [1] 业务指引调整 - 管理层将今年有效年熔化量指引从908万吨下调至813.7万吨,预计同比下降10.3% [1] - 公司计划在明年首季印尼新产能投产前保持保守供应立场 [1] 盈利预测调整 - 今年盈利预测下调8% [1] - 2026年和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2%和5% [1] - 调整反映今年销量预测下降及明年产品价格复苏预期 [1] 评级与目标价 - 评级上调至"买入",目标价定为3.6港元 [1] - 政策刺激和供应约束推动重新评级潜力 [1] - 市场情绪和政策支持被视为重新评级的关键催化剂 [1]
信义光能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46亿元 两条生产线已于7月暂停运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20:3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收入109.3亿元,同比减少6.5%,净利润减少58.8%至7.46亿元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8.21分,2024年上半年为人民币20.33分 [1] - 综合业绩较2024年下半年有显著改善 [1] 行业经营环境 - 全球太阳能装机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 [1] - 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及贸易壁垒增加扰乱全球供应链布局 [1] - 供需失衡导致整个产业链利润率受到挤压 [1] - 太阳能玻璃产品平均售价同比大幅下跌 [1] 政策与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装机量激增,受预期政策变动推动 [2] - 政策改革推动太阳能产业从固定上网电价转向市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2] - 市场定价机制增加收益不确定性,引发抢装潮导致3月及4月光伏装机激增 [2] - 抢装潮带动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玻璃价格短期上涨 [2] 行业竞争与产能 - 行业经历激烈价格竞争、专利争议及自律措施,但产能出清效果不显著 [2] - 下游需求增长无法完全消化过剩产能,加快产能出清成为行业首要任务 [2] - 2025年上半年太阳能玻璃行业产能持续增加,部分闲置产线恢复生产 [3] - 新产能扩张项目几近绝迹,除海外投资项目外 [3] 公司战略与措施 - 公司实施严谨策略维持竞争力,落实全面成本优化措施 [2] - 持续进行研发投资以满足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变化的技术及商业需求 [2] - 动态库存管理系统校准以维持适当库存水平 [2] - 截至6月底在产太阳能玻璃产能总熔量为每日23200吨,包括7月暂停运行的1800吨生产线 [4] - 保留若干闲置产能可根据市场情况重新启动 [4] - 印尼两条新太阳能玻璃生产线兴建中,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商业生产 [4] 市场展望 - 太阳能行业面临短期挑战,全产业链供需失衡问题持续 [2] - 产能过剩将价格推至低于可持续生产成本,为制造商带来财务压力 [2] - 产能合理化是重新平衡供需及恢复盈利能力的关键解决方案 [3] - 需求持续增长与供给侧约束共同作用下,供需平衡有望逐步改善 [3] - 太阳能玻璃市场复苏取决于全球光伏装机趋势及主要市场政策动向 [3] - 中国政策驱动的装机潮过后可能迎来暂时性放缓 [3] - 海外市场装机活动通常下半年更为活跃,可能部分抵销中国需求萎缩 [3] 供应与价格展望 - 未来一到两年供应增长预计主要来自现有项目及冷修产线 [4] - 新启动产能扩张显著收缩,有助重新平衡市况 [4] - 价格压力短期内或将持续存在 [4] - 限电风险增加及市场化售电要求提高增加新项目投资回报不确定性 [4] - 公司下半年专注于项目储备发展及筹备工作,新增并网容量预期极为有限 [4][5]
欧盟委员会突然宣布了!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发起第二轮“双反”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7-28 07:18
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双反调查 - 欧盟委员会于7月22日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发起第二轮双反调查 怀疑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 [2] - 2023年全球太阳能玻璃产能70%以上来自中国 前五大厂商中四家为中国公司 [2] - 中国太阳能玻璃产业具备成本优势 成为欧盟重点调查对象 [2] 行业应对策略转变 - 与2013年双反不同 此次光伏行业第一反应是转向内需市场而非对抗 [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超150吉瓦 已超过2023年全年总量 [5] - 2025年中国光伏装机总量预计增长30%以上 [5] 国内市场需求爆发 - 屋顶光伏和补贴政策推动市场增长 山东 河南 江苏 安徽等地普及率快速提升 [7] - 国家能源局2021年启动整县屋顶光伏试点 2024年3月推出家庭光伏新补贴政策 [7] - 工商业领域积极参与 部分企业将厂房出租用于光伏发电 [7] 企业业务转型案例 - 某组件封装企业外贸占比从80%转为内销为主 直接对接省级农电站项目 [9] - 企业新增产线配合县域清洁能源工程 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9] 农村市场发展动态 - 光伏应用从西北戈壁转向湖南浏阳 河南南阳 山东德州等地的农村屋顶 [12] - 3千瓦户用系统年发电约3500度 年收益1400元 投资回收期约5年 [12] - 部分地区出现安装排队现象 村干部带头发展光伏集体经济 [12] 产业链影响与趋势 - 双反促使出口产能转向内需 客观上刺激了国内供应链优化 [14] - 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企业利润率承压但产能保持运转 [10] - 行业向高效组件和储能一体化方向发展 技术升级带来新市场空间 [10] 长期发展前景 - 双循环战略显现成效 从外销依赖转向内需驱动的产业链优化 [15] - 未来可能面临国内市场饱和后的战略选择 或重新定义全球电力市场规则 [17]
欧盟再次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启动双反复审,中欧贸易摩擦再次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25 21:22
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启动"双反"日落复审 - 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启动第二次反倾销+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期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的出货数据 [1] - 2013年欧盟首次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征收反倾销税(最高70%)和反补贴税(约15%),2019年第一次日落复审延续了五年税率 [1] - 本次复审由德国Interfloat联合两家本土工厂发起,税令原定2025年到期 [1] 欧洲太阳能玻璃行业现状 - 2023年欧盟光伏装机量达56 GW,但本土太阳能玻璃产能不足8 GW,近80%依赖进口 [3] - 中国产品凭借每平方米价格低25%的优势主导欧洲市场 [3] - 欧洲组件厂商Meyer Burger表示含税玻璃价格比东南亚高45%,导致其组件在欧洲投标中竞争力下降 [3] 欧盟政策目标与实施困境 - 欧盟通过"双反"措施为《净零工业法案》争取时间,目标是2030年本土光伏供应链占比达40% [3] - 欧洲光伏全产业链投资滞后,过去18个月宣布的新玻璃窑炉项目融资额不足中国头部企业半年资本开支的1/3 [3] - 保护措施虽暂时保住就业,但将成本转嫁给下游组件厂商 [3] 潜在贸易冲突升级 -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企业权益 [4] - 若欧盟延长税令,中国可能对进口多晶硅、硅片及奢侈品采取反制措施 [4] - 贸易摩擦可能导致欧洲屋顶光伏回本周期从7年延长至10年 [4]
多家翻倍!港股公司密集披露中期业绩预告
证券时报· 2025-07-21 22:13
港股市场中期业绩预告概况 - 截至7月18日已有近120家港股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37家业绩预增,14家扭亏,9家略增,整体预喜率为50.85% [1] 业绩预增突出的公司 - 泡泡玛特预计上半年收入增长不低于200%,盈利增长不低于350%,主要因品牌/IP认可度提升、海外收入占比提高、规模效应及成本优化 [3] - 华宝国际预计上半年税前利润1.512亿至1.772亿元,同比增长91.3%至124.3%,主因去年同期商誉及资产减值拨备基数较低 [3] - 锅圈预计净利润1.80亿至2.10亿元,同比增长111%至146%,受益于收入增长、运营效率优化及门店网络扩张 [4] - 周黑鸭预计期内利润9000万至1.13亿元,同比增长55.2%至94.8%,因门店结构优化、单店销售提升及成本下行 [4] - 十月稻田预计经调整净利润不低于2.83亿元,同比增长超90%,源于产品创新、渠道合作深化 [5] - 安德利果汁预计归母净利润1.87亿至2.14亿元,同比增40%至60%,因浓缩果汁订单需求增加 [5] 业绩预减的公司 - 康宁医院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5%-35%,主因住院开支下降导致收入减少,且2024年已出现营收增3.63%但净利降23.7% [7][8] - 信义光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56%-66%,因太阳能玻璃售价大跌、供过于求及资产减值 [8] - 信义玻璃预计净利润同比减55%-65%,受浮法玻璃需求疲弱、价格受压及联营公司溢利减少影响 [8]
多家翻倍!港股公司密集披露中期业绩预告
证券时报· 2025-07-21 21:53
港股市场中期业绩预告概况 - 截至7月18日,近120家港股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37家预增、14家扭亏、9家略增,整体预喜率为50.85% [1] 业绩预增公司分析 泡泡玛特 - 预计上半年收入增长不低于200%,盈利增长不低于350% [3] - 增长驱动因素:品牌及IP全球认可度提升、产品多样化、各区域市场收入高速增长、海外收入占比提升优化毛利、规模效应及成本管控强化盈利能力 [3] 华宝国际 - 预计上半年税前利润1.512亿至1.772亿元,同比增长91.3%至124.3% [3] - 增长主因:2024年同期存在商誉减值等合计约0.975亿元拨备,本期无类似减值 [3] 锅圈 -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80亿至2.10亿元,同比增长111%至146% [4] - 增长驱动:收入持续增长叠加运营效率优化,小区央厨战略推进带动门店网络扩张及经营效能提升 [4] 其他预增公司 - **周黑鸭**:预计上半年总收入12亿至12.40亿元(同比降1.5%至4.7%),但利润增长55.2%至94.8%至0.90亿至1.13亿元,主因门店结构优化、单店销售提升、原材料成本下行及费用管控 [4] - **十月稻田**:预计经调整净利润不低于2.83亿元(同比增90%+),受益于产品创新、渠道合作深化 [5] - **安德利果汁**:预计归母净利润1.87亿至2.14亿元(同比增40%-60%),因浓缩果汁订单需求大增 [5] 业绩预减公司分析 康宁医院 - 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5%-35%,主因住院每床日开支下降致收入减少 [7][8] - 2024年全年营收16.54亿元(同比+3.63%),但归母净利6561万元(同比-23.7%),受医保结算差额及成本增加拖累 [8] 信义系公司 - **信义光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56%-66%,因太阳能玻璃售价大跌、供过于求及资产减值 [8] - **信义玻璃**:预计净利润同比减55%-65%,主因浮法玻璃需求疲软、价格受压及联营公司溢利减少 [8]
光伏大厂,又“卷”死一家!
搜狐财经· 2025-07-16 10:48
欧洲光伏产业链现状 - GMB作为欧洲最后一家规模化太阳能玻璃制造商破产,产能350吨/天,客户包括Meyer Burger等组件厂商[1][3] - 欧洲光伏玻璃环节彻底空心化,此前Schott Solar、Sain-Gobain等企业已退出,AGC、Guardian无专用产线[3] - 多晶硅环节Wacker Chemie转向电子级产品,REC Silicon关闭挪威工厂,Norwegian Crystals破产重组[4][5] - 硅片环节NorSun关闭挪威工厂转战美国,NexWafe技术领先但依赖资金支持[6][7] - Meyer Burger德国和美国子公司破产,电池片环节仅剩实验室和小规模公司[7] - 欧洲125家光伏厂商中多晶硅企业全灭,硅片剩6家,电池片剩17家[7][9] 欧洲光伏产业困境原因 - 德国工业电价为中国2-4倍,电力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52%,核电已退出[10][11][12] - 政策支持滞后,勃兰登堡州"韧性奖金"等提案未落地,欧盟拒绝运营支出补贴[13] - 中国光伏凭借规模优势(如隆基单项目100GW硅片+50GW电池)压缩成本[14] 中国光伏行业动态 - 2024年A股68家光伏企业合计亏损257亿元,2023年盈利993亿元[15] - 工信部召开高规格会议,要求终结低价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15] - 行业行动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光伏玻璃巨头联合减产30%[16] - 目标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预计带来价格修复和技术溢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