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完整社区
icon
搜索文档
我们的美丽城市 我们的宜居家园(产经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44
日前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明确了"创新、宜居、美丽、 韧性、文明、智慧"6个方面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实现了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 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的大幅提升,取得历史性成就。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多个 城市,探访各地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高质量开展城市建设 的生动实践。 ——编者 江苏苏州市—— 青年公寓,为新市民打造梦的港湾 "公寓有36平方米到124平方米的多样化户型,家电齐全,配备了智能管理系统,以低于周边市场价30% 的租金定价,新市民、青年人等可'拎包入住'。"徐萍告诉记者,到吴中区就业创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或高级工以上的新市民均可申请入住公寓,符合相关条件的,还可享受租房补贴、使用住房公积金支付 房租。 老家在江苏徐州的孙倩在吴中区一家药企工作。过去几年,她也曾为租房子而苦恼,好的房子租金比较 贵或者只能合租,便宜的又担心安全问题。 "从网络平台看到小区介绍,我就在网上申请了。选择这里,最看重的就是方便和省心。"孙倩说,从小 区乘坐公交车到公司只需15分 ...
城市更新,让发展更具韧性
海南日报· 2025-07-02 09:18
城市更新的核心意义 -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海南全省城镇化率为63.08% 海口和三亚分别达到83.52%和73.29% 需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 [2] -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 三亚卓达社区建成1500平方米养老服务中心 体现便民利民安民导向 [3] - 促进经济稳增长扩内需的有效途径 直接拉动建筑、材料、设计等产业 带动金融、物流等关联产业发展 [3] - 凸显文化自信的重要契机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 修复街区建筑 展现中华文化 [4] 海南城市更新的特色优势 - 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 海南发布20条支持政策 叠加零关税、低税率优势 海口入围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城市名单 [5] - 良好生态环境优势 三亚"双修"工程恢复红树林湿地 博鳌东屿岛建成全国首个零碳示范区 [6] - 多元文化优势 黎苗文化、华侨文化等交融共生 海口骑楼老街融入琼剧、黎锦等非遗元素 [6] 海南城市更新的实施路径 - 打造宜居家园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 加装电梯 建设口袋公园 补齐"一老一小"设施短板 [7] - 塑造韧性城市 加强防风防涝抗震能力 三亚升级排水管网 推进"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 [7] - 构建智慧城市 海口江东新区实现无人驾驶清扫 博鳌零碳示范区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实现零碳排放 [8] - 传承历史文化 采用"绣花"微改造保护街区风貌 市场化推进业态升级 挖掘展示文化内涵 [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系统谋划统筹实施完整社区建设
中国经济网· 2025-06-13 17:18
完整社区建设政策导向 - 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杭州召开全国完整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 强调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系统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1] - 要求建立健全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 编制专项规划并建立项目库 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原则实施 [1] - 重点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治理机制 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的社区 [1] 完整社区建设实施路径 - 构建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制定法规政策标准 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设计建设运营 [1] - 引导居民、规划师、设计师等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1] 完整社区试点成果 - 106个试点社区建设改造1200多个公共服务设施 包括老年服务站、社区食堂、托儿所等 [2] - 试点社区新增700多个便民商业网点 包括便利店、家政服务网点、理发店等 [2] - 试点社区新增停车位2.47万个 社区公共充电车位5900多个 [2] - 试点社区建设70万平方米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地 231个社区公园 惠及109万居民 [2] 试点范围扩大情况 - 浙江、重庆、湖北、湖南等18个省市扩大试点范围 共打造3000个完整社区建设样板 [2] - 试点显著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提升居住品质 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
5年已累计开工改造28万个老旧小区,城市更新将转向“好不好”的需求
观察者网· 2025-05-20 17:45
城市更新政策核心内容 - 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1] - 国内2019-2024年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4800万户(超1.2亿人),改造老化管线36万公里,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完成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46亿平方米 [1] 城市更新主要目标 - 到2030年实现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完善,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牢固,人居环境改善,经济业态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 [2] - 重点任务包括既有建筑改造利用、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老旧街区/厂区/城中村更新、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生态系统修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2] 具体实施方向 - 建筑领域:推动存量房屋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加强危房改造及老旧厂房/楼宇/商业设施改造 [3] - 小区层面:更新老化管线管道,整治环境,加强质量监管,完善管理机制,支持加装电梯 [3][4] - 社区层面:建设完整社区,完善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停车/充电设施 [3][5] - 城区层面:建立多层级公共服务网络,修复生态系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进街区修复和建筑修缮 [3] 政策实施特点 - 强调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杜绝"面子工程",重点消除老旧小区安全隐患并改善居住条件 [4] - 通过增加新型服务设施和生态文化资源修复,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创造就业和收入增长机会 [5] - 城市更新转向修复内需基础,激活住房需求并带动置换型需求,释放房地产潜在需求 [5]