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蜀绣
搜索文档
四川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赓续历史文脉 绘就时代新篇
四川日报· 2025-10-31 10:49
金秋十月,全国文物工作者的目光再次投向四川。在泸州举行的首届文物保护利用大会,聚焦文物 保护利用;在广元剑阁举行的蜀道与阿皮亚古道学术交流会,邀请中、意专家共商古道保护。10月30日 至31日,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又将在成都举行,海内外80多位专家学者,将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和活化利用,再次展开智力激荡。 这是四川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生动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传 承保护念兹在兹、亲自擘画。不负嘱托,四川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系统谋划、 整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一幅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的壮丽画卷,正在巴蜀大地徐徐展开。 保护优先 守住中华文化的根与魂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近年来,四川始终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体系化推进立法保护、政策保护、系统保护和试点 保护,多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和价值研究,多层次推动传承普及和转化利用,强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 法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力保障。伴随《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 例》等的接连出台和修订,四川文化遗产保护构筑起 ...
助力乡村产业更有韧性、农文旅融合更富活力 浙川牵手 给四川乡间带来了什么?
四川日报· 2025-10-16 07:58
浙川东西部协作模式与成效 -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运营模式,企业每年向当地村民发放工资上百万元,村民获得土地租金和就地务工收入 [2] - 企业在柏垭镇建成5000多亩油橄榄种植基地,年产值即将突破4000万元,实现企业与地方的共赢 [3] - 5年来,浙川两地通过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园区建设和乡村资源开发等举措,共同推动四川农业现代化与产业链延伸 [3] 就业促进与技能培训 - 振兴工坊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落地173个项目,预估年产值12.8亿元,带动近2万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人均每月增收超2000元 [5] - “蓝鹰工程”在四川省68个县(市、区)推广,今年新增校校结对67对、校企结对88家,培养学生2641人,毕业生就业起薪均超6000元/月 [6] - 依托“天府建筑工”“川菜大师傅”等劳务品牌,累计培育建筑工匠超1万人,带动近百万人就业,创造千亿元级劳务收入 [6] - 今年1至7月,浙江帮助四川实现转移就业5.18万人、省内就近就业0.9万人 [7] 农产品品牌化与市场拓展 - 通过品牌化、市场化管理及共建产业园区,推动金阳青花椒、盐源苹果等凉山州农产品品牌走向全国,例如果园亩产值从不到1万元提升至超20万元 [9][10] - 川西“高山蔬菜”、川南“精品水果”等特色品牌已名声大噪,浙江企业参与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生产向全链条发展 [10] - 依托东西部协作,四川推动“川字号”农产品与浙江市场、全国市场深度融合,例如举办茶叶评选、斗茶大赛等茶旅活动 [10]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学习浙江德清、开化、缙云等地经验,四川集中发布10条特色旅游线路,并优选41条乡村漫游路线,助力18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革命老区县资源融合 [11] - 创新推出“红原大草原雅克音乐季+永嘉楠溪江雅克音乐季”双品牌模式,近五年累计举办相关活动30余场,每年设立不少于200万元文化交流专项资金 [12] - 对25个特色乡村、65个特色点位进行包装推介,打造人文美景体验、美食品鉴、非遗民俗休闲等沉浸式业态 [12]
2025第二届锦绣非遗品牌推广周主活动在成都举行
经济日报· 2025-10-13 11:03
活动概况 - 2025第二届锦绣非遗品牌推广周主活动“锦绣非遗品牌大会”于10月10日下午在成都锦门景区举行 [1] - 活动集中展示了锦绣非遗保护传承的成果,旨在搭建文化赋能产业、资源对接共享的平台 [1] - 活动尾声以传统拓印技艺发布了《“锦绣百业非遗共兴”主题宣言》 [1] 战略举措与平台建设 - 活动发布了《合作创新机会清单》,系统推介了“锦绣联盟”及“百城百艺·新繁棕编”等重点项目 [1] - “锦绣联盟”授牌仪式举行,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丝绸协会会长作为代表接受授牌,标志着跨区域、跨行业的非遗协同创新平台正式启动 [1] - “锦绣非遗品牌推广周”是成都市推动蜀锦蜀绣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 行业影响与发展目标 - 活动旨在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1] - 行业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将非遗单项优势转化为“锦绣百业”产业集群动能 [2] - 举措有力促进区域协作深化和文商旅融合发展 [2]
跨越山海的相会 把四川故事带到德国和塞舌尔
四川日报· 2025-07-18 08:24
中欧班列蓉欧速达专列首发 - 中欧班列(杜伊斯堡—成都)蓉欧速达专列在德国杜伊斯堡港举行首发仪式,标志着四川向西开放战略的深化 [2] - 四川正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国际竞争新基地,展示独特魅力与发展活力 [2] 四川与德国、塞舌尔的合作基础 - 四川省与德国北威州自1988年建立友好省州关系,联合培养200多名多领域进修生,并举办多次文化交流活动 [4] - 2023年四川省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正式建立友好省州关系,深化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合作 [4] - 四川与塞舌尔自2018年开启人文交流,2024年成都至塞舌尔包机首航,架起空中文化桥梁 [5] 经贸合作成果 - 四川与德国、塞舌尔签署49项协议或合作备忘录,涉及33个经贸项目,金额达90.8亿元 [5] - 西门子与达州市签署新型工业化合作备忘录,与五粮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 - 成都市与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并赠送彩绘大熊猫雕塑 [5] 文旅品牌海外推广 -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首次海外亮相,展示蜀锦蜀绣、川酒川茶、川药中医等文化名片 [7] - 成都至塞舌尔马埃岛季节性直航开通,两地互访时间缩短至9小时,促进文旅合作 [7] 未来合作展望 - 四川与塞舌尔签署教育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更多塞方青年来川游学 [8] - 川剧、川菜、大熊猫等四川元素通过国际赛事和文化活动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 [8]
力争“一地办赛、全省消费” 将发动上万家品质生活服务商、全省八十个消费新场景和重点商圈步行街 跟着世运会 来四川玩点新的
四川日报· 2025-07-13 09:07
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 - 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于7月11日晚在宜宾市珙县巡场镇三合村开幕 [2] 棍网球邀请赛 - "大美阿坝杯"棍网球邀请赛于7月12日在阿坝州茂县开赛 [4] 服务消费季活动 - 四川发动超1.6万家品质生活服务商推出五大主题专项活动,包括115场特色活动 [4][5] - 五大主题专项活动为"潮玩逸夏""美味逸夏""舒享逸夏""漫游逸夏""乐购逸夏" [6] - "潮玩逸夏"专项活动包括泸州市第三届电竞大赛等重点活动 [6] - "美味逸夏"专项活动包括啤酒龙虾欢乐季、啤酒音乐消夏季、大凉山烧烤美食节等 [6] - "舒享逸夏"专项活动推出住宿满减券、景区门票折扣券及高品质文化休闲项目 [7] - "漫游逸夏"专项活动举办光雾山休闲避暑节、华蓥山旅游文化节、凉山彝族火把节等 [7] - "乐购逸夏"专项活动在世运村设立"礼尚天府-四川特色产品馆",展销川酒、川茶、蜀绣非遗等上千款文创精品 [7] 消费新场景与优惠政策 - 聚焦银发、宠物、低空、潮玩等新业态,利用全省80个消费新场景和重点商圈、步行街 [4][7] - 成都、绵阳、眉山三城推出票根经济优惠政策,餐饮占比超80% [4][10] - 成都共有140余家餐饮企业、10余家博物馆及景区、20余家酒店参与打折促销 [10] - 成都推出"成都票根优惠打卡地图",方便游客查阅优惠信息 [10] - 成都开通赛演场馆直达专线,重点推出"成都逛街计划" [10] 世运会相关活动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成都世运会)进入倒计时 [4] - 成都世运会门票预订申请已上线三轮 [9] - 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推出"礼尚天府"世运会主题精选好物,包括四川产鱼子酱、蜀锦蜀绣等 [11]
“为一个节奔赴一座城” 336个非遗项目扎根成都,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22:10
非遗节概况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5月28日启幕,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示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 [1] - 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共同主办,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参展参演 [1] - 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邀请马来西亚及4个国际城市参与,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代表出席 [5] 科技赋能非遗 - 设置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16家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推出30余项可互动科技体验装置,包括VR数字展览、AI互动等 [3] - 数字化技术展示宋锦、缂丝等150种传统纹样,观众可通过触控AI生成个性化纹样 [3] - AR技术实现川剧变脸实时交互,沉浸式投影还原蜀锦织造过程 [3] 非遗与经济发展 - 开展非遗品牌IP授权展示和交易活动,2019年意向授权金额超4000万元,2023年签约授权金额达8200万元 [5] - 组织丝路锦绣展推动蜀锦蜀绣产业发展,227个非遗传统工艺类项目年度生产总值超300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 [6] - "成都手作"非遗公共品牌累计帮助传承人销售产品超4亿元 [6] 文旅融合与产业带动 - 国际非遗美食周汇集8个世界美食之都和70余项饮食类非遗项目 [2] - 成都建成9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年均开展惠民活动超260场,覆盖30万人次 [6] - 道明竹艺村、文殊坊非遗街区等依托非遗资源吸引游客,形成可持续文旅资源 [6]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8日启幕
央视网· 2025-05-21 17:21
活动概述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5月28日至6月3日在成都举办 主题为"增进交流互鉴 激发传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 [1] - 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 文化和旅游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 [1] - 非遗节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展示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 宣传非遗品牌IP与相关领域的深入合作 [1] 展示保护成果 - 本届非遗节共有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参演 [1] - 开幕式巡游中51支国内外队伍将开展行进式表演 [1] - 广东坪山麒麟舞社区队伍和四川槐树街社区队伍展现"非遗在社区"的生机活力 [1] - 川剧 四川清音学生队伍展示"非遗进校园"的青春力量 [1] - "人间好时节"主题展览展示自贡灯会 潍坊风筝 龙舟说唱等岁时节令习俗 [1] 群众参与 - 推出国际非遗美食周 8个世界美食之都带来特色美食项目 与全国各地70余项饮食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成美食集市 [2] - 设置家庭厨艺秀 非遗节里过端午等贴近生活的互动项目 [2] - 传播中医药文化 在主会场和成都市社区 街区 景区等开展健康咨询服务 [2] - 围绕端午习俗开展龙舟竞渡 群众文化汇演 传统技艺展示 节日民俗互动等活动 [2] 科技赋能 - 设置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 16家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依托桑蚕丝织技艺 西游传说等非遗项目推出30余项可参与 可互动的科技体验装置 [2] - 通过游戏 VR数字展览 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拓展非遗呈现方式 [2] - 《二十四节气》手游 《有趣的甲骨文》VR数字艺术展 太极拳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等将首次发布 [2] - 开展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交流分享 深入探讨"文旅融合" "科技赋能"等热点话题 [2] 非遗消费 - 开展非遗品牌IP授权展示 推介和交易 深化非遗与相关知名品牌合作 [3] - 组织丝路锦绣展 推动蜀锦蜀绣及相关产业发展 [3] - 吸引全国游客在端午节期间购买非遗好物 品尝非遗美食 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